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pdf
《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论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郜?【摘要】两汉时期,春秋被视为孔子所作的“一王之法”,是学术与政治的核心。“三统”是 春秋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滥觞于西汉初期董仲舒的“三统说”,影响到西汉中期以眭弘为代表的革命思潮。西汉末年,刘歆将“三统说”改易为“三统术”的历法技术,并引入五行相生说,论证了新莽及东汉王朝的历史正当性。从“三统说”到“三统术”的变化,昭示了西汉“三统”理论的转折。【关键词】三统;董仲舒;刘歆;春秋繁露;三统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郜?,辽宁沈阳人,哲学博士,(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博士后。“三统”是汉代 春秋学中的核心
2、学说,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汉今文经学的框架中讨论其相关问题。事实上,在西汉时期,“三统”理论经历了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的转折。理清这一转折,既可以明晰“三统”的性质与作用,又能够揭示出西汉儒学性质的转变。一、董仲舒 春秋繁露中的“三统说”两汉时期,春秋是一部重要的经典。汉人多以 春秋为孔子所作,如 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 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所谓“一王之法”,指的是孔子有德无位,制作 春秋,为汉制法。由此,春秋便成为孔子立法之“作”,是汉代经学的核心。皮锡瑞说:“汉崇经术,实能见之施行皇帝诏书,群臣奏议,莫不援引经义,以为
3、据依。国有大疑,辄引 春秋为断。”汉初的 春秋学以“春秋公羊学”为重,史记儒林列传言:“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 春秋,其传公羊氏也。”董仲舒所传“公羊氏”的内容,今已不得其全,幸有 春秋繁露一书,流传至今。春秋繁露多记董子言说 春秋之理,其解经体例与汉代后的经注不同,如苏舆所谓“说经体”。今本 繁露存 三代改制质文篇,详明“春秋公羊学”中的“三统”之说,或是董子传解 春秋及 公羊传的实录:春秋曰:“王正月。”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关于今文经学中的“三统”研究,近年来有刘禹彤:从 春秋繁露三统论到 白虎通三皇说,衡水学院学报 年第 期;高瑞杰:汉代三
4、统论之演进 从董仲舒到何休,哲学分析 年第 期。关于刘歆的 三统历,参见程苏东:史学、历学与 易学 刘歆 春秋学的知识体系与方法,中国文化研究 年第 期,第 页。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以下相关引文出自此版本,不再详述。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现代哲学 年第 期也。”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董子以为,新王之立,必改制应天,此即 春秋书“王正月”之意。按
5、,隐公元年 春秋经文:“元年,春,王正月。”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终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 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随天地终始也。故人唯有终始也,而生死必应四时之变。故元者为万物之本。”“元”是万物之本,是天地未起的本初状态。“元”在未展开天地之前是空无的状态,而其有形则为气,造化天地,形成春夏秋冬交替的自然现象,故“元之深正天之端”是为“春”。更重要的是,董子言“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因此 春秋中的“元年”实则经历了“变一为元”的过程。在 汉书董仲舒传中,董子亦以“孔子作 春秋”,此处的“圣人”必然是孔子。“元”的意义在于确立秩
6、序产生的根源,孔子“变一为元”,这是最根本的 春秋立法。而后“元”产生了天的自然秩序,便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此谓“王正月”。“正月”是历法中一年之始,三代改制质文:“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 王正月也。”董仲舒认为王者皆受命于天,制历法之时,皆需“改正朔”以应天变,改正之法称为“三正”:然则其略说奈何?曰:三正以黑统初。正日月朔于营室,斗建寅。天统气始通化物,物见萌达,其色黑具存二王之后也,亲赤统。故日分平明,平明朝正。正白统奈何?曰:正白统者,历正日月朔于虚,斗建丑。天统气始蜕化物,物始芽,其色白具存二王之后也,亲黑统。故日分鸣晨,鸣晨朝正。正赤统奈何?曰:正赤
7、统者,历正日月朔于牵牛,斗建子。天统气始施化物,物始动,其色赤具存二王之后也,亲白统。故日分夜半,夜半朝正。改正之义,奉元而起。“元”以阴阳二气的配合,形成四时,四时又以北斗七星之斗柄的指向,细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月。斗柄跟随着阳气的运动轨迹,阳气以建寅之月始出,故而为“孟春”。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言:“三王之正,随阳而更起。”黑、白、赤三统的正月,与阳气的出入相关联。然而,若以斗建的顺序而言,“三正”以“寅、丑、子”为序,与自然顺序中的“子、丑、寅”正好相反,所谓“逆数三而复”。因此,“三正”之月的确立与自然顺序相反,改正之法必是人为的创制。从直观上看,“
