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
《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n 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11月 [建]城规编第(021037) 项目名称:福建省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委 托 方:福建省宁德市城乡规划局 承 担 方: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城规编第(021037) 院长:顾朝林 教授、博导 总工:崔功豪 教授、博导 项目负责人:顾朝林 教授、博导 参加人员: 张 敏 博士、讲师 甄 峰 博士、副教授 刘贤腾 讲师 耿土锁 讲师 汪 侠 博士生 薛俊菲 博士生 赵玉宗 博士生 汪 淳 硕士生 张晓明 硕士生 庞海峰 硕士生 郭 萌 硕士生 张 成 硕士生 黄敏敏 硕士生 高 凌 硕士生 沈 政 硕士生 华 中 硕士生 金延杰 硕士生 宋 煜 本科生 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20]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11月 [建]城规编第(021037)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前 言 2003年10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福建省宁德市城乡规划局委托,负责编制《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3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组进驻福建省宁德市进行为期十天的基础资料调研。2004年1月到2月间,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并听取宁德市政府、市规划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送审稿)》。2004年3月,宁德市城乡规划局组织专家在宁德市召开《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专家评审会,对《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进行了评审。2005年3月,南京大学项目组赴宁德进行总体规划补充调研,并听取和协调了宁德市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在《纲要》评审会会议纪要的基础上,《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进行了修改和成果完善。2005年12月2日至3日,福建省建设厅主持召开《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技术鉴定会,形成了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鉴定会会议纪要。根据专家意见和地方意见,完成了《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最终成果的编制。 本次规划得到了宁德市城乡规划局和宁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调研过程中还得到宁德市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铁办、市港务局、市旅游局、市邮政局、市电信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自来水公司、市电力公司、市公安局、蕉城区公安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水利局、市土地局、市人防办、市地质办、市滨海公司、市金港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规划中出现的新地名、路名等均为暂定名,最终由宁德市地名委员会命名。 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编制组 2006年11月 目 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宁德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统筹安排宁德各项建设事业,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0)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25号) 5. 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 6.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1997-2010》(福建省人民政府,1999) 7. 《宁德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宁德地区建设委员会,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0) 8. 《宁德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宁德地区行政公署,1999) 9. 《宁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宁德市计划委员会,2001) 第三条 本规划是宁德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令性文件,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四条 规划原则 1.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宁德山水兼备的自然特质和地形条件,构建大城市空间发展框架,体现山、海、川、岛、港、城一体的城市特色。 2. 弹性规划原则。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并为之提供充分空间。 3. 和谐发展原则。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科学规划,形成集约、合理的宁德城市发展布局,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与生态,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模,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趋势和要求,实现宁德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 规划范围:东以蕉城区与霞浦县行政界线为界,向南包括三都镇全部、飞鸾镇与城南镇沿海部分,西至金涵乡金涵水库,北以七都溪南分水线、蕉城-福安行政界线为界(详见图件)。总面积5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71平方公里(包括自然山体面积约18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7平方公里。 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七条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 以港兴市战略。