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辉--毕业论文(新闻发布系统).doc
《朱先辉--毕业论文(新闻发布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先辉--毕业论文(新闻发布系统).doc(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新闻发布系统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目: 新闻发布系统 作者姓名: 李丹 专业名称: 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研究方向: 网站开发 导师姓名:______刘庆 讲师____ 导师单位: 基础教研室 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11月 8 日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系 2012 年 11 月 8 日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报纸杂志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加希望于能够在网上了解更多的新闻和信息,于是我们就很有必要在网上创建一个新闻发布管理信息系统了。大部分网站都是采用静态的方式来发布和管理信息的,可是网站需要更新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所以这很不利于网站管理人员的工作。为了更加方便的管理网站,于是我们就很迫切的需要利用动态技术创建一个新闻发布管理信息系统了。 本设计采用Microsoft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设计,利用ADO.NET数据访问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管理操作,实现新闻发布系统的浏览和新闻搜索等功能,系统模块设计包括系统类的设计,前台用户模块的设计和后台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由于对数据库进行不断的读写操作,所以建立数据连接类和对数据的操作类会使设计减轻负担,还根据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了各种对象的业务相关类,前台用户模块主要是实现新闻的浏览、对新闻进行评论、新闻搜索、用户注册登录等功能,后台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现有新闻管理、发布新的新闻、审核最新新闻、新闻评论管理、新闻栏目管理、管理系统用户等功能。 【关键词 】ASP.NET:C#;ADO.NET;SQL server;新闻管理系统 Abstract Abstract with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imes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and magazine is unable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people hope to find more news and information online,so it is need to create a news content system many of the net station are created by static method,but the count of the information are more and more,so it is not fitfor the job of the manager.In order to manage the net station more convenience,we must create a news content system by dynamic method. This system use the Microsoft studio 2010 for develpement tool,use the sql server 2008 as the back database,using the ADO.NET data acless method to realize the managements operation of the database 、brouse the news、search news the system module include system class design 、the front in terface user design and the management of back interface user ,As the database need to be read and write often,so create a data connection class and a data operation class is very convenience .The front interface user design and the management module mainly to realize browse news、comment the news、user register and so on.The back module is mainly to realize manage the existence news、add new news、auditing new news、manage the news'comments、new sort system user and soon. [Keywords] ASP.NET:C#;ADO.NET;SQL server; News Management system. 目录 第1章 绪论 6 1.1 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6 1.2开发工具的选用和介绍 6 1.3 可行性分析 6 第2章 需求分析 7 2.1 需求说明 7 2.2用户及其特点 7 2.3系统主要技术分析 8 2.3.1 .NET技术 9 2.3.2 ADO.NET数据访问技术 10 2.6结构图 10 2.7实体关系图 11 第3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12 3.1系统功能描述 13 3.