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分解.pptx
《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分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分解.pptx(10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信息资源管理,5.1,信息资源流和,IRM,过程,5.2,用户信息需求分析,5.3,信息源分析,5.,4,信息采集和转化,5.,5,信息组织,5.,6,信息检索,5.,7,信息资源开发,5.8,信息资源传播与服务,5.1,信息资源流与信息资源管理过程,5.1.1 信息资源流,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者,信息资源,控制系统,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信息资源流是有序运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具备源头、渠道和目的地三要素;,源头:拥有生产信息资源能力的人或机器;,渠道:有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目的地:需要信息资源的人。,5.1.2 信息资源交流,(一)信息资源交流的模式,(二)信息资源交流的分类,(三)信息资源交流的障碍,(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交流,(一)信息资源交流的模式,1.拉斯韦尔模式,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职能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描述传插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准?产生什么效果?,”,。此后,这句话就被称为,“,拉斯韦尔公式,”,而被人们所广为引用。,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接收者,产生什么效果,效果,意义:该模式概括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谁,”,代表控制研究,,“,说什么,”,代表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是媒介研究,,“,对谁,”,属受众分析,,“,产生什么效果,”,是研究传播者、内容及媒介对接收者产生什么影响的效果分析。,局限:只是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忽略了反馈的作用。,意义:提出了新因素“噪音”,明确信息交流系统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局限:单向的线性模式。,信源,发射,信道,接收,信宿,噪音,2.申农,韦弗模式,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德福勒对申农韦弗模式的发展,大众媒介设施,信 道,发射器,信源,接收器,信宿,噪 音,信 道,反 馈 设 施,接收器,信宿,发射器,信源,3.施拉姆模式,信源,编码,信号,译码,目的地,信源,编码,经验范围,信号,经验范围,目的地,译码,编码者,释码者,译码者,讯息,讯息,译码者,释码者,编码者,意义:引进了反馈的概念,将反馈的过程遇交流者的互动过程联系起来,把信息交流理解成一种互动的循环过程。,局限:该模式在信息交流中传达了一种相等的感觉,这与“信息交流经过一个完成的循环后并不会回到出发点”的实事不符。,4.米哈依洛夫模式,非正式过程,正式过程,科学信息,使用者,科学技术文献系统,科学信息,创造者,科学信息和图书书目工作,个人接触,5.兰开斯特模式,用户群,研究与发展活动,应用活动,著作活动,一次出版物,一次分发,用户吸收,二次分发,信息中心采集,二次出版物,组织与管理,著者,的作用,二次出版,者的作用,一次与二次出版者的作用,一次出版,者的作用,信息中心的作用,信息中心的作用,意义:比较完整地概括当时的文献信息交流状况;,局限:只表示了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没有明确说明信息交流的非正式过程。,6.维克利模式,S,M(S),M(R),I K(1),K(2),b,c,a,信源,S,发出信息,M(S);,在传输过程中,M(S),被修正为,M(R);,信息接收者从达到的信息中吸收信息,I,,知识状态由,K(1),转变为,K(2);,传播过程中存在三种反馈回路。,维克利模式,回路,a:,从,M(R),中提取的信息依赖于知识状态,K,,所以,I,不能简单地看成是,M(R),的函数;,回路,b:,作为接收信息的结果,接收者可能试图修正,M(R),与,M(S),之间的关系;,回路,c:,接收者试图修改发出的信息。,意义,揭示了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互寻求关系,,指明了传输通道和反馈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了信息吸收的影响因素,,把简单的信源通道接收者模式纳入更广泛的社会信息环境中来考察。,维克利模式,A,人,H,自然界,文献,C,机器,E,J,B,G,D,F,A:,人际交流,B:,人与文献的相互作用,C:,文献之间的转换,D:,文献与机器的相互作用,E:,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F:,人机交互,G:,机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H:,自然界内部的信息交流,J:,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二)信息资源交流的分类,1.以有无反馈机制为标准:单向交流和双向交流;,2.,以时空为标准:时间交流和空间交流,时间交流的特点:,交流媒介固定不变;,交流没有明确的意图,属于顺时间轴的单向交流,交流过程侧重,“,存储,”,环节,交流过程本身是一个淘汰和优化的过程,3.,以交流的性质和范围为标准:自我交流、人机交流、组织交流和大众交流。,空间交流的特点:,交流的目的明确,属于不对称交流,注重交流的速度,突出,“,传递,”,环节,交流过程本身是一个扩散过程,(三)信息资源交流的障碍,1.常见的技术性障碍:,自然语言障碍、学科专业语言障碍、检索语言障碍、信息技术障碍以及其他障碍。,2.