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
《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替代论_徐盛桓.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 年 3 月第 44 卷 第 2 期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ar.2023Vol.44 No.2语言表达替代论徐盛桓摘 要:一切表达,不管是用自然语言例如汉语、英语来表达,还是用非自然语言例如美术、音乐“语言”来表达,都要经过一次替代的过程,这是“广义替代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说,任何表达都要对输入的信息(设为 A)进行认知加工,然后将它在心智中呈现出来(设为 B),成为“脑海里的电影”,以 B 再现 A、表征 A。这就是替代,这是一个认知过程。但是本文不是研究广义替代的,而是要研究自然语言的表达,所以要从广义替代回归到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这就是“语言表
2、达替代论”,即本文的论题。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除了认知加工外,还要依赖语言自身的一个特点:语言的语义性,从而造就出语言的推论性,通过推论,理解和体验 B 是如何替代 A 的。自然语言有字面义表达和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本文只研究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本文认为,对偶性可作为研究语言表达替代的总抓手。关键词:广义表达替代/语言表达替代;字面义表达替代/非字面义表达替代;认知加工;表征;语言推论性;对偶性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23)02-0001-09Abstract:All expressions,whether expressed in natural
3、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and English,or expressed in non-nat-ural languages such as music“language”and painting“language”,have to go through a process of substitution,which is termed in this paper as the general theory of substitute.This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the input information,such a
4、s A,is to be processed and presented in the mind as B as a“movie in the mind”,that is,represented as B.While doing language research,however,we should return to the substitu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which is in turn called as the theory of substitute of language expression.In addition to c
5、ognitive processing,the substitu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ex-pression should depend on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itself:the semantic nature of language,so as to create the inferential nature of language.Through inference,we can verify and realize the substitution of B for A.Natural lan-g
6、uage involves the substitution of literal and non-literal expression.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substitution of non-liter-al expression and holds that duality can be applied as the primary tool for studying the substitution of non-literal expres-sion.Key words:generalized expression substitution/
7、(natural)language expression substitution;literal expression substitu-tion/non-literal expression substitution;cognitive processing;representation;linguistic inference;duality1.引言 “广义替代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substitute)是我们近两三年来提出的一种认知理论,它的要旨是:任何表达 无论是自然语言的表达还是非自然“语言”的表达 都要经过一个认知加工过程,将加工的结果用来表达,就是以
8、表达之物替代客体之物做出表征,这就被称为“广义替代”。在展开讨论前,要对“语言”表达作进一步的界定:日常语言表达如通常使用的汉语、英语等,就称为自然语言,或在不会混淆时,就遵循语言研究的惯例,径直称为“语言”;下文(2)将要谈到的非自然语言表达例如美术、音乐“语言”的表达,就把这样的语言放在引号里。表达的替代是通过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后做出“再现”(re-presenting)或称“表征”(rep-resentation)实现的,这要受到表达主体意向性和时空意识的干预,这是一个认知过程。但是,讨论一切表达都要经过替代并不是本文的目的,因为我们是研究语言的,所以还要从广义替代论回归到“语言表
9、达替代论”(theory of substitution of linguis-tic expression),即只研究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正如上文所说那样,任何表达都要经过一个替代的过程,语言表达的替代是语言运用的常态;在语言运用中,字面义表达、非字面义表达,都要经过替代的过程,这当然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是语言研究的常用手段。20 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它们对普及认知科学的研究和认知科学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认知已是一个常常挂在语言研究者嘴边的词。在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看来,自从语言出1DOI:10.16362/61-10
