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双融视角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pdf
《文化双融视角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双融视角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1 6卷第3期2 0 2 3年6月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J o u r n a l o fM a n a g e m e n tC a s eS t u d i e sV o l.1 6N o.3J u n.2 0 2 3案例教学研究文化双融视角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谭 畅,石声萍(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 0 0 7 1 5)摘要: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的管理学课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应着重于推进它与本土教育文化的有机融合,文化双融视角下的教学创新探索即是一次有力的尝试。文化双融是指不同思维方式或行为模式的内在整合与连接,本质是平衡差异与超越对立。一方面,在案例教学理念上,东
2、西方教育哲学存在问题的解构与整合、独立思考与群体智慧、因材施教等值得文化双融之处;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方式上,可以基于过程导向,从课前、课中、课后设计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并进行课堂实践检验,实现教学理念之“道”与教学方式之“器”的相得益彰。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文化双融;过程导向;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中图分类号:C 9 3 文献标识码:A D O I编码:1 1.7 5 1 1/J MC S 2 0 2 3 0 3 0 9收 稿 日 期:2 0 2 2-0 1-1 6基 金 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球生产网络中专利密集型产业竞合格局的动态演化、形成机制及其战略有效性研究”(7
3、 2 0 0 4 1 8 6);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工商管理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2 0 2 0 5 3);西 南 大 学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项 目“文 化 双 融 视 角 下 管 理 学 一 流 课 程 的 建 设 与 实 践”(2 0 2 0 J Y 0 4 1)作 者 简 介:谭畅,女,湖北利川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战略、案例教学法;石声萍,通讯作者,女,贵州贵定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营管理、案例教学法,E-m a i l:4 6 1 2 1 5 5 0q q.c o m
4、。0 引 言2 0世纪8 0年代初,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现代教学方法自西方引入中国,它通过对企业“最佳实践”的分析来整合管理职能上的精华,可以在提升学生情境体验感的同时启迪决策思维与管理智慧,因此在管理类课程中被迅速推广1。然而,案例教学法的引进也存在一些“水土不服之处”2,例如,西方模式重视个体的独立性,侧重鼓励个体观点的表达,课堂效果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相连,在应用于中国课堂时,对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西方模式对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路径关注不够,而这正是中国课堂的优势所在。因此,带有西方印记的案例教学法,在与中国本土教育文化的有机融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以实现从“西 方引领
5、东方”向“西 方 遇 见 东 方”的转变3。因此,以平衡差异与超越对立为本质4的“文化双融”可以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上为中国案例教学的发展提供新视角与开辟新路径。本文以文化双融为主体视角,对构建东西方教育思想有机融合的案例教学模式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提炼形成一种可推广的基础教学模式,以供广大学者参考与借鉴。1 先行研究1.1 文化双融“文化双融(Am b i c u l t u r a l i s m)”是由陈明哲教授于2 0 1 3年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概念4,启蒙于对“悖论”的认知和探索3。西方习惯于以“二元论”中“非此即彼”的思维看待悖论5,而在东方语境中,“悖论”不仅要考虑冲突中的各个部分
6、以及存在冲突的状态,还要考虑整体,以及它与冲突各方间的关联。这种东方认知体现两者共存的“相互依赖对立”思维,也正是“文化双融”视角的底层建构,即在处理差异点时,强调“两者共存”的战略性思维,以实现动态平衡。与此同时,文化双融既作用于认知基础,也具有强烈的行为导向,这一行为导向使其具有持续追求的特质,强调过程而非已经存在的结果4。近年来,文化双融的理论概念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管理学界所接受与应用6-8,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新发展:一方面,它开始跳脱出“悖论”研究框架,横向延伸扩展到处理世界观、认识论、人际关系、时间观念等一般性的东西方哲学观念差异9;另一方面,它也不再仅局限于单个层次,“文化”所代表的