常见的社会性障碍:,版权与专利障碍、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交流,1.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的优势,突破时空限制,最短的时间间隔,高度选择性和针对性,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成本低,2.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的障碍,过度,“,自由,”,的威胁,信息交流的电子形式的缺陷,信息污染,网络的安全性问题,知识产权,检索的困难,网络信息的积累与保存问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难以监督,信息,使用者,信息交流媒介,(电子期刊、电子出版物等),信息,创造者,信息交流系统,(数字图书馆、信息中心等),个人接触,网络,服务商,、,、,-、,等,信息,采集,信源,分析,需求,分析,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开发,信息,传递,用户,信源/信宿,信息资源管理人员,5.,1.3,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由上图可知:,IRM,是围绕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产生和满足而形成的一个闭环系统,用户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属,是,核心,。,IRM,系统有面向社会组织为特定用户群服务的依附型系统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为广大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服务的法人型系统。,IRM,过程是由,IRM,管理人员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如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很大程度取决于,IRM,管理人员的整体结构、素质和能力。,IRM,过程是由信息技术支持和衔接的过程。,5.,2,用户信息需求分析,5.2.1,用户及其信息需求,用户:通常指接受信息服务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在信息资源管理的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的称谓。,用户的特征:拥有信息需求,需要接收信息解决未知问题;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只有前两个特征、无最后一个特征的是潜在用户。),(一)信息需要的产生,需要:指人体自身或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需要的产生: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感。,需要,心理紧张,动机,目标导向,目标行动,需求得到满足,产生新的需要,需要,动机,行为关系图,信息需要具有广泛性,信息需要具有社会性,信息需要具有发展性,信息需要具有多样性,信息需要:人们在从事各项实践活动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信息需要特征:,(,二)信息需要的结构,1.信息需要的层次结构,信息,需要,认识到,的需要,表达出,的需要,向信息服务机构,提出的需要,信息需求,现实需求,信息提问,未认识到的需要,未表达出来的需要,向其他信息源提出的需要,信息总体,系统收集的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用户使用的信息,潜在相关的信息,信息需要,信息需求,现实需求,信息提问,系统满足的需求,信息提供模型,用户满足模型,2.信息需要的内容结构,(1),对信息的需要,(2)对信息服务的需要,对信息内容的需要,对信息类型的需要,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对信息数量的要求,对服务方式的需要,对服务设施的需要,对服务质量的需要,人的信息需求的多样性是由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人的社会角色是信息需求产生的动因;,人的社户角色与他的特征相对应,社户个体的特征大体分为个人特征、组织特征和社会特征;,个体所有特征相加,构成他的独特特征,从而构成其信息需求的独特的激发机制。,5.2.2,用户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面性,用户信息需求的集中性,用户信息需求的叠加性,用户信息需求的阶段性,用户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5.2.3.,用户信息需求的共同规律,思考:,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的新特点,5.,3,信息源分析,(一)信息源的类型,(1)根据信源的层次及加工和激越程度来分:,一次信息源:所有物质均为一次信息源,从一次信息源中提取信息是信息资源生产者的任务。,二次信息源:也称为感知信息源,人的大脑中所存储的信息资源是最主要的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也称为再生信息源,主要包括口头信息源、体语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四次信息源:也称为集约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或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是信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2)根据信息源的内容来分,有自然信息源、社会信息源、经济信息源、科技信息源和控制信息源。,(二)信息源的分布,信息源的分布,不平衡。表现在:,地区的差异上,机构的差异上,人的差异上,信息源的不平衡分布是一种绝对现象。,(三)文献信息源的分析,文献信息源分布和变迁的规律是对特定文献信息源的不平衡的描述,主要有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齐普夫定律,文献信息源的价值的分析是对文献信息源质量的分析。