10、23/h.2023.02.016现以来,语言运用就是一个认知过程,尽管以前还没有“认知”这个概念,正如血液循环理论是在 17世纪才由英国医生哈维(W.Harvey 15781657)提出来的、才为人们所认识,但人的血液循环现象自从有人以来就是如此。“认知”译自 cognition,一般意义就是“认识”,20 世纪 50、60 年代以前,英英、英汉词典对词条cognition 都解释为“认识”;认知科学出现之后,汉语根据认知科学的阐释,才出现“认知”这个新名词、新术语。“认知”从字面来说就是认识、知道;从学科术语来说是指人们认识知识、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心智过程。这样来认识“认知”非常重要,“认
11、知”不但要“知”,还要知行合一,要“用”、要行动。从一定意义来说,“表达”的“替代”就是一种行动,这行动是在替代中实现的。我们是研究语言的,在替代表达的认知研究中我们只研究自然语言的替代表达,特别专注非字面义表达的替代研究,认为对偶性理论是研究非字面义表达合适的理论。为此,本文围绕语言表达替代论,研究以下三个问题,希望这一理论的应用能够充实、推进语言的认知研究。这三个问题围绕着语言“表达”的“替代”是怎样的一种行动展开:问题一:再现、表征是怎样的一个认知过程?表达的替代是怎样通过再现、表征实现的?问题二:语言表达的替代同其他的广义替代有什么共同点,而语言表达的替代有什么自身的特点?问题三:对偶
12、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和如何将它作为研究语言表达替代的总抓手?2.非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 人获得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过程之一;这个过程,人从小天天就在做,它是人脑一种天赋的功能,开始是自发的,后来在天赋功能基础上形成专业性:例如学生的专业是学习、美术家的专业是画画、导演的专业是拍电影等等。这个心理过程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认知加工过程:当人脑接受到外界输入的有利于获得知识的信息(设为 A),认知主体就要根据自己意向性的指向和适应某一特定时空的要求,对它进行认知加工:首先是感知、进而进行分类、选择、扬弃、整理、储存、记忆、联想、想象等各有特点而又连续关联的心理活动,最后转换成一项
13、整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并据此支配他的行为,这就是上文所说的“行动”。就是说,这个信息加工过程最后要达成一项整体的内在心理活动,就是将 A 在认知主体的心智中加工后得到的认识(设为 B)表征出来,这个表征就是在脑海里出现 B 的意象(image),就是将 A 再现为 B,或曰表征为 B;这就是替代,即以 B 替代 A。这个表征或替代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作为“行动”则要把这一心理活动“语言化”,用各种“语言”将它表征出出来:用自然语言、逻辑语言、数学语言、图表“语言”、美术音乐电影“语言”等等。非自然语言概称为“语码化”;自然语言专门称为“概念化”,因为自然语言有词语、概念。“语言化”就是一种行动,例
14、如画成了画、谱好了曲、写了小说、制成了统计图表、同他人进行了一次交际等等。这一过程在非自然“语言”表达的替代中更容易为我们所觉察,所以下面就先从非语言表达的替代谈起。2.1 绘画、音乐等“语言”表达的替代先用美术“语言”说一说,例如画油画做出表达,美术界通常将此称为用绘画语言或美术语言做出表达。显而易见,此“语言”非彼语言,只是行业间术语的比况、借用。美术“语言”有诸如点、线、面、形,以及空间、明暗、色彩、肌理等,和据此而形成画面整体的统一、对称、比例、节奏、平衡、对比、和谐等的运用;而自然语言有诸如字(汉语)、词、词组、句、段、篇,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整体的统一、结构、空间、对称、比例、节奏、和
15、谐等的运用 这样看来,将绘画的“语言”同自然语言的运用做出比况是有根据、有道理的。中国画家罗中立用绘画“语言”创作了著名的油画父亲,这里涉及一个“表征”的认知过程。罗中立在准备创作这幅油画时,就以对自己祖辈父辈农民(A)的观察得来的认识为基础,对此进行认知加工;就是说,人作为智能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要画这幅油画或做其他,要利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例如关于 A 的信息),比较环境信息与预期目标,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与反馈,实现心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于是在脑海里再现了自己对 A 的认识,设为 B。这就是再现、是表征:一方面,表征 B 反映客观事物 A,所以能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B 又在心理活
16、动中对 A 做了认知加工,它又不完全是 A,是认知加工了的 A,成为认知主体心目中“父亲”的艺术形象,就是认知主体对 A 做出的如刘勰所说的“神思”,是用 B 替代了 A 做出的表达,这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所谓“替代”其实用的就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替代客体。表征只是心理活动,而2徐盛桓 语言表达替代论作为“行动”,画家要将 B 用绘画的语言“语言化”地表征出来,即(B语码化 A)=父亲(“”表“表征”,下同),这就是“神思”的结果:“理在方寸,而求其域表”(祖保泉 1993:520)。方寸,心;这句话的大意是:心里所思考的,求其表达出来,这就是“行动”。油画父亲就是这样用浓郁而厚重的油彩、精微而
17、细腻的笔触作为绘画的“语言”,塑造了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下面再举一个音乐“语言”的例子。音乐有音符、音阶、音程、音节、旋律、和声、乐句、乐段、乐章等,以及据此而形成整体的统一、对称、比例、节奏、平衡、参差、对比、和谐等等的运用。1812 年,俄法战争爆发,俄国音乐家柴科夫斯基想要用交响音乐的“语言”来表现在这场战争中俄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柴科夫斯基作为俄国人,有着鲜明的主体意向性,在他的认知中,这场战争(A)如下文 A1,2,3,4所示,柴科夫斯基设计了相应的音乐“语言”做出表征(设为 B):法国拿破仑军队入侵以前,俄国人的生活和谐而平静、愉快而安
