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试习题.doc
《机械设计考试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考试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总论 一. 判断 1. 凡零件只要承受静载荷,则都产生静应力。F 2. 当零件的尺寸由刚度条件决定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选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F 3. 机械零件在工作中发生失效,即意味着该零件一定产生了破坏。F 4. 在变应力中,当r=-1时,σm=0,σa=σmax。T 5. 在变应力中,当r=C(常数)时,σa/σm时随时间变化的。F 6. 润滑油的粘度与温度有关,且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F 7. 某截面形状一定的零件,当其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降低。T 8. 对于理论上为线接触的两接触面处的接触应力σH与法向外载荷F成线性关心。F 9. 机械零件设计计算中最基本的设计准则时强度准则。T 10. 工业用润滑油的粘度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降低。T 11. 钢的强敌极限愈高,对应力集中愈敏感。T 12. 变应力时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T 二.单项选择题 1.零件表面经淬火、渗氮、喷丸、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 提高 2.某钢制零件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300MPa,若疲劳曲线指数m=9,应力循环基数N0=10^7,当该零件工作的实际应力循环次数N=10^5时,则按有限寿命计算,对应于N的疲劳极限为 500.4 MPa。 3.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度较高。 4.变应力特性可用σmax、σmin、σm、r这五个参数中的任意两个来描述。 5.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中,如工作应力点M所在的ON线与横轴间夹角θ=45°,则该零件受的是脉动循环变应力。 6.下列四种叙述中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是正确的。 7.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绝对尺寸(横截面尺寸)增大时,其疲劳极限值将随之降低。 8.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边界摩擦。 9.两摩擦表面被一层液体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状态称为液体摩擦。 10.某四个结构及性能相同的零件甲、乙、丙、丁,若承受最大应力σmax的值相等,而应力循环特性分别为+1、0、-0.5、-1,则其中 丁 最易发生失效的零件是丁。 11.两零件的材料和几何尺寸都不同,以曲面接触受载时,两者的接触应力值相等。 三、填空题 1.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零件尺寸及几何形状变化、加工质量、及 强化因素 2.静应力由静载荷产生,变应力可由 静载荷 和 变载荷 产生。 3.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零件,不仅可以产生 静应力 应力,也可能产生 交变应力 应力。 4.机械零件的表面破坏形式主要有 腐蚀、磨损、接触疲劳 。 5.产品设计中的“三化”是指 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6.在静应力工况下,机械零件的强度失效是 断裂 或 塑性变形 。 7.钢制零件的疲劳曲线(σ-N曲线)中,当N<N0时为 有限寿命 区;而当N≥N0时为 无限寿命 区。 8.提高零件表面接触强度的主要措施有 采用强度高的材料、零件有足够的截面尺寸、合理设计零件的截面形状等 9.对于在规律性的不稳定性变应力作用下的零件,进行疲劳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是 疲劳损伤累积假说 ,其数学表达式为。 10.按摩擦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 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11.按建立压力油膜的原理不同,流体润滑主要有 流体动压润滑 及流体静压润滑 12.在 流体 润滑状态下,磨损可以避免,而在 边界 润滑及 混合 润滑状态下,磨损则不可避免。 13.磨损按破坏机理不同,可分为 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 四种基本类型。 14.边界润滑时,可能形成的边界膜有 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反应膜 及 反应膜 三种。 15.选择滑动轴承润滑用油时,对液体摩擦轴承主要考虑油的 粘度、油性(润滑性)和 ;对非液体摩擦轴承主要考虑油的 极压性 。 16.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粘度、油性、极压性 ;润滑脂的只要性能指标是;润滑脂的只要性能指标是 针入度、滴点。 17.机械零件受载时,在 零件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突变 处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程度通常随擦料强度的增大而 增大 。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 判断题 1.受轴向工作载荷F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等于预紧力F0和工作载荷F之和。(F) 2.受横向变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力为静载荷。(T) 3.双向传力的滑动螺旋采用的螺纹类型中,以梯形和锯齿形螺纹应用最广。