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单元.doc
《第四、五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五单元.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平均分(一)(1课时) 课时目标 1.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使学生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课前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子们很着急,想不出办法了。 小朋友,我们来帮帮小猴子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 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加深认识。 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 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 交流结果,说说理由。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 1.学习例2。 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 请小朋友在图里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在( )里填一填,再和大家交流。 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齐读填充的话。 请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同桌讨论一下。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说说题意。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地分,每次拿出几根小棒,能看出怎样的结果?每3根、每4根一份地分呢? 小朋友能分吗?自己动手分一分,每次分完后看分成几份,并且记录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 小朋友看小棒,想每次分法。你觉得这里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明确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交流分法和结果,逐题说说每几个一份,结果分成了几份,有错的订正。 2.操作平均分。 摆6个圆片。 每2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每3个一份地分,看能分成几份。 学生操作,交流分法和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读题。 每人分3个,图里是怎样拿气球的? 想一想,像这样每3个一份地分,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把结果填在( )里;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图里圈一圈,看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再填一填。 交流结果。 四、回顾内容,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呢?通过学习有哪些体会?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平均分(二)(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内涵。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课前准备 圆片、小棒、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 二、动手实践,习得分法 1.教学例3。 (1)学生操作、交流。 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横着摆,代表2个小朋友。 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8个桃,按照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来分,把桃分完,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在书上( )里填一填。 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2)明晰分法。 刚才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 想一想,每次摆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把每份个数分得一样多呢? 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3)回顾小结。 小朋友回想一下刚才的分法,把8个桃按几份平均分的?我们是怎样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分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说说题意。 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要确定好几份来分,能看出怎样的结果?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小朋友能分吗?请小朋友先想好每次分成几份,再动手分一分,分完后看每份几根,并且记录下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分法和结果,明确各是按几份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几根。 小朋友来看小棒,想每次分法。你觉得这里平均分都是按什么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小结。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懂分的方法,说说要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每份先分1个,接着怎样分;再连线分一分,分完为止,然后填一填。 交流连线结果,逐题说说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每份几个。 这里平均分先看什么,都是按什么分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了解题意。 分胡萝卜给几只小兔,要求按几份平均分? 可以连一连,也可以用学具表示8根胡萝卜分一分,再把分得的结果说一说、填一填。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题意后,先看着图在脑子里分一分,想想每只松鼠分得几个,再连一连、分一分、填一填,看自己想的结果对不对。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组织操作。 15个○能平均分成几份?同桌讨论。 交流。 你准备按几份平均分?先想一想,再选一个平均分的份数,用圆片分一分,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2)组织交流,深化分法。 交流分法,教师演示。说说15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3)观察拓展。 如果换个方法看,用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想一想分成3份的,可以看成是按每几个一份分的,结果是平均分成3份? 四、完成“动手做” 1.用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请小朋友拿出8个小正方形,你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同桌商量怎样拼,动手做一做,看看你有几种拼法。 交流拼法,教师演示。 请看拼成的图想一想,怎样很快想到能拼成2排,每排4个? 2.用12个、18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用12个、18个能拼成长方形吗?你选一种个数,用你的方法想一想、拼一拼,再和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 交流拼法,教师展示,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拼正方形。 