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docx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第三册) 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前 言 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三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在农村和社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力争到2010年底之前,中西部地区所有的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医生对中医药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征求各省中医药管理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分层、分类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总体工作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们组织编写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系列丛书。 丛书第一册适用于25%尚未设立中医科的乡镇卫生院和70%不能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服务的村卫生室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西医人员,主要内容是15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简易治疗方法。第二册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主要内容为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包括一般针法、一般灸法、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诊。第三册适用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主要内容包括从我局发布的四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遴选的平衡针、腹针、铍针等具有创新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起草过程中,我们注重手册的通俗性、实用性,不但多次征求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还广泛征求了使用者的意见。在征求西医专业乡村医生对第一册《手册》意见时,他们表示《手册》内容通俗易懂、非常实用,有了这本书,他们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就有了底气。 受水平所限,《手册》内容难以有不当之处,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编编委会 二○一○年三月 编委会名单 主 编:王国强 副 主 编:吴 刚 执行主编:许志仁 莫用元 编 委:蒋 健 杨龙会 杨荣臣 吴 凯 范劲松 董福慧 雷仲民 黄 枢 魏玉锁 焦顺发 王麟鹏 王文远 任树森 赵时碧 陈日新 张 丽 荣文斌 审稿人员:乔晋琳 刘 斌 朱 江 齐淑兰 胡 慧 赵 勇 赵吉平 蔡玉颖 工作人员:严华国 李 珊 董继开 目 录 第一章 针刀疗法 1 第二章 铍针疗法 4 第三章 带刃针疗法 6 第四章 钩活术疗法 10 第五章 头针疗法 15 第六章 火针疗法 18 第七章 平衡针灸疗法 21 第八章 穴位埋线疗法 24 第九章 热敏灸疗法 28 第十章 雷火灸疗法 34 附 录 39 本书中涉及到的腧穴 39 穴位图 45 第一章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遵循《黄帝内经·素问》关于“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的古训,结合现代局部解剖和层次解剖知识,采用各种带刃针具进行刺激、切割、分离等的临床操作。本疗法可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止痛除痹的治疗目的,主要用于下述疾病的治疗: 1.各种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相关性内脏疾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位 由轻到重触诊病变部位,确定痛点的部位及层次,用指甲压痕或染色剂标记。 (二)消毒 用碘伏作局部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 (三)麻醉 以皮肤标记的痛点为中心,0.25%利多卡因2毫升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四)进针 术者带无菌橡皮手套,左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点刺进入皮肤,穿过皮肤时针下有种空虚感,是进入脂肪层的感觉,再缓慢刺入出现第二个抵抗感时,针尖达到筋膜表面,再用力点刺即突破筋膜进入肌肉。 (五)松解 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如在筋膜层减张可用针刀在筋膜表面散在点刺3~5针。作条索状粘连松解可沿纵轴方向连续进行线性切割。 (六)出针 完成治疗操作后,拔出针刀的同时,用无菌辅料覆盖针孔,术者拇指端垂直按压1~2分钟,用创可贴或无菌纱布封闭针孔48小时。 二、常见疾病的针刀疗法 (一)项痹病(颈型颈椎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史,头多向一侧偏歪或反复落枕,颈部活动受限,颈背部疼痛,酸胀、发僵,头颈部活动时有弹响声或钙化组织摩擦音,晨起不适感较重,颈枕部肌肉筋膜韧带附着点处,多有压痛及条索状物,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小、变直或反张,项韧带可有钙化,椎体呈增生性改变。 【治则治法】 舒筋活络,通痹止痛。针刀松解增生、肥厚、变性、粘连的软组织。 【操作步骤】 1.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头前屈曲30°定点。治疗点选在病变椎体上、下棘突间及两侧旁开1~1.5厘米处,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先切开病变椎体棘突上下缘的棘间韧带,然后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囊。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破深筋膜,刀口线调转90°角,纵切3~5刀出针。