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4 3.3系统的概要设计 14 3.4系统流程分析 15 第4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16 4.1数据库的创建 16 4.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16 第5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20 5.1目录结构 20 5.2 模块划分 21 5.3 系统主界面 21 5.4 后台管理员登陆界面 27 5.5 后台管理主界面 28 5.6新闻管理模块设计 32 5.6.1管理现有新闻 34 5.6.1.1修改新闻 34 5.6.1.2删除新闻 35 5.6.2 添加新闻 37 5.6.3 审核新闻 39 5.6.4新闻评论管理 42 5.7 类别管理模块设计 5.7.1 设计新闻类别管理页面 5.8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5.8.1 管理系统用户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测试目的 6.2 系统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7章 总结 46 参考文献 47 致谢 48 31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Internet的蓬勃发展,使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电视、管波、报纸已经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精神甜点,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网络新闻。由于互联网所容纳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信息及时、准确,更有相关信息的全面介绍与比较,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因此在短短几年里,互联网便跻身于众多媒体之间,并具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人群。借此东风,新闻网也迅速发展起来,它内容丰富,涉及商业、工业、农业、银行、财政、教育、娱乐和信息等各个产业,信息量大,不仅有时事新闻,还有相关的行业信息,同时新闻网具有互联网所具备的一切特性。在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新闻网迅速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不知不觉,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时间有限,加之信息系统开发经验的缺少和编程能力的有限,所以本系统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敬请指导老师能够提出批评和宝贵意见,谢谢! 1.2开发工具的选用和介绍 传统的新闻发布系统主要有两种,一是静态HTML页面,更新信息时需要重新制作页面后上传,同时还要修改相应的链接,这种方式因效率太低已不多用。二是基于ASP和脚本语言,将动态网页和数据库相结合,通过应用程序来处理新闻,这是目前较流行的做法,但是由于ASP本身的局限性是的系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而采用ASP.NET技术,在系统性能上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ASP.NET页面不同于ASP页面,它只需要一次编译不需要重新编译,直到该页面被重新修改或WEB程序重新启动为止,使得多次访问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2)ASP.NET支持应用程序的实时更新。管理员不必关掉网络服务器或者甚至不用停止应用程序的运行就可以更新应用文件。 (3)ASP.NET采取“code-behind”方式编写代码,使系统更易于编写,结构更清晰,降低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复杂度和费用。 1.3 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属于数据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类。用户对功能上的要求不是很复杂,而且有强大工具和框架环境支持。新闻发布系统后台管理对新闻做了详细的分类,前台以分类形式显示新闻的详细信息,满足了人们浏览新闻时分类查看新闻信息的要求,前台提供查询新闻信息功能,方便浏览者查找相关的新闻信息新闻。新闻发布系统后台由管理员进行管理维护,保证了网站的安全性,所以本系统是十分可行的。 第2章 需求分析 2.1 需求说明 该系统在性能功能上应达到如下需求: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完全框架式的页面布局,使得新闻的录入工作更简便,许多选项包括新闻分类、新闻列表、新闻出处等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另外,跟踪出现的提示信息也让用户随时清楚自己的操作情况。对常见网站的新闻管理的各个方面:新闻录入、浏览、删除、修改、搜索等方面都大体实现,实现了网站对即时新闻的管理要求。 通过相关调查,要求该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 通过网络浏览各类新闻及相关信息。 2. 新闻能分类显示相关信息。 3. 提供站内新闻的搜索功能。 4. 支持其它网站的友情链接。 5. 为后台管理提供管理入口。 6. 后台编辑个类新闻并且管理新闻信息。 