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docx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1 单选题 1、两宋时期,地处中国地区西北部,有河西之称的政权是( ) A.辽B.金C.大理D.西夏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西夏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有河西之称,D项正确;辽国在北方,金国在东北地区,大理在西南地区,排除ABC项。故选D项。 2、宋代话本《济颠语录》塑造了一个不守清规教律,自由自在,玩世不恭,不阿权贵,同情百姓,扶危济困的济颠和尚形象。这体现出 A.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风俗的变迁B.儒家学者对佛教传播的回应 C.市民不满束缚、渴望自由的心态D.对集权统治不断强化的不满 答案:C 解析: 材料“塑造了一个不守清规教律,自由自在,玩世不恭,不阿权贵,同情百姓,扶危济困的济颠和尚形象。”体现了市民追求自由自在、想要挣脱束缚、同情百姓的心态,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风俗的变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儒家学者,排除B项;集权统治是相对于分权,材料无法体现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3、宋代文章议论之风盛行。散文家不仅在奏议论说类文体中触及时事,即便史论、游记类文章也充满了时代感,苏轼、范仲淹等是杰出代表。这是主要由于宋代 A.市民文学的兴起B.安定的社会环境 C.崇文政治的推行D.理学正统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推崇文治,文人的待遇好、地位高,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因此当时文人可以通过文章议论时事,“即便史论、游记类文章也充满了时代感”,C项正确;宋代通俗化文学,如词和话本的兴盛,体现了市民文学的兴起,与主旨无关,排除A项;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是宋代文章议论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南宋时理学正统地位确立,与北宋时“苏轼、范仲淹等是杰出代表”不符,且和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遵循"山河形便"的惯例:而自元代开始,行政区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人为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种变化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巩固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D.开发边远地区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的行政区划认为的打破自然地理界限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自成一体,从而削弱地方对抗中央的实力,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君主专制和开放边远地区,排除ABD项。故选C项。 5、《蒙古秘史》是一部记录蒙古族历史的史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存本来源于西夏文出土文献 B.是忽必烈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编写 C.是畏兀体蒙古文史书的汉语译本 D.是金朝女真文对蒙古部落的历史记录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C项正确,排除B项;《蒙古秘史》与西夏、金朝无关,排除AD项。故选C项。 小提示: 6、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答案:A 解析: 相比于唐代城市的封闭,宋代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而且大部分城市呈现开放型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宋代戏曲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防止出现地方割据,A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宋初并未出现,因此不构成原因,排除B、D项;宋代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和城市格局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7、从唐朝起,海上贸易逐渐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大宗买卖。中唐以后,外贸税收巨大,几与两税相当,在帝国的财政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由此可知 A.唐朝开始出现海上贸易的大宗买卖 B.中唐后海外贸易占据经济主体地位 C.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决定着经济发展 D.海外贸易推动商品经济观念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开始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唐后及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外贸易地位的重要促使唐宋商品经济观念的改变和发展,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大宗外海贸易是否开始于唐朝,题干无法判断,排除;B项错在“主导”,小农经济下,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并占据着国家经济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错在“决定”,虽然“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但也无法判断其决定经济的程度,排除。故选D项。 8、朱熹编撰《小学》以切合蒙童年龄需要,要求儿童以“志于道”为己任,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表明程朱理学 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B.融合佛教道教理论 C.开始关注百姓生活D.适应世俗化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朱熹编撰的《小学》渗透了理学思想,切合了蒙童年龄需要,表明程朱理学适应世俗化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内容未体现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佛教道教理论,排除B项;材料表明程朱理学适应世俗化的需要,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所示是哪一发明的外传线路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 答案:C 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该发明外传的时间是十二三世纪,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南针外传示意图,C项正确;造纸术在8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排除A项;火药在12、13世纪由陆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排除B项;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15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10、史学家马端临(年~1323年)认为“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北宋财政主要来自于工商业税源的开拓,其途径是共利。这说明宋朝 A.通过法律规范了经济行为B.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C.当时农村劳动力日益缺乏D.财政思想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马端临认为古代社会的经济立法,或者为了发展农业而抑商,或者为了分商利而抑商,但是宋代与民共利,因此其财政主要来自于工商业税源的开拓,这说明宋代的财政思想发生了转变,D项正确;宋代财源来自于工商业不等于其立法规范了经济行为,排除A项;宋代实行的是相对宽松的抑商政策,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1、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旧法……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而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对王安石认识的差异,说明了历史人物的评价( ) A.具有主观性B.总是客观的C.没有阶级性D.不具时代性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司马光作为政治上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的改革,而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宣扬王安石作为改革者的先驱,这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主观性,A项正确;对王安石变法应辩证客观分析,并非所有人的评价都是客观真实的,排除B项;司马光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有阶级性的,排除C项;梁启超生活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近代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主张变法维新,宣扬王安石作为改革者的先驱,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时代性,排除D项。