如:横突结节有损伤点,针刀刀口线与颈椎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横突后结节外侧面,针刺到达骨面后将刀口线调转90°。在横突末端上、下边缘处松解3~5刀,松开部分横突表面的深筋膜。出针后用无菌辅料按压针孔1~2分钟,封闭针孔。 2.手法辅助治疗 患者坐位,以第4颈椎棘突右偏为例,颈前屈20°~25°,左偏35°,右旋转45°。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固定偏移棘突,其于四指置于患者左侧头枕部。右手扶持在下颌部或左面部,在右手向右上方向旋转的瞬间,左手拇指将棘突轻推向左侧,常可听到“咯嗒”声,拇指下有轻度移位感。 患者仰卧,针刀术后先做颈后肌群放松手法。随后术者一手握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枕部,在轻度拔伸下缓慢摇动2~3下,让患者充分放松,术者一手轻拿患者颈后部,拇指按压于错位颈椎横突处下方作为固定支点,另一手托住颌颊部作一个复位力点,缓慢使头部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颌颊部的手和固定错位支点拇指同时稍加力(闪动力)按压,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 【特别提示】 1.针刀在颈部剥离松解治疗时,必须熟悉解剖位置,不可刺入过深,切忌损伤椎动脉和脊髓。 2.摸索进针,小心剥离。 (二)项痹病(肩胛提肌劳损)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肩胛提肌劳损。患者长期低头,有急性损伤史或慢性劳损史。肩胛提肌在颈2至颈3横突的起点或肩胛骨止点处疼痛,肩胛提肌紧张,以上部位可有压痛点。尤以肩胛骨内上角压痛显著。上肢后伸,并将肩胛上提或内旋,引起疼痛加剧,或不能完成此动作。颈、肩胛骨X线片可排除骨性异常。 【治则治法】 理筋减张,解痉止痛。对肩胛提肌起止点采取减少张力为主,分离粘连为辅的针刀微创松解术。 【操作步骤】 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头部微前曲。如压痛点在肩胛骨内上角的边缘,将刀口线方向和肩胛提肌纵轴平行,针体和背平面成90°角刺入,达肩胛骨面。先纵行剥离,后将针体倾斜,使其和肩胛骨平面成130°角。刀刃在肩胛骨边缘骨面上作纵向切开剥离,l~2次即可出针。 如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即在棘突旁压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方向和颈椎纵轴平行,达到深筋膜层,点刺3~5次后,出针,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 术毕,医生一手压住患侧肩部,一手压于患侧枕部,牵拉肩胛提肌1~2次。 【特别提示】 1. 针刺范围不能过大。在肩胛骨内上角进针刀时,肩胛骨缘较表浅,应紧贴骨面延长,不能过深,防止超过肋间误入胸腔。 2.操作要轻柔,同时注意患者感觉。 (三)肩凝症 肩凝症相当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40岁以上女性多见。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梳头试验阳性。X线片示检查有时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或大结节处有高密度影。 【治则治法】 舒筋活络,通痹止痛。对肩关节周围痛点进行减张止痛,对局部形成的条索、结节样结缔组织增生粘连进行松解。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在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松解,出针后无菌敷料按压针孔1~2分钟。 术后第2天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5次为一疗程。 2.手法辅助治疗 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拔离,将胸大肌、胸小肌附着肌腱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拔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点,将各条肌腱充分拨开。此时患者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患侧腕部,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快速向上牵抖松解粘连。 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当天即可开始进行爬墙、体后拉手等功能锻炼。 【特别提示】 1.在喙突处治疗时,要摸准喙突尖,指切进针,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2.冈上肌进针点要避开冈上切迹,防止伤及肩胛上神经。 3.在肱骨结节间沟治疗时,刀口线应平行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方向将粘连松解,勿横向切割。 (四)腰痛病(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有外伤或劳损史。腰痛或向臀部放散,弯腰后直起困难,不能久坐、久立,严重时行走困难。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敏感局限性的压痛点,位置固定不移,且可触到较长的横突。弯腰试验阳性。 【治则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针刀松解第3腰椎横突尖部的高应力纤维,使第3腰椎横突末端力学平衡得到恢复。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位。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用针刀治疗,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即压痛点处),常规消毒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端之间有松动感时出针,以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一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如1次还没有完全治愈,尚存余痛,在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 2.手法辅助治疗 患者立于墙边,双足跟抵墙,医生一手托住患侧腹部令其弯腰,另一手压住患者背部。当患者弯腰至最大限度时,突然用力压背部1次,然后让患者作腰部过伸运动。 【特别提示】 操作时刀口不能离开横突骨面,防过深误伤腹腔脏器。 (五)膝痹病 膝痹病相当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都有典型的膝半蹲位受伤或反复劳损史。髌骨周围压痛,髌骨活动度小,股四头肌萎缩,屈伸受限,伸膝抗阻力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叩髌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可有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脂肪垫增生肥厚而伴压痛、挤压痛及膝过伸痛。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囊样变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边缘增生、胫骨平台内外髁及髁间嵴增生明显。 【治则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导滞。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痛点及肌腱附着点处的增生肥厚部位松解减张,恢复膝关节的动态稳定。 【操作步骤】 患者仰卧位、屈膝90°,令足底放平于治疗床上,膝部痛点定位。髌骨周围的痛点和压痛点都是软组织损伤的病变部位,也是针刀治疗点。伴有髌前皮下滑囊炎者,用针刀将此滑囊的纤维层切开剥离即可,髌内外侧支持韧带痛点均在髌骨两侧边缘,用切开松解术即可。 【特别提示】 1.针刀剥离时仅限于粘连的病变组织间,切勿将韧带附着点铲起。 2.勿损伤骨膜,避免局部形成血肿。 参考文献 1.傅景华.中医四部经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 2.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第二章 铍针疗法 铍针是针对软组织高张力状态造成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特点设计研制的器具。铍针疗法是运用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的一种治疗方法。现代铍针采用钛合金材料研制而成,常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等,具有疗效好、创口小、损伤小、无痛感等特点。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位:触诊寻找压痛点,用指端在皮肤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 (二)消毒:按局部常规消毒。 (三)进针: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快速进针,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 (四)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松解的目的是减低皮神经通过的周围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所以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应。对筋膜层的松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一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定位准确的病例。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失。 2.多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端穿过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稍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3~5次。 3.线式松解:适用于疼痛范围较大,病程较长,筋膜肥厚且肌肉张力较高的病例。线式松解其实就是沿一个方向的反复连续点刺,形成一条0.5~0.7厘米的筋膜裂隙。 (五)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按压进针点1~2分钟。 二、常见疾病的铍针疗法 (一)项痹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中的颈型颈椎病。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多因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引起。由于颈项部日常活动频繁,活动度大,易受外伤,因而中年以后颈部常易发生劳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寻找颈肩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颈椎棘突旁、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冈窝等处。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酌情采用一点式或多点式松解手法。 5.出针。 (二)肘痛症 此处仅介绍肘痛症的肱骨外上髁炎,或称网球肘。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要特征,多因慢性劳损致肱骨外上髁处形成急、慢性炎症所致。肱骨外上髁是前臂腕伸肌的起点,由于肘腕关节的频繁活动,长期劳损,使腕伸肌的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裂和慢性炎症或局部的滑膜增厚、滑囊炎等变化。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 【治则治法】舒筋止痛,松解粘连。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坐位,术者触诊寻找到患侧肘部体表压痛点,常见压痛点在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群高点(手三里穴)。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用松解手法,当痛点在肱骨外上髁时可采用一点式或线式松解;当痛点在前臂时可采用多点式松解。 5.出针。 【特别提示】治疗后应减少腕肘关节的活动和劳作。 (三)腰痛病 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肌筋膜炎。因腰部过度疲劳,导致肌肉、筋膜、韧带持续牵张,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本病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腰臀部体表压痛点或摸到条索状硬结,常见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旁、髂后上棘周围、腰大肌外缘等处。