(F) 4.紧螺栓联接中螺栓受轴向变载荷时,它所受变应力中最小应力为常数(T) 5.承受横向载荷作用的螺栓联接中,螺栓一定是受剪切作用的。(F) 6.在螺栓联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就是提高刚度。(F) 7.采用凸台或沉头座孔作为螺栓头或螺母的支承面是为了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T) 8.在螺栓联接中,采用悬置螺母或环槽螺母的目的是使各旋合圈螺纹牙上的载荷趋于均匀(T) 9.受转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中,各螺栓的布置应尽量远离转轴。(T) 10.受倾覆力矩的螺栓组联接中,各螺栓的布置应尽量远离翻转轴线。(T) 11.螺纹升角增大,则螺纹联接的自锁性能提高。(F) 二. 单选 1.在常用的螺旋副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三角形螺纹。 2.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双头螺柱联接。 3.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螺钉联接 4.承受预紧力F0的紧螺栓联接在受轴向工作载荷F时,残余预紧力F1,这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为F2=F+F1 5.对于外载荷时轴向变载荷的螺栓联接,螺栓所受总拉力在Qp~Q之间变化,则螺栓的应力变化规律按σmin=常数 6.若螺纹的直径和螺旋副的摩擦系数一定,则拧紧螺母时的效率取决于螺纹的导程与牙型角(或牙侧角) 7.在常用的螺旋传动中,传动效率最高的螺纹是矩形螺纹 8.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α=60 º,当摩擦系数f=0.10时,则该螺纹副的当量摩擦系数fv=0.115 9.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10.螺纹联接预紧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 11.用于联接的螺纹牙型为三角形,这是因为三角形螺纹牙根强度高,自锁性能好 12.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载荷靠接合面之间的摩擦力 13.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对该组螺栓均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加工和安装 14.设计紧螺栓联接时,其直径愈小,则安全系数应取得愈大,这是由于直径愈小时,拧紧时愈易拧断 15.当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受到剪切和挤压作用。 16.滑动螺旋工作时,其主要的失效形式为螺纹工作面被磨损 17.在螺纹联接中最常用的螺纹牙型是三角形螺纹 18.受倾覆力矩的螺栓组联接中,螺栓位置的布置应按以下原则为提高承载能力,应远离翻到轴线 19.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应采用三角形细牙螺纹 20.在螺栓联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防松 21.在螺栓联接设计中,若被联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作沉头座孔或凸台,其目的是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22.在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双线矩形螺旋副 23.采用普通螺栓联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时,螺栓受拉伸与扭转作用 24.计算紧螺栓联接中螺栓的强度时,考虑到拉伸与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1.3倍 25.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标成6.8级,其数字6.8代表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 26.紧螺栓联接在进行螺栓的强度计算时,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1.3倍,这是考虑扭转切应力作用的影响 27.在调节机构中采用螺距为2mm的双头螺纹,为使轴向位移达到20mm,螺杆应当转几转(螺母不动)5转 28.图示的螺栓拉紧装置,若按箭头方向旋转中间零件,可使两端螺杆A和B向中央移动,从而将两零件拉紧。此时,两端螺杆A和B应是什么旋向? 螺杆A左旋,螺杆B右旋 29.螺纹升角增大,则联接的自锁性 降低 ,传动的效率 提高 ;螺纹牙型角增大,则联接的自锁性 提高 ,传动的效率 降低 。 30.在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普通紧螺栓组联接中,螺栓杆受扭转切应力和拉应力 31.紧螺栓联接受轴向外载荷F,假定螺栓的刚度Cb与被连接件的刚度Cm相等,联接的预紧力为Fo,要求受载后结合面不分离,当外载荷F等于预紧力Fo时,则连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还可以继续加大外载荷。 32.预紧力为Fo的单个紧螺栓联接,受到轴向工作载荷F之后,螺栓杆受到的总拉力F2小于Fo+F。 三.填空题 1.常用螺纹按牙型分为 矩形、三角形、梯形、锯齿形、三角形 。其中,联接螺纹用 普通螺纹、 管螺纹 牙型。 2.螺栓总拉力为F2的紧螺栓联接,螺栓的强度条件式为σca=打不出来,式中系数“1.3”的意义是 考虑拧紧螺母或螺栓在工作载荷作用下需补充拧紧螺母时,拧紧力矩对螺栓强度的影响系数。 3.螺栓组联接承受倾覆力矩或转矩作用时,为了减小螺栓的受力,螺栓布置应 尽量远离倾转轴线 。 4.螺纹联接防松的本质是防止 螺母和螺纹杆的螺旋副、运动关系 的相对转动。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 。 5.按防松原理,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可分为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可拆的防松装置中 机械防松 类工作可靠。 