故选A项。 小提示: 12、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示意图。由图可知,大运河河道的变迁 A.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是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受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D.体现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朝的都城位于长安,因此大运河在运输物资使要经过洛阳周转抵达长安,而元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北京,因此运河的航道更加的笔直顺畅,这种变化是政治中心转移带来的结果,C项正确;运河河道的变化是政治中心变化的结果,和经济重心转移、经济形态变革没有关系,排除AB项;运河河道的变化主要运输终点发生变化,并不能够体现中央集权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3、《通志・氏族略》曾记载了这样的现象:“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佚而其学不传”。上述现象说明 A.重文轻武的风尚己形成B.门第观念逐渐走向淡化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隋唐而上”“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可知,隋唐及以前,选官、婚姻重视门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志·氏族略》是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撰写的,反衬出宋朝对家世和门第的观念逐渐淡化,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强调家世和门第观念,没有涉及重文轻武,排除A项;程朱理学强调三纲五常,而材料体现的是门第观念逐渐淡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家世和门第观念,不涉及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原创题】两宋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形成了相互维系的态势。官僚政治事务的运作,也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做法。追求公平、择优的考试录用方式和一系列技术性手段的完善,使各环节出现人为弊端的可能性减少。这说明当时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C.政府行政效率提高D.政治制度高度发达 答案:B 解析: 根据“官僚政治事务的运作,也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做法”、“追求公平、择优的考试录用方式和一系列技术性手段的完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两宋时期在中央机构、官僚政治事务和考试录用方式等方面逐渐完善并走向制度化。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能力提升,B项正确;材料讲的是两宋时期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讲的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君权不断加强,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两宋时期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涉及了中央机构、官僚政治事务和考试录用方式的完善,而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指的是政府的办事效率高,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政治制度也需要完善和发展,并不是高度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 15、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而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这反映出 A.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开始于北宋 B.幕兵主要是为提高战斗力应对边患 C.募兵缘于稳定统治却成为财政负担 D.军费开支过大成为冗费出现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养兵的目的是稳定地方统治,中期后,冗兵造成冗费,加剧了财政负担,C项正确;募兵出现早于北宋,排除A项;募兵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统治而非应对边患,排除B项;军费是冗费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 填空题 16、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 (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________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________: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 答案: 铁木真 回族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回族是由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形成。 17、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答案: 山水 意境 笔墨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所以①是山水,②是意境,③是笔墨。 18、背景(1)北宋_______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________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_______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 答案: 政治 范仲淹 官僚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宋仁宗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其宗旨为整顿官僚机构。 但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因此,①处为政治,②处为范仲淹,③处为官僚。 19、蒙古 (1)________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_______蒙古文。 (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________汉语的最早尝试。 答案: 成吉思汗 畏兀体 八思巴 拼音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拼音化汉语的最早尝试。因此,①处为成吉思汗,②处为畏兀体,③处为八思巴,④处为拼音化。 20、元朝政权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________即位。_______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________ 答案: 忽必烈 1271 大元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元朝政权的建立过程中,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故①忽必烈、②1271、③大元。 21、_______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_____________。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______________》。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_______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答案: 成吉思汗 畏兀体蒙古文 蒙古秘史 史学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成吉思汗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所以①是成吉思汗,②是畏兀体蒙古文,③是蒙古秘史,④是史学。 22、隋唐时期,________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________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答案: 士族 门第 解析: 根据所学,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当时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23、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 (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________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________: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 答案: 铁木真 回族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回族是由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形成。 