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doc
《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地下水资源及污染概况.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水资源。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 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 寨山坪生态功能区 位于西部综合功能区与西部高新技术及都市休闲功能区之间 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是其首要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大溪河生态功能区 位于西部都市休闲及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与西部先进制造业及物流功能区之间 西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樵坪山生态功能区 位于南部综合功能区东南侧 南部片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具备山体保护和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可适当发展休闲、游憩等生态产业。 加强水环境保护,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河流清淤工程和沿岸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对重点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等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对化工、医药等行业的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工业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库污染,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二环以内关闭、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 排水体系。以保护区域性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长江、嘉陵江流域河流、水系、水库等水环境为目标,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镇雨洪排放能力;使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和雨洪排放水平在西部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确保两江及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到相应标准。加大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完成城市排水系统改造,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至2020年,二环区域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得到妥善处置,有条件地实施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高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建设标准,建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重庆市主城区将成为库区最大的污染源。因其位于三峡库区的回水末端,回水区水流速度缓慢,自净能力较差,生态环境和水源保护形势严峻。为此,妥善处理主城区量大而面宽的生活垃圾,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已成为库区开发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主城区生活垃圾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厂矿垃圾,以及建筑残土、砖瓦石、陶玻残碎物等。目前重庆主城区的生活垃圾仍以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为主. 1996 年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达3072t/ d ,虽然主城区现有九座处理场,日清运量为2210t/ d ,但仅72 %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在这些被处理的垃圾中,只有少部分垃圾得到真正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不可避免会对库区环境产生直接或二次污染,危害库区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重庆主城区库区淹没线以下就有垃圾堆放场40 万m2 ,沿江垃圾任降雨渗滤和冲淋入江,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重庆主城区排放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约11 万t/ a 的COD ,若按60 %直接或间接排放入长江,则有615 万t/ a 的COD 要进入三峡水库。三峡水库蓄水后,主城区位于水库回水末端,流速急剧减缓,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因此,为清理库底,保护水库水质,应加强对主城区垃圾的收运和处理. 垃圾填埋后,产生大量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下渗会对场区和下游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垃圾渗滤液来源于场区内降雨下渗、垃圾自身含水和垃圾分解产生水,性质与量的变化较为复杂,主要与垃圾成分、填埋方式、季节、地表面积、运行时间、覆盖土性质等多种情况有关。由于降雨在年内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重庆市汛期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 %~80 % ,导致渗滤液产生量亦有相应的季节变化。长生桥垃圾填埋场远离市区,无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故须在填埋场下游修建垃圾渗滤液调节池,以储备、调节来自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减少因暴雨使渗滤液猛增而冲击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起到降解污染物的作用。 一是重庆过境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总量为3837亿m3;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184mm,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67.7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800m3。都市发达经济圈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9.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544m3;渝西经济走廊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90.8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895m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多年平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447.1亿m3,人均当地地表水资源量2817m3。 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丘陵、平坝人多水少幅员面积小,高山深丘人少水多幅员面积大;土壤含水层薄,保水能力差。 三是地形起伏大,河谷深切,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2005年,全市利用当地地表水39.9亿m3,占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的7.8%,利用地下水1.6亿m3,占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5%。