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翻译过程认知路径_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红楼梦“死亡隐喻”翻译研究 叶文兴.pdf
《译者翻译过程认知路径_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红楼梦“死亡隐喻”翻译研究 叶文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译者翻译过程认知路径_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红楼梦“死亡隐喻”翻译研究 叶文兴.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本文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结合语料库的方法,以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对“死亡隐喻”表达的翻译为例,回溯译者对于此类隐喻表达的翻译认知路径。研究显示,一方面,“死亡隐喻”翻译能够实现是基于涉身体验基础上互通的图式;另一方面,由于涉身体验的文化属性,图式本身会存在差异,更不用说在图式基础上的例示。人们对于相同的目标域会选择不同的源域或者相同的源域但是不同的路径进行例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对双语文化的了解,创造性地为两者的认知路径建立联结,从而实现其翻译行为。关键词:死亡隐喻;语料库方法;意象图式;认知路径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76(2023)01-
2、0101-05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corpus-based method,this paper takes the translation of“death metaphor”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an example to trace the cognitive path of translator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su
3、ch expressions.Research shows that,on the one hand,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death metaphor”depends on the mutual schema based on the embodied experience.On the other hand,due to the cultural nature of embodied experience,there will be differences in schema itself,not to mention instant
4、iation on the basis of schema.That is,people will choose different source domains for the same target domain or the same source domain but differ-ent paths to instantiate.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bilingual culture,translators creatively connect the cognitive paths of metaphors from both culture
5、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so as to realize their translation behavior.Key words:death metaphor;corpus-based method;image schema;cognitive pathways1.引言关于隐喻翻译的讨论,学界一直有着两种声音。首先,在隐喻的可译性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总的来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Nida(2004:220)明确提出隐喻不可译性的观点:“然而,隐喻往往必须被翻译成非隐喻”,而 Kloepfer(1967:178)和 Reiss(1971:2
6、35)则相继提出“隐喻的翻译不是问题”。Da-gut 则认为这两种观点“过于极端”,他认为隐喻翻译没有简单的一般规则,但是“任何给定的源语隐喻的可译性取决于其中所包含的特定文化经验和语义联想,以及这些能否在目标语中正常复制以及能复制的程度”(Da-gut 1976:25)。继 Dagut 之后,Newmark(2001:96)认为隐喻是可翻译的,但应该考虑风格和文化等因素。Snell-Hornby(1995:41)同样认为,“隐喻文本的可译程度取决于嵌入其中特定文化的程度”。基于涉身体验形成的隐喻表达同时具备涉身属性和高度抽象的文化属性,使其成为翻译活动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通
7、过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回目中“死亡隐喻”的认知路径对比分析,揭示两者认知路径的共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译文生成背后对应的认知机制。2.“死亡隐喻”构成的认知阐释我们可以自主地从我们所掌握的概念化路径中选取一种对我们周边的或客观,或主观的世界进行认识。众所周知,在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一些概念化路径被认为是独一无二且正确的,但是在理解感情或者我们的日常生活时,虽然会有一些限制,却不存在唯一且正确的概念化路径(Leonard 2000:78)。在试图理解诸如爱、愤怒、友谊、生命以及死亡等抽象概念时,我们会从大量的概念化路径中选择合适的路径,它们通常都不是临时形成的,而是在文化传承中延续下来的
8、相对固定的路径。我们无时不在用它们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并对形成于自身所处文化背景中的概念化路径习以为常,不会觉得有神秘感。但是当我们讨论那些居住在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的概念化路径时,情况就截然不同。在理解诸如情感、生命及死亡等抽象概念时,我们经常将它们具象化、范畴化,换言之,也就是借助隐喻的方式去概念化这些抽象概念(Lakoff&Johnson 1980:15)。101DOI:10.16362/61-1457/h.2023.01.013 “死亡”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在涉身体验的基础上经选择提炼出来的,通过抽象而形成相对固定的意象图式,它体现了“死亡”所具备的一些核心特点,诸如静止、
