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加文·科琴与艾伦·伍德社会主义观之比较.pdf
《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加文·科琴与艾伦·伍德社会主义观之比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加文·科琴与艾伦·伍德社会主义观之比较.pdf(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332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加文科琴与艾伦伍德社会主义观之比较郭丁摘要: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科琴与伍德对社会主义都有着自独到的解读与见地。科琴认为社会主义必将产生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表现为一种普遍的公民美德的实现,通过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升级与改善最终抵达民主社会主义的归宿;伍德指出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抗剥削阶级与剥削制度的斗争才能实现,而民主只有在社会主义中才能突破资本主义“形式民主”的案白,实现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统一体。本文分别从社会主义蓝图的构想、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三个方面,对二者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我们理解西方左派学者的社会主义思想,正
2、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加文科琴艾伦伍德社会主义阶级及民主20世纪末,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与此同时,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却逐渐步人发展的“黄金时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英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 ZYJC710018)阶段性成果。333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代”,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学者不得不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反思,并研究如何在日渐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在艰难探索中,他们逐步将思想聚焦于马克思所主张的社会主义,逐步把目标设定为建构不同于苏东模式的社会主
3、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思想”。英国新左派代表性人物、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加文科琴(GavinKitching)对社会主义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与见地,他的著作社会主义的再思考:一种更好实践的理论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与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归宿。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艾伦梅克辛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在其代表性著作新社会主义中阐述了自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对科琴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分析与评判,指出科琴在一定意义上是一名柏拉图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两位学术巨壁围绕社会主义的相关探讨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比较研究。马克思通过发现唯
4、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得社会主义得以从空想的乌托邦荒原走出,奠定了其转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琴与伍德都笃信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理论,但二人围绕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构想的内涵与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存在较大的分歧,在关于社会主义中民主的实现形式方面也存在差异,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致思理路。一、分歧根源:对未来社会主义蓝图的不同构想恩格斯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乔瑞金:英国新左派的社会主义政治至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2 0 1 4 年第9期。2马克思恩
5、格斯全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5 8 年,第4 7 9 页。334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共产主义者不是把某种哲学作为前提,而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共产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大工业以及由大工业带来的后果,是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由于随之而来的不可遏止的竞争,是由于目前已经完全成为世界市场危机的那种日趋严重和日益普遍的商业危机,是由于无产阶级的形成和资本的积聚,是由于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科琴与伍德对工人阶级能否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运动存在迥然相异的主张,究其根源在于二人对社
6、会主义理念与构想的分歧。在科琴眼中,社会主义世界的建构需要花费几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这样的世界形成的本质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繁荣以及有着相当技术、知识和思维复杂性的市民社会”。从长远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普遍却极不平等的物质繁荣,导致了越来越复杂的工人阶级队伍的出现和壮大,这将会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诸多有益的影响。科琴指出,社会主义从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是必然的,而在物质贫乏的社会产生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不发达与落后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者应乐见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实现莫定基础,“当前左派的中心任务应是帮助尽快为恢复资本主义的繁荣创造条件,同时推动资本的
7、重组,从而为工人阶级带来真正的政治和经济收益”。他认为现实中以伍德为代表的左派知识分子的路线已与主流政治渐行渐远,他们沉迷于附着在过时的论断与守旧的价值信条上,固守于工人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路径,这注定只能是炊沙作糜。在科琴看来,现实中为不同的目标所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 年,第6 7 2 页。Gavin Kitching,Rethinking Socialism:A Theory for a Better Practice,London andNewYork:Methuen,1983,p.1.Gavin Kitching.Rethinking