2.2用户及其特点 对于本系统,用户共分为两类:普通用户、管理员,各有不同的权限。 (一)普通用户: 此类用户具有以下权限: 1. 浏览已发布的新闻。 2. 查看、修改和删除自己的注册信息。 3. 发表评论。 4. 查看其它普通用户的评论。 5. 登录后可以对个人密码进行修改。 6. 可与其他普通用户进行交流,收发信息。 (二)管理员: 此类用户具有以下权限: 1. 浏览所有网页。 2. 具有管理普通用户的权限。 3. 发布公告信息,可供用户浏览。 4. 对不合适和没用的评论进行删除。 5. 向数据库导入各用户的注册信息。 6. 登陆后可修改个人密码。 7. 可以删除任何一个普通用户的所有信息。 2.3。1 .NET简介 Microsoft.NET是一个用于构建、运行和体验下一代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平台,它是跨客户端、跨服务器的开发工具。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NET 框架编程模型,借助它开发人员能够构建WEB应用程序、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和XML Web Service 应用程序,并利用诸如SOAP、XML和HTTP标准协议以编程方式通过网络开放其功能。 (2)开发工具,比如Visual Studio.NET,该工具为用户在.ET框架下进行编程提供了一个迅速开发应用程序的集成环境。 (3)一组服务器,包括Windows 2000、SQL Server,可集成、运行、操作和管理XML Web服务和应用程序。 (4)客户端软件,比如Windows XP、Windows CE和Microsoft Office XP. 2.3 .2 ADO.NET数据访问技术 ADO.NET是一组用于和数据源进行交互的面向对象类库。通常情况下,数据源是数据库,但它同样也能够是文本文件、Excel表格或者XML文件。ADO.NET允许和不同类型的数据源以及数据库进行交互。然而并没有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类来完成这样的工作。因为不同的数据源采用不同的协议,所以对于不同的数据源必须采用相应的协议。一些老式的数据源使用ODBC协议,许多新的数据源使用OleDb协议,并且现在还不断出现更多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都可以通过.NET的ADO.NET类库来进行连接。 ADO.NET提供与数据源进行交互的相关的公共方法,但是对于不同的数据源采用一组不同的类库。这些类库称为Data Providers,并且通常是以与之交互的协议和数据源的类型来命名的。 ADO.NET包含的对象: SqlConnection 对象 和数据库交互,你必须连接它。连接帮助指明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名字、用户名、密码,和连接数据库所需要的其它参数。connection对象会被command对象使用,这样就能够知道是在哪个数据库上面执行命令。与数据库交互的过程意味着你必须指明想要发生的操作。这是依靠command对象执行的。你使用command对象来发送SQL语句给数据库。command对象使用connection对象来指出与哪个数据库进行连接。你能够单独使用command对象来直接执行命令,或者将一个command对象的引用传递给SqlDataAdapter,它保存了一组能够操作下面描述的一组数据的命令。 sqlDataReader对象 许多数据操作要求你只是读取一串数据。data reader对象允许你获得从command对象的SELECT语句得到的结果。考虑性能的因素,从data reader返回的数据都是快速的且只是“向前”的数据流。这意味着你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从数据流中取出数据。这对于速度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你需要操作数据,更好的办法是使用DataSet。 DataSet对象 DataSet对象是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形式。它包括多个DataTable对象,而DataTable包含列和行,就象一个普通的数据库中的表。你甚至能够定义表之间的关系来创建主从关系(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DataSet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使用――帮助管理内存中的数据并支持对数据的断开操作的。DataSet是被所有Data Providers使用的对象,因此它并不像Data Provider一样需要特别的前缀。 SqlDataAdapter对象 某些时候你使用的数据主要是只读的,并且你很少需要将其改变至底层的数据源。同样一些情况要求在内存中缓存数据,以此来减少并不改变的数据被数据库调用的次数。Data adapter通过断开模型来帮助你方便的完成对以上情况的处理。当在一单批次的对数据库的读写操作的持续的改变返回至数据库的时候,Data adapter 填充(fill)DataSet对象。data adapter包含对连接对象以及当对数据库进行读取或者写入的时候自动的打开或者关闭连接的引用。另外,data adapter包含对数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操作的COMMAND对象引用。 2.6结构图 图2-4 功能结构图(HIPO图) 2.7实体关系图 新闻发布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首先要对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分析各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可采用E-R图进行数据结构分析。 E-R图是概念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在E-R图中: 1. 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型,在框内写上实体名。 1. 