,1.,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 of Scattering,),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刊载论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a1)。,一个学科的期刊论文通常大量集中在一定数量的核心期刊上,剩余的依次分散在大量的相关期刊上。,应用地球物理学论文的布氏分布:,分区,期刊载文量,期刊数量,论文数量,1,4,9,429,2,14,55,499,3,1,258,408,2.,洛特卡定律,选择化学文摘的6891位作者和物理学史一览表1325位作者为研究对象;,以论文数(,x),和作者数(,y,x,),的对数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得出两条直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的斜率近似为2。,论文数,x,与作者数,y,x,之间的关系:,x,n,y,x,c,1 2 3 25 30,log,x,Logy,x,100,50,20,5,1,具体到洛特卡统计的实例,指数,n,近似为2.0。,两边同时除以著者总和,y,x,,,得:,令,f(y,x,),y,x,/,y,x,,,实际表示写,x,篇论文的作者出现的频率。,C,c,/,y,x,是新的常量,表示作者取样总数的比例,得出:,y,x,c/x,2,y,x,/,y,x,(c/,y,x,),(1/x,2,),f(y,x,),C/x,2,平方反比分布,3.,齐普夫定律,(1)表述:,如果将一片较长(约5000字以上)文章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C(c,为常量),这就是齐普夫定律。,(2)应用:,在信息系统建设、词表管理和控制、自动标引、信息存贮与检索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应用成果。通过词频分布揭示信息的分布规律则是齐普夫定律在理论上的开拓。,4.,文献信息源变迁规律,文献信息源的变迁规律揭示的是文献信息源的动态发展和新陈代谢的规律,主要包括文献增长规律和文献老化规律。,(,1,)文献增长规律:,普赖斯曲线:如果用,F,(,t,)表示,t,时刻的文献量,,a,为统计的初始时刻(,t,0,)的起始文献量,,b,表示文献持续增长率,则:,F,(,t,),ae,bt,(,e,2.718,),4.,文献信息源变迁规律,(,1,)文献增长规律:,修正的普赖斯曲线:由于文献的增长不是长期按照指数增长,当文献增长到最大值的一般时,其增长率开始变小,最后缓慢增长,并以,k,为极限,这就有了修正的普赖斯曲线,或称逻辑曲线:,F,(,t,),k/1,ae,-kbt,(,e,2.718,),4.,文献信息源变迁规律,(,2,).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规律:,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的多种情况:,信息经用户使用后,其使用价值逐渐衰减,信息未经使用,但被新的信息所超越,信息内容以及包含在其他更新更适用的信息中,用户通过其他途径改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所属学科或领域的地位下降,信息内容过时(特别是消息性信息),(,2,).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规律:,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的规律:,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的多种情况:,C(t),表示对发表了,t,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a,为价值衰减率,,t,为时间,,K,为常数(与学科领域和文献性质有关)。,C(t)Ke,at,(,2,).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规律:,.文献信息源价值衰减速度的影响因素,信息所属的学科、领域,信息的性质,信息载体的类型,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用户知识结构的改变,用户所处的环境和心理变化等,5.,4,信息采集和转换,信息的采集:即信息的选择过程,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从已确定的信息源体系中连续地选择、提取和搜求信息的过程。,选择是信息采集的核心。信息选择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信息采集人员的整体素质。,5.4.1.,信息的采集的原则:,(1).针对性,信息的采集应该根据本机构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信息搜集的范围和重点。,(2).系统性,信息的采集要能追踪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了解和掌握信息源的动态变化,系统地、连续地搜集和积累相关信息。,5.4.1.,信息的采集的原则:,(3).预见性,信息采集不仅要充分注意现存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而且要着眼未来,预见可能产生的新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4).科学性,信息采集要采用科学方法研究信息源的分布规律,选择和确定信息密度大,信息含量多的信息源。,(5).计划性,信息采集必须事先制定比较周密详尽的采集计划,以便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搜集信息。,5.4.,2.,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1).采全率,衡量信息采集的完成程度,指某一机构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库)所含的全部切题性信息(对该系统全体用户而言)在当时系统内外所有切题信息中所占的比例。,用,Q,表示采全率,,a,表示该信息系统中切题信息,,b,表示当时系统内外全部切题信息,则:,Qa/b,5.4.,2.,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2).