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与地域范畴成为多民族、多地区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从单一的族别标识演变成为多民族的文化共享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 在实践层面主要通过分析相关个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多民族共有节日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再到文化共享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学理层面提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框架下中国民族研究应从“文化族别研究”走向“文化共享研究”从强调差异、多元的研究角度走向共同、共享的新维度关键词:多民族共有节日族别标识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一、问题的提出传统节
2、日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或特别规定的、具有特定民俗活动、以年为周期的社会时间节点和历史文化坐标其内容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遍性和丰富性所在 然而根植于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在当代工业与信息社会一度式微引发社会各界大声疾呼“守住中华传统节日”直到 世纪 年代传统节日复兴运动才再次掀起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发起“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并就运用重要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进行了专题调研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 部委等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具体工作进行部署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 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
3、题活动的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广泛组织开展了各类主题节庆活动 但在近年来的节庆开展、阐释与宣传中各地大都以本地区或本民族为核心来举行相关活动和仪式在非遗申请中部分地区将本民族节日与多民族共有节日混淆过度阐释了该节日在本民族中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名目进行申报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民族节日的共同历史渊源和多民族间的互相借鉴渗透 这不禁使我们思考:在以地域或民族为单位的节日活动背后是否在起源、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共有共通因素?进一步讲这些原作为族别标识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其民族共有性和区域相通性进而使其作为各民
4、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推手呢?二、相关研究与本文研究思路.节日及多民族共有节日的研究现状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的集体创造和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先秦时期中国岁时民俗文献中就记载了数量众多、形式丰富的历代传统节日为 世纪后民俗学、文化学、文献学等学科化研究提供了文本支持 世纪 年代研究者开始从学科意义上探讨民间岁时节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于田野工作对各种具体节日民俗事象的调查描述如福州旧历新年风俗之调查二是基于古代岁时民俗文献对各种岁时节日源流的考辨如端午考 这些知识性的历史考据和个案
5、性的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传统节日研究的初始阶段为之后的深入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世纪 年代以来随着 年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和学界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节日文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全面发展时期 就研究内容而言既有个案分析也有通论之作既有一般性的民俗志式描述与资料整理也有深度的理论探讨与概念总结既涉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节日也展开了中外节日的对比研究 但受 世纪 年代以来“文化族别化”研究范式的影响研究者大都以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为单位来阐释其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强调节日的特殊性和主体性尤其关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独特性虽然展现了中华民族节日的多元丰富面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广泛存在的多民族节日共享的社会事实 世纪以
6、来传统节日作为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再度引起了国家、民众、媒体的关注尤其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节日成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关注点研究视野更加宽阔、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研究领域更加宽广 在研究内容上传统节日的结构功能、复兴重建、转型变迁以及与国家政策、非遗、民 间 信仰、文旅融合 、民族团结、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整体等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视角包括官民互动、中外比较与区域对比、传统与当下发展等 近年来随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概念的提出学界广泛开展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族际文化共享的研究多民族共有节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重
7、视 例如龚建华认为节日是中国内部诸多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集中体现民族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不断丰富和创造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使得本民族节日文化为其他更多民族所共享 吴良平等人认为根据节日的民族共享程度可分为“单一民族节日”与“多民族节日”(也称“共享节日”或“公共节日”)族际互动是节日文化共享的具体体现 还有的学者以具体的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传统节日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各民族共有节日的历史及现状主要有宁夏各族人民共享的古尔邦节、西南地区多民族共庆的火把节、西北一带多民族所传唱的花儿及花儿会、广西诸多民族所共享的文化符号三月三等等 这些研究表现出学界在传统节日研究中已经逐渐突破单一的民族
8、、地域限制实现了从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到强调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性、从识异到求同、从“族别”式到“族际”式研究的范式转型 但总的来说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研究内容多是基于某一多民族节日的个案探讨鲜少见理论分析或综合研究缺乏进一步的学理延伸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研究思路长久以来各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并不是完全隔绝、独立发展的而是彼此交往、沟通交流的 文化是动态的、边界是模糊的、民族是不断互融的这也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依旧繁荣、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 传统节日就像一面镜子借助大量仪式化的民俗活动将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周遭民族的关系记录了下来 从这个
9、角度来说节日就是历史的抽象化的现实影像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媒介和工具 它既以“遗留物”的形式历时性地传承了民族文化并惠及当代又承载了文化在不同民族、地域之间的共时性传播与交流积累了大量相互影响或交叉、相似或相同的共有文化事项培育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日常凝聚精神和社会心理基础 可以发现在节日文化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定型到定型、从初步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不同节日、同一民族的不同节日、不同民族的同一节日之间也存在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等现象而并非单线孤立发展 由此一个民族的节日逐渐为其他民族所知晓并实践成为其他民族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渐渐习以为常某一民族的民间节日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造就