因此,我市水资源的利用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大,属工程型缺水地区,同时兼有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 是全市饮水安全形势严峻。根据水利部、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统计调查,全市尚有1341.03万农村人口(含一般乡镇的非农业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水质不达标影响598.93万人,水量不达标影响249.83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影响271.63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影响220.64万人。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增加,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还相对滞后,部分城市无论水量和水质均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尤其是主城区饮水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以两江为水源的主城区取水口无法稳定达到水质标准,有毒有机物污染严重;而且,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三峡成库后,流速减慢,自净能力降低,防治污染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加剧了对主城区饮水安全的威胁。 硝酸盐是地下水体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国内外都把硝态氮一作为评价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 地下水中的氮污染来源主要有氮肥的使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酸雨、垃圾堆放、人畜粪便等, 天然有机氮或腐殖质的降解和硝化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潜在来源。其中, 在岩溶区大量使用氮肥带来的污染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 岩溶地区裂隙发育, 氮肥及粪便垃圾等含氮物质容易随雨水通过土壤或岩溶管道、落水洞等进人地下水体, 引起地下水一含量升高图含氮化合物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以及动、植物残体和大气氮的固定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 最后经硝化细菌作用被氧化为研一。除植物吸收不到外, 剩余大部分研一渗人或流入地下水系统, 引起地下水污染。 2006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8.3617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废水排放量(不含火电排水量)为12.2621亿吨,占总排放量的66.78%。三峡库区总磷、总氮仍然超标。 长江三峡库区主要的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 主城区各水期以IV类及其以上水质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其中以临江门江段污染最为严重。排除粪大肠菌群影响,整个江段水质以Ⅲ类水质为主。 地下水。重庆地区地下水年储量为131.7 亿立方米, 可开采量为44.9亿立方米。全市碳酸盐岩类出露面积2903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35.3%, 喀斯特水占地下水总量的78%, 主要分布于大巴山、武陵山地; 基岩裂隙水仅占6%, 分布于西部红层丘陵区。 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酸雨。多年来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酸雨PH值均在5.0以下,以重庆、贵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全国第二大酸雨区。尽管近年来酸雨频率和酸性逐渐降低,但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重庆的酸雨属硫酸型,雨水中污染组分以硫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铵离子和钙离子为主。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非清洁能源消费产生的化学物质和各种来源的尘粒。在一些局部范围内,如工厂周围、餐馆附近,空气中的污染物还有油烟、恶臭及其他特定化学物质等。 重庆市大气污染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空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重庆是中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一个典型城市,由于酸沉降问题突出,引起国内外环保人士的关注。 导致重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和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重庆市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曾经高居全国之首位,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居全国第二位。 近些年重庆市废水排放量约13.2亿t/a,其中工业废水9亿t,近1/3未得到治理;生活污水4.2亿t,集中处理率仅7%。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江河,加之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地表水体遭受污染。尤其是流量小、流速慢的次级河流污染呈加重之势。 大肠菌群是城镇江段,特别是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的首要污染物,且主城区江段的有机物污染也较重,这与城市生活污水、粪便未经处理大量排放有关。 总之, 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处理效果不理想。 工业及生活垃圾大量堆放在江河两岸或直接倾倒入江;农田径流中氮、磷和农药的流失等等是全市河流污染的直接原因。 重庆市地下水由地下热水、碳酸盐岩溶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红层孔隙裂隙水组成。 地下热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钙型及硫酸钙镁型,属中低温微咸热水。地下热水水质良好,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为正常检出值范围,无超标情况。 碳酸盐喀斯特水属较差至极差水质,有6项指标检出值出现过超标,即Fe、CODMn、NH3-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和F。这与人为污染密切相关。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碎屑岩裂隙水历年均为较差水质,有3项指标出现过超标,即Fe、Mn2+ 、和CODMn,它们的主要原因在于原生地质环境中Fe、Mn2+含量本身较高所致。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红层孔隙裂隙水历年就属较差水质,影响水质的主要是Fe、Mn2+、CODMn、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和NO2-N,这与原生地质条件和人为污染有关。其余指标均为正常检出范围。 此外,地下水水质有明显的地区差异。1998年,南江水文队地质监测站对7个片区的地下水,进行了24个项目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碳酸盐岩溶水水质除北碚歇马片区为较差外,巴南区东泉和万盛片区为较好水质,统景片区为良好水质;碎屑岩裂隙水水质万盛、铜梁西泉、巴南小泉片区均属较差水质;红层孔隙裂隙水在歇马场和北郊片区均为较好水质(表8—11)。与1997年相比,北部城区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其它地区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市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碧水”工程。