以全球化、加入WTO为契机,利用海洋和海港优势,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使宁德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产业和城市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海港城市。 2. 壮大中心城市战略。宁德中心城市要按照“东承南联、对接两洲,西进东出、拓展腹地,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全面融入、服务大局”的发展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使其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区域性交通、港口物流中心和产业集聚中心。 3. 发展临海工业战略。依靠深水岸线建港口,凭借港口搞工业,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之路。建设临海大型重化工和制造业基地,尤其重视钢铁、石油化工、冶金、能源、建筑材料、造船等产业布局。 4. 区域联动发展战略。以市域为依托,走区域协作联动发展之路。加强与省域中心城市福州及省际温州等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打破市域行政区划的束缚,拓展中心城市空间,构建产业协作、资源共享的环三都澳城镇群。 5. 生态城市建设战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依托生态环境资源,深入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环保城市活动,改善人居环境,将宁德中心城市建成集山、海、港为一体的宜居型生态园林城市。 第八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 近期(2005-2010年):到2010年,GDP年均递增12%左右,市域总人口控制在365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 2. 远期(2011-2020年):GDP年均递增9%左右,市域总人口控制在414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5%左右。 第九条 城市建设目标 以创建宜居生态的工业型港口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体现山、海、川、岛、湖、港、城一体的城市特色,构建碧海蓝天、青山翠湖、繁花绿树、人文和谐的城市形象;建立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富有弹性的布局结构;人均居住用地达到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系统完善,公交比较发达;建立城市各类公共服务系统和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绿地体系,保护好名胜古迹,创造城市景观,体现地方特色;建立适度超前的市政、社会设施系统和城市防灾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三、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十条 城市性质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滨海生态工业型港口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型城市。 第十一条 城市人口规模 1. 市域总人口。至2010年为365万人;至2020年为414万人。 2. 城镇化水平。至2010年为50%;至2020年为65%。 3. 市域城镇人口。至2010年为183万人;至2020年为269万人。 4. 市区人口规模。至2010年为35万人;至2020年为55万人。 第十二条 城市用地规模 1. 近期(2010年):人均用地指标采用86平方米/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30平方公里。 2. 远期(2020年):人均用地指标采用82平方米/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平方公里。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三条 城镇发展方针 1. 集中发展中心城区,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2. 择优培育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镇,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3. 着力引导和培育城镇发展轴。 第十四条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划分为六个层次: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重点镇和一般镇。 表1 宁德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一览表 规 模 层 次 城市人口 (万人) 城镇 个数 城镇 等级 城镇名称 城镇人口 (万人) 2010 2020 第一层次 50-100 1 大城市 宁德 35 55 第二层次 20-50 2 中等城市 福安 23 31 福鼎 22 25 第三层次 10-20 2 小城市 古田 12 15 霞浦 17 20 第四层次 5-10 4 县 城 屏南 5 8 周宁 8 10 寿宁 6 9 柘荣 4 7 第五层次 2-5 14 重点镇 秦屿、沙埕、穆阳、大桥、黄田、霍童、长桥、溪南、三沙、斜滩、李墩、富溪、洋中、双溪 31 50 第六层次 <2 42 一般镇 下浒等 20 39 总计 65 183 269 注:建议2010年前霞浦撤县设市;2020年前古田撤县设市。 资料来源:《宁德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及各市县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五条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集中建设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宁德市区,培育环三都澳地区城镇群,壮大沿海城镇发展轴线,构筑以宁德为中心,福安、福鼎、霞浦重点发展的城镇轴。 1. 集中建设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宁德市区 l 大力加强港口、港区建设,推动临海重化工(钢铁、石化、造船、能源等)园区发展,培育中转、储备等物流业,打造南北两条产业带,促进港城联动开发。 l 建设城市新功能空间(包括新港区、临港工业区、政务商务中心区、大学园区、配套生活区以及商贸服务区),实现宁德市区由沿海城市向海滨城市乃至海港城市的转型。 2. 培育环三都澳地区城镇群 l 借助港口开发新机遇,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进行功能整合,以沿海大通道为轴线,依托港口建设,着力培育明星城市,营造定位清晰、产业协作、布局合理、联系便捷、资源共享的环三都澳滨海城镇群。 l 环三都澳滨海城镇群建设,以宁德市区为中心,福安、霞浦城区为次中心,包括三都岛、城澳、飞鸾、漳湾、湾坞、溪南、下浒等重要城镇。 