8、正月”的确立,是记录新王政教时间的开始,即为古典中的历法。并且,新王的历法,需要颁布于诸侯,行于天下。董子云:“古之王者受命而王,改制称号正月然后布天下,诸侯庙受,以告社稷宗庙山川。”新王受命改正,此历法需颁布于中国,“以统天下”。由此,新王的改正,既可以确立时间秩序的开端,又可以成为空间秩序的源头。“三统”是为秩序之“始”,“万物皆应而正”,即是“化四方之本”。董仲舒认为,秩序的开端是“王道之端”,汉书董仲舒传载董子 对册言:“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那么,在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
9、中,秩序的核心都落在王者的道德之上。王者道德之正,贯穿着秩序的始终,对册云:“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而王道终矣。”春秋建构了“元 天 王 人”的秩序结构,“深探其本,反自贵者始”,“王正月”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同上,第 页。“死”原文作“不”,苏舆说:“人以生之始为元,犹王之以即位为元。不,疑当作 死。生应春,死应冬。”从苏校。标点有所调整。同上,第 页。同上,第 页。标点有所调整。同上,第 页。同上,第 页。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从董仲舒“三
10、统说”到刘歆“三统术”成为这套结构中的逻辑开端,“王道”成为统理“天道”与“人道”的桥梁。历法在中国历史中有着久远的传统。顾炎武说:“春秋时、月并书,于古未之见。”这说明“元年,春,王正月”正是是孔子创造的 春秋书法。并且,以 论语相参,“三统”亦可见于 卫灵公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所谓“行夏之时”,即是“三统”中的“黑统”,以建寅为正月。因此,春秋中的“三统”之说,无非是 论语“行夏之时”的另一种表达。“行夏之时”是孔子回答弟子“问为邦”的答案,“三统”则是孔子通过作 春秋所塑造的价值理念。不过,若以“行夏之时”对应“三统”中的“黑统”,便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三统”的历法来源于
11、夏代,是否意味着“三统”只是夏商周三代历法的再现与重复?礼记礼运云:“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 夏时焉。”如果 夏时是历史中实际存在的历法,不经孔子之征,亦不可得。因此,在 三代改制质文中,夏商周三代的历法进入到“三统”的模型之中,形成“通三统”的制度。二、“通三统”的制度逻辑与政治实践在 三代改制质文中,“三统”之法可以依次对应于夏商周三代之中:“故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时正白统。亲夏、故虞文王受命而王,应天变殷作周号,时正赤统。亲殷、故夏故 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王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依据“三统”的循环,可以推知“禹受命而王,应天变虞作夏号,时
12、正黑统”。由此,历史中的圣王之治进入“三统”的谱系之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三统”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让历史中的“夏商周”历法成为 春秋中的“黑白赤”之统。“三统”的理论在先,历史中的三代需要合于“三统”之法。这意味着 三代改制质文中的“汤”与“文王”代表的不是历史中的实际人物,而是见于孔子制作中的符号存在。历史经验进入到“三统”的理论框架后,“三统”就具有了对现实的解释力。三代改制质文中的“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成为现实世界中的 春秋“为汉制法”,汉书律历志载倪宽答汉武帝 改正朔议:“帝王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明受于天也。创业变改,制不相复,推传序文,则今夏时也。”“夏时”即是“
13、正黑统”,倪宽虽主于今文 尚书,不习 春秋,但亦是与董仲舒齐名的“通于事务,明习文法”之儒,又曾为董仲舒弟子褚大的门人。其人所传改正朔之法同于“三正”之说。如此一来,“三统”循环,上通三代,下及汉代,成为解释历史与现实的道理。“过去 现在 未来”构成一般的时间意识,“三统”之法仅仅覆盖了过去与现在,未来的王朝更替,是否也同样需要遵循此法?换言之,春秋“为汉制法”,若汉代灭亡,新王又起,春秋的使命是否得到终结?这需要考察由“三统说”产生的“通三统”制度。“通三统”的制度,即是 三代改制质文所言“亲”与“故”。具体而言,王者皆受天命而起,由天而言,历史与现实中的王者皆非天下之主,汉代经师谷永言之甚