7、思维方式或行为模式开始纵向发展到行动、个体、组织等跨层次的融合中。总体而言,文化双融的新发展跳脱了“二元论”较为割裂的框架,从最初的侧重“超越对立”发展到侧重“平衡差异”,以达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最终目的。1.2 文化双融视角下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具有普适性强、标准化程度高、易用性强等特点,这是其在中国管理教育中被推广的基础1 0,但因其底层建构是西方教育哲学思想,在中国本土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水土不服”2,因此文化双融的内涵能恰如其分地为中国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 1。陈明哲教授致力于在带有西方印记的案例教学模式中融入东方教育元素,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化双融案例教学风格,取
8、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1 2。本文根据长时间的教学观察与教学实践,从认知基础与行为导向两方面对这一案例教学风格进行理念与模式提炼,形成如图1所示的研究框架。图1 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框架F i g.1 Ar e s e a r c hf r a m e w o r ko f t h ea m b i c u l t u r a l c a s e t e a c h i n gm o d e2 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2.1 案例教学理念的文化双融在案例教学的认知基础上,东西方教学理念既存在诸多差异,又拥有相通的底层建构。文化双融的视角能够整合差异、保留共性,实现动态平衡。2.1.1 问题的解构
9、与整合在东西方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案例教学的灵魂 “问题”的实施倾向存在区别。西 方文化长于分析,沿袭亚里士多德“二者择一”的互斥逻辑,在思维上侧重于拆解与细分1 3,体现在案例教学中便是注重通过问题对案例内容进行“解构”,问题设计逐步向单一细节方面推进。而中国文化则长于整合,推崇“两者兼具”3的平衡感和全局观,体现在教学中便是习惯于以关系视角去看待事物。在案例教学法引入初期,中国的应用一般是从分析型问题导向开始的,而“整合”理念的加入,可以成为现阶段173 第3期谭畅等:文化双融视角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陈明哲教授先后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弗吉尼亚大学达
10、顿商学院,对于西方采用的案例教学模式拥有深刻的认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他幼年师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四书五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也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开展教学实践,对于东方教育哲学与教学实施特点有独到感悟与精准把握。案例教学法进行本土融合的起点,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找到解构与整合的平衡点,实现博采众长的效果。2.1.2 独立思考与群体智慧西方社会推崇的价值观里“个人主义”色彩浓厚,体现在案例教学中是以平等探讨式的方式鼓励个体观点的表达,这难免会忽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性;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推崇“集体主义”,有时学生会顺应集体思维的走向,从而掩饰自己的
11、真实观点。独立思考是西方案例教学法的基石,它与中国教学实践的融合方 式 应 该 是 打 破“个 人 中 心”与“群 体 思维”1 4,实现“群智共享”1 5,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的愿望和群体智慧的激发与吸纳达到适度平衡。2.1.3 因材施教根据学习对象的背景、经验与水平进行对应教学,即因材施教1 6是一个朴素的教育理念,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与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在认知基础上,因材施教是东西方教育的相通之处,但在行为导向中,因为十分考验案例教师的专业敏锐度、共情能力、时间精力投入度等综合因素,这一环节往往被群体的普遍性所取代或者被直接忽略。因此,因材施教的文化双融是跨认知层次和行为层次的融合,注重理念与
12、实践的融合,难点在于知行合一。这种融合需要秉持尊重个性、精确制导1 5的原则,将教学主要关注点从结果转移到整个过程中,对教师的“用心深细”是巨大的考验。2.2 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文化双融的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学过程的细节来具体实现。本文按时间特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解析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图2 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F i g.2 T h eb a s i cp r o c e s so f t h ea m b i c u l t u r a l c a s e t e a c h i n gm o d e2.2.1 课前:层层递进的有效铺垫课前
13、准备是引入文化双融教学理念的关键步骤。在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中,除了为保证时效性而对案例内容和后续进展进行针对性更新之外,以学生视角为出发点的换位思考是对教师的重点要求,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有关背景与学习水平,可以通过简历、公开资料等形式建立一个表格型学生信息库。此时,教师也就与学生们“初步认识”了。学生信息库的使用是实 现“精确 制导”“因 材 施 教”的 有 效工具。问题导向是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重要内核。为实现解构与整合的平衡、群智共享和因材施教的效果,精心设计的问题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案例热身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入一个略微放松或有所感悟的学习状态中,可以讨论学习与生活感悟或者聊聊不