8、Socialism:A Theory for a Better Practice,London andNewYork:Methuen,1983,p.29.335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驱使的个人与组织的行动效果常常会与其初衰相差甚远,追求社会主义的个人与组织采取的行动经常在实际上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没有社会主义观念的个人或组织所采取的行动也许实际上促进了向社会主义的迈进。科琴指出,要确定最现实的社会主义目标,首先应明确社会主义真正的构成因素与发展方向,以及最可能动员相关受众的目标。伍德指出,科琴的社会主义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他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基于物质利益,而应去说服那些在公正平等思想指导下拥
9、有独立价值信条的人们,使其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所提供的高层次的、理性的生活目标。事实上,他用“更为古老的公民概念来重塑社会主义的构想,即共和主义的美德”、关于公民的责任和权力以及公民的被动权利”等理念”。诞生于古雅典伯克利时代,后经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与卢梭(Rousseau)所推崇的公民美德与共和理想,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也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在科琴的社会主义构想中,公民理想取代了阶级利益成为社会主义斗争的集体动力,人们首要的社会身份认同应是作为公民的一分子,而不是阶级的一员。科琴用公民的概念界定了一种不被物质利益所驱动和附着于阶级因素的身份角色认同,在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层面
10、上构建起公民的集体行动倾向与共同理想,即为抽象的民主冲动所驱使,并凭借其自身美德、自我约束与对普遍利益的理性承诺,来建立起对社会主义目标的理念与信仰。伍德由此指出,与马克思消灭阶级与剥削的社会主义目标不同,科琴的社会主义目标更倾向于一种道德理想,用哲学上道德的社会主义替代了实践中科学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一种倾向于精英主义的社会主义。不过,在社会主义的再思考:一种更好实践的理论一书最后的附录中,科琴也指出应设法扭转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逐渐转向精英主义Gavin Kitching.Rethinking Socialism:A Theory for a Better Practice,London and
11、NewYork:Methuen,1983,p.131.336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的趋势。“左派知识分子与任何有效的政治行动的分离日益增多”,唯一真正与持久的解决方案不在于理论上的批判,而是要把左派知识分子与大众联合起来,寻找一种更为可行与广受大众认同的左翼政治。可见,在科琴的理论中,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者被告知,与普罗大众的结合将导致自身在知识与道德上都不再适合继续接受社会主义的预言,但他们却又因与人民群众相脱离被击为一种精英主义政治,这看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的。科琴的回应则是社会主义者应静观资本主义的发展,直至生产力、物质资料、社会条件的发展程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来说到达足够成熟的
12、历史阶段。否则,在一个漫长的资本主义繁荣时代把大多数人的知识道德水平提升到目前少数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之前,这个论将一直存在。伍德认为科琴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社会主义,陷人了一种空想,其自身的假定条件并不成立,因此其不得不歪曲事实来维护这种论断。伍德指出,“共和主义”的美德和公民理想从来没有像科琴的论述中所表明的那样,是与物质利益相分离的,一种阶级中立的公民人道主义从未存在过,共和的动机始终坚定地植根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实际物质条件及其相对于他人的利益中。伍德将卢梭的理论与科琴的理论进行了比较,与科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卢梭比马克思以前的任何一位重要思想家都更能认识到,没有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就不可
13、能有“一般愿望和共同美德,而且,在一些人被另一些人剥削,以致他们的利益不可避免对立的地方,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利益共同体”。卢梭视野中的共同意志不能脱离于共同利益而产生,公民美德也不能撇开物质生活的现实基础而独立存在,正因为存在着不平等与剥削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要使得人们可以普遍性地为公民理想而1Gavin Kitching.Rethinking Socialism:A Theory for a Better Practice,London andNewYork:Methuen,1983,p.177.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尚庆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8 年,第1 2
14、82页。337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奋斗,便要努力消除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不平等的基础,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可见,卢梭与科琴的分歧根源在于对公民美德与理想社会的关系看法不一致,卢梭认为只有在理想社会中才能使得真正的公民美德成为可能,而科琴则坚持公民美德才是寻求构建理想社会的先决条件。伍德认为马克思的观点与卢梭的一致,对美好愿景与共同愿望的驱动不可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而应是寻求摆脱压迫与剥削的普遍共同意志。在伍德看来,科琴“赋之以相当重要性的市民理想在雅典诞生的前提条件,与他自已的假定正相对立”。市民理想并不是由知识分子或富裕阶级表达出来的,而正是普通农民与技工等平民阶层出于淡化贵族特权与建构
15、城邦这一市民共同体推崇出来的,但市民理想的道德价值并不会因为其出身于“庸俗”“卑下”的平民阶级而被贬低。科琴对群众运动与集体行为的分析模式是一种假定事实的歪曲判断,他认为民众在革命中只是被否定性冲动驱使的盲动暴民,并随时可能为物质利益放弃真正的革命理想。伍德指出,科琴社会主义的一般愿望与共同美德必须建立在一种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之上才能实现,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的存在必然造成利益的对立,这种利益共同体在社会不平等没有被消灭之前是不可能产生的。朝向社会主义美好理想的冲动不能是“被拔高的、无根的道德感受,而应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渴望解除剥削和压迫的现实激情”。如果社会主义在物质条件中失去了现实根基,其
16、实质就转化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的构建,这种重任将不得不由左派知识分子来承担,社会主义革命便会变更为一种精英主义运动与其初衷渐行渐远。伍德将科琴的理论形容为道德说教式的社会主义,认为其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她坚持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与革命地位仍然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尚庆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8 年,第1 2 7页。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尚庆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8 年,第1 2 9页。33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是构成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素材,主张社会主义政治主线的原则必须由阶级斗争来导引,社会主义组织的首要原则必须是坚持工人阶级的利
17、益与社会主义政治之间的本质联系,这不仅是一种政治口号或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虔诚,而且在现实中有切实操作的可能性。纵观工人阶级的斗争史,可以看出无论他们是否把社会主义当作追求的目标,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都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的形成,这是由资本与劳动的结构性对立决定的。工人阶级自身的阶级利益不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框架内得以实现,他们通过政治斗争进行生产方式的变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自身的解放,使得旧秩序中的被剥削阶级置身于构建新社会秩序的领导地位。在伍德的社会主义蓝图中,工人阶级的特定利益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自我解放的实现也包括了将全人类从阶级剥削中解放出来。不仅如此,伍德还拓宽了社会主义
