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与心灵哲学的可能性疑...终极模拟机器”为蓝本的考察_彭怡.pdf
《元宇宙与心灵哲学的可能性疑...终极模拟机器”为蓝本的考察_彭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宇宙与心灵哲学的可能性疑...终极模拟机器”为蓝本的考察_彭怡.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 年 4 月第 2 期 第 23 卷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Apr.2023No.2,Vol.23收稿日期:2023 02 12基金项目:楚雄师范学院校级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利用云南红色图像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BSQD2111)第一作者:彭怡(1986 ),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oi:10.16112/ki.53 1160/c.2023.02.122元宇宙与心灵哲学的可能性疑难 以“终极模拟机器”为蓝本
2、的考察彭怡1,朱敏2(1.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楚雄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摘要:现实的我们无法真正体验甚至想象未来元宇宙技术的真实效果,但是关于元宇宙的叙事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照现实世界自然态度以及审视心灵哲学疑难的批判性视角。尽管许多设想仅是猜测意义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隐喻或者模型的元宇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考察现实经验得以产生的可能性条件,以及现实得以作为现实呈现在我们意识面前的视域及其界限。对于元宇宙技术前景的未来展望不仅可以使现时代的人们以某种哲学为思考工具来思考元宇宙,并且关于元宇宙技术前景的可能性空间的叙事本身可能
3、也可以激发出全新的思考心灵哲学问题的维度。在以“终极模拟机器”为蓝本的元宇宙中,玩家意识的意向性建立在技术设备的基础上,相关技术设备和玩家的自然意识一起构成了全新的“先验”构造形式。“终极模拟机器”对直接感知的意识经验的整合与重塑所可能开启的实验形而上学或许将使得心灵哲学中的许多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通过技术化的手段加以实证研究。关键词:元宇宙;“终极模拟机器”;意识体验;虚拟现实;心灵哲学;指称中图分类号:TP391.9;B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1254(2023)02 0043 09Questioning the Possibility of Metaverse and Phi
4、losophy of Mind: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Ultimate Simulation Machine”PENG Yi1,ZHU Min2(1 School of Marxism,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2 School of Marxism,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China)Abstract:In reality,we cannot really experience or even imagine th
5、e real effect of the future Metaverse tech-nology,but the narration about the Metaverse provides people with a critical perspective to observe the natural atti-tude of the real world and examine the problems of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lthough many assumptions are onlyspeculative,it is undeniable tha
6、t the Metaverse as a metaphor or model may help u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real experience can be produced and reality can be presented to our consciousness as the horizonand limits of“reality”The prospect of the future of the Metaverse technology will enable people of th
7、e present ageto think about the Metaverse with a certain philosophy as a thinking tool on one hand,and on the other hand,thenarrative of the possibility space of the Metaverse technology prospect itself may inspire a new dimension of thinkingconcerning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mind In the Metav
8、erse based on the“ultimate simulation machine”,theintentionality of the player s consciousness is based on the technical devices,which constitute a new“transcendental”construction form together with the player s natural consciousness The experimental metaphysics that may be opened bythe integration
9、and reshaping of directly perceived conscious experience by the“ultimate simulation machine”may ena-ble many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to be studied empirically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through technical meansKey words:Metaverse,“Ultimate Simulation Machine”,conscious experience,virtual rea
