政府信息资源管理.ppt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信息资源管理.ppt(5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5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1,本章主要内容,5.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5.2,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5.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模式,5.4,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2,5.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5.1.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源源流长,但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诞生。,早期的信息管理总是以具体的物的管理、人的管理和资金的管理的形式存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直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资源才作为一种独立的组织资源,从依附于其它资源的地位中分离出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之后又一个新的资源管理理论。,作为信息资源管理重要环节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众多内因外因相互融合的结果。,3,5.1.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1.,信息资源观的转变,对信息的认识变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信息被看作与能源、资本、劳动力同等重要的经济资源。,对信息的需求变了:,信息需要管理成为信息活动中的共识。,对信息地位的理解变了:,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活动所涉及的信息资源的集合。政府信息内容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具有知识性、真实性、普遍性、共享性、动态性、时效性、主导性等特殊性质,使其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必须加强管理。,4,5.1.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2.,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效管理日益激增的信息资源成为可能,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提供了工具和支持手段。,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政府治理变革的新的推动力量。它使行政等级制的控制力削弱,使政府的分权改革成为可能,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5,5.1.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3.,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是从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演进的过程,它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不仅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也涉及到广阔的地域。,经济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息息相关,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不竭的动力。,6,5.1.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4.,政府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要很好地完成人民群众所赋予的管理国家的职能必须具备极强的信息能力。,政府的信息能力至少由四个方面构成,即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政府,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的运动。,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新的促进政府与人民沟通互动的工具,从而改善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民众参与决策、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决策方式和行为方式。,7,5.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从形式上经历了,记录管理,、,信息技术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府,四个阶段。,其中记录管理又称文书管理,被公认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电子政府,则代表着未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8,5.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1.,记录管理,随着近现代社会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政府记录的爆炸式增长,公文旅行、文山会海、信息过量等现象不仅大大增加了政府文书管理的成本,而且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助长了官僚主义的滋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文书管理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本身虽然为文书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支持手段,但并没有解决信息爆炸的问题,相反却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激增。为了加强对政府记录的管理,美国联邦政府采用行政和立法的方法实施整治,促成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9,记录管理,从发展沿革看,美国政府的记录管理大致以1946年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此前为记录管理概念和记录管理专业的,萌芽和形成,时期,此后为记录管理的,发展,时期。,为了加强对政府记录的管理,从19世纪末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会先后成立了8个专业委员会,负责对联邦政府的记录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具体措施。国会还制定了许多法律以规范和指导联邦记录处理活动。,10,记录管理,与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相比,记录管理在管理内容和手段上是有其局限性的。,从,管理内容,上看,记录管理的内容产生于政府内部的业务工作之中,一般不包括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日后的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从,管理手段,上看,记录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信息组织技术,和经济管理手段的落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管怎样,记录管理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目前已被公认为是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特别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11,5.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2.,信息技术管理,(,1,)办公自动化技术,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技术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使人们的一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设备,并由这些设备和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它应用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在系统内部共享和管理办公信息资源、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处理质量、辅助决策。,12,信息技术管理,(2)网络技术,局域网技术,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主要是指某一政府部门内部组建的小型网络。特别适合于只在本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的组织和管理。,广域网技术,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是一种远程网络,可以覆盖全省、全国乃至跨洋越海。此类网络一般应用于中央或省、部委(办、局)等高层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照某种协议统一起来的高层技术,目前主要是指,Internet,技术。,13,信息技术管理,(3)信息资源定位技术,政府信息定位系统(,Government,Information,Locator System,,缩写为,GILS,),一种机读式数据库,它可以识别不同的信息资源(如数据库、图书馆、交换所、印刷出版物、布告牌和指南),还可以介绍这些资源中的可用信息。,(4)其它通用技术,包括信息组织与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协同工具技术(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等。,14,5.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中与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有关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信息及技术。换而言之,政府信息资源并不仅仅指政府信息而言,其涵义和涉及的范围比信息本身更要广泛得多。相应地,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包括对人员、设备、资金及技术的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看作是等同于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组织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从支持政府职能发展到政府的管理职能,同政府的其他重要职能一样重要。,15,5.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历程,4.,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20,世纪末为迎接网络时代政府行政职能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和效率化的挑战而涌现出来的新现象,是政府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大势所趋。电子政务一词是相对于传统政务和电子商务而言的,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产物。,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Internet,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16,5.2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5.2.1,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卢泰宏认为,按照内容划分,政府信息可分为政治信息,(,情报,),、军事信息,(,情报,),、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等;按照信息源划分,政府信息可分为内生信息和外生信息;按照信息流通方式和传递范围划分,政府信息可分为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保密信息;按照信息种类划分,政府信息可分为政策法规信息、行业管理信息、统计信息、日常事务信息等。,马费成等结合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把政府信息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可以完全对社会公开的信息、只在指定的系统或部门之间,(,含内部,),共享的信息、只在本系统或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只对某一或某些特定的个体开放的信息。,17,5.2.1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实际上,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划分还有许多其他的分类标准。,例如,从明确共享的范围和安全角度考虑,可以把政府信息资源分为社会公开类、部门共享类和依法专用类三类;,按照政府信息资源使用对象分类又可分为,G,-,C,型政府信息资源、,G,-,B,型政府信息资源、,G,-,G,型政府信息资源和,G,-,E,型政府信息资源,分别表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信息有序集合。,无论采用何种分类标准,各种类型的信息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分界线,彼此间常常有交叉和重叠。,18,5.2.1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按照公共物品理论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下面是政府信息资源的划分类型:,1.,纯公共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资源中具有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统称。