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菱形框内写上联系名,用无向边把菱形分别与有关实体相连,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若实体间的联系也具有属性,则把属性和菱形也用无向边连上。 新闻发布系统的E-R图2-3所示: 管理员(管理员编号,权限编号,管理员账号,姓名,密码); 新闻 (新闻编号,新闻标题,所属类别); 新闻类别(分类编号,分类名称)。 图 2-5新闻发布系统 E-R 图 第3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很多网站都提供新闻栏目,例如腾讯、新浪等著名网站的新闻专栏。许多学校和个人网站也需要定期发布一些关于企业或网站的新闻。因为网络中新闻发布的频率非常高,如果使用静态网页作为新闻页面,则维护工作将会非常繁琐,管理员每天需要制作大量的网页,从而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使用新闻发布及管理系统可以使新闻发布和管理变得很轻松,管理员只需设置标题、内容、作者和图片等新闻就可以了,系统将自动生成对应的网页。本文将对新闻发布及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3.1系统功能描述 新闻发布及管理系统包括新闻类别管理、新闻发布管理、新闻查询、网友评论和用户管理等模块。具体描述如下: 1.新闻类别管理: (1)新闻类别的录入,包括类别编号和类别名称等信息; (2)新闻类别的修改; (3)新闻类别的删除; (4)新闻类别的查询。 2.新闻发布管理: (1)基本新闻信息的录入,包括新闻标题、新闻作者、新闻内容和所属类别等; (2)基本新闻信息的修改; (3)基本新闻信息的删除; 3.新闻查询模块: (1)按照新闻类别分页显示新闻; - (2)按照日期分页显示新闻。 4.网友(普通用户)留言模块: (1)网友对某条新闻发表评论; (2)管理员可以删除新闻评论。 5.普通用户管理功能: (1)普通用户信息的录入,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2)普通用户信息的修改; (3)普通用户信息的删除。 3.2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后台系统 提供数据 新闻类别管理 前台系统 数据库 基本信息发布 新闻查询管理 发表网友评论 图3-1 新闻发布系统功能模块关系图 在本系统中,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比较简单。在系统初始化时,有一个默认的“系统管理员”用户admin,由程序设计人员手动地添加到数据库中。admin用户可以创建用户、修改和删除用户;普通用户则只能修改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系统用户信息管理 修改Admin用户的密码 创建、修改、删除普通用户信息 修改自身的 Admin 用户 普通用户 图3-2 普通用户功能模块关系图 3.3系统的概要设计 本设计采用Microsoft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的设计。新闻发布系统其实就是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的,其中主页是多个模块聚合在一起的一个网页。 本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 前台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 ① 用户注册、修改已注册用户信息功能 ② 注册用户发布新闻功能 ③ 新闻搜索功能 ④ 各新闻类别中的新闻数量的统计功能 ⑤ 用户对新闻进行评论功能能 ⑥ 热点新闻统计及浏览功能 ⑦ 按类别浏览新闻功能 2、 后台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 ① 管理现有新闻 ② 发布新的新闻 ③ 对要发布的新闻进行审核 ④ 管理新闻评论 ⑤ 管理新闻栏目 ⑥ 管理系统用户 3.4系统流程分析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本实例系统的设计,本小节将对系统进行流程分析。多用户系统的工作流程都是从用户登录模块开始,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身份认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过程: (1)确认用户是否是有效的注册用户。 (2)确定用户的类型。 第1个过程决定用户能否进入系统。第2个过程根据用户的类型决定用户的操作权限,从而决定用户的工作界面。 本系统分为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两个部分。前台系统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浏览器阅读已经发布的新闻、发表网友评论。 后台系统的流程分析如图3-4所示。admin用户拥有所有的权限,普通用户只能对自己发布的新闻进行管理,包括修改新闻内容、删除新闻和删除网友评论。 开始 用户登录 失败重试 管理所有用户的信息 管理新闻类别,发布信息,所有新闻信息的管理 管理自己的信息 新闻发布,自己发布的新闻的管理 Admin 普通用户 图3-4 后台系统的流程分析图 第4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这一章将介绍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和创建表的界面。 4.1数据库的创建 首先创建一个数据库news2008,用来保存本系统的所有数据。创建数据库的脚本代码如下: CREATE DATABASE news2008 GO 可以在SQL查询分析器中执行该语句,创建数据库。 4.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本系统定义的数据库中包含以下4个表:新闻类别表:BigClass、新闻基本信息表:news、评论信息表:Comments和用户信息表:User。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表的结构。 