用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正方形的话,你最少用几个就能拼成正方形? 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拼正方形。 五、回顾过程,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平均分”你学到了什么?能说说今天平均分的方法是按什么平均分,结果时什么?和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方法不同在哪里呢? 六、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平均分(三)(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进一步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能区分平均分的不同分法,能根据平均分的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表达等活动,比较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加深认识平均分的不同过程和结果,感受不同分法的内在联系,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了解现实情境中具有数学现象和数学内容,体会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与区别;培养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比较、认识平均分不同分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同一情境从不同角度说明分法。 课前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复习感知,初步比较 1.谈话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我们主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什么知识? 2.操作激活。 出示8根小棒。 把它们每2根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根? 用小棒按要求操作平均分,指名演示。 刚才各是怎样分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3.小结归纳。 二、动手操作,比较分法 1.教学例4。 老师这里有12支铅笔,你能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把12支铅笔平均分吗? 请小朋友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想想可以怎样平均分,再分一分。分的时候看明白你是怎样分的。 2.初次尝试。 (1)指名演示分法,介绍分法。 指名复述分法。 (2)有没有分好后与他摆出的结果相同,但却是不同分法的呢? 那你是怎样分的?你来用不同的分法说说怎样得出这个相同结果的。 指名复述分法。 (3)现在平均分摆出的结果一样,但他俩的分法不同在哪里呢?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 (4)小结。 3.再次尝试。 12支铅笔平均分,你还可以怎样分,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先自己用小棒分一分,再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并互相说说你摆出的结果还可以用哪种分法得到。 你分的结果是什么?能说出哪两种分法都能得到这个结果吗? 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结果,你能有序地说说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平均分的结果吗? 小组汇报。 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三、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按要求独立完成操作、填空。 交流每次怎样分的,根据交流演示分法和结果。 这里两种分法摆的圆片结果一样吗?分法有什么区别?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看图,把两小题自己读一读,互相说说每题要求按怎样的分法分,然后看图填空。 交流结果。 看图说说,按哪两种分法来平均分的,结果怎样?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看8个菠萝平均分的图,想想可以用哪些分法分得这样的结果,再填空。 交流结果。 这两种分法不同在哪里?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看看有几个苹果呢,想想怎样分的,把结果填在( )里。 交流填写结果。 分物体要得到平均分的结果,可以怎样分,你能总结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根据图上意思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请小朋友自己比一比这三小题不同在哪里,再说给大家听一听:每小题是怎样看图,怎样想的。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你从图上看到兔有几个几只,鸡有几个几只? 兔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同桌先说一说。 交流:你看出兔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 四、反思过程,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反思一下学习过程,今天学习了平均分的什么内容?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认识除法(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从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写成除法算式,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填写除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 2.使学生在联系平均分的情境认识除法的活动中,体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数学式子的过程,理解除法算式表示的平均分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除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对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除法含义。 教学难点 除法含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 创设情境,认识新知 (一)按每几个一份地分写除法算式。 1.教学例5。 (1)出示例5情境和问题。 星期天小朋友们到公园里玩,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告诉大家:你从题里知道了什么? 一共几个小朋友?每几人坐一辆车?要算出什么结果? (2)引导思考、解决。 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可以怎样想呢?你能得出要坐几辆车吗?自己想一想,有困难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得出要做几辆车,把( )填好;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 交流: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要坐几辆车?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自己想的?说说你怎样想的。 他的想法实际上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分的,结果得到什么? (3)引入除法。 刚才的问题,是把6人按每2人一份地平均分,结果得到坐3辆车。这样把6人按每2人一份平均分,结果是3份,可以用除法计算,写成算式“6除以2等于3”。 这样的算式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除法算式。 这个符号叫除号。除号可以这样写:先写中间一小横,然后上面写一点,下面写一点。 教学算式“6÷2=3”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要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应该把12个苹果怎样分,得到结果是什么? 