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3讲饮食中的有机物课时练习-鲁科版.doc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3讲饮食中的有机物课时练习-鲁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3讲饮食中的有机物课时练习-鲁科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 1.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不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②乙醇易燃烧,污染小,掺在汽油中,节约成本 ③乙醇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 ④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乙醇除了在实验室内作燃料外,也可以用于制乙醇汽油,故②③正确;乙醇可由粮食制取,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答案】 C 2.如图是某只含有C、H、O元素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酯类 B.分子式为C3H8O2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 D.该物质含有双键,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 根据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和价键规则,可以判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CH3,属于酯类;根据其结构可得出该物质分子式为C4H8O2;水解后生成丙酸和甲醇;分子中的酯基尽管含有碳氧双键,但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3.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多选)( )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 由下列表格分析可得出答案: 【答案】 CD 4.某有机物与过量的钠反应得到VA L气体A,另取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适量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得VB L气体B,同温同压下,VA与VB的关系一定是( ) A.VA=VB B.VA≥VB C.VA<VB D.无法确定 【解析】 能与钠反应的官能团有—OH、—COOH,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的官能团为—COOH,且羧基与生成CO2或H2的关系都为2∶1,若有机物只含羧基,VA=VB,若还含有羟基,VA>VB。 【答案】 B 5.已知某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请回答: (1)该有机物的一个分子中属于不饱和碳原子的有________个,属于饱和碳原子的有________个。 (2)该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有________种类型。 (3)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或H2反应,最多消耗NaOH________mol,H2________mol。 (4)推测该有机物还可能发生的反应(任写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1)10 4 (2)3 (3)2 4 (4)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酯化反应(任写两条即可) 6.有机物A、B、C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的分子式为C3H4O2,A可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1 mol A能与1 mol NaH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所含元素种类与A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B的同系物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D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解析】 由题意知A分子中含有一个和一个,再由分子式便可推出A为CH2CHCOOH。 B分子中H、C、O原子个数依次为: N(H)==6 N(C)==2 N(O)==1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3. 如右图所示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氢氧化钠反应 B.与稀硫酸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使紫色石蕊变红 【解析】 观察图示比例模型,可知该物质是乙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也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 B 4.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解析】 浓硫酸的密度大,与乙醇和乙酸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故必须先加入乙醇和乙酸,最后再加入浓硫酸,故A不正确。 【答案】 A 5.下列化学名词或结构简式正确的是( ) A.对二甲笨 B.乙酸乙脂 C.1,2-二溴乙烷CH2BrCH2Br D.三硝基甲苯 【解析】 A项中应为“对二甲苯”,B项中应为“乙酸乙酯”,D项中应为。 【答案】 C 6.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CH3COOH(aq) ③NaOH(aq)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 D 7.(2009年全国卷Ⅰ)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a C.(1-a) D.(1-a) 【解析】 乙酸与单烯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均为1∶2,故在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恒定且为6∶1,碳、氢两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1-a,其中碳元素占,故C项正确。 【答案】 C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D.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也能在浓H2SO4催化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分子结构中不含醛基(—CHO),不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答案】 C 9.(2010年西安质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下将1 mol甲烷与1 mol氯气充分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是1 mol二氯甲烷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D.糖类、油脂、蛋白质及维生素是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解析】 A中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1 mol氯气只能取代1 mol氢原子,且反应生成的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的混合物;C选项中因为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选项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基本营养物质。 【答案】 B 10.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羧酸是( ) A.C6H13COOH B.C6H5COOH C.C7H15COOH D.C6H5CH2COOH 【解析】 胆固醇的分子式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应是一元醇,而题中给出的胆固醇酯只有2个氧原子,应为一元酯,据此可写出该酯化反应的通式(用M表示羧酸):C27H46O+M―→C34H50O2+H2O,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该酸的分子式为C7H6O2。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市使用乙醇汽油。 (1)为了便于区分燃料乙醇和食用乙醇,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这里利用了煤油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2)含10%乙醇的汽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水,如果混入了水,汽油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煤油有特殊气味 (2)混合燃料发生分层 12.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写反应条件),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B. C.乙醚 D.甲醇 E.CH3—O—CH3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乙醇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交警用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C.黄酒中某些微生物使乙醇氧化为乙酸,于是酒就变酸了 D.陈年的酒很香是因为乙醇和乙醇被氧化生成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乙酯 【答案】 (1)小 ③BCD 13.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液体混合一般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2)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3)该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4)挥发出的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醇溶于水。用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和乙醇。且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更小,利于乙酸乙酯的分层析出。(5)乙酸乙酯为透明状液体,不溶于水且比水轻。 【答案】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再加入冰醋酸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14.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作用: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化学反应(填“参加”或“不参加”),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继续进行(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通过控制氧气的用量,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中催化剂Cu的催化机理。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实际为O2与Cu在加热时反应生成CuO,CuO再将乙醇氧化为乙醛,且自身被还原为Cu的过程。 【答案】 (1)2H2O22H2O+O2↑ 干燥O2 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用水浴加热使乙醇气流较平稳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 (4)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15.酸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 (1)乳酸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跟少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三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物为链状,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在浓硫酸存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物为环状,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OH、—COOH与钠均能发生反应,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OOH与Na2CO3反应放出CO2,而醇羟基与Na2CO3不反应,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三分子乳酸在浓H2SO4存在下,一分子中的—COOH与另一分子中的—OH酯化,相互作用可生成链状酯。 (4)两分子乳酸在浓H2SO4存在下,两分子中的—COOH和—OH相互酯化,可生成环状酯。 【答案】 - 13 - 用心 爱心 专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九 饮食 中的 有机物 课时 练习 鲁科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