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到达筋膜后即采用一点式松解或多点式松解或线式松解。 5.出针。 【特别提示】治疗期间患者要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 (四)跟痛症 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因慢性损伤引起的以疼痛、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多为老年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衰少,筋脉懈惰,加之体态肥胖,体重增加,久行久站造成足底部皮肤、皮下脂肪、跖腱膜负担过重,可在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或骨质增生,致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本病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的《中医伤科学》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足跟部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多在足跟下结节或结节前部。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至跖腱膜即可,过深则会扎到骨膜出现术后不良反应。针法可采用一点式松解。 5.出针。 【特别提示】 1.减少步行和久站。 2.穿鞋以宽松为宜,在鞋内放置缓冲垫以减少足部压力。 3.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减肥,减轻足跟部负担。 三、禁忌症 1.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 2.有出血倾向者。 3.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四、注意事项 1.最好采用适合的体位接受铍针治疗,同时避免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体质极度虚弱、较长时间未饮水等情况下接受治疗。如果出现晕针反应,及时处理。 2.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 3.在治疗时如果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及时压迫止血。 4.铍针的进针深度达到深筋膜即可,不宜过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五、参考文献: 1.王和鸣.中医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董福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第三章 带刃针疗法 带刃针疗法是中医针法微型外科的一项实用治疗技术,对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易操作、见效快、效果好,易于推广应用的特点。该项技术的适应症比较广泛,常用于治疗骨关节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疾病。 一、基本操作方法及常用器具 (一)基本操作方法 1.刺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垂直,针刃在治疗平面上下反复往返运动形成的切割操作称为刺切。 2.推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平行,针具向前推进完成组织切割的操作称推切。 3.铲切:针刃紧贴骨面,与骨面成20°~30°角向前推进,将附着于骨面的软组织与骨面分离,称铲切。 4.划切: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摆动,使针刃在治疗平面滑动,造成治疗平面的组织切开的作用称划切。 5.撬拨:针具轴线与治疗平面在50°~90°角之间,以皮肤进针点为支点,作针柄的撬动,使针头在组织深部撬动治疗平面的作用称撬拨。 在临床治疗的实际运用中,上述这些基本操作方法分别单独或复合运用,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常用器具 带刃针疗法所使用的器械是系列带刃针具,有以下几种(见图-1): 1.圆头针:针头顶端圆利光滑,针体直径有1.2毫米和1.4毫米两种。可用于软组织的钝性分离。 2.凹刃针:针刃锋利,中间向内凹入,针刃端状如月牙铲型,直径1.2毫米,刃宽1.2毫米。用于软组织的连续切割,以刺切手法操作。 3.剑形针:针形状如宝剑,刃口锋利,直径1.2毫米。用于组织划割。 4.斜刃针:刃口顶端的刃口线与针体长轴呈45°的斜角,刃口锋利,直径1.2毫米。用于对软组织的划割。 5.平刃针:刃口顶端与针体长轴垂直,刃口锋利,直径和刃口均为1.2毫米。用于骨面与软组织的分离、软组织的减张手术。 6.推切针:刃口向内凹入,刃口两端呈针状一长一短,长侧针尖较圆钝称作引导端,短侧针尖刃口锋利为切割端,针体直径1.2毫米。用于与筋膜平面相平行的组织推进切割。 7.侧刃针:斜侧方有刃,刃口锋利,刃略向内凹入,直径1.2毫米。用于与组织平面的平行划割。 8.圆尖针:针头尖而无刃,形同锥状。无切割作用,用于深部组织的探测。 9.凹刃注射针头:注射针头顶端针口状如凹刃针。用于腱鞘或表浅的筋膜切割治疗,可与注射器同时使用,故可使手术与药物注射同步完成。 图-1 带刃针具示意图 (1.圆头针;2.凹刃针;3.剑形针;4.斜刃针;5.平刃针;6.推切针;7.手柄) 二、常见疾病的带刃针疗法 (一)肩凝症 肩凝症初发表现为肩部弥漫性疼痛,日轻夜重,晨起稍微活动后可减轻。伴随肩部疼痛加重出现保护性肌肉痉挛而使肩关节活动受限,最后肩关节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关节的活动功能丧失,形成“冻结肩”。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治法】 疏通经筋,滑利关节,活血化瘀,解痉定痛。松解粘连的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以达到镇痛及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操作步骤】 1.患者根据需要取坐或侧卧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2.确定患者体征明显的压痛部位。通常在肱二头肌长头腱、喙突、三角肌或肩关节后方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3.采用0.5%利多卡因溶液在确定的治疗部位行局部麻醉。 4.