按照这样平均分的方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 学生填写、交流,集体订正。 集体读一读算式。 3、回顾小结。 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是把6个小朋友、12个苹果怎样分的?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二)按几份平均分写除法算式。 1.教学例6。 (1)出示例6情境和问题。 星期天小朋友们去植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和读题,想想从题里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要把6个小朋友怎样平均分? (2)引导思考、解决。 把6个小朋友按3组平均分,每组几人呢?看图自己想一想,也可以用圆片分一分,得出每组几人,填在( )里,再和同桌说说你的做法、想法。 哪位小朋友用圆片摆的?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组几人。 这是把6个小朋友怎样分的? 有没有不摆圆片看图想的?来说说每组几人,你怎样知道的。 他的想法实际上也是把6个小朋友按什么平均分的,结果每组几人? (3)引入除法。 这里的问题,也要平均分。这是把6人按3组平均分,结果得到每组2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把6人平均分成3组,结果是每组2人,就写成“6除以3等于2”。 读一读算式。 说明被除数、除数和商并板书在算式下面,并指给学生说一说。 2.教学例6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目和图,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 要知道每人分得几支,要把8支铅笔怎样平均分,得到结果是什么? 按照这样平均分的分法,你能填写下面的算式吗? 学生填写、交流,集体订正。 3.回顾小结。 请小朋友回顾刚才两道题,6个小朋友、8支铅笔都是怎样分的?这样的分法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二、巩固内化,加深认识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完成,交流算式,集体订正,说说10、2、5各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交流算式,集体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说说可以看成怎样平均分的,还可以看成怎样平均分的。 独立读题并完成算式。 交流两道算式。 为什么两小题都用除法算?这两道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思?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读除法算式。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认识了哪些知识?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还有哪些体会? 四、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认识除法练习(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列算式的练习,能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情境表示的意思,能根据平均分的情境和问题正确列出除法算式,并能说明自己的想法,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读、写除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看情境说明列式理由,体会观察和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强化除法和平均分的联系,加深理解除法含义,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发展形象思维和观察、分析、概括等初步思维能力,初步感受模型思想。 3.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观察、思考等认知活动,感受实际生活里的除法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观察情境列出相应的算式。 课前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揭示课题 二、理解除法含义 1.做练习八第1题。 (1)学生读题。 请同桌小朋友每人用10根小棒,互相合作按题里要求分一分。 同桌用左边小朋友的小棒按第(1)题分,注意分法和结果,填写( )和算式。 用右边小朋友的小棒按第(2)题分,两人检查对不对,再填写( )和算式。 交流:第(1)题怎样分的,结果是几份? 为什么用除法算? 第(2)题怎样分的,结果是多少?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 为什么也用除法算? (2)比较:请小朋友观察分的小棒,用10根两次平均分摆成的小棒是一样的,不过分法不同。你能说说刚才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吗? 请根据分法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2.做练习八第2题。 看图里有多少个棉桃,分成了几个几。 同桌根据两种分法说说,可以看成怎样分的,交流不同说法。 学生填空,交流填空结果和算式。 3.做练习八第3题。 从图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己读题填空、列式。 交流填空和算式,说说怎样想的。 4.做练习八第4题。 仔细看图,想想一共几条金鱼,可以看成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列出算式,指名板演。 交流:为什么要列成除法算式?这两道除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三、感悟乘、除法联系 1.做练习八第6题。 观察图意,说说有几个花坛,每个花坛几朵花,一共多少朵。 自己读题填空、填算式。 交流填空和算式。 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看图的。 你在图里是根据什么列出两道不同除法算式的? 现在看一看,这幅图可以列出几道算式?怎样的三道? 集体读一读三道算式。 大家讨论讨论,上面列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时,每次是怎样观察这幅图的?讨论好了把你们的观察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观察方法,明确每次观察方法怎样看的。 2.口答练习八第7题。 仔细看第7题里的图,柜台上有些什么蔬菜,每种蔬菜是怎样摆的。 黄瓜是怎样摆的?能说出哪些算式?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两道除法算式各是怎样想的? 你能根据图里蔬菜说出哪些算式,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算式。 集体读一读每组三道算式。 3.尝试、拓展。 我们看到上面每组里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是有联系的,你能试着根据下面的算式,说出有联系的除法算式吗? 2×4=8 5×3=15 4.口答练习八第8题。 看式子说出几乘几等于多少,说说想的哪句口诀。 四、练习总结,布置作业 1.练习总结。 这节课练习了许多题目,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2.完成思考题。 明确题意。 先自己画一画,再交流怎样画的,看看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被除数不大于16)的商;初步学会列式解决简单的除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乘法口诀求商的原理的感受,初步体会乘、除法的联系,感受用口诀求商的合理性,能联系除法的含义说明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除法算式想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表示平均分和它的结果要用除法算式。那除法算式的商怎样算呢,这就要学习求商。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7。 (1)列出算式。 观察情境图里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和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交流题意,用三句话说出题意。 