10、lity,Philosophyof Mind,reference关于“元宇宙”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来自于科学共同体的官方解读,对于元宇宙技术的理解和展望也会遭遇到类似于亨普尔关于物理学的两难处境,即究竟应该以当下的还是未来的相关科学技术作为理解元宇宙的基准。或者用内格尔的话说:“我们自己的经验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基本材料,而想象的范围由此又受到了限制。”1 现实的我们无法真正体验甚至想象未来元宇宙技术的效果,因此不妨采用一种叙事化的假设,因为叙事的话语似乎更有助于使我们根据隐喻类推到生活世界中的现实场景,而不必执着于对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如实表征。因为即便是对于现实中实存事物的完整而准确的表征都是成
11、问题的,更不用说对于想象中的可能世界事物的如实“观察”了。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巴里丹顿在 自我一书中设想的“终极模拟机器(Ultimate Simula-tion Machine)”作为元宇宙的理想模型来作为思考的基点。当然,这种借用是就功能效果而言的,而并非意味着同时承认了他的相关哲学预设。一、内在与外在的视差跨越就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而言,“终极模拟机器”的发展和运用将为人类提供自我知晓的工具和可能。假如关于 U SIM 游戏机的设想成为现实,无疑将会成为物理主义同一论的有力支撑。如果如同机器功能主义者那样不将与心理状态同一的过程仅限定在神经生物领域,而是扩展至与神经纤维具有相同的因果作用的更
12、为抽象的功能角色的话,就似乎可用以说明终极游戏机中的一般情形。对于终极游戏机之外的技术人员而言,并不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实体,存在的仅是一个单一的物理事件,即玩家心理体验游戏机运行。玩家的特定时刻的体验或是游戏设备在该时刻的物理状态其实只不过是以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描述同一个过程而已。技术人员可以说“他看见了一只恐龙”,或者,他也可以说“游戏设备进行了如此这般的运作”。玩家体验到自己看到了一只猫,而此时在后台技术人员看来正是设备处于某一个特定的物理运行状态44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巴里丹顿在 自我一书中指出了现在的游戏机的一个局限,“它们提供的是对你的外部环境的模拟
13、,但你本人却丝毫没有变化。”(见巴里丹顿:自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第71 页)目前技术条件下的这一代游戏机可以提供高度逼真的外部环境,但是玩家无法身临其境地置身于游戏场景之中来体验完全逼真的感受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里丹顿设想了将来可能出现的一种“终极(ultimate)游戏机”:“这一终极游戏机将能够提供完整的模拟场景,包括对现实一切层面的模拟。它不但提供声音和视觉效果,还可以提供整套逼真的身体经验。”(见巴里丹顿:自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第70 页)。“你所有的经验会来自于你(也许会)佩戴的头盔,这个头盔可以直接对你的大脑产生作用。由于有了这样的设备,你可以
14、不需要离开扶手椅,就得到完全逼真的经验,去探索任何你所选择的环境。”(见巴里丹顿:自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第 71 页)。巴里丹顿对于未来“终极(ultimate)游戏机”的设想还不止步于此,他还设想“终极游戏机必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正如它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彻底改变一个人身体的外部表现一样。如果你想知道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军队的样子 也就是拿破仑自己内在的(on theinside)想法 那么这台机器为你提供一套拿破仑心理的复制品。这台机器会暂时消除(和储存)你的心理 你的记忆、信仰、抱负和意图、希望和恐惧、语言和理智能力 并用那个法国将军的心理复制品取而代之。”(见巴里丹
15、顿:自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第71 72 页)。因此,要使得“终极(ultimate)游戏机”能够产生终极的游戏体验,还需要另外一项技术,巴里丹顿将之叫作“终极模拟机器(Ultimate Simulation Machine)”,简称为(U SIM)。同一论不像通常的唯物主义所作的那样,通过否定心灵来克服二元论。同一论者承认心理事件的存在,但坚持认为它们不是与物理事件相对应的存在,而是等同于某些物理事件。假设当幻听的患者说出“我现在听到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的时候,脑外科医生打开患者的头颅正好看到相应的特定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外科医生之所以没有听到交响乐乃是由于处于兴奋状态
16、的是患者的大脑的特定神经纤维而非外科医生大脑的神经纤维,因此并不妨碍将患者的内在心理事件和医生观察到的患者大脑的物理事件视为同一过程。如果此时的外科医生的大脑也处于与患者相同的状态,那么他也会听到患者听到的相同的音乐声。同一性理论认为内在的偶发心理事件并非是精神性的,而是与其所出现的神经中枢系统中所出现的状态相一致。诸如“欲望”“信念”“情感”等终有一天可以为神经生理学家在物理层面上准确说明,尽管目前它们是一些无法进一步弄清楚的心理状态。之中,二者只是意义不同但是却指称相同的对象。在 U SIM 中这一切似乎得到了印证,玩家的意识对于元宇宙中的事物的因果影响是通过纯粹的物理事件发生的,他的有意
17、识的决定转化为某种可供系统计算的数据,然后经过计算才转化为玩家意识经验中的客观事物的某种基于玩家主观意愿的行为所导致的因果变化。依据自然主义二元论者的主张,“意识是由我们大脑中的计算活动产生的”2 201,并且“以很多复杂的方式依赖于我们大脑里边的变化”2 200。因此,如果元宇宙的相关技术设备使得大脑发生了影响其计算活动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塑造了全新的意识体验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设备维护和操作的技术人员来说,记录和确认玩家的意识经验也就是记录和确认设备的运作过程,这并非意味着关于玩家意识经验的描述与关于设备运作的物理描述所指的是同一个意义,而是说就玩家的意识体验是一个过程而言也等同于设备的某