6.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处于 拉应力状态下,应该按 抗拉强度准则 进行应力计算。 7.螺纹联接防松的基本原理有 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其具体的防松方法和装置如: 对顶螺母、开口销、铆合(各举一例)。 8.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在于 提高联接的紧密性、防止联接松动、提高联接件强度 。 9.受轴向变载荷(0~F)的紧螺栓联接,在残余预紧力不变的要求下,要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以 增大预紧力、减小螺栓刚度、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 10.有一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所受的预紧力F0=6000N,工作时所受轴向工作载荷F=3000N,螺栓的相对刚度Cb/(Cb+Cm)=0.2,则该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2= 6600 , 残余预紧力F1= 3600 。 11.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若采用普通螺栓联接时,则螺栓受 拉伸、载荷作用,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为 断裂 。 12.传动用螺纹的牙侧角比联接螺纹的牙侧角小,这主要是为了 提高传动效率 。 13.被联接件受横向载荷作用时,如果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形式为 拉伸、断裂 ;如果要用铰制孔用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为 螺栓杆被剪断、螺栓杆与孔壁贴合面压溃 。 14.螺栓组联接中,螺栓的排列应有合理的间距和边距,以保证 扳手所需活动空间 。 15.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 大 径,计算螺纹摩擦力矩时使用的是螺纹的 中 径,计算螺纹危险截面积时使用的是螺纹的 小 径。 16.在承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当预紧力F0和轴向工作载荷F一定时,若降低螺栓的刚度Cb,则螺栓中的总拉力将 减小 。 17.在螺纹联接中,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时,往往可以采用 双头螺柱联接 联接或 螺钉联接 联接。 轴毂连接 一:判断题 1:在轴端的普通平键连接,为了便于安装最好采用C型平键,而不是A型或B型平键。(T) 2:与矩形花键相比,渐开线花键的强度高。(T) 3:平键连接可以同时实现轴与轮縠的周向及轴向固定。(F) 4:采用两个普通平键时,为使轴与轮縠对中良好,两键通常布置成相隔180 °。(T) 5:当被联接的縠类零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在轴上作周向移动时,则应采用导向平键或滑键。(T) 二:单项选择 1:键的长度主要根据轮縠的长度来选。 2: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轴的直径按标准选择。 3:轴的键槽通常是由(d铣削)加工而得到的。 4:过盈联接传递转矩或轴向力,主要是依靠配合面的摩擦力 5:渐开线花键连接采用齿形定心。 6:导向平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 7:与平键连接相比,楔键联接的主要缺点是轴和轴上零件对中性差。 8:普通平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剪切和压溃。 三:填空题 1.普通平键的剖面尺寸是按 轴的直径 从键的标准中选择。其主要失效形式:对于静联接是 工作面压溃 ,对于动联接是 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 2.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 两侧面 ,工作时靠 工作面的相互挤压 传递转矩。 3.销主要用于 定位销,也可用于 联接销 ,还可用作 安全销 。 4.根据齿形不同,花键分为 矩形花键联接、渐开线花键联接 两种。 5.如需在同一轴段内安装一对普通平键时,应将它们布置在 沿周向相隔180度 位置。 6.花键联接,对于静联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工作面压溃 ,对于动联接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工作面的过度磨损 。 7. 楔键联接的主要缺点是 对中性不好 。 带传动 一、判断题 1. 带的弹性滑动可以用增大摩擦来消除。(F) 2. 带在运转过程中,每一截面始终存在拉应力、离心应力和弯曲应力。(F) 3. 所有带传动都是靠摩擦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F) 4. 带传动打滑首先在大轮上发生。(F) 5. 带传动接近水平布置时,宜将松边放在下边。(F) 6. 在V带传动中,带轮的最小直径取决于带的型号。(T) 7. 带的弹性滑动是带传动中固有的现象。(T) 8. 在带传动中,为了增加摩擦系数,可以将带轮加工得粗糙一些。(F) 9. 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使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T) 10. 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产生的原因是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F) 11. 传动带在工作中受到变应力的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T) 12. 若设计合理,带传动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但弹性滑动却无法避免。(T) 13.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与预紧力、包角、摩擦系数成正比。(F) 二、填空题 1.