9、停止呼吸等,即“死亡”的最原始的意象图式和范畴。随着文化的沉淀和拓展,“死亡”的含义越来越多,但是规定和体现其特性的图式则是一个核心点锚定的拓朴结构,围绕着中心点不断向外拓展、延伸,从而帮助理解更抽象、更复杂的社会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原有图式。图式本身不负责实际的语言表达,只是为实际的语言表达提供概念化的基础,语言是其在具象上的一种体现。语言表达能够被人理解的前提是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图式的规约。“死亡”的范畴是由其意象图式来规定和协调运作的,是基于人们对于“死亡”呈现的物理特性的感知,直接或者通过想象隐喻性地体现在一种文化思维或者语言中。在整个范畴中,一些使用频繁的、脱离物理特征的、经过联想加
10、工的间接节点,逐渐为某种语言文化中的人群所认可和熟知,甚至获得了往下进一步允准其他例示的地位。“死亡”的图式在文化中可以衍生出更小子范畴,诸如“宗教的死亡”“政治的死亡”“不正常的死亡”等,这些子范畴的例示需要通过隐喻而实现,在具体的语言层面,这种隐喻表达的构成和理解难度随着边缘程度的增加而变大。从翻译研究层面来说,在明确了与“死亡”范畴有关的图式 例示关系和层级之后,我们就可考察两种语言文化在何种层级和例示维度上具有共性或互通,而在何种层级和例示维度上相互区别或发生分化(谭业升 2011:57)。基于涉身体验基础上的基础图式的互通性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互通的基础,也是翻译的基础。但是由于涉身体验
11、的主体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因此不同文化中的主体会存在对同一事物或者概念的体验差异或者凸显面差异,即使在相似的意象图式基础上,两种语言文化可以作不同的拓展例示。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人们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概念化路径,从隐喻方面来说,就是会产生对同一图式的不同例示,但是我们必须明确,隐喻概念化路径可能会有差异,人们的隐喻概念化能力是共有的(Lakoff 1987:310)。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深度认识不同文化主体间的“基本认知方面”的共性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个性间的有机联系。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之间的隐喻路径会存在错位甚至缺失,从这个维度上来说,隐喻表达的翻译过程就是联通或者打通两种语言文化
12、间的认知路径,从而实现跨语言的沟通。3.红楼梦回目翻译中“死亡”隐喻的认知路径对比分析 “死亡”是所有人类都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一种生物属性,因此其涉身体验在所有文化中是具有一定共性基础的,而由于“死亡”这一体验的高度文化属性,使得不同文化对其进行概念化时选取的路径往往会大相径庭。本文将对红楼梦回目原文和两个相应的英语译文,即杨宪益、戴乃迭(2004)译文以及霍克思、闵福德(2012)译文(以下简称杨译、霍译)中出现的死亡隐喻表达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隐喻关系图式的多样化例示的认知路径,以期为隐喻表达翻译提供认知参考。3.1 关于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语料库分析工具 AntConc
13、3.5.7 对原文和两个译文中的参数进行检索,而更多的无法通过语料库软件进行检索而获得的隐喻表达则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人工检索和筛选的;通过隐喻翻译的认知路径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揭示死亡隐喻翻译的认知策略;在检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 BNC 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对译文隐喻表达在译语文化中的接受度进行考察。3.2“死亡”表达在三个文本中的对比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死”和“die”分别在三个文本中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筛选出关于死亡的隐喻表达,得到如下的分布情况表:表 1.死亡相关表达在三个文本中的分布情况文本表 达 类 型 原文杨译霍译“死亡”意的表达151515非隐喻表达391隐喻
14、表达12612表 2.死亡表达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杨译 霍译死封diesposthumously acquires死金钏suicidedeath死金丹diescopes with funeral赴冥曹haled off to hellsets out on the road to the nether world仙逝diesends her days捐馆diesconveyed to his last resting-place夭逝黄泉路sets off for the nether regionspremature departure on the jour-ney into night归地
15、府kills herselftake her life自逝diesceased to hope夭dies an untimely deathtakes a loving last leave薨逝diespasses away魂归离恨天spirit seturns in sorrow to heavenspirit returns to the realm of sepa-ration返真元returns to the primal voidreturns to the Realm of primordial truth归地府passes awayreturns to the land of s
16、hades登太虚ascends to the great voidthe great void表 1 大致反映了死亡相关表达在三个文本中的分布情况。从上表可知,原文本中对于死亡含义的表达主要通过隐喻的途径,占 80%;杨译中这一比例大大减少,仅占 40%;霍译所占比例为 80%,霍译有两例是通过转201叶文兴 译者翻译过程认知路径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红楼梦“死亡隐喻”翻译研究喻的方式对原文进行了处理。表 2 展示的是死亡意表达的原文和与之对应的两个译本中的表达,由表 2 可知,针对原文中的死亡隐喻表达,杨译和霍译所呈现出的差别是较大的。杨译多采取将目标域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而霍译则更多地保持甚至
17、增加了隐喻的表达。为了更加清晰地揭示译者在对此类隐喻表达翻译背后的认知机制,接下来本文将针对两个译文形成背后的认知路径进行对比分析。3.3 死亡隐喻翻译认知路径分析3.3.1 同级阶跨路径替换我们先来看如下一个例子:(1)死雠仇赵妾赴冥曹杨译:Nursing Enmity Concubine Zhao Is Haled Off to Hell 霍译:Aunt Zhao concludes a deadly feud and sets out on the road to the Nether World 原文中的“冥曹”是中国古代道教对于人死后所前往的另一个世界的称谓。这一表达是基于隐喻图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译者 翻译 过程 认知 路径 楼梦 死亡 隐喻 研究 叶文兴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