18、构思的内涵,扩大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把人类社会追求的诸如和平、民主、安全、环保等理想置于社会主义的视野之内,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阻碍了人们对于这些目标的追求,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作为“普遍的人类之善的命运,社会主义能够与人类普遍利益联结在一起。由此,伍德指出,左翼知识分子应当去教化与培育工人阶级进行统一起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漫长与艰辛的劳工运动解放斗争中,得以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才能真正达至“普遍的人类之善”。二、争论焦点:对工人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不同立场马克思曾经赋予工人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并指出这是由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地位所决定的。但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19、与变革,工人阶级社会地位和经济处境得到了提高与改善,革命意识也发生了变化。对传统工人阶级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的革命主力军,承担起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科琴与伍德存在着不同的剖析与判339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断。伍德坚持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认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革命主力军必须是且只能是工人阶级,而科琴虽然表面上并没有拒斥与放弃工人阶级,但在一定程度上泛化了工人阶级的定义并对传统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提出了质疑。首先,科琴赋予新形势下的工人阶级以新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传统工人阶级的体力工业工人定义,他把“那些为了获得工资与报酬出卖自身劳动力的所有人群一一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也吸纳到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中,
20、从而使得工人阶级覆盖的人群更加宽泛了。但随之,科琴将他的新工人阶级一白领工人等脑力劳动者纳入其社会主义计划时,却把传统的体力劳动者仅仅作为一种阶级的同盟从属于脑力劳动者,或甚至于直接排除在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力军之外。科琴认为,人们受到剥削的程度越深,对自身受到压迫的意识与希望变革社会来消灭剥削的意愿反而会越微弱,而在客观上受到压迫较少的白领工人,比遭受物质剥削的传统工人阶级更具有自信与富有想象力来接纳一种新的激进政治立场。传统工人阶级受到严酷的压榨与剥削,其肉体生存的基本保证虽然不会受到威胁,但在时间与精力上无法对自身及社会进行广泛反思,容易产生出一种本质上是纯粹防卫性与经济性的抵制革命的意识。
21、科琴由此指出并不能将社会主义斗争的动力过于依附在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上,深深附着于物质利益的人并不适合接受社会主义的预言,人们的知识水平与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程度成正比。对此,伍德总结道,在科琴的社会主义方案中,“真正的社会主义选民,包括这样一些人,这些人拥有必要程度的知识与精神自由、想象力、自信,拥有接受理性的和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理想的自觉性,以及从赤裸裸的物质关联中解放出来的特点 Gavin Kitching,Rethinking Socialism:A Theory for a Better Practice,London andNewYork:Methuen,1983,p.13.艾伦伍德
22、:新社会主义,尚庆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8 年,第1 1 92页。34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总第2 8 辑)可以看出,科琴之所以强调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不能担任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基于其对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的独到见解而得出的。在科琴看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部分见解非常重要但同时又相当狭隘,他并不认为经济基础对政治力量的决定作用是普遍的。在他看来,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并不是一种经济与政治力量的严格对应,不能简单将之视为一种极端的经济决定主义,经济基础对政治与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决定程度是随着物质阶级对物质本身的关注程度而变化的。传统工人
23、阶级由于遭受压迫造成其经济物质条件匮乏,他们的思想与意识并未从物质关注中解放出来,无法摆脱狭隘阶级私利的束缚,被物质条件决定为一种本质上是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科琴认为,对于劳动阶级与穷人来说,即使被社会主义运动家引导产生出革命意识,但由于自身道德与知识水平总体上的缺陷,以及对剥削的过度关注,还是会导致社会主义政治行动的群众基础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和物质动机上。这些因为绝望而投身运动与支持革命的贫苦大众作为革命主体在本质上与追求自身经济私利的资本家相同,所以很容易被物质利益收买。而与之相反,富人与脑力工人的革命动机并不是为了改善物质条件,他们更易于通过理性思考与伦理对话来接受与追求关于公民美
24、德、人道主义目标与社会主义的理想。因此,对于现实中社会主义的革命主体问题,科琴指出英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尝试需要得到普通民众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并不能建立在传统左派所宣称的工人阶级对物质利益的关注而引发的阶级斗争上,因为“如若英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涉及任何程度的经济混乱,那么短期、甚至中期的物质私利将会导致英国工人阶级不再支持这种转变”。“要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科琴强调,“就不要支持工人阶级在经济利益上去反对资产阶级,而是要相信关于普遍利益Gavin Kitching,A Reply to Ellen Meiksins Wood.New Left Review,163,May/June1987,p
25、.124.341主体的流变与民主的实现的特定看法,即通过消除阶级而超越特定阶级利益的观点。这样一来,纯粹的经济生存问题以及增加工人阶级消费的要求越不迫切,这个阶级就越能把自身积极投人到关于真正的普遍利益的讨论中去(在政治与伦理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伍德看来,科琴的理论前后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之处,科琴论证的出发点是对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普遍规律陷入经济决定论的澄清,但在他展开对物质条件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探讨时却陷人了新的物质决定主义。科琴对于对传统工人阶级作为革命代理人的驳斥,是基于一种可能被认为是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的观点,即物质条件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由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体 流变 民主 实现 社会主义 比较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