18、种物理过程。玩家的意识体验并不是游戏设备之外的某种实体。就玩家的虚拟现实体验是对于一个游戏过程的记录而言,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理过程。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只需要控制物理事件就可以创造虚拟现实世界及其体验,而不需要去承担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创造精神实体或是心智事实的工作?如果物质系统的因果链条网络的作用机制及其力量能够得到完整的描述,那么任何对于物理事件之外的需要的设定就是多余的了,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描述总是不完备的。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终极虚拟机来体会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不是说玩家通过终极虚拟机可以在房间中双脚倒挂而头朝下或是玩家可以不用视觉通过反射高频率声波信号来控制运动,因为这些实际上
19、是以人类的经验为材料来想象如何像一只蝙蝠一样行为。这里的问题是游戏设备能否帮助人类突破想象范围的边界去感受蝙蝠的内在生活。在托马斯内格尔的设想中由于受制于人类的心灵资源而无法通过补充、减少或是修改当下的经验来完成这一想象。那么,借助于终极虚拟机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U SIM 要创造出人的现实体验不仅需要物理设备和物理输入,同样还得依靠人所先天具有的意识能力。“在这里,还原论的议题是不对的:问题不是把意识还原到神经的 物质过程;相反,是要弄明白意识如何单单通过嵌入社会关系和物质添加的网络中而浮现出来。”3 50虚拟现实技术虽然不必创造处境作为意识对象的物理现实,但是必须控
20、制包括玩家大脑在内的整体知觉系统。换言之,缸中之脑所谓的“我思”实际上是缸与脑共同构成的系统在思。依据神经科学家朱利奥托诺尼的说法“意识与一个系统里边的信息数量有关,但更关键的是,也与这 一 信 息 被 整 合 进 一 个 整 体 中 的 程 度 有关。”2 200照此推论,我们可以想象元宇宙系统重新整合了信息并形成新的意识经验。据此可以假设,如果将元宇宙技术与玩家的大脑看作一个系统整体,那么就可以产生类似甚至超越现实的人的意识经验。终极游戏机控制着玩家的知觉感受性,而不是提供作为知觉感受来源的物理对象的微观物理基础。U SIM 技术则似乎提供了一种跨越两种视角的途径。随着观察位置的改变,对象
21、发生了明显的位移,不同的观察位置给出了不同的视域。U SIM 的实现可以同时弥补物理主义同一论以及描述心理学的某些不足。意识研究的对象“似乎发生在另一个维度:即私有的、主观的第一人称维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而其他人无法直接访问。”4 355那么,研究诸如石头、树木、鸟类等物质对象的“这些标准的 第54第 2 期彭怡,朱敏:元宇宙与心灵哲学的可能性疑难 以“终极模拟机器”为蓝本的考察第一人称立场的私人性质使得自我觉知自己意识的方式在范畴上不同于与他人认识这个意识的方式。意识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事件引发行为,可以对它们作出功能性的描述,但根据功能状态或是意向状态的解释系统可以归于如人类一般行为但却
22、没有意识经验的机器人或其他形式的自动机,因而是不可分析的。还原主义的方法基于对被还原对象的分析,而对于心理的还原分析无法把握住经验的主观特性。正如屏幕上显现的熊猫图像随附于诸多的小原点一样,如若离开了人的知觉能力而仅提供小原点的话,是不可能产生作为熊猫图案出现的画面的。科学家可以从外部视角客观描述蝙蝠大脑之中的微观结构以及与声呐系统回声定位功能的运行相对应的大脑变化,但是却无法从自在视角出发去切身感受蝙蝠的内在意识经验。如果物理事件与心理事件是完全同一的,那么掌握了全部的物理信息也就等同于掌握了全部心理信息,但是我们仍然无法想象作为一只蝙蝠是怎样的感觉。换言之,对于物理信息的还原总是会有遗漏的
23、主观体验内容。如果我们的研究内容包括了内在的意识经验和外部的物理状态,那么通过外部视角的观察研究还是无法通达内部的心理经验;如果我们为了保持研究的完整,一开始就将内部心理经验排除在研究之外,那么我们的研究就是不完整的。参见托马斯内格尔: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转引自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年,第105 119 页。三人称客观方法与研究人类意识的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4 355丹尼尔丹尼特大胆拓展了“第三人称”视角的实证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运用边界。通过对于实证方法的约束条件和规则的严格限制将之与被试的“第一人称”视角相结合,提出了与自我现象学相区别
24、的他者现象学(heterophenomenology)。“他者现象学是一种基于客观科学的第三人称视角来研究第一人称现象的现象学。”4 356如何客观地研究属于私人领域的意识经验?研究物质对象的实证科学的科学性在于可控制性与可重复性,其所依赖的是先进的控制装置和数据分析。与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进行观察和实验的物质对象不同,被作为实验对象的人类主体可以借助语言同实验人员进行交流,“这是他者现象学的核心:它利用我们执行和解释言语行为的能力,产生了一系列主体关于其意识体验的信念。这一系列信念充实了主体有关他者现象的世界:一个取决于主体 S 的世界,一个主体的主观性世界。他者现象学的全部细节,外加我们所
25、能收集的同时发生于主体大脑之中以及周遭环境里的所有事件,构成了人类意识理论的全部数据,这里面没有遗漏任何有关意识的客观现象和主观现象。”4 356在该项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区分被试的意识经验与其对于意识经验的信念之间的差别。如果真的实现了丹顿所设想的终极游戏机,那么,对于游戏机的玩家而言,此时的感受质不再可被归结为由意识对象的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原始感觉。此时感觉经验之中无法抽象出内在的本质性的感受质,毋宁说一切感受都无法独立于与游戏机技术设备的关联。那么,我们借之可以区分出意识的属性与产生意识体验的物理、生理过程。依照丹尼特的说法“想象整个宇宙都是一团幻觉,是笛卡尔的恶魔虚构出来的,对你来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 心灵 哲学 可能性 终极 模拟 机器 蓝本 考察 彭怡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