它主要包括:重点企业废水资源化工程、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城市粪便处理工程、次级河流治理工程、固体废弃物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和有毒有害排放物综合治理工程等。“碧水”工程的逐步实施将对我市水环境治理保护产生重大意义。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3年我市地下水资源量为109.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大致为渝东部、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较少。在全市40个区县(市)中以酉阳县、巫溪县地下水资源最丰,酉阳县、巫溪县地下水资源量分别占全市地下水资源量的9.7%、8.0%。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总量492.32百万立方米(2003年的数据) 重庆主城区地下水总量1.7133亿立方米(2006年的数据) 重庆市包括主城区在内的渝中、南岸、江北、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渝北、巴南、北碚9个区成为都市圈,幅员面积5473平方公里。2005年底,城镇人口552万人【1】。重庆主城区为特大型城市,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口,两江两岸分布主力供水水厂16处,加上从两江提水的大大小小企业自备水厂成为主城区主要供水来源。 面源污染一直是重庆市水污染治理的难题,特别是城乡接合部面源污染尤其突出。不合理的畜禽及渔业养殖行为、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包括各种有机物在内的有毒物质随雨水进入江河水体,许多河流因此不能够饮用。一旦污染形成,其释放作用可长达20年以上。 三峡成库后库区水质情况也不容乐观。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变缓,水体自净能力变差;水库运行后,位于水库回水变动区末端的主城区江段水质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增多,水质的形势更为复杂多变,水质前景堪忧。 重庆市长江、嘉陵江水源有机物污染物是客观存在,可能还十分严重,该类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远远高于其他污染,且不易被河流自净。2004年水利部曾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对各大城市饮水水源点取水检测,重庆市在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涪陵、万州和江津城区段的11个取水点,从其检测分析数据来看,饮用水有毒有机物污染状况十分严峻。 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城市供水为两江提水,其长江上游地区分布有成都、宜宾、泸州等大城市,嘉陵江又是长江第一大支流,工矿企业众多,人口密集,经济社会处于迅速发展之中。 重庆市主城区饮水水源则完全依赖于两江,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没有替代供水水源,将可能发生大规模停水事故。 位于重庆市上游的四川省境内大型化工企业就有500多家,这些化工企业基本都是沿河而建,通过岷江、沱江、嘉陵江、川江直接威胁重庆市主城区的供水安全。距离主城区最近的泸州市是长江沿线的西部化工城,主要有川天化和泸天化等化工企业,企业生产产值约占四川省化工类企业25%的份额,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将对我市主城区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重庆主城区位于三峡水库尾部的回水变动区,不仅沉淀在河床底部的有毒有机物难以被江水带走,而且夹杂在上游泥沙中的有毒有机物也将在主城区江段逐年沉淀。三峡成库后水体流速减缓,如果上游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故,受到三峡水库运行的制约,水体自净过程、污染物消解排除时间增长,影响重庆市饮用水安全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后果也将更为严重。 上游来水不在重庆市范围,水质难于治理,一旦主城区上游河流发生大规模水污染事件,主城区人民群众无法选择饮用水源,生命健康将遭受极大危害。近几年,特别是近几次全国性的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必须建立主城区第二饮用水水源地,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各种监测数据表明,重庆市主城区现有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已经存在,特别是有毒有机物问题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机污染物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持久性有毒有机物(POPs),具有持久性、积聚性、半挥发性和剧毒性,国内现行工艺技术难以处理。二是各种污染物质随污水随意排放,城市主次级河道已经形成污染,污染物质将长期释放,人民群众健康将遭受长期威胁。三是面源污染治理困难,其污染释放作用时间长。四是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处于水库回水变动区的主城区江段排污积聚,饮用水水质前景堪忧。鉴于目前主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在近郊支流主城区建设饮用水水库工程已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彻底、有效地解决重庆主城区有毒有机物的威胁,分散供水风险,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应该改变饮用水水源地,抓紧实施主城区后备水源工程,向主城区提供优质饮用水。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或未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有毒液体的泄漏、生活和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的随降雨入渗,致使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某些缺水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形成了大面积的漏斗区,地下水流方向发生改变,地下水污染物向漏斗中心汇集,也加速了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趋显露。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方面:堆放在地面和埋藏地下的工业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经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淋而渗入地下,随水的运动进入含水层中;各类工厂排放含有毒物质的污水直接渗入地下,或者污染地表水后又通过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而污染地下水体;由于石油及其化工产品使用及管理上的漏洞,汽油、柴油、苯系物及其他含苯环的碳水化合物等造成了地下蓄水层污染。对地下水威胁最大的是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及难分解的有机物,有时还可能有放射性物质。 2、 农业方面:现代农业生产使用大量的农药,这些农药大约只有1O %左右被作物吸收,还有一部分汽化进入大气中,其余全部进入土壤及地表附属物,这部分未被吸收的农药会随地表径流渗入地下蓄水层造成污染。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有机氮肥、磷肥、钾肥的使用量已增加了近十倍,而这此化肥大约只有4O% 左右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的都溶于雨水及灌溉水,最终慢慢渗入地下蓄水层中,势必造成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近几年通过对地下水监测化验发现硝酸盐含量都有上升的趋势,有的地区直接引用工厂和城市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研究区域地下水保护问题时,对农业造成的污染应当给予特别的注意。 3、 生活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生活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而这些被填埋于城市周围的垃圾,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蓄水层。