根据“8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要解决“分成了几组”这个问题,你觉得要列怎样的算式,能说说你想到的算式吗? (2)引导探究。 根据题目里的分法,你能想到8÷2的商是几吗?独立想办法。得出商是几后,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商和自己的办法、理由。 (3)理解算法。 交流:8÷2的商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看。 现在大家的办法、想法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根据几个2人是8人,得出可以分成4组的。 大家不同的办法其实都是想:4个2人是8人,所以商是4。那4个2人是8人,就是几乘几得8,你能想到哪句乘法口诀? 口答问题,算一算:4组是不是正好8人,检查算得对不对。 通过用乘法检查,说明用口诀求商的得数是对的。那谁再说说用口诀求8÷2的商怎样想的。 2、教学“试一试”。 小朋友能不能找和除法算式对应的乘法口诀,求出商是几呢?现在来试一试,自己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尝试,指名板演。 交流每题得数和用的口诀,结合说说为什么用这句口诀,怎样想到的。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第一组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第二组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一组一组做,独立填写得数,集体交流订正。 比一比每组题的计算和得数,你发现三道题有什么联系?根据上面的乘法可以算几道除法算式?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三组算式,说说想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 指名口答得数,选几道说说用的哪句口诀。 4、做“想想做做”第5、6题。 自己看题,用三句话说说每题的题意。 填写算式和结果,指名板演。 检查列式和得数。 口答结果。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的乘法口诀求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收获或者体会?还有什么不懂或觉得困难的地方吗?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乘法口诀求商练习(一)(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悉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正确地口算相应除法的商;能根据口诀或乘法算式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商,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结合口算除法解释求商的方法,通过比较和列式体会乘、除法间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表内除法口算能力;能联系乘、除法含义说明解决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等初步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练习,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获得熟练掌握新知、应用新知的成功体验,发展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信心用口诀把除法算式算对吗? 今天这节课就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大家要进一步熟悉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把除法算对,还要能根据乘法算式想到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正确解决乘、除法实际问题。 二、计算练习 1.做练习九第1题。 独立读乘法口诀,一组一组写得数。 交流得数,一组一组齐读。 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算几道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做练习九第2题。 看第一小题向日葵上3个数,你能想到哪句乘法口诀和哪两道除法算式? 后面每道题你能想到哪个除法算式,叶子上填什么数?自己思考,在叶子上填出合适的数。 交流得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一起看4道题,先说乘法口诀,再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还能用这里每组3个数说出乘法算式吗? 3.做练习九第3题。 (1)一组一组填写得数。 每组题各是用的哪句乘法口诀? 你觉得每组三道题有什么联系? (2)你能自己想3个数,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吗?自己试一试,再和同桌说一说。 4.口算除法。 三、实际问题练习 1.做练习九第5题。 用3个条件说出从每幅图里知道了什么。 看每幅图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交流算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九第6题。 看图,说说图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指名读两个问题,独立思考可以怎样算。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交流算式和想法,说说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四、练习小结 让学生交流练习内容和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乘法口诀求商练习(二)(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能正确选择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口算练习提高表内除法的口算能力;进一步了解计算乘法和除法选择口诀的思考方法,正确根据方法选用口诀口算得数。 3.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初步培养竞争意识,获得掌握口算方法和能正确口算的喜悦,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揭示课题 这节数学课,我们要进一步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小朋友通过练习要比上一节课有更大的进步,除法口算要更加熟练,还要和大家比一比谁算得对、算得快。 二、巩固练习 1.背口诀。 2.看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4×5=20 6×3=18 5×5=25 3.练习口算方法。 (1)看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四六二十四 自己比较乘法口诀和算式,除法算式里的除数和商是口诀里的哪两个数?被除数呢? (2)看算式,说口诀和得数。 12÷2= 15÷3= 8÷4= 9÷3= 口算,说说是怎样想乘法口诀的。 4.想口诀填算式,想想能填出几道。 6÷□=□ 12÷□=□ □÷□=6 写一写算式,思考各是根据哪句口诀写的。 交流算式,说说口诀。 三、口算练习 1.做练习九第9题。 观察每组题除数是几。 指名口算每组算式的得数,选几道说说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自己口算,把每题得数写在被除数旁边,并检查得数。 2.做练习九第10题。 出示,指导看表明确要求,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 3.做练习九第11题。 出示算式,一组一组地算,想想每组两道算式各用的哪句口诀。 填写得数,指名板演。 每组算式里的数都相同,得数为什么不同? 每组两题用的乘法口诀都相同吗?哪几组用的口诀不同?找一找,互相说说各用的哪句口诀。 交流:哪几组口诀不同?各用的哪句口诀?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4.做练习九第12题。 2分钟完成,看谁都能算对。 交流得数,了解情况。 5.做练习九第13题。 读题,明确有两个问题。 列式解答。 交流算式、得数。 先根据什么求的一共多少盆,再根据什么求的可以分给几个班? 连贯地说一说解决两个问题的思路。 