1)新闻类别表BigClass 新闻类别表BigClass用来保存新闻类别数据,结构见表1所示。 表1 新闻类别表BigClass的结构 编号 字段名称 数据结构 说明 1 id int 新闻类别编号 2 name varchar (50) 新闻类别名称 3 flag char(10) 是否显示分类标记 4 cindex int 新闻系统新闻的总条数 5 newscount int 当前类别新闻数目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很多表都需要设计一个整型字段作为标识列,这几乎已经成为惯例,例如表BigClass中的id字段。所谓标识列,就是可以惟一标识一行记录的列,在表中不会存在两条标识列相同的记录。如果其他表需要引用表BigClass中的数据,则在表中添加一个id字段就可以了。在系统中,id字段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无法对其进行修改。 (2)基本新闻表news 基本新闻表news用来保存网上新闻的基本信息,结构见表2所示。 表2 新闻表news的结构 编号 字段名称 数据结构 说明 1 id int 新闻编号 2 title varchar(50) 新闻标题 3 Info text 新闻内容 4 BigClassID varchar(50) 栏目ID 5 username varchar(50) 发布人 6 infotime datetime 发布时间 7 hits int 点击率 8 flag varchar(50) 是否通过审核 9 cindex int 新闻总数 在SQL Server 2008中,可以使用char、varchar和text等3种数据类型存储非Unicode字符数据。char和varchar只能存储最多8000个字符,其中char用于存储固定长度的字符数据,varchar用于存储可变长度的字符数据。如果需要存储的数据很大,则可以使用text数据类型,text数据类型也是可变长度的,最多可为2147483647个字符。 (3)评论信息表Comment 评论信息表Comment用来保存网友对新闻的评论信息,结构见表3所示。 表3 评论信息表Comment的结构 编号 字段名称 数据结构 说明 1 C_id int 评论编号 2 C_qq varchar(50) 评论人qq 3 C_email varchar(50) 评论人email 4 C_word varchar(200) 评论内容 5 C_time datetime 评论时间 6 newsID int 评论的新闻ID 7 cindex int 评论数目 在SQL Server 2008中,可以使用datetime和smalldatetime两种数据类型存储日期时间数据。datetime数据类型用于存储从1753年1月1日到9999年12月31日的日期和时间数据,精确到3.33ms;smalldatetime数据类型用于存储从1900年1月1日到2079年6月6日的日期和时间数据,精确到分钟。 (4)用户信息表User 用户信息表User用来保存用户的基本信息,结构见表4所示。 表4 用户信息表admin的结构 编号 字段名称 数据结构 说明 1 U-id int 用户ID号 。 2 username varchar(50) 用户名 3 password varcahr(50) 密码 4 email varchar(50) 用户邮箱 5 aleave varchar(50) 用户权限 图4-6 新闻发布系统数据库各表关联图 第5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5.1目录结构 该系统的目录结构如图 5-1 所示: 图 5-1 新闻发布系统目录结构图 5.2 模块划分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是在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的,是把具有复杂功能的系统通过设计分解为具有基本独立,功能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的多个功能模块。模块划分的好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模块基本独立,功能明确,因此便于模块的独立开发、维护和修改,而不会影响系统中的其他模块。 模块的划分应该遵循低耦合,高聚合的划分原则。耦合的高低表示模块之间联系程度的强弱。聚合表示一个模块内部组成之间的联系程度。低耦合就表示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弱,反之,则联系程度强。耦合度越低,说明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弱,则相互间产生影响和连锁反应的概率就越小。也就是说当某个模块出现故障或者需要修改和维护时,对系统其他模块产生的影响就小。该原则有助于提供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总体功能由以下几大模块构成: 不同的文件放于不同的文件夹中,方便系统调用。admin文件夹主要放管理员模板文件;Theme主要放css文件;web.config主要放配置文件,包括数据库链接和常量声明文件,方便其它模板调用;images文件夹主要用于存储图片;ascx和web是news的两个文件夹,是前台和后台相互桥梁,主要存储前台文件(html文件);Mastepage.master是通用模块,存储一些通用的代码信息,减少了代码的重复书写,供其它模块调用; Default.aspx是网站首页。 5.3 系统主界面 新闻发布系统有两种用户:普通用户和管理员,分别有不同的权限,但都是从同一界面登陆,此系统首页采用DIV+CSS框架,使得页面看起来美观舒适。能自动获取系统当前时间,展示新闻列表内容和广告等信息。新闻界面和源码如下: .............. 图 5-2 新闻发布系统主页 5.4 后台管理员登陆界面 在对系统进行管理之前,管理员需输入正确的账号和密码,通过系统认证之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界面和源代码如下所示: 图 5-3 后台管理员登陆界面 5.5 后台管理主界面 管理界面的功能是对新闻类别和新闻提供管理界面,只有有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管理界面。