弹性滑动将引起:1)从动轮的线速度 低于主动轮线速度 ;2) 降低了 传动效率;3)增加了 带的磨损 ;4)带的温度 升高 。 2.带传动的特点有:1)能 降低 载荷冲击;2)具有过载 保护 作用;3)有 弹性滑动 和打滑两种现象;4)带的寿命 较低 。 3.在V带传动中,带的型号是由和两个参数决定的。 4.带传动不工作时,带两边的拉力 相等 ;工作时,有效拉力为Fe=F1-F2,也等于。 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打滑 和 疲劳破坏 ,因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在保证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传动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 三.选择题 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之一是带疲劳破坏。 2、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Fec与小带轮包角a1有关。 3、提高带传动工作能力的措施为尽可能提高带的圆周速度。 4、V带传动与平带传动相比较,气主要优点是承载能力。 5、带张紧的目的是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6、在下列传动中,平均传动比和瞬时传动比均不稳定的是带传动。 7、同步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啮合传动。 8、某带传动中主轮传递的转矩为70N.m,已知主动轮的直径为200mm,初拉力为800N,则紧边拉力为B1150N. 9、传动带在工作时,要受到离心应力的作用,离心应力通常是均匀地分布在整根带各处。 10、用张紧轮张紧传动带时,最理想的是在靠近大带轮松边由内向外张紧 11、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链传动 一.判断题 1. 链传动的链节数通常不应选择偶数(f) 2. 滚子链标记:08A-1*88 GB 1243.1-83,其中1表示滚子链的排数。(T) 3. 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为一常熟。(t) 4. 由于啮合齿轮较少的原因,链传动的拖链通常发生在小链轮上(F) 5. 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轴线在同一水平面时,通常紧边在上面(T) 6. 滚子链传动的节距p愈大,链的承载能力越高。因此高速重载传动宜选用大节距链(F) 7. 链传动的多边效应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T) 8. 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齿数相等时,即可保证瞬时传动比为恒定值(F) 9. 对于高速、大功率的滚子链传动,宜选用大节距的链条(F) 10. 自行车链条磨损严重后,易产生跳齿或拖链现象(T) 11. 滚子链传动中,当一根链节数为偶数时需采用过渡链接。(F) 12. 链传动可用于低速重载荷及恶劣的工作条件(T) 13. 链传动传递运动可以通过啮合和摩擦两种方式(F) 14. 链传动的链节数一般取偶数,链轮齿数一般取奇数(T) 15. 链节距越大,链轮的转数越高,则冲击越强烈。(T) 16. 多排链的承载能力与排数成正比,只要安装空间许可,排数越多越好。(F) 17. L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增大正压力,提高工作拉力。(F) 二.单项选择题 1.链传动中,最适宜的中心距是30-50)p 2.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偶数 3.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4.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Zmax=120,这是为了减少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下来的可能性。 5.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6.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和动载荷,应减少链条节距,增大链轮的齿数 7.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小链轮的转速 8.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多的原因是齿数越多,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9.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低速重载情况下 10.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有避免松边垂直过大而引起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 11.链传动人工润滑时,润滑油应加在松边上 12.滚子链通常设计成链节数为偶数,这是因为不需要采用受附加弯矩的过渡链节 13.链排数对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没什么影响。 14.滚子链传动设计时,为考虑磨损均匀,链轮齿数一般应选与链节数互为质数的奇数。 15.小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少的主要原因是齿轮数越少,链传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就越大。 16考虑链传动润滑时,如果是定期注油,应选择人工润滑 17.链传动布置时,通常是紧边在上边、松边在下边。 三.填空题 1.对于高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 小 的 多 排链;对于低速重载荷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 大 的链传动。 2.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 高 ,传动效率 高 ,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 小 。 