四、练习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表内除法(一)复习(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通过除法相关知识的回顾、练习,加深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根据一句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掌握解决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题方法。 2.使学生能联系平均分实物解释除法算式的含义,进一步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的联系;提高用6以内乘法口诀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发展口算能力;进一步了解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特点,培养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活动和练习,感受正确掌握本单元内容的喜悦,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体会实际生活里的数学内容和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除法含义、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含义、口诀求商和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除法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揭示课题 我们这一单元“表内除法(一)”认识了除法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复习这一单元内容。通过今天的复习,小朋友要进一步弄清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要更加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且能解决一些除法简单实际问题,了解除法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除法含义和计算 1.做复习第1题。 观察小棒图,分别说说有几份,每份几根,一共几根。 学生看图填算式。 交流算式。 这里看一幅图可以列几道乘法和几道除法算式? 能联系小棒图说说每组里乘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吗?每道除法算式表示图里什么意思呢?先互相说一说,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两组算式列式时的想法。 集体读一读。 2.做复习第2题。 我们知道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那这一单元里用什么方法算除法算式的呢?你能根据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 老师说口诀,指名说除法算式。 看乘法口诀卡片说除法算式。 3.做复习第3题。 1分半钟完成,交流得数。 三、复习实际问题 1.做复习第5题。 阅读题目,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明确有两个问题。 学生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算式,说说为什么用除法算。 口答问题。 比较:摆成几行时每行盆数多?为什么它每行的盆数会多? 2.做复习第6题。 看题,说说知道了哪些条件。 都抬12个南瓜,哪两人抬的次数少?你是怎样想的? 算一算,女同学一共要抬多少次,男同学一共要抬多少次。 交流算式,口答问题。 3.做复习第7题。 看图,说说从图里知道了些什么。 做第(1)、(2)题,指名板演。 乘法算的题和除法算的题有什么不同? 根据图里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大家讨论一下。 交流问题。 这里哪些问题要用除法算? 四、复习总结 1.回顾总结。 2.完成思考题。 读题,重点理解“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思考、讨论:可能有多少块糖,有多少个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教 后 反 思 姜灶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用表 班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人: 年 月 日 课题(课时) 认识线段(1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认识线段的特征,了解线段是有长短的,学会正确地画线段,体会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培养比较、抽象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实际;能积极参与观察、交流等活动。 教学重点 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线段的表象。 课前准备 毛线、直尺和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修改与调整 一、观察情境,比较曲直 出示运动场上的直线跑道、曲线跑道,跳绳、拔河的图片。 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里的跑道和绳子,比一比两幅跑道线的形状和两根绳子的形状,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二、观察操作,认识线段 1.操作、观察。 (1)让学生把一根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观察是什么形状。 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这条线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那你能把这条线拉紧看一看,原来弯曲的线变得怎样了吗? (2)现在小朋友手里的线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两手拉紧的这条线是直的,这两端的点叫作端点。 这条拉直的线有几个端点? 请小朋友互相指一指,你手里拉直的线两个端点在哪里,指着说一说端点。 大家看这条拉紧的线,能说出它有什么特点吗? (3)把线拉紧,两手之间的一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4)变式。 教师两手把线拉紧,连续变换方向、长短,每次要求学生思考:现在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 2.认识线段。 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样的图形就是线段。 你认识线段了吗?你能闭上眼睛,在头脑里画一条线段,记住它是什么样的吗?试试看。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4.举例反馈。 现在小朋友明白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里,像直尺的边、课本的边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所以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找一找,找到后我们交流一下。 三、比长短,画线段 1.认识线段长短。 (1)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找出折痕。 对折时的折痕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比这条线段短的呢? 折出的线段哪条长一些,哪条短一些?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画线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评价学生画法,并示范画线段。 请小朋友用直尺再画一条比刚才长一些或者短一些的线段,再和同桌说说你画的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 3.学习反馈。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识了线段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单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