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doc
《第三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时间:10月14日 导学稿(八年级 物理) 备课:雷熹 审核:陈先锋、陈智才 师生共同成长记录 第一节 透镜(1课时)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能画出经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通过用手感觉两种透镜在构造上的不同,培养自己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找出辨别透镜的方法。 4、初步培养自己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重点、难点 凸透镜、凹透镜的区分方法 课前准备:凸透镜、凹透镜 多媒体 导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光线会拐弯吗?若会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拐弯? 答: 。 2、折射的定义: 。 3、海市蜃楼的形成应用了 。 (二)、自学课本P60的内容。(注意三条特殊光线) (三)、小组合作讨论搞清楚以下知识: 1、凸透镜是: 。凹透镜: 。 2、凸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 作用,它们都是由于光通过透镜 射而形成的。 3、主光轴: 4、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 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 到 叫做焦距。 (四)小组探究凸透镜、凹透镜的区别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哪种透镜是凸透镜,哪种透镜是凹透镜,并说明简易的实验方法。 小组交流: 知识深化: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五)谈谈本节课我的收获? 五,自我检测: 1、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凸、凹透镜或哪些部件相当于凸、凹透镜? 举例(1): 应用: 举例(2): 应用: 举例(3): 应用: 2、思考:你知道古代人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用冰块怎样取火? 3、思考:为什么在森林里面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么? 4、 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靠近主光轴 5、 一束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 )。 A,原来会聚的光发散 B,原来发散的光会聚 C,原来发散的光变得更发散 D,原来会聚的光一定还会聚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 多媒体 【课前预习】 一.预习问题 (要求:预习课本P62-P65,结合生活实际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 请你说出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3. 请你说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二、预习自测 1.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 (填“远”或“近”),像是 (填“缩小”或“放大”)、 的(填“倒立”或“正立”)。 2.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 的镜头,用投影仪观看投影片时的图案(物体)时,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 (填“远”或“近”),像是 (填“缩小”或“放大”)、 的(填“倒立”或“正立”)。 3.用放大镜看物体时,放大镜离物体要很 (填“远”或“近”),放大镜所成的像是 的。 三、预习反思 通过预习,你未解决和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有: 【课内探究】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归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2.演示凸透镜成实像和成虚像 3.典例分析: 例1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 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 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例2观察图13中所示装置,手电筒照亮的透明胶片经过凸透镜在银幕上成像。 (1)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像,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_。 (2)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可制成____________。 三.反思整理、归纳梳理 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把本节的知识框架写到下面空白处。 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 1. 凸透镜和平面镜均能使物体成虚像,比较它们所成的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成的虚像均是正立的 B.虚像的大小均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观察虚像时,眼睛与物体均应在镜的同一侧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在光屏上呈现,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潜望镜 【课后练习】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这时不要接通电源),然后接通电源,那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由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课时)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能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区分实像和虚像 重点、难点 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根据猜测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像和虚像 关键点: 体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一.复习导入: 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而投影仪所成的像比物体大;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1.根据观察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凸透镜成像有时倒立,有时正立,有时放大、有时缩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填一填】请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照相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而投影仪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由此看来像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②照相机和投影仪物体和像都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由此看来像的倒正与 有关. 【设计实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1.【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屏、凸透镜(f=10cm)、蜡烛、火柴。 2.【实验准备】 ①蜡烛、凸透镜、光屏如何放置便于实验操作? ②怎样调节三者的位置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③怎样才能准确方便的读出物距和像距? ④如果不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怎样粗略的测量?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A、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B、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C、调整蜡烛的位置,然后观察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并观察像是逐渐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实验过程: 温馨提示:我们用焦距作为参照的距离,先把蜡烛放在较远处u>2f,然后移动蜡烛,使2f>u>f,最后使物距u<f。 探究一:u>2f时的成像。在找像时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时,才是像的确切位置。在表格中记录。 实验结论: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规律应用于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照相时怎样才能使像由小变大? 2、当u=2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像距和物距有什么关系? 探究二:2f>u>f时的成像。在找像时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时,才是像的确切位置。在表格中记录。 实验结论:当2f>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规律应用于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如何调节投影仪的像由小变大? 探究三:u<f时的成像。同学们利用器材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进行实验,实验时要如实记录测量数据 实验结论:当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规律应用于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怎样使放大镜的像变得更大些? 