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解决实施方案.docx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解决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解决实施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篇: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解决方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解决方案 近日教育局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提升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加快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那么,该如何去建设好中小学数字校园呢。依照规范指示,数字校园建设应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布实施,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 此次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有这4方面的主要内容: 1.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全面数字化; 2.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校园网络应用环境,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让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3.实现用户信息素质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职教的管理能力、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 4.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 从建设目标来看,能完美的实现这些要求的措施就是安装智慧班牌,搭建智慧校园。一德科技4.0版智慧班牌系统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智慧班牌一班级信息发布和文化建设为主,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环境的一个应用载体、智慧教室以及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设施。 数字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一德科技智慧校园建设也正是如此,为每个班级安装智慧班牌,通过智慧班牌统一构建校园的信息化环境,在班牌上即可管理校园教务、教育活动、信息通知、资源共享等等。 XX市一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现代教学设备研发的企业,公司集软硬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始终秉承着“一德壹教”的理念,不断致力于智慧校园的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旨在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智慧校园建设电话:0755-23223476 第二篇: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提升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加快全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而制定的法规。2018年4月16日,《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文件编号教技〔2018〕5号,自2018年4月16日起实施。 主要内容 《规范》明确,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 《规范》明确,数字校园建设应达成如下目标: 一是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 二是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让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师师、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 三是实现用户信息素养提升。提升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四是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升校园管理效能与决策水平。 《规范》提出,数字校园建设应采用“云-网-端”架构模式:“云”服务指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互联网服务,包括iaas(基础设施服务)、paas(平台服务)、saas(软件服务),由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建设、租用、购买服务等方式建设和维护;“网”指固定宽带、移动宽带、有线电视网络等方式;“端”指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和各种新媒体技术设备(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内容解读 1《规范》涵盖了小学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和建设流程等方面的内容,还明确了用户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规范》适用于普通中小学(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的数字校园建设,其他基础教育学校可参照《规范》执行。 《规范》还对数字校园建设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用户信息素养方面,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是数字校园服务的主要对象,提升用户信息素养是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核心目标之一;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与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 信息化应用方面,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是数字校园价值体现的根本;数字教育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应用服务是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应用服务体系采用“云服务”建设模式,支持教育教学业务信息通畅、高速互访和有效整合。 基础设施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外显形式,包括网络环境、数字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创新创造空间与文化生活空间,为校园信息化应用提供硬件和物理场所支持。 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安全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需要从组织管理、网络应用与校园环境三方面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以维护数字校园的安全、平稳运行。 保障机制方面,保障机制是数字校园建设重点内容顺利完成的制度性保证,也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包括组织架构、全员培训、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多方协同等方面。 第三篇:XX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XX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稿) 数字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具有资源丰富、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特征,其宗旨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数字校园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数字校园也是我市建设“数字沈阳”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建设核心,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为重点,坚持硬件建设与师生应用能力建设同步推进,力争用3-5年时间,全面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力争跻身国内同类城市前列。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全部达到三类标准,部分学校达到二类标准,建成全市 1有标准,区域有亮点,校校有特色的数字校园品牌工程。到2017年,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基本达到二类标准,部分学校达到一类标准,实现教师应用常态化、学生学习便捷化、信息沟通及时化和学校管理智能化,为建成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内容和标准 1.师生能力,主要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能力以及网络教研科研能力等;提升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2.应用服务,主要是建好管好用好学校网站,建好管好用好学校各类教育教学系统与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3.数字资源,主要是以应用为核心,用好国家、省、市、区和互联网提供的网络资源,建好具有特色的校本资源。 4.基础建设,主要是围绕应用需求,在校园网建设、计算机配备、班班通设备、录播教室、数字实验室、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室以及校园广播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方面,按照标准达标。 5.应用水平,主要是考核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等,考核信息技术开课水平、设备管理水平、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水平等。 2鼓励学校根据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建设按“一个框架,三个标准”方式建设。一个框架是在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标准框架内,统一数字校园的建设思路,三个标准包括一类标准、二类标准和三类标准,即《XX市中小学数字校园标准》(另文发布),是以我市城乡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应用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在国家建设标准基础上酌减而制定的。其中,三类标准是基础达标标准,满足师生教学和学习的基本需求;二类标准是在三类标准的基础上,着力促进教学、教研、学习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一类标准是瞄准国内外领先水平,为师生泛在学习与交流提供支撑。 三、推进步骤 数字校园建设采用先达标、后补助的办法,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2013年)。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调研,摸清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XX市中小学数字校园标准》;同步启动数字校园建设滚动培训;建设发布数字校园网上申报与评估系统等。 第二阶段(2014年)。集中推进阶段。市里按照国家要求,为学科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空间,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建设发布数字校园支撑平 3台。区县(市)统筹规划,至少完成50%的学校达到数字校园三类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申报高标准数字校园,到2014年底,全市建成二类标准数字校园20所,一类标准数字校园10所。 第三阶段(2015年)。攻坚阶段。市里继续完善数字校园支撑平台。到2015年底,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全部达到三类标准,并累计建成二类标准数字校园100所,累计建成一类标准数字校园50所。 第四阶段(2016-2017年)。提升阶段。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按照二类标准基本达标,建成一批达到一类标准的数字校园,全面提升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水平。 四、组织实施 数字校园建设市里负责制定标准、评估验收,区县(市)负责统筹、组织实施,学校是数字校园建设主体。 市里负责保障主干网畅通;建好数字校园支撑平台(包括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网上学习空间人人通系统、网络教研平台、校园一卡通融合平台、教育信息化设备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数字校园网上申报与评估系统等);做好国家、省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和技术支撑(按照国家要求,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原则);做好技术指导、干部教师培训、推进应用等项工作。 区县(市)负责制订区域推进计划;负责组织数字校园 4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网上办公系统等由区域统筹,以区域为单位,对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统筹维护,并纳入XX市教育信息化设备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做好培训、初评、技术支持与应用指导等工作;建立长效应用推动机制,建好队伍,抓好典型经验推广。 学校要认真落实标准,根据办学理念和特色,本着注重节俭、注重应用创新、注重扬长办学特色,本着不浪费一分钱的原则,务实地做好建设方案,用好存量资产,鼓励采用老旧计算机改造等技术方式,实现新旧技术、新旧设备、新旧系统的科学兼容;以提升应用水平为核心,根据区域整体推进计划达标;做好全员培训,切实将信息技术有效用于课堂,支撑教学改革;用好已有的教学和管理系统,切实将信息技术有效用于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 数字校园建设在市教育局领导下,由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组织实施。