14、晰:“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新王受命,应当尊崇前代二王之德,封以土地,存其后人,彰显天下的公共性。董仲舒同样言及“通三统”:“是故周人之王下存禹之后于杞,存汤之后于宋,以方百里爵号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礼乐,称先王客而朝。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 页。梁皇侃疏、高尚榘点校: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年,第 页。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 页。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 页。标点有所调整。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第 页
15、。同上,第 页。现代哲学 年第 期 春秋作新王之事,变周之制,当正黑统,而殷、周为王者之后。”倪宽在劝谏汉武帝改正朔时言:“臣愚以为三统之制,后圣复前圣者,二代在前也。今二代之统绝而不序矣,唯陛下发圣德,宣考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这亦是呼吁汉武帝确定殷周后人,完成“通三统”的制度。其背后,则是“公天下”的政治精神。推而言之,若有新王再起,汉家亦当存有百里之地,立为旧统。汉昭帝在位时,便有儒者据此进谏。汉书睢弘传载:“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此石之立,引发了一系列的灾异现象,睢弘推其
16、意,言:“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据 汉书儒林传,睢弘为董仲舒再传弟子。他以彼时灾异为汉家天命当绝之象,在未知新受命之天子的情况下,汉昭帝应当主动退居为“二王后”,如周代的杞国与宋国,再求索新的天子,禅以至尊之位。睢弘之言可谓千古奇论,学者往往关注此事件中的灾异元素与政治博弈。然而,睢弘以汉家命数当尽的原因,出于“通三统”的制度要求。“汉家尧后”指的是汉帝应当效仿尧舜禅让之事,汉家就如同尧的后人。依据“三统说”的理论模型,汉昭帝禅让后,“正黑统”断绝,新的天子“应天作新
17、王之事,时正白统。绌殷、亲汉、故周”。这说明,春秋“为汉制法”并不意味着“三统”理论是汉代之统的文饰。“三统”的循环不仅囊括了历史中的先王与汉代时王,也可规范未来的新王。由此,“三统”不停地循环往复,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历史哲学。同时,眭弘明言其说来源于董仲舒“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的师法。董子此语今已不见,但仍可在 春秋繁露中找到相关线索:春秋之于世事也,善复古,讥易常,欲其法先王也。然而介以一言曰:“王者必改制。”自僻者得此以为辞,曰:“古苟可循先王之道,何莫相因?”世迷是闻,以疑正道而信邪言,甚可患也。答之曰:“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
18、而王也。若一因前制,修故业,而无有所改,是与继前王而王者无以别。受命之君,天之所大显也。事父者承意,事君者仪志。事天亦然。今天大显己,物袭所代而率与同则不显不明,非天志。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言其主尧之道而已。此非不易之效与?”这里的“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即为“通三统”之制,董子将其称为“改制”。春秋的特点在于“善复古,讥易常”,维护着普遍的先王之道。于是,“自僻者”问道,既然有普遍的“先王之道”,就应该搭配不变的“
19、先王之制”,何来“改制”之说?对此,董子答以“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他强调,新王“改制”是为了遵循公天下的原则,彰显天命的转移,避免造成新王之统来源于前王的误解。而“大纲、人伦”等内容,则合于“先王之道”,不必变革。据此,“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之语,正是眭弘根据“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进行的改编。在眭弘的语境中,新王受命而起,只需要“改制”,不必变更汉家应当遵循的先王之道。汉昭帝废立“继体守文”之君,选择禅让,并不会对天道有何影响,反而符合天命转移之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 页。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第 页。同上,第 页。同上,第 页。断句与标点有
20、所调整。汉书儒林传:“董生为江都相,自有传。弟子遂之者,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段仲,温吕步舒。大至梁相,步舒丞相长史,唯嬴公守学不失师法,为昭帝谏大夫,授东海孟卿、鲁眭孟。孟为符节令,坐说灾异诛,自有传。”(参见 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第 页。)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第 页。从董仲舒“三统说”到刘歆“三统术”象。并且,董仲舒在 繁露中,以尧舜禅让为例,说明“有改制”与“无易道”的关系。眭弘同样以“汉家尧后”的方式,明示汉帝禅让。因此,西汉中期的禅让风潮,出于汉初董仲舒“三统说”中的“改制”理论,亦是变更天命的革命说。不过,眭弘等儒生并没有成功劝谏汉帝禅让,反而因此丢掉性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董仲舒 三统 到刘歆 西汉 理论 转折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