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霍去病墓及其雕塑功能与思想性的回顾与反思_吴奕浩.pdf
《西汉霍去病墓及其雕塑功能与思想性的回顾与反思_吴奕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霍去病墓及其雕塑功能与思想性的回顾与反思_吴奕浩.pdf(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40大众文艺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境内,距汉武帝陵东部约1千米处,其墓形像一座小山丘,当地人称之为“石岭子”。现存霍去病墓最早的记载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1,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也有相似的记载。对霍去病墓的雕刻较早记载见于史记司马贞索引姚氏案:“冢在茂陵东北,与卫青冢并。西者是青,东者是去病冢。上有竖石,前有石马相对,又有石人也。”唐颜师古注汉书也曾有相关记载。此外,唐元和郡县志、宋太平寰宇记长安志、清关中胜迹图志陕西通志兴平县志等文献亦有相关记载,但因时间较为久远,其所记载的内容多为承袭史记汉书及其相关注释。清乾隆四十二年修兴平县志记载:“今案师古之说是也,尚存石马一。土人呼曰祁连山矣
2、,不念谁何假路北小冢当之,知县顾声雷请巡抚毕沅题碑改正。”因此,后世将茂陵东司马道以北的山丘确认为“霍去病墓”。一、国外研究综述外国学者先于国内学者对霍去病墓及其雕塑展开调查和研究。在1907年秋日本学者桑原骘藏最早发现了霍去病墓,宇野哲人、足立喜六也在该年先后对其进行考察,留下了霍去病墓迄今最早的现代影像和基本描述,其中桑原骘藏于1941年出版了考察游记。足立喜六则于1910年回到日本,随后发布长安史迹研究。1914年3月,法国汉学家谢阁兰率领考古团按照地方志提供的线索前往陕川探查古迹,并找到霍去病墓及其雕塑。不久,谢阁兰便发布了相关图像与论文,称自己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圆雕,引发国外学界的关注
3、与讨论。此外,法国学者拉狄格、汉则、达登,瑞典艺术史家喜龙仁,德国学者格鲁克,美国学者毕士博、福开森、西克曼,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及匈牙利学者塔卡克斯等人也于21世纪二三十年代相继前往霍去病墓考察并发表文章。二、国内研究综述受国外学者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内的学者开始将视角转向霍去病墓。1933年秋,金石学家马子云前往茂陵对霍去病墓雕塑进行了拓片,并于1964年在文物上发表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1934年冬,美术理论家滕固2与考古学家黄文弼一同进行了考察,并在金陵学报上发表了国内关于其的首篇文章霍去病墓上石迹及汉代雕刻之视察。雕塑家王子云于1955年发表西汉霍去病墓石刻。国内学者对霍墓的研究
4、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究才全面展开。1955年,金石学家顾铁符发表文章西安附近所见的西汉石雕艺术,对西方学者所提出的霍墓雕塑的艺术风格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观点进行了强烈反驳。陈直在1958年对1957年发现的石刻文字“左司空”及“平原乐陵西汉霍去病墓及其雕塑功能与思想性的回顾与反思吴奕浩(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030)摘要:霍去病墓及其雕塑是我国雕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20世纪初外国学者对霍墓的重新发现,大量学者、雕塑家与美学家等前往茂陵,对霍去病墓及其雕塑展开研究,关于其研究也成了研究中国雕塑艺术的重点之一。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就霍墓及其雕塑各方面展开了讨论与研究。笔者以霍去病墓雕塑的功能性为
5、主题展开对其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反思,同时从具体雕塑出发结合西汉时期的时代背景提出新的思考。关键词:霍去病墓;雕塑;功能性;思想性中图分类号:J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14-0040-03DOI:10.20112/ki.ISSN1007-5828.2023.14.014美术与设计41大众文艺伯造”进行专题分析。1964年,傅天仇发表陕西兴平市霍去病墓前的西汉石雕艺术,从造型的角度分析雕塑,认为其注重形和态,突出神的表现,首次提出石雕风格具有多样性。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内学者对霍墓的研究逐渐由深到广,显示出崭新的局面。1984年,程征发表为冢象祁连山霍去病墓石
6、刻群总体设计值探讨,推测原始布局中雕刻与巨石为整体设计。1985年,包亚明发表从霍去病墓石刻看汉代美学思潮,文章从美学的角度研究霍去病墓。1989年,林通雁开始撰写文章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的三个问题,提出霍墓雕塑借鉴了北方草原艺术品的样式,同时受经验和工具的直接影响,并于2009年在美术观察上发表。1994年,陈诗红发表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的几个问题,提出霍墓雕塑为西汉武帝时期作品,具有纪功和神仙方术思想双重作用,同时受时代精神影响,在本民族艺术的承袭的基础上也受外来文化影响。同时期投入研究霍墓研究的还有徐森玉、何汉南、阎文儒、刘庆柱、李毓芳、盖山林、李惠东及赵超等人。至二十一世纪,国内学者对霍墓的
7、研究进入了沉淀与反思阶段。2000年,林梅村发表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认为霍墓石刻与草原文化有联系,石雕可能为匈奴人作品。2003年,沈琍发表略论西汉霍去病墓石雕刻群的环境因素。2004年,刘丹龙发表汉霍去病墓石雕艺术探微,首次从地质学总结材料类型,论证石料出处,并对材料做出详细描述。2009年,张西昌发表从物质材料的角度论霍去病墓石刻的美学特征,结合西汉时期钢铁冶炼技术分析其使用花岗岩的原因。2009年,贺西林3发表“霍去病墓”的再思考,对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霍墓的真伪提出了质疑,提出其功能和思想性的主旨不在纪功,而在于通过构建一座虚拟的神仙世界,以此来表达死和永生的观念。201
8、0年,郭伟其发表纪念与象征:霍去病墓石刻的类型及其功能,认为霍去病墓石刻群不同风格具有不同的功能。2010年,沈琍4发表霍去病墓及其石雕研究的回顾及思考,将近百年来的霍墓相关文章进行了梳理与回顾。2012年,林通雁再次发表文章西都:汉长安城美术史迹的发现与研究。同年,宋伟光5发表对霍去病墓石雕风格成因的追问,认为石雕意象风格可能受有限工期与不发达的技术、工具制约,并否定了以“因势赋形”片面理解石雕风格的说法。2013年,郑岩发表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认为霍墓石雕粗朴简括的风格不是“不能”,而是“不为”,是工匠主动的选择。2016年,孙琳发表霍去病墓石雕艺术风格的再探讨。此外,学者秦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汉 去病 及其 雕塑 功能 思想性 回顾 反思 吴奕浩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