10、了中国各个民族和区域的共有节日现象中国民族研究理论因长久以来受到西方“民族 国家”理论、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族别研究范式的影响近年来人们仍旧较多地讨论各个民族节日的相对性、差异性、特殊性相对忽视了共同性和整体性 于是一些原本是多民族所共享的节日也被考证为发源于某个民族而被“族别化”成为建构本民族存在合理性的文化依据人为强化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边界 事实上文化的独特性并不完全等同于民族的独特性不同民族完全可以共享相同的文化而中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就决定了必然超越单一民族、单一地区并在此之上生长出共通共享的共有文化这些共有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是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同时也承载
11、了各自的历史文化特性 节日文化也是如此 这部分多民族所共有的节日文化一端连着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一端与更高层次、更为宏观的中华文化相贯通 从这个角度来看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与地域范畴成为多民族、多地区共同参与的节庆活动既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应从中华民族整体的格局和视野中去探讨各民族节日文化的共生共有共享 据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相关个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多民族共有节日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再到文化共享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文化族别研究”走向“文化共享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2、三、从族别标识到族际共有:多民族共有节日的历史演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 余个节日尽管相当一部分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节日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如锡伯族的“西迁节”另一方面也在各民族长期互动中呈现出了某种共同特性如南方诸民族的“三月三”这些地域相近、文化相似的民族超越了传统的地缘、族缘限制参与到共同的节日活动中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从而整合并创新出了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共有节日文化 按照影响范围的不同多民族共有节日可以分为“全国性”与“地方性”两种前者是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全国
13、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后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节日 无论是全国共有节日还是多民族共有节日都是在持续构建不同民族间共同的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引发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形第 期张继焦等: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成的其历史演变大都是从某一民族的族别标识发展为族际共有的文化元素从单一民族的小范围传统文化发展为更多民族、更多民众享用的共有文化.全国性多民族共有节日岁时节日的产生与天文历法密切相关或者说节日本身就是历法制度的组成部分 中国各民族的历法虽说各有特点如藏历、回历、傣历、彝历、苗历等但也有共性即普遍吸收了汉族历法的某些内容 可以说在
14、历法上中华民族有一个统一的文化中心 各个民族在类似的历法框架下所形成的传统节日存在共生共有的成分并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以及历朝历代的民族大迁徙中普及全国故而有些节日成为全国几乎所有民族共享的传统节庆 例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大部分民族共度的节日各自习俗因地域传统略有不同这些兼具整体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的全国性多民族共有节日是中华文化长久以来保持稳定协调发展的内部凝聚力和活力所在将核心地区的民族凝聚力和边疆地区的文化向心力有机结合、并立发展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整合和国家叙事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全国性多民族共有节日超越了地域、民族、阶级乃至时代
15、的界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传递、选择、创造和更新逐渐凝聚成以某些共同民俗和仪式活动为核心的稳定关系并广为传播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记忆的全民性强化 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宏大、最具狂欢性的节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是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 春节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满、朝鲜、蒙古、鄂伦春、黎等大多数民族都视春节为“第一大节”是中国诸多民族中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 古代上至皇帝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由国家礼仪到民间风俗都非常重视春节接神、敬天、祭祖等祭祀性活动与贴春联、吃饺子、贺岁拜年、出门游玩等民俗性活动十分普遍是当之无愧的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 与此同时各个民族也在
16、传播交流中基于自身经验移植了本民族的仪式活动使春节更具有民族特色 例如壮族人民喜欢在春节期间举行青年男女对歌、抛绣球活动苗族则有“走寨”“跳坡”等传统习俗蒙古族因喜吃奶食把春节叫“白节”海南岛一带的黎族人民则喜欢在春节汇集成队、集体上山狩猎以进行庆祝 另外还有些民族保留着自己的年节例如赫哲年、苗年、藏历年、羌族大年 这些年节虽在具体民俗活动和仪式程序上有所差异但都以“年”为时间节律规约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生活并以“年”为核心呈现出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与地域关系 因此春节作为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交流互鉴中集体生成的产物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与社会意蕴既具有普遍的节庆仪式同时又基于不同地域
17、与民族形成了独特因素由此既强化了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认同凝聚了各族民众情感.区域性多民族共有节日在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缘关系影响下 个民族的文化由于居住相近、历史同源、文化相似等原因而存在一些跨越民族的区域性共同特征形成彼此之间互动互联的文化圈进而使在同一文化圈内的不同民族继承或习得了相似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共享了一套类似的节日传统和仪式表演 实际上这些区域性多民族共有节日大都是从一族单有走向多族共享、从族内互动走向族际共享进而成为一个多民族共同参与的共有节日仪式活动但其影响范围主要在部分地区、部分民族见表 这些民族共有节日文化大都同脉同根从单一民族
18、、单一地区的小型民间节日逐渐扩展为一个多民族、跨地区的大型节庆活动并逐渐成为一省一地乃至是跨省的区域性节日文化至今仍活跃在民众的生活中任何民族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生存繁衍的创造着自身的历史传统与文化记忆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流行的一种民歌“花儿”及以此为中心形成的传统“花儿会”节日及歌会原产生于古代的洮、岷、河、湟地区后来传唱在甘、青、宁、新及陕西西部、晋西北乃至四川、云贵等地的汉、回、土、撒拉、裕固、东乡等民族 从流行地区看花儿(主要是河湟花儿)突破了地区限制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传唱于天山南北从流行民族看花儿流行于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并不相同的近十个民族之间随着民族交流的不断加深共同使用汉语
19、演唱“花儿”成为一个典型特征促进了各民族交往沟通“花儿”在广泛传唱过程中自然会受到各个民族社会及文化的影响被赋予不同的民族色彩与地域特色 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接受影响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单向传播接受方民大 连 民 族 大 学 学 报第 卷族大多会结合本族本地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对其进行选择、取舍、改造和加工实现文化再生产典型的是各族人民在传唱时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加入一些本族人常用的语言词汇、语法习惯及音乐曲调等 在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创作的“花儿”中随处可见阿拉伯语、波斯语在藏、蒙古、撒拉等少数民族创作的“花儿”中夹杂有藏语、蒙古语、撒拉语 另一表现特征是渗透其中的宗教意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识 文化 共享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视域 民族 共有 节日 建设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