3.在一般情况下,链传动的 平均 传动比为常数, 瞬时 传动比不为常数。 4.链轮的转速 低 ,节距 小 ,齿数 多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小。 5.在设计图上注明某链条的标记为 “08-1*86 GB1243.1-83”.其中“08A”代表 链号 ,1代表 链排数 ,“86”代表 链节数 。 6.链传动中,链轮齿数少,会使传动_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增大 链轮齿数过多,则容易发生_脱链 7.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优点是__适于远距离传动、成本低_ 8.链传动的多边效应,随节距增大而_增大__,随链轮齿数增大而_减小_。 9,链传动常见的四种失效形式是 铰链磨损、疲劳破坏、铰链胶合、静力拉断 链传动的链节数一般取__偶___数,链轮齿数一般取___奇__数。 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一.判断题 1. 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凹槽。 (T) 2. 开式齿轮传动通常不会发生点蚀失效。 (T) 3. 齿宽系数Φd是齿宽b与齿轮直径d2比值。 (F) 4. 在蜗杆传动的变位中,蜗杆尺寸保持不变,它的节圆永远与分度圆重合。(F) 5. 在一般情况下,蜗杆传动的失效总是发生在蜗杆上。 (F) 6.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因此在强度计算时以大端为准。 (F) 7. 多头蜗杆主要用于传动比大,要求效率高的场合。 (F) 8. 蜗杆直径系数q=d1/m,且q、m、d1均有标准值。 (T) 9. 齿形系数YFa随着模数m的增大而增大。 (F) 10. 单头蜗杆头数少、效率低、发热多。 (T) 11.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可表示为:i=n1/n2=z2/z1=d2/d1。 (F) 12. 在齿轮传动中,当功率P、转速n一定时,分度圆直径d越大,圆周力Ft越小。 (T) 13. 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只计算蜗杆的强度,而不考虑蜗轮的强度。 (F) 14. 在设计圆柱齿轮传动时,采用斜齿轮柱齿轮传动可减小尺寸。 (T) 15. 如果齿轮轮齿没有过载或冲击载荷,齿轮就不会折断。 (F) 16. 齿面胶合只有在高速重载时才发生。 (F) 17. 单头蜗杆主要用于传动比大,要求效率不高的场合。 (T) 18. 开式齿轮传动通常只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作为设计准则。 (T) 19. X∑>0的角度变位齿轮传动(正传动),齿轮接触强度提高。 (T) 20. 齿轮采用正变位后,可以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 (T) 21. 在设计闭式齿轮传动时,小齿轮可选用较多的齿数。 (T) 22. 齿轮传动中,两配对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相同。 (F) 23. 齿轮传动中,两啮合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相同。 (T) 24. 为了提高齿轮传动抗点蚀的能力,可以考虑采用降低齿面硬度的方法。 (F) 25. 要求自锁的蜗杆传动不能用单头蜗杆。 (F) 二.填空题 1.实现两交叉(或相交)轴间的传动可以采用 螺旋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等传动形式。 2.称为蜗杆的直径系数。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轮齿折断 和齿面损伤。齿面损伤又有 磨损,点蚀,胶合等。 4.齿轮齿面塑性流动在主动轮节线附近形成 凹坑(沟槽),在从动轮节线附近形成 凸脊(脊棱)。 5.蜗杆传动中要进行热平衡计算是考虑到 蜗杆传动效率低,工作时发热量大 。 6.多头蜗杆主要用于传动比 低(小) 的场合,要求自锁的蜗杆传动必须用于 单头 蜗杆 7.在齿轮传动中,齿向载荷系数Kβ是考虑 载荷沿接触线分布不均的 现象。 8.齿轮采用正变位后,可以提高齿轮的 弯曲疲劳 强度。 9.开式齿轮传动易产生的失效形式是 磨损 。 10.在设计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面硬度一般应 高于 大齿轮。 11.在一般情况下,蜗杆传动的失效总是发生在 涡轮 上。 12.齿面胶合通常在 高速重载 时发生。 13.在蜗杆传动变位中, 蜗杆 的尺寸保持不变, 涡轮 的节圆永远与分度圆重合。 三.单项选择题 1. 在一个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m已经确定,在选配蜗杆直径系数q时选取了较大的数值是提高蜗杆的强度和刚度。 2. 在安装空间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抗点蚀的能力,可考虑采用提高齿面硬度方法。 3. 齿轮传动中,为改善偏载现象,以使载荷沿齿向分布均匀,可以要取齿侧修形。 4. 在齿轮传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小齿轮作悬臂布置时,齿宽系数Φd可取大一些。 5. 蜗杆传动变位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蜗杆的分度线与节线仍旧重合。 6. 威力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可采用较高的转速n1。 7. 在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为 σh1=σh2。 8. 开式齿轮传动通常不会发生点蚀。 9. 在蜗杆传动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蜗杆传动用于小功率、大传动比。 10. 产生齿面点蚀的主要原因是变化的接触应力作用。 滚动轴承 一.判断题 1.深沟球轴承当Fa/Fe<e时,Y=0 P=fp.Fr。即轴承轴向载荷Fa对轴承当量动载荷的影响载荷的影响可以省略不计,而此时Fa对轴承滚动体间载荷的分布起改善作用(T) 2.角接触滚动轴承需成对使用,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同一轴的品种,结构简单(F) 3.