,2.,准公共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资源中具有不完全非排他性和不完全非竞争性的政府信息产品或服务的统称。,19,5.2.2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首先,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最大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发布者。政府信息即可能产生于政府内部,又可能来源于政府外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众多领域,因此数量庞大,是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其次,政府信息不仅数量大,而且常常比一般信息更有价值,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政府信息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其蕴含的有用信息能够消除政府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帮助人们进行选择决策、降低成本和节省开支。,20,5.2.2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最后,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还体现在其存储分散,搜寻难。许多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站和数据服务器,政府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更新频繁,内容包括政府新闻、政府职能,/,业务介绍、统计数据,/,资料查询、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办事指南,/,说明、办公,/,业务咨询、政府通知,/,公告、办事进程状态查询、企业,/,行业经济信息、便民生活,/,住行信息、表格下载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也为人们搜寻带来困难。,21,5.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与模式,5.3.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为实现政府信息化保驾护航,2.,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为培养优秀的政务人员创造条件。,22,5.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目 标与任务,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首先,是领导必须重视信息工作。,第二,要制定详细而又周密的政府信息化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规划。,第三,建立有效的政府信息资源网络,并对每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建立管理控制系统,政府机构要有共享信息处理的能力,保证信息资源网络产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第四,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为使政府对信息资源采用一体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政府必须制定和施行严格的、统一的、贯彻始终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并监督该政策的执行过程,促进信息资源管理方针和标准的实施,评估政府机构的信息管理活动并确定其适用性、有效性和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政策、原则、标准与方针。,24,5.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目 标与任务,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1),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提高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2),充分开发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事业所需的信息资源,应尽量减少重复开发,做到“一源多用”,使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费用降至最小。,(3),保证政府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适用性,以求最大提高政府决策的正确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对社会各界的工作、生活进行有效的信息引导。,(4),树立政府公众形象,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提升其社会影响力。,25,5.3.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目 标与任务,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1,)增强信息意识,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信息资源的认识;,(,2,)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即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利用和交流的能力;,(,3,)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信息活动的费用,使政府信息的生产最经济,信息的分配最有效,使社会对政府信息的使用最容易和最方便,政府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的发挥;,(,4,)保障国家信息安全。,26,5.3.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活动,特别是与信息内容及其相关的资源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的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涉及政府信息化和政府信息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27,5.3.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1.政府信息化政策的制定,2.政府信息化发展计划,3.政府信息化的项目管理,4.政府信息的管理,5.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6.政府信息技术的管理,7.政府应用信息系统管理,8.政府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开发,9.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10.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28,5.3.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模式,5.3.4.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目前,世界各国对政府信息化的问题,特别是有效地实现信息化的问题,都极为重视,也强调建立和强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重要性。这种机构,在国家一级至少包括两个层次:即决策层和执行(操作)层。,29,5.3.4.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决策层,是由相关部长或副部长们组成的国家或政府信息化委员会。由于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一般由总统、副总统或总理、副总理兼任,委员会的重要职能包括政府信息化方针政策的制定、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审定和批准、部委间信息化工程系统的协调和利益冲突的调解以及其它需要在内阁一级才能解决的问题。,执行层,是指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执行和操作机构。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国家或政府信息化委员会的决定,就前面提到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十个方面履行其管理职能。同时,这个执行机构也是国家或政府信息化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和秘书处。,30,5.3.4.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 电子政务,1.,电子政务的分类,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to,Government,,简称,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to,Business,,简称,G,2,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to,Citizen,,简称,G,2,C,)。,31,(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即,G,2,G,G,2,G,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G,2,G,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32,(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即,G,2,B,G,2,B,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G,2,B,主要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33,(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即,G,2,C,G,2,C,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G,2,C,主要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34,5.3.4.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 电子政务,2.,电子政务的系统构成,(,1,)网络应用平台子系统,(,2,)网络安全管理子系统,(,3,)信息发布子系统,(,4,)公文运转子系统,(,5,)经济计划管理子系统,(,6,)项目管理子系统,35,5.3.4.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 电子政务,我国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已通过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并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构建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包括两个平台、一个网站、四个数据库、十二大业务系统等。,两个平台,指政府内部信息平台和政府外部信息平台,,一个网站,指政府门户网站,,四个数据库,指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十二大业务,系统包括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金字工程。电子政务的基本体系框架可用图5-1表示。,36,电子政务的基本体系框架图,党政,政府,共建,部门,其他,部门,公众,管理与人才,业务应用层,共享数据库 重点业务应用领域 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共享平台与应用集成环境,通用工具及集成中间件 目录体系 交换体系,系统平台,计算环境:服务器、存储 系统环境:数据库和系统软件,法规标准和安全体系,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图5-1 电子政务的基本体系框架,37,5.3.4.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 电子政务,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1),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划分,起步阶段,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38,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特点和经验,第一,发达国家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普遍与政府改革紧密地结合。,第二,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重视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以此来规范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三,注重实际应用,并把为企业、公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放在重要地位。,第四,在具体实施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39,5.3.4.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 电子政务,5.