长期以来,城市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下渗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生活方面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氮、合成洗涤剂以及各种微生物。 4、矿业方面:矿坑排出的水或矿山废渣的淋滤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有时是盐水或酸性水,这些水也是地下的污染源。有些地区再勘探和采矿过程中引起含水层之间的沟通,使不同质的水发生混合,也能造成地下水水质的改变。 5、咸水入侵:在滨海含水层中大量的抽取淡水可能造成咸水的入侵,使井水变成。另外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使相邻层的咸水直接侵入或越流侵入,使水质变劣。 6、来自自然界自身的污染:自然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种对人类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正常情况下它们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大自然中,对人类不构成威肋,有此元素还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这此元素稳定存在的条件,这此元素及其化合物就会超量的释放出来污染地下水。例如:金属元素砷其化合物有剧毒它在自然界中是以微量元素存在的,近年来利学家们发现地下水中砷含量提高了,原因可能是地下水污染后其中的污染物与砷矿发生作用而使砷从沉积物中脱离出来。 7、人工回灌:用劣质水或未经处理的废水回灌,这些水与地下水混合后,由于地下水的运动而污染含水层。以上这些污染来源要想完全除掉是很难的。地下水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它运动和交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外界的环境并受人为的干扰,我们正应当利用这一点来对地下水水质进行控制,使它不致达到危害用户的程度。为此必须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控并预断它的发展趋势,以便提前采用相应的对策。 地下水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地下水污染近几年来在许多地方突出地表现出来,垃圾的填埋、淋滤,农药化肥随雨水渗入地下,石油及化工产品苯及其同系物、苯酚、高分了聚合物等难以降解有机物等渗透到含水层中严重的污染了地下水,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垃圾及废弃物的填埋、农业及生活工业废水排放、石油及化工产品等有机物和重金属、海(咸)水入侵污染地下水、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 、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 、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 地下水污染危害:一、供水紧张;二、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三、天然水质不良与水型地方病问题突出。引发一系列原生、次生地质环境质量问题;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造成经济损失。 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其年储量为131.66亿m3。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 km2,占全市面积的35.2%,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 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 km2,占全市面积的60.3%,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钻孔日流量达2880 m3。重庆地区丰富的地下热水,不仅具有旅游、疗养等功能,同时,也是有待开发的宝贵能源资源。 重庆市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 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所以重庆市地下水主要是喀斯特水。 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下渗补给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6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7.4508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干流区、乌江水系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少。 随着我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和农业生产对农药需求量的增长等原因,我市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但污染程度尚不清楚,为保障人民饮水健康,开展重庆市核心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工作,为制定地下水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沙坪坝区水量不足水质下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渗滤水对地表水的污染仍是主要的环境问题。冲沟延伸长,沟内汇集的污水流向下游汇入支流,最终汇入长江或嘉陵江河段,成为河水重要的污染源,这对库区水质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沟谷水流和浅层地下水有密切联系,均为深部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冲沟底部多被残坡积层覆盖且植被发育,裂隙分布状况难以查清,但浅部风化裂隙和局部构造裂隙的存在,如① 填埋场的岩层表面就发育有三组裂隙,均为污染水流下渗创造了条件。所以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仍不可忽视。尤其是⑥凉风桠垃圾综合填埋场底部为大面积石灰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岩溶水是附近村镇企业单位的重要供水水源 一旦受污染将直接危及人民的健康。对此也应布置采样分析.查明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菔。 地下水依然是重要甚至唯一的水源。 截止0111 年底,重庆市主城区只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不到-1B-13 C,加上011- 年投入使用的北碚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约为.;3<,其余污水都直接排入江中。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04;2B-13 C,其中生活,": 排放量为-3;.B-13 C,全市城市生活污水氨氮(%D87%)排放量为-;3/B-13 C,其中三峡库区占总量的.3<,影响区占排放总量的0/<;全市生活污水总磷()9)排放量为0 /32;8 C,其中三峡库区占排放总量的.-;/<,影响区占排放总量的0/;0<。此外,污水排放中动植物油类、挥发酚等物质也超标。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040B-13 C,其中三峡库区占.1<以上,由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8<,大量垃圾未得到合理处理而污染环境。据初步调查,库区-./@ 水位下沿江堆存的垃圾量约811B-13 C,随着三峡大坝蓄水,这些垃圾将成为严重污染库区水环境的隐患。 总体而言,重庆市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重庆又是一个水资源变率较大的城市,某些年份出现异常丰水,可能引发洪涝等灾害,而有些年份则出现异常枯水,可能出现旱灾及人畜饮水困难。水资源的任何异常变化都会对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因此,研究重 水资源变化规律并对其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地下水 资源 污染 概况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