18、逸(A1),因此表现俄罗斯生活的俄罗斯民歌音乐旋律安稳深沉、美妙动听(B1);法国军队突然入侵,来势汹汹而猖狂(A2),定音鼓和铜管乐突然介入、不谐和弦频繁出现(B2),仿佛是表现入侵的不期而至,造成动荡不安,对俄国人的生活做出粗暴的袭击,而作为表征法国军队主题(theme)的马赛曲突然强音飘出(B2),听来很是刺耳;这些就是柴科夫斯基所做出的“神思”、所设计的音乐“语言”。为了表现俄国军队的抵抗和反击,人们从音乐中仿佛听到了俄法两军战士军刀格斗的声音。俄国天气奇冷,法军变得越来越颓败(A3),这时表现拿破仑军队的马赛曲旋律就越来越曲不成调(B3);最后,俄军大胜,举国欢腾(A4),大炮声响起
19、(B4),仿佛是报道战争的胜利。柴科夫斯基用这样一连串的音乐“语言”B 再现了 A;即(B语码化 A)=1812 序曲。柴科夫斯基为1812 序曲所设计的很多高超的音乐表现手法,就是音乐的“语言”,都是为表达他的意向性服务的。再如,小说家在创作小说时,将所收集到或自己经历过的某一/些情节(A),经过自己的思考,给予符合自己写这小说的意向性和时空性的改造,并呈现在脑海里成为(B),于是将(B)写成某小说:(B A)=某小说;画家写生,面对某个景物(A),他经过端详、考虑和设计,将(A)在脑海里呈现为(B),并做出写生;电影导演根据剧本某一“场”(A)的描写,他按照自己对全剧的考虑设计,把这一“场
20、”做出自己的分割:哪里用特写、哪里用近景、哪里用前景、哪里用远景、哪里用作背景,哪里用拉、哪里用推,哪里要剪接、那里的灯光如何、那里的音响怎样,等等,对那一“场”做出了再现,成为导演对这一“场”的认知加工,作为他对这一“场”的表征(B),如此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认知过程。现在,学术界对“再现”“表征”没有做出确切的定义。大体说来,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的加工做出刻画、描写或模拟叫“再现”,就是将外在的客观现实作文学艺术化地再现出来,如在绘画、电影、小说、诗歌等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而不管用的是自然语言还是其他什么“语言”;在认知科学特别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做“表征”。“表征
21、”主要指再现的心理过程,在自然语言运用上还要经历一个将心理表征语码化(概念化)的过程。这里我们关心的是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这一机制的核心内容是输入和输出之间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这一结果将自然语言表达同其他“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统一起来,这是二者共同点。出现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大脑里将输入“具象”化,将具象的结果作为输出,而一切替代表达都是大脑具象的产物。各个类型的表达 包括自然语言表达和其他“语言”表达 之所以能替代,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心智具有具象(brain-imaging)能力,即在大脑里呈现出意象来替代客体并做出表达。这是自然语言表达同其他“语言”表达的一个
22、统一的心理过程。2.2 整体性内在心理活动与心智具象性1978 年认知科学兴起时,Cognitive Science 发表了一份由三位认知科学前驱 S.J.Keyser,G.A.Miller 和 E.Walker 共同撰写的 Sloan Report,认为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的科学,认知科学各分支学科共同的研究课题是:发现心智的具象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在头脑中的结构和功能;所谓“计算”大体就如上文所说的,对外界信息从感知到分类、整理、储存、记忆、联想、想象等一系列“计算”的心理活动。即使现在认知研究的手段丰富了,有所谓“4E+S 认知”的新进展,即具身认知、生成认
23、知、嵌入认知、延展认知和情境认知(embodied cognition、enacted cogni-tion、embedded cognition、extended cognition 和 situ-32023 年 第 2 期ated cognition)的新进展,但这不影响认知活动要通过“计算”最后实现具象之目标。构成整体性的内在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就是心智的具象能力,即著名心智哲学家达马西奥(A.Damasio)所说的“脑海中的电影”(movie-in-the-brain)。达马西奥指出,“意识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获得脑海中的电影”;这个过程是“大脑在神经细胞回路中产生对应客体的神经模式,
24、并将它呈现为意象(image)”(Damasio 1999:9)。表征就是认知主体在自己的神经回路中产生出对应客体的神经模式,把它作为意象而呈现在脑海里,就像在脑海中放电影一样。脑海里呈现的对应客体的意象,就是对客体的“再现”,或称对它的“表征”。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一个有名的说法:“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物以理解和体验另一物”(La-koff&Johnson 1980:5),正是这一发现引起了隐喻的认知转向。所谓通过一物以理解和体验另一物,实质就是把一物(例如 A)通过认知加工达成另一物(例如 B)表征出来;我国学者刘晓力(2010:68)也认为,“表征是以某种事物表示其他事物”。刘晓力所说的“
25、某种事物”就是再现出来的事物(B),原来客体事物(A)就是“其他事物”,这就是 BA。要支配自己的行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以上的心理过程的结果进行各种类型“语言”的“语码化”,如用上文所说的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电影语言等和自然语言,以及各种职业人士可能用到的逻辑语言、数理语言、图标语言、肢体语言等,就是把这些“语言”作“语码化”处理,例如罗中立用美术“语言”的语码化画出了父亲;柴科夫斯基用音乐“语言”的语码化写出了1812序曲;日常的言语交际使用语言符号的概念描写大脑里的意象,等等。父亲和1812 序曲等之所以如此表达,主要受表达主体的意向性的制约的。那么,意向性是怎样做出这样的制约的?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表达 替代 徐盛桓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