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陈世玉.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陈世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当代价值_陈世玉.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 年第 3 期重庆三峡学院学报No.3.2023第 39 卷(205 期)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Vol.39 No.205作者简介:陈世玉(1994),女,山东日照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当代价值陈世玉(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曲阜273100)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进程中形成的,其中诸多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化的产物,是二者辩证统一基础的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内容。“互化
2、”则构成了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发展的基础,激起了中华民族“原始底层精神”的自觉觉醒,增添了民族精神在近代之前不曾有的元素。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方面的表现,有助于强化新时代文化自信,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借鉴。关键词: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35(2023)03-0024-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指出:“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
3、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精神,以实践的方式说明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和正确性。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研究而言,当前探讨相对较少。有学者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某一精神为研究视角,分析该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的发展特点及其内涵2;有学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精神发展的初步形成、逐步展开、全面呈现、胜利发展四阶段阐述了相关内容3。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集中分析的文本中,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
4、克思主义是民族精神发展的基础4;也有学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分析视角,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等精神,是对中国DOI:10.13743/ki.issn.1009-8135.2023.03.007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5-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5。本文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诸多民族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化的精神结晶,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汲取的结果。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中国化所开创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现了革命的胜利,也促进
5、了民族精神的新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环境下的激活和更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凝结。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马克思主义养料、马克思主义融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影响条件。中华民族精神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凝聚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主导意识形态,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与中国传统民族精神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
6、中国并在革命时期被知识分子、广大民众接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中,并依据中国的特点、历史文化以及国情与时俱进地进行调适。其次,汲取马克思主义养料是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汲取马克思主义养料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影响、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摒弃过时的文化思想,充裕中国文化元素,在指导人民战争、寻求革命发展道路时,从马克思主义中凝聚共产主义信仰、无产阶级使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精神、方法并发扬光大。毛泽东同志在批评有些革命者不知道联系特殊情况改变作战原则时指出,这些革命者
7、把自己视为马列主义者,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学习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提到:“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6中国共产党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过时内容,对优秀部分作出新的诠释和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箭,射中国传统文化之的”,用马克思主义来省察中国的文化特点、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取代了传统儒学成为民族精神的思想依托,马克思主义重塑了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7。再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创造性地赋予民族精神新内陈世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
8、神的发展及当代价值-26-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处在不同时代的精神成果,在理论内容、形式构成、阶级立场上存在着差异。外在的差异并不妨碍从内在中寻求思想对接点来解释并存和统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汲取智慧。1938 年,毛泽东同志谈共产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
9、形式才能实现。”8这里的民族形式包含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成果和优秀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革命持续推进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汲取、相互贯通,完善民族性格,提升民族向心力,形成了民族精神新内涵。诚如马克思所说,辩证运动就是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结合的精神产品。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在百年来的诸多民族精神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提供着深厚滋养,两者共同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形态和内核”9。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有赖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彼此汲取,相互融合。这种
10、实践上的结合,凸显了民族精神的革命特色,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会通的创新成果,塑造着民族精神的现代性内涵与价值基础。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近现代面临的民族危机,是“天朝意象的世界观的彻底破碎,是以儒家思想为基底的价值系统的根本震裂;是传统思想与结构的大规模解组”10,促使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国民精神的反思、再造,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吸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历史境遇的应用,在文化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吸收,重振了传统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成分。(一)民族精神的全民自觉觉醒近代以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省中国传统文化,“西学东渐”思潮
11、开启了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妇女解放等新知识、新观念逐渐被引入、传播。然而当时这些思想更多地是停留在知识分子阶层,难以渗透到广大民众阶层。梁启超分析当时新思想的传播,“皆所谓 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11。孙中山也指出,中国国民有四万万人,实际上能真正了解共和之意的人并不多,能有共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7-和思想的人尚不多见12。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众对科学、民主的认识并不是特别清晰,这就使得“新文化运动在破的方面确实是相当深入的,但在立的方面显然贡献无多”13。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社会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依然是狭隘和肤浅的,广大民众
12、尚未形成民族精神的自觉。面对民族精神萎靡不振的状况,梁启超 1899 年曾就“民族精神之何在”发出呼喊。孙中山也提出:“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14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民族精神和思想观念的觉醒由此渐为全民族关注。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等民族优秀品质被彻底激发,为中国革命持续输入自觉的精神斗志。如费孝通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15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自从中国
13、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6。(二)民族精神的现代性视野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人民的文化精神集中再现了中国深厚的“原始底层精神”。在新的特殊的环境下,爱国主义等“原始底层精神”内容得到升华。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早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构成“五四”以来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内涵。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屈原的“与国同亡”,文天祥的“一片丹心”,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展现了中国人固有的拯救国家于危难的决心和行动。“五四”以来,面对外敌和复杂的国内局势,中国人民爱国的民族情怀被激活,形成了忠于革命、为革命奋斗到底、受命不辱、临危不苟、
14、顽强抵抗、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但此时革命精神不只是民族主义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主义、国际主义视野相融合。马克思主义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精神以及“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世界视野,促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革命不只是民族革命还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就像李大钊所说,我们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不是为某一国或某一部分人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17。1938 年,毛泽东同志在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也论述道:“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18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
15、的号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些爱国主义行动,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国际主义视野转变了传统的“王朝更迭”式的爱国格局,契合中国人当时的爱国主义情结,即反帝国主义侵略、反殖民主义压迫、追求解放的民族诉求。此外,爱国主义中的“忠君爱国”观念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陈世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及当代价值-28-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消解。在传统社会里,“爱国”带有忠君的色彩。儒家文化宣扬爱君忠君的观念,尤其是荀子,把儒家的“忠”发展到“忠君”,忠顺国君是天下之行术,是治国之良方。忠君观念还成为普通百姓的价值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应“
16、忠君爱国,公而忘私”。梁漱溟在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时提到,近现代以前的中国人不把自己看作是堂堂正正的“人”,从根上就把自己视为皇帝的子民、臣子,自觉承认皇帝对百姓的生杀予夺之权,对何为自由毫无意识19。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促使知识分子转变了这种缺乏自觉的自由意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具体运用,进一步消解了全体国民的“忠君”观念,让爱国成为爱人民、爱国家,断灭了忠于一人的价值观念。爱国主义精神由此被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解放”的新内涵。在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发扬了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等传统文化精神。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党坚持传统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地处理马克思主义
17、在中国的运用,借此肃清党内教条主义观念,推动全党的思想解放。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传统的智慧传播,并对中国文化精髓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党在革命中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依靠群众的精神,则是在摒弃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儒家“仁政”“以民为本”思想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同志给张闻天的回信中指出:“孔子的知(理论)既是不根于客观事实的,是独断的,观念论的,则其见之仁勇(实践),也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20延安时期,党带领人民
18、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成功地抵抗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把南泥湾荒地开垦成粮仓。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广义上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原始底层”。这些时代内涵的充实,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效用。(三)马克思主义精神的融入在革命语境下创造的时代精神,有些属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并在实际应用中凝聚为中国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带给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动力,是中国传统精神中不曾有的元素。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是
19、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指路明灯,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不移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革命中的成功,为急切救国的中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路径选择。在共产党人看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引导人民走向光明前景。由此党和人民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树立起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这种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9-大的信仰自觉性,首先体现在早期研究、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党人身上。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人信仰马克思主义,选择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是他们在亲身体会之后、在长期思考之后的理性抉择21。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接触到科学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民族精神 发展 当代 价值 陈世玉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