24、________世纪中叶,________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 答案: 14 农民起义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所以①是14,②是农民起义。 25、蒙古 (1)________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_______蒙古文。 (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________汉语的最早尝试。 答案: 成吉思汗 畏兀体 八思巴 拼音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拼音化汉语的最早尝试。因此,①处为成吉思汗,②处为畏兀体,③处为八思巴,④处为拼音化。 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现象有时非常有趣,我们现在都说王安石变法,如果不提宋神宗的话,一般大家可能会把宋神宗给忽略掉。这其实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但王安石改革是经过宋神宗批准的,而中国政治文化中,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所以就需要将皇帝与王安石切割开,把责任都推给王安石。虽然王安石确实是这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但在君主集权体制下,毫无疑问宋神宗才是处于决定性地位的主导者。宋神宗的父亲宋英宗不是宋仁宗的亲儿子,所以神宗对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有一种焦虑感。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宋神宗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燕云,但在当时的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支持他。从南宋起,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基本上都处于负面的状态。到了晚清,梁启超第一次用现代理念对王安石做了全面的研究,并对王安石变法给予积极的评价。改革开放以后,受民主思潮和民本思想的影响,发现王安石变法也损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一些宋史学者提出了否定的、商榷性的意见。在80年代后的宋史学界,这种争论几乎成为一种常态。 ——摘编自虞云国、张钰翰《去符号:还原真实的王安石》 (1)据材料,分析宋神宗“被忽略掉”及其主导变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并简要概括其理由。 答案:(1)被忽略掉的原因:王安石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 南宋人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王安石;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规避皇帝错误的需要。 主导变法的原因:宋神宗想证明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正统性; 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抗士大夫权力; 宋神宗有政治抱负,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疆土 (2)从南宋时期起:基本上对王安石变法采取否定的态度或处于负面状态; 原因是认为王安石变法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到了晚清时期: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给予积极的评价; 原因是晚清时期中国内外交困,需要变法维新,以挽救危机。 改革开放以后:宋史学界对王安石变法既有肯定意见也有否定的、商榷性的意见; 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以及受民主思潮和民本思想的影响。 解析: (1) 被忽略掉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是变法的主要推动者; 根据“这其实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得出南宋人将北宋灭亡的责任推给王安石; 根据“而中国政治文化中,皇帝是不可能犯错的”得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规避皇帝错误的需要。主导变法的原因:根据“所以神宗对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有一种焦虑感。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得出宋神宗想证明自身权力的合法性、正统性; 根据“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正统性,加强君主专制,宋神宗需要借助一股力量去对抗士大夫的权力。”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抗士大夫权力; 根据“宋神宗有很大的抱负,想要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燕云,但在当时的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支持他。”得出宋神宗有政治抱负,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进而收复疆土 (2) 从南宋时期起:根据“这其实是因为南宋以后,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人们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认为他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得出基本上对王安石变法采取否定的态度或处于负面状态;原因是认为王安石变法祸国殃民,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到了晚清时期: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给予积极的评价;根据所学可得出原因是晚清时期中国内外交困,需要变法维新,以挽救危机。改革开放以后:结合改革开放的内容可得出宋史学界对王安石变法既有肯定意见也有否定的、商榷性的意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解放以及受民主思潮和民本思想的影响。 小提示: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摘自《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摘自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送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摘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的具体原因。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答案:(1)辽夏岁币,加重了财政负担;机构臃肿,官员多,加重了财政支出;集中军权,使得士兵数量激增,增加了财政负担。 (2)措施: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成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解决“积贫”现象。 (3)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现象;出现了损害百姓利益的现象。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可知,辽夏岁币,加重了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一“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可知,集中军权,使得士兵数量激增,增加了财政负担;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机构臃肿,官员多,加重了财政支出。 (2) 措施:根据材料二“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可知,材料二涉及了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和市易法,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还采取了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措施。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变法措施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解决“积贫”现象。 (3) 根据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可知,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根据材料三“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可知,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现象;根据材料四“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可知,出现了损害百姓利益的现象。 28、材料 官员和学者们的反对并不是由于阶级利益的原因,而是更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这个官僚化国家的统治惰性。