依次在确定的不同治疗部位行带刃针治疗,如做喙肱韧带的松解,可选用斜刃针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刺入皮下,直至抵达喙突外缘的喙肱韧带附着处,进行骨与韧带联接处的刺切、撬拨,分离松解;再做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的松解,可垂直或稍微倾斜进针至肱骨结节间沟处,用斜刃针沿肱骨长轴方向切割数针,手术完毕后拔出针具,用创可贴覆盖针孔。(见图-2) 图-2 (二)跟痛症 此处仅介绍跟痛症中跟前神经卡压症。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肥胖患者,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清晨起床或自坐位站立时疼痛,行走几步后多可缓解,不负重不痛,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跟骨底前内侧常有压痛,局部无红肿。X线拍片检查约半数患者可能存在跟骨骨刺。本病依据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主编的《骨科诊疗常规》进行诊断。针法微型外科学的微细解剖研究发现,足底外侧神经发出一细小神经至趾短屈肌和跖筋膜,在跟骨结节的起点绕跟骨前缘向外侧向骨膜发出分支,此神经正好在跖筋膜深面,并命名为“跟前神经”。临床上由于跟骨前缘跖腱膜的高应力可导致增生性骨刺或骨膜肌腱炎,因而会刺激或嵌压跟前神经而诱发跟痛症。 【治则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或切断被卡压的跟前神经。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指压法找出跟结节前压痛最明显处,予以标记。 3.采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使用斜刃针于标记点垂直刺入皮肤直至深部组织,于跖腱膜、跖腱膜跟骨抵止处及腱膜下进行切割、铲切和撬拨,分离松解跖腱膜以解除对跟前神经的压迫(见图-3)。对个别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者,可予以切断跟前神经。 5.退针,无菌敷料包扎,术毕。 图-3 (三)偏头痛 主要症状是偏侧头痛,呈持续性钝痛或发作性剧痛,还可伴随搏动性跳痛。检查可于枕后腱弓部位找到明显压痛,压迫后可诱发症状加重。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解痉通络,祛风止痛。松解枕后腱弓以解除对神经的嵌压。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位,颈部屈曲低头位。 2.枕部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3.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使用凹刃针或平刃针,经皮垂直刺入,直达枕后腱弓,使针的刃口与枕后腱弓的横行纤维垂直,进行适度刺切,以松解枕后腱弓,减轻其下骨纤维管内的压力,使得枕大、小神经的嵌压得到解除。(见图-4) 5.退针、创口加压止血,敷料覆盖。 图-4 (四)肘痛症 此处仅介绍肘痛症的肱骨外上髁炎,或称网球肘。是一种由于前臂伸肌反复牵拉而引起的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伤性骨膜肌腱炎。患者早期肘外侧疲乏酸困不适,手指活动不灵活,以后渐次出现疼痛,严重者肘外侧呈持续性疼痛。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通络止痛。通过带刃针对病变粘连组织的分离与松解,降低伸肌总肌腱的应力,解除神经血管束的嵌压,改善局部微循环。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或仰卧位肘部摆放于有利手术操作体位。 2.常规皮肤消毒。 3.通过指压法确定手术部位并标记。 4.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使用斜刃针垂直皮肤进针,直达病灶,采用铲切、撬拨方法对骨膜肌腱及病变组织进行分离松解。(见图-5) 6.退针,创可贴覆盖针孔。 图-5 (五)弹响指 弹响指即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扳机指。初期患指不能伸屈,用力伸屈出现疼痛,晨起、手指劳作及用冷水后加重,稍活动或热敷后疼痛可减轻。晚期患指病变局部有硬性结节并明显压痛,患指屈伸时能感觉到跳动或弹响,严重者患指不能主动屈伸。本病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解筋通络,滑利关节。通过带刃针切开缩窄增厚的屈指肌腱腱鞘,消除肌腱和腱鞘的炎性反应,改善功能,缓解疼痛。 【操作步骤】 1.患者取坐或仰卧位肘部摆放于有利手术操作体位。 2.常规皮肤消毒。 3.通过指压法确定掌侧掌指关节交界处结节压痛点并标记。 4.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于标定的皮肤进针点使用凹刃针呈30°角进针,直达病灶腱鞘,采用推切方法对腱鞘组织进行刺切,直至使缩窄的腱鞘全部切开,患指伸屈活动障碍消失为止。(见图-6) 6.退针,创口无菌敷料包扎。 图-6 三、禁忌症 1.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的患者。 2.有出凝血障碍的患者。 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高度紧张的患者。 四、注意事项 1.实施该项治疗必须熟悉微型外科解剖学,否则操作不到位,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可能造成损伤。 2.对于病程早期患者不宜实施该项方法治疗。 3.带刃针治疗同时要配合手法治疗或其它适宜的物理治疗效果会更好。 4.手术后创口三日内避免污染。 五、参考文献 1.黄枢,王维刚.中国针法微型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戚可名.骨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第四章 钩活术疗法 钩活术疗法是在新夹脊穴、华佗夹脊穴、骨关节特定穴、阿是穴、十二正经腧穴、奇经八脉腧穴、经外奇穴等全身穴位点,利用钩鍉针,采取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等五法并用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常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病、软组织退变性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定位:新夹脊穴(见图-1)的定位是在华佗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 新夹脊穴的定位规律:新夹脊穴是根据脊椎的发病规律而命名的,穴位计数为解剖体位自下向上升序排列。