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表格记录: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应用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u>2f u=2f 2f>u>f 2f>u>f u=f u<f u<f ★★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_____缩小的实像(填“有”或“没有”) 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__正立的实像,________倒立的虚像.(填“有”或“没有”) 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规律妙记: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三.实验拓展 1实验时如果凸透镜被遮挡了一部分,所成的像会变化吗? 2用蜡烛作为光源有哪些缺点?应如何改进呢? 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 1. 为什么从圆形玻璃鱼缸的上方看水显得浅?从旁边看鱼显得大?把鱼缸放在阳光下,为什么鱼缸的影子里有个较亮的光斑? 2.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镜前10厘米主轴上时,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_。 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7,其正面是圆弧形,这样就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的玻璃相当于_____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_____像。 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5、一发光物体“b”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6.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参是( ) A. 实物 B. 等大实像 C. 放大虚像 D. 放大实像 7、凹透镜、凸透镜、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镜,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镜,教学投影仪上的反射镜是____________镜,摩托车前的观后镜是____________镜,手电筒的反射镜是____________ 8.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物距不断减小的过程中,像距不断____________,像的大小不断____________;当物距小于____________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第四节 眼睛与眼镜(1课时)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重点、难点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一.自主学习: 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 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 像(填像的性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 ,焦距比较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 (偏折能力比较 ,焦距比较 )。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眼球前后方向太 ,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 二、当堂训练: 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纠正 3.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5.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6.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7.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8.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______,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9.图中是人眼晶状体调节光路图,其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_____;描述远视眼的成像是_______;描述矫正近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_;描述矫正远视眼的方法的是______。 10.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___中的那一副。 1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 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 1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得比较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 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得比较 ,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 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13.+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第五节 显微镜与望远镜 班级 姓名 组别 一.教具: 多媒体 凸透镜,凹透镜 投影仪 二.导学过程 ㈠投石问路 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思考、说明:我们前面学习的透镜有那些作用? 2、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请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有一样的本领呢? ㈡导学显微镜 1、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利用这个原理就制成了显微镜,想了解它吗?想了解什么? 2、结合课本图3.5—1投影和显微镜实物,小组讨论说出: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如何使用显微镜? 3、我体验、我快乐 用两凸透镜按照这样的方法组合,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小的作为物镜,我们不可以看见远处的物体,但是我们可以看见细小得物体。这时你看自己的头发丝,你会有什么新发现?恭喜大家,你们制造出了一个显微镜。现在手边只有一只凸透镜能不能制作凸透镜呢?以组为单位动手做一下。 小小发现 大家在这个透明的塑料盒上滴一滴水,在把旁边带有小箭头的纸片放到它的正下方,看箭头有什么变化?这个水滴的作用和什么是一样的?我们再试着用大凸透镜作为目镜来观看水滴,缓慢调节透镜和水滴的距离,你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把箭头换成头发丝,观察一下?在我们缺少凸透镜的条件下,怎么制作显微镜呢? ㈢导学望远镜 1、学生自学望远镜,讨论说出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及如何使用望远镜? 2、哪位同学用过望远镜?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望远镜的知识呢? 3、小组探究,营造探究氛围 如果我们身边有透镜,自己能不能用透镜来组成望远镜呢?如果能,哪怎么样组合呢?首先大家观察一下你身边有那些透镜,有几个?大家按照要求组合透镜观察物体,注意透镜的变化和每个透镜的位子! (1)先用一只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凹透镜作为目镜,凸透镜作为物镜,缓慢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的最清楚为止。你看到远处的物体有什么变化?两透镜交换后还能看清物体吗? (2)以焦距较小的的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大的作为物镜,缓慢调节两透镜的距离,你看清远处的物体吗? (3)谁能总结一下,我们有几种方法来自制望远镜?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课后利用透镜制做望远镜和显微镜。没有透镜的同学,可以找一些透镜的替代品! 知识拓展: 一.望远镜 1、望远镜的作用:可以将远处的物体变的很近。用一架好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见月球上的环行山,还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星星。 2、发展史: (1)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无意间通过凹透镜(作为目镜)和凸透镜(作为物镜)看远处的物体,意外的发现远处的物体变近了,从而导致了望远镜的发明. (2)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他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由于伽利略长期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晚年时不幸双目失明. (3)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凸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用两个凸透镜组成望远镜,这种望远镜视野较广,特别适宜于观察行星和月球,通常称开普勒望远镜. (4)请看课本图3.5—5,这个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1990 年被送入太空,使我们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二.显微镜。 1.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超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率可达1500倍,使人能直接观察到原子。 2.1982年发明了隧道显微镜,不仅分辨率高,而且可以操纵单个原子。 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单元 透镜 及其 应用 导学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