本节将介绍管理界面Admin_Index.aspx的实现方法。录入新闻类别和新闻内容后,Admin_Index.aspx的界面见图8所示。 图8 后台管理主界面Admin_Index.aspx 5.6 新闻管理模块设计 新闻类别管理模块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管理现有新闻 (2)添加新的新闻内容; (3)审核最新新闻 (4)新闻评论管理. 5.6.1管理现有新闻 打开管理现有新闻界面,见图9所示。 图9 管理现有新闻界面 5.6.1 .1修改新闻 点击相应新闻的修改按钮,出现如下的修改界面,见图10: 图10 修改新闻界面 5.6.1.2 删除新闻 删除功能很简单,点击删除按钮,直接删除新闻,而且会将新闻从数据库中删除。 5.6.2 添加新闻 添加新闻界面与修改新闻界面很相似,不同的是修改新闻时会将已有新闻的标题,类别,内容获取到,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添加新闻则全是空白的,需自己手动添加。 5.6.3 审核最新新闻 新闻添加到数据库以后,并不是立即在前台界面显示,而是要经过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审核后才能在前台显示。审核界面如下,见图11: 图11 审核最新新闻界面 点击审核按钮,既可对新闻审核。 5.6.4新闻评论管理 评论管理可以进行如下一些操作:按新闻编号查询相应评论、删除选中的评论、删除单条新闻的全部评论,界面如下,见图12: 图12 新闻评论管理页面 5.7 类别管理模块设计 5.7.1设计新闻类别管理页面 类别管理模块主要对新闻类别进行管理,主要功能有:修改已有类别属性、修改已有的新闻类别、删除类别、添加新的新闻类别。界面如下,见图13: 图13 管理新闻类别界面 5.8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5.8.1 管理系统用户 用户管理模块只有拥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进入后可进行如下操作:修改用户信息、删除用户、添加新的用户、用户权限分配。 界面如下,见图14: 图14 系统用户管理界面 6.1 系统测试目的 系统测试是程序的一种执行过程,目的是尽可能发现并改正被测试系 统中的错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它是系统生命周期中一项非常重要且非 常复杂的工作,对系统可靠性保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形式化方 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技术还无望成为实用性方法的情况下,系统测试在将 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系统可靠性保证的有效方法。软件工程的总目标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系统开发项目。不足的测试势必使系统带着一些未揭露的隐藏错误投入运行,这将意味着更大的危险让用户承担。过度测试则会浪费许多宝贵的资源。到测试后期,即使找到了错误,然而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程序测试只能表明错误的存在,而不能表明错误不存在。”可见,测试是为了使系统中蕴涵的缺陷低于某一特定值,使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 6.2系统测试的基本过程 系统测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一个规范化的系统测试过程 通常包括以下基本的测试活动: 拟定系统测试计划 编制系统测试大纲 确定系统测试环境 设计和生成测试用例 实施测试 生成系统测试报告 第7章 总结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习和实践,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对WEB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PHP等知识都进行了很好的练习。在这个系统新闻发布系统中通过对新闻列表、新闻分类、新闻发布、新闻添加与删除等常见功能额设计与实现,进一步了解程序的编写过和规范。如DIV+CSS和FrameSet框架的使用提高了网站的浏览速度和浏览者的使用效率;公共类和公共模块的编写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经过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我也对软件开发的过程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对设计模式都通过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Burton Harvey著,康博译,C#语言设计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UML辅助网站规划和设计指南[M]. [4]张玉平,ASP.NET+SQL组建动态网站[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中)-基本方法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 郑耀东,蔡骞, ASP.NET网络数据库开发实例精解[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邓文渊,挑战ASP.NET2.0 for C#动态网站开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刘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同学。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先辉 毕业论文 新闻 发布 系统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