例如:颈椎的第七椎在颈椎排列顺序中在最下方,是载荷量最大的椎体,易发病,故将颈一穴定为此处。顺延向上颈二、颈三穴处椎体载荷量逐渐减小,发病的几率亦随之降低,但在治疗操作上的难度却逐渐增大。胸椎和腰椎及骶尾椎处的定位规律也是如此。 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 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 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如: 颈一穴:第七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 颈二穴:第六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 颈三穴:第五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6寸,左右各一; 胸十二穴: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 胸十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 胸十穴: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 腰一穴:第五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 腰二穴:第四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 腰三穴:第三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 图-1 新夹脊穴示意图 (二)选穴原则: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治疗穴。 (三)钩鍉针针具:钩鍉针有钩头、钩身、钩柄、钩尾四位之分(见图-2)。 图-2 巨颈胸型、微类1.2cm钩鍉针 针具四位: 钩头:是钩鍉针最顶端的弧形结构,由钩尖、钩刃、钩弧、钩板四位组成(见图-3),在各型中有弧形和大小的变化。 钩身:是指钩鍉针钩头与钩柄之间的结构,在各型中有粗细长短的变化。 钩柄:钩柄为钩身与钩尾(定位椎)之间的结构,在钩鍉针中为最庞大部分,柄乃手柄,是操作医师手持部分。 钩尾:位于钩鍉针的尾部,又称定位锥,是一个圆锥形结构,最末端是一个小圆平板,结构特殊,功能特别,在各型中有所变化。 图-3 钩鍉针最顶端的弧形结构 (四)体位:俯卧位、俯伏坐位(见图-4) 图-4 俯卧位、俯伏坐位示意图 (五)操作方法: 以钩提法为主。钩提法指钩鍉针按所使用的进针法进入皮肤(真皮)后,施治时先钩后提拉、再钩再提拉,循序渐进,达到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五法并用的操作手法。使用的钩鍉针主要是巨类的腰型、颈胸型、穴位型、钩鍉针和中类内板型、微类内板型钩鍉针。进入皮肤(真皮)后,其再操作的方法又分为垂直钩提法、扇形钩提法、菱形钩提法、倒八字钩提法。另外还有钩割法、强刺法、画圆法、鸟啄法、旋转法、钩划法、分离法、捣碎法。 (六)操作步骤 根据不同的病种采用相应的体位,确定钩治穴位点。 1.局部消毒 常规局部消毒,常规铺盖洞巾。 2.局部麻醉 用0.25%的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视钩治部位的深浅,每处注射2~4毫升,2~3分钟后即可操作,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3.进针钩治 包括钩治、割治、挑治、针刺四法。左手固定腧穴局部皮肤,确保刺入位置的准确,右手持钩鍉针,钩鍉针钩尖垂直于皮肤,根据具体穴位的解剖位置调整角度。钩治进入的方向,是本椎体的关节突关节,刺入皮肤及皮下组织,做钩提动作,边钩提边深入,进入筋膜层,使局部筋膜张力、压力降低,术者手下感到基本畅通,即达到治疗目的。 4.出针 手法完成后,沿原路径缓慢退出皮肤。 5.局部放血 即放血法。钩治后术者双手挤压腧穴周围的组织排出局部瘀血,达到祛瘀生新的目的。 6.局部注药 将神经妥乐平3毫升、250微克的维生素B12注射液1毫升、红花注射液1毫升混合后行针孔内局部注射。每一针孔内注射1毫升,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7.无菌包扎 对针孔进行无菌包扎4天,防止感染。 (七)疗程 钩活术治疗颈椎病,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 二、常见疾病的钩活术治疗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本病多由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颈部疼痛、兼上肢放射痛,活动受限,甚则影响正常活动为临床表现。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 【治则治法】祛风除湿,舒经活络。采用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 【取 穴】主穴:颈一穴+颈二穴。配穴:天髎、秉风、臑俞、手三里、曲池。 【操作手法】钩提法。 【特别提示】 1.钩治手法轻柔,严格控制钩治范围。 2.钩治时,严格控制深度,以达到浅筋膜层为度。 3.在钩治程度上,达到基本畅通即可停止操作。 (二)项痹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此处仅介绍项痹病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本病因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虚),或因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等所引起,表现为颈部僵硬、头晕目眩、甚至恶心呕吐,症状与颈部体位有关。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 【治则治法】舒筋活血,除眩定晕。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 【取 穴】主穴:风府+颈三穴。配穴:四神聪、头维。 【操作手法】钩提法。 【特别提示】同神经根型颈椎病 (三)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此处仅介绍腰痛病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腰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钩治穴。 【治则治法】祛风止痛,活血通络。采用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 【取 穴】主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中医药 适宜 技术 手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