我国电子政务发展,(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中国电子政务的提出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建设目标为: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实现决策与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40,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1999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宣布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主站点,http,:/,www,.,gov,.,cninfo,.,net,和导向站点,http,:/,www,.,gov,.,cn,也正式开通,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到2001年,全国绝大多数乡级以下政府都设有站点,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发布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4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阻碍,在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电子政务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发展很不平衡,迄今为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着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公务员的观念和科学素质有待提高。,第一,公务员认识上存在误区。,第二,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要高、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正是这一点,也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第三,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4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阻碍,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建设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是国外发展电子政务普遍的一条经验。我国虽然在这方面作出过一些具体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政府信息化的中长期总体规划,特别是有关统一的技术标准方面,同时,国家行政“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如何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下,整合现有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战,成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关键所在。,4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阻碍,信息安全,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与电子商务相比,电子政务对信息的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信息的安全性阻碍了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国家安全和政府机密的部门更是如此。,Internet,不仅互连,而且互动,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匿名性与隐秘性的结合,加之网站(网页)自身仍然存在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更容易进行政治和刑事犯罪活动,如网上诈骗、偷税漏税等。,44,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阻碍,信息化整体水平偏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国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必须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因为政府信息化很难孤立地进行,离开企业、社会乃至个人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就将失去基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设施、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更是距离遥远,整体的物质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此外,我国电信服务的服务价格还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的普及和电子政务的应用。,45,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分析,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其次,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要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明确阶段目标。,第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促进电子政务发展,保护网络安全。,第五,要建设一支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最后,要把政府改革同电子政务建设密切结合,实现高效率政府管理和服务。,46,5.4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5.4.1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对于政府信息化,目前使用的概念很多,经常提到的是前面讲的“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认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政府信息化建设。,47,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政府信息化是指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即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办公室的内部业务,主要是文件资料的制作、传送和储存。80年代末,政府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人们才提出电子政务(,Electronic,Government,,,EG,)的概念,即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和公共电脑站等),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服务。,48,5.4.2政府信息化的构成,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政府信息化的内容也不断地扩充、更新。就现阶段而言,政府信息化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的内容:,政府办公自动化,即政府内部的政务信息化;,政府办公网络化,即政府机构纵向与横向的联网,实现政府机构信息的快速沟通及对内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政府机构可公开的信息的全社会共享。,政府公用网站建设及对外服务。,49,5.4.3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政府的地位和权力决定了不论哪个国家的政府信息化建设都具有,优势,。,首先从动机来看,政府部门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倡导者。信息化是政府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代发展同步的自身和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决策水平低下与公众对政府工作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的矛盾,直接关系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矛盾,着眼点很多,而政府管理信息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现代政府,可以获得六个方面的好处,这就是:规范行政行为、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勤政廉政。,50,5.4.3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其次从资金来看,政府部门解决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问题。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不可能具备所需要的全部资金,企业的融资过程也困难重重。这些障碍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制约,电子商务虽然前景广阔,但是如果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系统,仍将停留在尝试阶段。再加上网络股的狂跌,使得企业对网络公司的投资额急剧减少。政府信息化建设却并不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从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来考虑,所以即使目前没有回报,但从长远来看仍然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项目,也会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其顺利实施。,51,5.4.3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再次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来看,政府部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推进者。信息化成功与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先进的信息技术会带来效率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果也越多。各国的实践都表明,政府总是重大信息技术的最积极的推进者和最直接的受益者,信息技术的最大的试验场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52,5.4.3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劣势,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劣势,一是政府部门习惯的管理模式和思维上的惰性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障碍。,二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认识不当。,三是政府部门信息建设各自为政的作风阻碍信息的共享。,53,5.4.4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先行,推动信息化,”,这个方针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1年12月15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提出来推进国家信息化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路“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54,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该文件下发以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指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55,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2.,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其中包括国家信息化定义、国家信息化体系的要素、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等内容。,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56,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3.,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我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57,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4.,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2002,年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从“割据”向“统一”发展。,2001,年,12,月,26,日,国家信息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7,月,3,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在所发布的十七号文件中,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58,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2003年7月22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要求以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要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2004年10月27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加强信息化步伐,扎实推进电子政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五大部署之一,并且特别强调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电子政务规划工作,逐步建成电子政务体系的基本框架。,5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府 信息 资源管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