同时变法也在既定体制内部产生了混乱与失衡。因此,尽管王安石的变法并未触动当时的根本制度,不过是已往做法的反驳,但还是引发了尖锐的朋党斗争,并且在后来几十年中愈演愈烈。1085年神宗去世,守旧派上台后立刻废除了新法。新旧两派力量的对比发生了转变,在党争中新法带来的经济、军事利益于是付诸东流,而党争双方后来也均为一场更大的政治灾难所吞没。 ——摘编自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 日本东洋史学先驱内藤湖南1920年代在京都大学讲课时,这样说道:“自古以来中国的历史家,都认为实行《周礼》毫无价值,而最近读了一些社会主义书籍的人,则对其实施的一些社会政策的做法表示欣赏。但两者都不符合事实。《周礼》中的政治,是根据当时的理想而制订的……应用《周礼》第一个失败者是王莽,第二个失败者是王安石。”他效仿王莽“托古改制”,依据《周礼》推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1)通过教材内容,评析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和教材学思之窗,归纳王安石失败的原因。综上材料,谈谈你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答案:(1)影响: 王安石变法冲击了官僚集团和国家统治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打击了顽固保守势力;加剧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和斗争,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北宋统治的危机;作用有限。 (2) 原因:士大夫的反对和惰性;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和守旧派的抵制。看法: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趋时更新;改革要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解析: (1)影响:根据材料中“(官员和学者们的反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这个官僚化国家的统治惰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法冲击了官僚集团和国家统治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据“在既定体制内部产生了混乱与失衡”可知,变法打击了顽固保守势力;根据“引发了尖锐的朋党斗争”可知,变法加剧了统治集团的矛盾和斗争,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北宋统治的危机;根据“在党争中新法带来的经济、军事利益于是付诸东流”可知,变法作用有限。 (2) 原因:根据材料中“官员和学者们的反对”可知,士大夫的反对和惰性;根据“神宗去世,守旧派上台后立刻废除了新法”可知,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和守旧派的抵制。看法:根据材料中“《周礼》中的政治,是根据当时的理想而制订的”“依据《周礼》推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可知,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趋时更新;根据“这个官僚化国家的统治惰性”“混乱与失衡”等信息可知,改革要兼顾各阶层的利益,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 29、自秦汉以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实现了“诸夏”的统一,又取闽越地,置闽中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略取岭南越地,置桂林、南海、象郡;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44县,又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今黄河以北内蒙地区)。这样,秦始皇便在我国相当大的地区实现了政治统一。这一统一,包含了南方百越系统和苗瑶系统的民族、西方部分氐羌系统民族、北方部分阿尔泰系统的民族以及东北部分少数民族。因此秦的统一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这是对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它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元代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答案:(1)政治: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驰道; 文化:统一文字 (2)制度:行省制度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任答两点) 解析: (1)措施: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可知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货币、驰道; 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文字 (2)制度:根据材料“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可知行省制度 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制度、行政效率、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据统计,日本全国已有298处出土了中国的铜钱。从唐到明共553000余枚,其中北宋的钱币占82.4%01899年在越南河内发现的况赛场宝藏两个陶罐中,北宋钱币就有20618余枚,占此次发现中国钱币的89%以上。宋钱在印度尼西亚亦有很多出土。另外.1959年以来,东非发现中国钱币中能鉴定出年代的约有91%是宋钱。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得以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广泛流通,出现了“蕃者非铜钱不往,而蕃货亦非铜钱不售”的现象。而中国商人亦经常用铜钱换取外国商品。13~15世纪的东南亚及以西各国多以金银为主币,然而却采用中国铜钱为辅币,其中不少国家和地区将中国铜钱作为财富贮藏。 ——摘编自崔蕊满《宋代钱币的国际化程度考》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的货币币种,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特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摘编自罗伯特·特里芬《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钱币国际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国际化的异同。 答案:(1)原因: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奠定了货币流通的基础,宋朝经济发达,对外贸易繁荣,货币流通,市场广阔宋代统治者鼓励发展海外贸易宋朝货币币制先进,信誉良好,货币体系完善宋代货币具有货币流通与财富贮藏的双重价值。(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增加了中国国内社会财富,提高了宋朝货币的流动性承担了国际货币职能,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制度演进,促进了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传播了中华文明。 (2)同:都是经济交流和发展的产物都有一个核心国家都有一种主导货币。异:北宋时期是自发状态,二战后进入制度化北宋时期是区域化,二战后是全球化北宋时期是和平交流的结果,二战后是美国霸权的产物。 解析: (1)原因:根据“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得以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广泛流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从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货币信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奠定了货币流通的基础,宋朝经济发达,对外贸易繁荣,货币流通,市场广阔宋代统治者鼓励发展海外贸易宋朝货币币制先进,信誉良好,货币体系完善宋代货币具有货币流通与财富贮藏的双重价值。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宋代货币国际化有利于增加中国国内社会财富,提高了宋朝货币的流动性承担了国际货币职能,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制度演进,促进了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传播了中华文明。 (2)根据“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可知相同之处是都是经济交流和发展的产物都有一个核心国家都有一种主导货币。综合材料内容可知相异之处是北宋时期是自发状态,二战后进入制度化;北宋时期是区域化,二战后是全球化;北宋时期是和平交流的结果,二战后是美国霸权的产物。 1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人教版带 答案 高中 历史上 第三 单元 辽宋夏金多 民族 政权 并立 元朝 统一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完整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596064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596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