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区域推进计划需由市里审定后方可执行。 2.确保资金投入 数字校园建设资金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投入。数字校园建设经费应列为区域教育事业专项经费,数字校园运 5行维护经费应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的4%。 数字校园建成验收后,市里以奖代投。 3.开展全员培训 市、区县(市)和学校要认真制定培训方案,确保全员参加培训。市里负责组织对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区县骨干进行培训;区县(市)负责培训学校骨干,并加强建设过程指导培训;学校要组织全员培训,确保工程实施,提升全员应用水平。 4.做好评估验收 数字校园评估六个步骤是。学校申报→区县(市)审核→学校网上自评→区级初评→市级验收→认定挂牌。 市里负责组织数字校园建设的评估验收工作,此项工作将列入年度市级教育督导内容,每年集中验收,数字校园的认定采用网上申报、网上评估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市里将发布《XX市中小学数字校园评估细则》(另文发布)。 学校申报数字校园时,不同标准的数字校园不能同时兼报。区县(市)要对学校实施有效督导,确保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如期完成。 6 第四篇:XX县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试行)附件1: XX县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使该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与创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围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一主题,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努力构建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有整洁优美、民主平等、廉洁诚信、和谐宽松、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有丰富多彩、富有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全校形成民主人文、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每年11月上旬评选出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 三、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师生文化,学生和教师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校园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师生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2、教育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一代“新人”,校园文化要坚持为培育“新人”而建设,做到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3、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全面性、层次性、连续性、传承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综合推进整体提高,要体现精品意识,使校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辅相成,又各有特征,以发挥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 4、个性化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在体现优秀民族文化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体现本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四、主要内容 1、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重视校园景观、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切实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切实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科学人文、基础道德、廉洁荣辱、珍爱生命等专题教育活动,并强化 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工作;精心组织“四节”、社团、德育导师、家校共育等主题活动,真正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富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3、注重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人文的管理制度,注重对教职工个体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制度的激活、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学校管理制度的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努力培育校园文化精神。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并通过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五、具体步骤与要求 1、宣传发动 各学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广泛开展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组织实施 ①各学校在广泛学习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围绕校园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彰显学校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细则、工作计划及行事历,并于10月底上报教育局教育科。 ②各学校要根据实施细则,坚持高标准、高品位,力求精致,坚持师生共同参与,突出主体,坚持因校而异,张扬个性,并把该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切实做好整合文章,扎实有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3、评估验收 学校进行自评,如达到创建要求,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后附自评表),教育局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评估验收。验收结果分优秀学校、达标学校与不达标学校,不达标学校必须限期整改,达标学校由教育局组织抽查,如有未达创建要求单位将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优秀学校即可向教育局提出复评验收书面申请报告,经实地察看认可后,教育局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复评验收,验收合格并经教育局审批,命名为XX县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并表彰奖励。凡是未评为达标学校者,一律不能评为合格学校;凡是未评为优秀学校者,一律不能评为一等学校。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领导,教育局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周欣波 副组长:张进吴敏 成员:雷雱刘钊连国芬徐建伟 各学校都要相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切实保证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发布单位】 教育部 【发布文号】 教基〔2006〕5号【发布日期】 2006-04-25【生效日期】 2006-04-25【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 政策参考【文件来源】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教基〔200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教党[2006]4号)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将在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同时,要进一步突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倡导学生把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切合各地实际,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对形式主义。 三是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不具备绿化条件的学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地抵制粗口歌、不健康口袋书、非法彩票等不良文化。各地要在去年编创、征集新童谣、儿童诗歌的基础上,今年围绕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开展新童谣、儿歌的编创、诵读和演唱活动。 三、组织开展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交流和介绍各门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结和发现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团队会(日)、社会实践和参观走访等活动。特别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有机纳入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各地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既可以突出“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内涵的某一方面,并进一步具体化;也可以选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体现民族精神的一种精神,并结合历史故事和人物生动活泼地进行。 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把弘扬长征精神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各地可开展读一本描写红军长征的书,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颂红军长征精神的歌,做一件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后最想做的有益的小事等活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参观长征旧址、凭吊红军烈士等活动,也可联合有关方面组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区域内中小学校都参加,并形成一定声势和影响。 四、切实保障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本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的交流活动,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报道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要特别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每一个校长和教师都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感。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体系,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校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强力推进;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今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吸引家长和热心中小学教育的各方面人士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力争经过努力,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课间、课后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实效。我部将联合中央电视台启动校园文化风采的电视展播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展示各地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 为了解、指导和宣传各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时将本地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方案和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等相关情况报我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 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24页 共24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教育部 发布 中小学 数字 校园 建设 规范 试行 解决 实施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qwe****6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qwe****6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qwe****6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qwe****6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