滚动轴承的内部游隙是否可以调整,视轴承类型而定(T) 4.角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a的增大而减少(F)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同直径系列(轻系列、中系列、重系列等)的滚动轴承,其主要区别是 轴承内径相同是,滚动体大小不同 2. 可分离型的圆柱滚子轴承及深沟球轴承可用于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的轴承配置方式中的游动支点。 3.推力球轴承不适用于高速场合,这是因为高速时滚动体离心力过大,从而轴承寿命严重下降。 4.深沟球轴承,内径100mm,宽度系列0,直径系列2,公差等级为0,游隙0组,其代号为(6220) 5.设计滚动轴承组合结构时,对轴承跨距很长、工作温度变化很大的轴,为适应轴有较大的伸缩变性,应考虑将一端轴承设计成游动的 6.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同一批实验轴承中,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 7.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以及外圈与座孔的配合前者采用基孔制,后者采用基轴制 8.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a的增大而增大 9.滚动的轴承的代号由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及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10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数字或字母表示. 11. 圆柱形滚子轴承不能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三.填空题 1.典型的滚动轴承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2.向心推力类轴承由于 接触角 ,因而在径向载荷作用下会产生轴向力。 3.滚动轴承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塑性变形 4.当Cr/Pr=1时,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为106转,当Cr/Pr=2时,该轴承的额定寿命为原来的倍。 5.寿命等于(106r),可靠度为(90%)时的滚动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为额定动载荷。 6.代号为6310的滚动轴承,类型是 深沟球轴承 ,内径是 50 mm,直径系列为 中 系列,公差等级是 P0 级。 7.滚动轴承轴向固定的结构型式中,双支承单向固定(两端单向固定)适用于 工作温度高; 场合,而单支承双向固定(一端双向固定、一端游动)则适用于 轴较长,温差较大的 场合。 8.代号为7208C/P5的滚动轴承,类型是角接触的球轴承,内径是40mm,直径系列为轻系列,公差等级是P5等级 9.代号为30207的滚动轴承,类型是圆锥滚子轴承,内径是35mm;直径系列为轻系列,公差等级是P0。 轴 一,判断题 1.为提高轴的刚度,包轴的材料由45钢改为合金钢是一有效方法.( F ) 2.转动心轴所承受的载荷是既有弯矩又有扭矩.( F ) 3.轴的计算弯矩最大处为危险剖面,应按次剖面进行强度精度计算.( F ) 二,选择题 1.心轴所受载荷是只受弯矩不受扭矩,传动轴所受载荷是只受扭矩不受弯矩,转轴所受载荷是既受弯矩又受扭矩. 2.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圆螺母 来进行轴向固定,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3.轴环的用途是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4.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过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5.在转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通常是按抗扭强度.初步确定的. 6.采用表面强化如碾压,喷丸,碳氮共渗,渗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7.轴上安装有过盈配合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轴上沿轮两端部位. 8.按弯扭合成理论计算轴的强度时,计算弯矩的计算式Mca=中系数是考虑扭矩和弯矩的应力循环特性不同. 9.转轴上载荷和支点位置都已确定后,轴的直径可以根据弯扭合成强度来进行计算或校核/ 10.自行车前轴是心轴. 11.有一转轴,危险截面上的弯矩……………………..则应力幅…..等于25MPa. 三.填空题 1.根据轴所受的载荷性质,转轴受 扭矩和弯矩 作用,传动轴受 扭矩 作用,心轴受 弯矩 作用. 2.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中,公式Mca=中的含义是 为了考虑轴的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而引入的折合系数 3.初步确定转轴的直径时由于不能决定 载荷 的大小和分部情况,所以通常是按 扭转强度 条件来初步确定轴的直径,并作为轴的 最小 直径. 4.轴的工作转速不能和临界转速重合或接近,否则将会发生 共振 5.单向转动的轴上作用有方向不变的径向载荷时,轴的弯曲应力为 对称、 .循环应变力,扭转切应力通常被视为 脉动 循环应变力(考虑到启动,停机及运转中的不均匀性). 6.为防止轴上零件在轴上移动,需要 轴向 固定;为传递转矩,轴上零件还应作 周向 固定. 7.图示为起重机卷筒的两种结构方案,试根据Ⅱ轴的受力情况判断轴的类型.其中(a)方案中的Ⅱ轴为 心 轴。(b)方案中的Ⅱ轴为 转 轴.相应的强度计算方法:(a)方案按 弯矩 强度条件计算;(b)方案按 弯矩合成 强度条件计算. 8.对定位轴肩,为了爆炸呢个零件与轴肩紧密贴合,得到可靠的轴向定位,应使轴肩国度处的圆角半径r 小于 想配零件孔端部的圆角半径R或倒角尺寸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考试 习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