采准率,衡量信息采集的针对性,指某一机构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库)所含的全部切题信息(对该系统全体用户而言)在当时该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用,Z,表示采准率,,a,表示该信息系统中切题信息,,c,表示当时系统内全部信息,则,Za/c,5.4.,2.,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3).及时率,衡量信息采集的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信息采集过程的能力,它由采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信息的产生到信息被输入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库中)所花费的总时间来计算,表示为:,T t,i,n,i,1,5.4.,2.,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4).费用率,衡量信息采集的资金效率,指用于信息库中单位信息的费用。,如果用信息的件数大致作为信息的单位,用,F,表示单位信息的费用率,,d,表示年度采集信息的总费用,,e,表示搜集到的信息量(信息总件数),则费用率,C,表示为:,Cd/e,5.4.,2.,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5).劳动耗费率,指信息系统采集到的单位信息所耗费的劳动量。,如果用,G,表示采集信息的工作量,,g,i,(i1,2,,),表示单位(件)信息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劳动耗费(可用人、时等单位表示),劳动耗费率表示为:,G g,i,n,i,1,5.4.,3.,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0 100,Z,Q,100,50,最大可能值,实际值,(1)采全率和采准率的关系反变关系,5.4.,3.,信息采集的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2)采全(准)率与及时率、费用率、劳动耗费率之间的关系,0 及时率、费用率、劳动耗费率,采全率,采准率,5.4.4.,信息采集的工具与技术,各种新书目、回溯性书目,期刊征订目录,音像资料征订目录,数据库联合目录,核心期刊目录,联机检索技术、各种应用软件使用技术和网络实用技术等。,5.4.,5.,信息采集的方法,一次信,息源,观察、实验、考察和科学研究。,二次信,息源,调查、采访、谈话、通信、网络交流等,三次信,息源,咨询、检索、参观、浏览、交换、索取等。,检索、咨询、借阅、复制、购买等。,四次信,息源,5.4.5.,信息采集的方法,(,1,),.,调查,主要用来获取潜在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主要形式有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2,),.,媒介分析,通过媒介分析获取媒介的内容信息、形式信息,以及关于媒介信息的信息,包括目录、索引、文摘、快报、综述和评论等。,5.4.5.,信息采集的方法,(,3,),.,交换和接收,多用于获取内部资料、非卖品以及其他不能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获取的信息。对尚未发表的信息或不通过正式渠道流通的信息源,以及已经发表或公开流通,但还不够详细、完备和全面的信息源,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取得。,(,4,),.,咨询和网络查询,5.4.6.,信息的转换,信息转换大体包括:,信息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换,信息资源符号的转换,信息资源记录方式的转换,信息资源载体的转换,5.,5,信息组织,5.5.1.,信息组织的原理,信息组织与事物组织的关系:信息组织是内核,事物组织是结果。,信息组织是基于事物属性的一种序化方法,是依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语言学、逻辑学、系统科学。,5.5.1.,信息组织的原理,信息组织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序化阶段和优化阶段。,序化阶段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为有序信息的过程,把没有必然内在联系的信息为利用和管理的方便加以组织,把有必然内在联系的信息按照自身的客观逻辑结构加以组织。,优化阶段是针对某种目的,依照结构功能优化原理对信息进行再序化的过程。,序化阶段和优化阶段没有明确的界限。,5.5.2.,信息组织的概念,信息组织也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5.5.2.,信息组织的概念,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特征,如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题名、作者、出版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的标记等。,信息的内容特征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关键词、主题词或其他知识单元表达。,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就是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5.5.3.,信息组织的三个层面,语法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字顺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地序组织法,时序组织法等。,5.5.3.,信息组织的三个层面,语义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分类组织法:,从事物的某一方面出发,反映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同一学科内容的资料都集中在一起,可以体现学科的系统性,反映事物的从属派生关系,便于按学科体系进行族性检索。