14、同文化或思维模式,活跃课堂气氛。第二类是案例主题问题,目273管 理 案 例 研 究 与 评 论第1 6卷 的是通过引入具体的管理分析工具,深入剖析案例内核,逐步上升至理论内涵与实践启示,甚至管理哲理与人生哲学的探讨等。教师对这类问题的数量、深浅分类、逻辑串联性需要做充分准备,剖析问题与总结问题要分配得当,以备课程中的动态筛选。其中,结合前述的学生信息库,还应针对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设计一些特定的问题,让这些专业知识由学生之口在同窗间进行传递,激发集体的学习积极性。第三类是小组讨论问题,问题设计以情感交流为切入点,逐步发展至对案例的探讨。其中,小组的分组方式是关键,教师要结合学生信息库,选取与当
15、前案例有关联的几个关键信息,以信息相同或相异程度最大为准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中国文化中的“关系”观念,有意在这些学生之间建立连接点。情感交流问题以关键信息为基础设立,而案例问题来源于案例内容,但比案例主题问题更加开放,这将激发学生各抒己见。上述三类问题的设计都应以“精一”为原则1 5,即持续地思考“本”,专注而用心地立足于“本”来行事。在形式上,“精一”可以表现为以“一”来进行提问,例如一个理解、一个功能等,以此精炼问答;更进一步地,问题设计的高级追求是提出问题、寻求答案、产生更深层次的困惑、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也是朝“本”无限接近的过程。在案例里,能够深度探讨
16、一个“本”的问题,传达一个“本”的信息,就是卓有成效的文化双融教学案例。2.2.2 课中:环环相扣的课堂动态案例课堂以问题与讨论居多,动态性高,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是以“三部曲”的设计为课中的底层建构,形成一种“锚”的作用,达到动中有静的效果。“三部曲”中首先是“一个回顾”,即对上一次课程内容的复习,在逐个回顾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连接本次案例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上的衔接。其次是“一个问题”,即进入本次案例主题,以课前设计的问题开启讨论。对于一些特定情景性案例,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去讨论问题,被赋予固定立场的学生可以拥有决策的真实感,更容易激发其兴趣与潜力。最后是“彼此评论”,即让学生总
17、结本次课堂谁的发言最触动自己。这是案例课堂上最具匠心的部分,是为实现群智共享的特别设计,还能形成对本次课堂收获的一种总结。要演奏好课中“三部曲”,追问技巧是重点与难点,这与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息息相关,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案例教学实践中锻炼与培养。训练追问技巧的一种可行路径是从细节处入手,从“用 心 深 细”慢 慢 向“高 感 触 动”提升1 5。教师可以借助课前准备的学生信息库加强互动,逐渐提升对接他人频率的能力。除了追问技巧,课堂动态的有效调整也需要依赖教师的“用心深细”,例如,鼓励课堂讨论中较为沉默或被动的学生发表观点、根据学生的讨论热情调整后续问题设计等。教师在课中扮演着“伴读”的角色,适
18、当引导,注重从启发个体思考到启迪群体智慧,再到形成个人反思的过程。2.2.3 课后:立人立群的客观反馈在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中,课程尾声是“立人立群”的开始,主要通过给自己的一封信、成绩评定、反馈信或反馈视频等形式实现。给自己的一封信是让每位学生就课程体验写一段话给未来的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三个月后可以取回,以此达到从群智共享回归个体思考与进步的目的。成绩评定是由课堂成绩、考核成绩和课程贡献值综合决定的,主要采用“三角验证法”,即针对同一对象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资料来源或评价策略,以相互验证。课堂成绩由教师与助教独立及时评分,再合议;考核成绩如果是论文,则还会引入第三方进行独立评分,再进行合议
19、;而课程贡献值则是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中的点睛之笔,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课中建立起的群智共享氛围。课程贡献值采用电子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整个课程中对自己最有启发的同学并说明理由,再附加一个“你对于课程的感受或建议?”的固定问题。贡献值得票较多的学生会有成绩加分,而对于课程感受,教师不论收到的是正向意见还是负面反馈,都可以成为师生进行沟通的桥梁。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本身对于教师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帮373 第3期谭畅等:文化双融视角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助教师达到“高感触动”的境界。反馈信或反馈视频均是以课程中学生的精彩发言或深度提问为素材,在结课时为每一位学生发送一封包含成绩的结课信,或
20、者为班级播放一个名为“群智共享”的视频,其中还可以涉及对学生反馈意见的回应。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在使学生回顾自我提升历程,完成自省,也为整个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2.3 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在落实文化双融案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原则:细节与系统的精一原则。该原则是指在细节上追求极致,又着力于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的系统。教师根据课程内在逻辑和联动关系,通过系统和细节的配合凝聚成不断深化的课程“精一”核心。共享共建原则。该原则是指通过高感触动的追问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形成一种在课堂内“群智共享”的动态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取多维度、多层面的观点,完成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视角 案例 教学法 创新 实践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