,主题组织法:,从事物包含的主题(或问题)属性出发,以语词为概念标识,通过概念标识的字顺排列和参照方法等间接揭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5.5.3.,信息组织的三个层面,语用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权值组织法,概率组织法,特色组织法,重要性递减组织法,5.,6,信息检索,5.6.1.,基本概念,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从已存储的信息资源中检索出与用户提问相关的文献、知识、事实、数据的逻辑运算和技术操作过程的总和。,信息检索系统:,为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而建立的,存贮经过加工了的信息集合,拥有特定的存贮、检索与传送的技术装备,提供一定存贮与检索方法及检索服务功能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服务实体(包括人和检索工作单位)。,5.6.2.,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的核心问题,实现信息特征与用户提问特征的匹配。,检索者一方面要弄清楚信息的组织方式,另一方面要善于分析用户的提问,将用户的信息需求转化为可检索的概念术语,这是一个双向分析和匹配的过程。,5.6.2.,信息检索的原理,匹配与选择,需求,集合,特征化,表示,信息,集合,特征化,表示,外部知识,个人知识与问题,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示意图,5.6.2.,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用户,用户的问题,问题分析,问题表述,词 表,检索陈述,作 者,信 息,特征分析,词 表,特征的表述,信息标引,选择与匹配,5.6.2.,信息检索的原理,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信息问题,检索词提问式,系统信息集合,命中信息集合,形式相关评估,语义相关评估,语用相关评估,适用信息集合,相关信息集合,图,5.7,相关性评估层次,5.6.3.,信息检索的过程,用户提问,弄清问题的实质,提问的分析综合处理,用检索语言表达 提问,编制提问检索标志和检索表达式,检索切题信息,形成检索结果,输出并显示检索结果,输出结果与,提问的相关性,结果,不相关,相关,5.6.,4,.,信息检索的效果评价,检索效果是指:,全、准、快、便、省。,评价检索系统效率主要采用的指标:,查全率(,recall ratio,):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的相关信息量,a,与检索系统中相关信息总量(,a,c,)的比率;即,R,a/,(,a,c,)。,查准率(,precision ratio,):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的相关信息量,a,与检索出的信息总量(,a,b,)的比率;即,P,a/,(,a,b,)。,R,与,P,之间的关系:,互逆(相反)关系。,5.,7,信息资源开发,5.7.1,信息资源开发论,1.乌家培对信息资源开发的认识:(有争议),(1)从外延上发掘信息来源,开拓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库存,加速信息流动;,(2)从内涵上不断重组和加工信息内容本身。,2.孟广均等对广义信息资源开发的认识:,任何能改进和加速信息资源交流与利用的活动均属于广义的信息资源开发。,3.信息资源开发可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现实的信息资源开发。,4.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信息产品。,简单线索型信息产品,语法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实用个别化信息产品,语用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语义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复杂知识型信息产品,5.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性质,一种市场导向型的活动,是由市场机制驱动的,,经济利益,是其运行的,核心动力,;,一种前导性的研究活动,它为理论学说的形成、决策的制定、课题申报与论证等活动服务;,一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学术研究和生产经营相结合的活动。,5.7.2,信息产品结构论,1.信息产品的概念,生产型信息产品和再生型信息产品。,再生型信息产品是对生产型信息产品进行再开发的结果,具有浓缩性、间接性和适用性等特征。,2.信息产品的两大板块,是以信息为对象,经过开发、加工、组织和转换而形成的、能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可在市场中自由移动的信息媒体。,3.再生性信息产品的类型:,索引类:为人们利用信息资源提供线索和指导服务;内在结构为采集序化。,汇编类:根据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将相关的信息资源汇集起来,加以鉴别筛选,并按一定的顺序编排成信息产品;内在结构为采集,筛选,序化。,综述类: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或专题的信息资源进行较全面的收集和较系统的分析,归纳整理而成的信息产品;内在结构为采集筛选,提炼,序化。网易的汽车频道,每周新品综述,、,一周行情综述,述评类:围绕某一学科或专题,在对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归纳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而形成的一种信息产品;内在结构为采集筛选提炼,评论,序化。,预测类:在大量综述和分析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相关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找出其发展规律,并进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而形成的一种信息产品;内在结构为采集筛选提炼评论,预测,序化。,索引类:采集序化,汇编类:采集筛选序化,综述类:采集筛选提炼序化,述评类:采集筛选提炼评论序化,预测类:采集筛选提炼评论预测序化,5.7.3,信息产品开发策略论,1.选准目标市场是信息产品开发的首要问题,其市场细分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兴趣等因素;,目标市场的容量一般不大;,用户最关心的产品属性主要是质量、档次、针对性、连续性、服务和价格等。,2.保证高智力投入是确保信息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前提条件,3.紧跟技术进步是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的重要举措,5.实现规模经营是提高信息产品开发效益的核心问题,4.确立竞争优势是信息产品开放的制胜法宝,6.创造名牌产品是信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策略,5.7.4,信息产品开发方法论,1.信息分析类方法,将概念化的用户信息需求分解为各种简单要素及其关系,然后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并以此为依据组织信息资源的方法;,主要包括要素分析、矛盾分析、结构与功能分析和动态平衡分析等方法。,2.信息综合类方法,将与特定用户信息需求相关的零散的信息资源通过归纳整理,依据一定的逻辑关联、效用关联或形式关联,组成能够反映事物全貌和全过程,并能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信息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主体综合、归纳综合、模型综合和移植综合等方法。,3.信息预测类方法,在综合大量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信息资源所表征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时间预测法、空间预测法、德尔菲法等。,5.8,信息资源传播与服务,1.,含义,IRM,直接面向信息用户,将采集、组织、存储的信息资源和开发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过程,是,IRM,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IRM,机构面向社会和市场的窗口,,IRM,活动的效益和价值如何,最终要通过该环节体现。,2.,信息服务的方式,(,1,)信息资源提供服务,是最基本的信息服务方式,是信息检索过程的逻辑延伸。,(,2,)信息咨询服务,是该服务方式的前提是信息资源开发;,基本特点是改变所采集或存贮的信息资源的形态以产出新的信息产品;,实质是信息资源开发活动向市场的延伸。,(,3,)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和开发服务,3.,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对社会的影响,(,1,)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对用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所吸引的用户数量、用户闲暇时间的利用结构、用户用于信息服务的支出费用、用户知识结构的改变。,(,2,)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通过用户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物质产品的信息含量、决策的成功率、社会的信息化。,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信息资源流的三要素;,信息用户的特征,用户信息需求的共同规律;,信息价值衰减主要的影响因素;,信息采集的核心和原则;,信息选择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什么?,衡量信息采集工作的评估指标;,如何才能做好信息采集工作?(论述、简答),理解信息组织的原理;,掌握信息组织的概念和对象;,理解信息组织的三个层面是如何组织信息的?,掌握与理解,信息检索的概念和核心问题,信息检索系统的概念,理解信息检索的原理(核心,相关性评估层次),理解检索过程和检索策略的含义,理解衡量检索效率的指标。,信息资源开发的涵义、目的、性质;,五类再生型信息产品的内在结构;,信息产品的开发方法。,信息服务的概念和形式,理解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对社会的影响(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对用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通过用户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了解,信息资源交流的分类、模式和主要障碍,用户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信息源的类型与分布,文献信息源分布的几个规律;,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和适用的信息源类型,信息产品的开发策略,思考与讨论:,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人类的交流活动产生了什么影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交流有什么特点?,2.,潜在用户是具有潜在信息需求的人或社会群体,这种认识正确吗?,3.,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这两个信息资源管理环节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Do you have made a progress today?,-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资源 过程 管理 分解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