l 推进港城互动,以宁德市区、福安、霞浦三大中心城市和邻近港区为基础,形成港城聚合体,即形成以宁德-漳湾、宁德-城澳、福安-赛甘-湾下、霞浦-溪南等城市走廊的重点发展空间。 3. 壮大沿海城镇发展轴线 l 进一步拓展沿海城镇发展轴(宁德——福安(下白石-湾坞)——霞浦(溪南)——三沙——秦屿——福鼎——沙埕等城镇发展轴),重点抓好石化、钢铁、能源、造船、机电、港口、物流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第十六条 重点城镇选择 1. 四个县级市市区:福安、霞浦、福鼎、古田。 2. 四个县城:周宁、寿宁、柘荣、屏南。 3. 十四个重点镇:霍童镇、穆阳镇、秦屿镇、洋中镇、沙埕镇、三沙镇、溪南镇、大桥镇、黄田镇、双溪镇、长桥镇、斜滩镇、李墩镇、富溪镇。 第十七条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表2 宁德市城镇主要职能规划 城镇名称 职能类型 主要职能 福安 工业——综合型 市域机电、造船等为主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 霞浦 交通——综合型 新兴制造业和港口城市 福鼎 综合型 新兴制造业、能源和旅游城市 古田 综合型 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周宁 旅游型 具有旅游特色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寿宁 综合型 以资源加工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柘荣 综合型 以制药、食品、轻纺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屏南 旅游型 以旅游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注:参考《宁德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及各市县城市总体规划。 表3 宁德重点镇职能一览表 县市名 城镇名称 城镇类型 主要职能 宁德市区 霍童镇 旅游型 旅游、电力、食品制造 洋中镇 农贸型 养殖业 福安 穆阳镇 工贸型 商贸、高新农业和资源加工业 福鼎 秦屿镇 旅游型 旅游、工业 沙埕镇 工贸型 工业、渔业 霞浦 三沙镇 工贸型 对台贸易、汽车配件制造 溪南镇 交通—工贸型 工业、港口 古田 大桥镇 工贸型 食品加工、造纸 黄田镇 交通—农贸型 养殖业 屏南 双溪镇 旅游型 旅游业 长桥镇 工贸型 林产加工、造纸、石板材加工 寿宁 斜滩镇 工贸型 商业贸易、林产、食品加工 周宁 李墩镇 工业型 化工、铸造 柘荣 富溪镇 工贸型 食品、林产加工、冶金 注:详见《宁德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及各市县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八条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形成以沈海高速公路、宁武高速公路、宁德-福安-泰顺高速公路、G104国道、温福铁路以及宁衢铁路为骨干,大型综合深水港口群为枢纽,海陆空兼备的现代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同时,建设宁德市域及环三都澳-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第十九条 航空运输规划 1. 宁德的主要航空流依托福州长乐机场和温州机场。 2. 建设霞浦水门4C级军民合用机场为国内4C级支线机场。 3. 加快闽东空港与大区域航线网络(主要是华东航空线网)的全方位连接,开辟省内各主要城市和国内重要城市的支线运输(旅游、货物),加快空港的配套设施的建设。 第二十条 公路网规划 1. 根据《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依托沈海高速公路福建宁德段,加快宁德-武夷山高速公路、福安-寿宁-泰顺高速公路、建瓯-屏南-古田-福州(京台线)、古田-屏南-政和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以宁德为中心的“两横三纵”高速公路骨架。确立宁德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同时通过完善宁德港-福安-政和-武夷山的港口通道和建设溪南疏港路,打造快速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2. 依托G104国道和省道,建设横向的S301省道、S302省道、S303省道和S304省道和纵向的G104国道、S201省道、S202省道,形成市域“四横三纵”的主干公路网格局。 3. 市域主干公路网在远期均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其中G104国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第二十一条 铁路及站场规划 1. 近期建设温福铁路干线,结合港口临港工业建设支线铁路、疏港铁路及配套系统(如铁路站场、物流中心等);远期建设宁衢铁路,形成市域铁路网。 2. 温福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为快速电气化铁路干线、复线,设计时速为160-200公里/小时,至2008年底一次建成通车。铁路在宁德城区沿东侨新区东侧、大学城西侧,南北向跨越城区、高架通过。分别在在宁德东侨、福安、霞浦、太姥山、福鼎设火车站,其中宁德、太姥山属重点站。 表4 宁德市域温福铁路支线建设 线路走向 线路长度 铁路等级 支线1 宁德站-城澳作业区 20公里 I级 支线2 宁德站-漳湾作业区-临海工业区 14公里 II级 支线3 福鼎秦屿-沙埕港南岸(杨岐) 20公里 I级 支线4 霞浦墩柄-三沙港 14公里 I级 支线5 关厝埕与溪南作业区-温福线盐田出口 36、35公里 II级 支线6 东冲作业区-温福线霞浦出口 80公里 II级 第二十二条 港口规划 1. 以三都澳港口群为主体,福鼎沙埕、霞浦三沙等港口相互协调、配套,构成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港口群。 2. 环三都澳港口群既是深水工业港,也是福州港协作组合港,逐步建成区域性的现代化综合港和国际性中转港。宁德港包括城澳、溪南、漳湾、湾坞、下白石、赛岐等作业区。 3. 近期以三都澳港区为重点,加快通用泊位建设,实现从河口港到海港的转型。重点作业区将从赛岐作业区向城澳、漳湾和溪南作业区转移,建设城澳作业区多用途泊位和漳湾作业区通用泊位;择机开发白马、东冲、溪南等深水作业区。 4. 其他重要港口包括赛岐港区、三沙港区、沙埕港区。 第二十三条 交通时距规划 1. 所有县/市在高速公路及省级干线公路网的支持下,形成各市区之间“90分钟交通经济圈”。 2. 环三都澳城镇在国道、高速公路、港口(海上巴士)的支持下,形成围绕宁德中心城市的30分钟城镇群。 第二十四条 电力设施规划 1. 电源发展规划。湾坞火电装机360万KW,闽东核电装机6X100万KW。 2. 负荷预测。2010年和2020年用电总负荷分别为804MW和1440MW。 3. 电网规划。(1)500KV变电站。在湾坞建设500KV变电站,远期达3×750MVA。(2)220KV变电站。220KV甘棠变远期增容至3×120MVA;220KV兰田变远期增容至3×120MVA;在宁德市区南侧增加220KV变电站1座,远期主变容量达(2-3)×150MVA;增加220KV福鼎变,远期主变容量达(2-3)×120MVA。(3)110KV变电站。对110KV东侨变和110KV烟亭变进行升级扩容;配合城澳作业区的开发,建设110KV城澳变,远期容量达2×50MVA;根据总体规划,城区布局新的110KV变电站。下属县(市)根据用电负荷与水力站建设规模,建设110KV变电站。 第二十五条 通信设施规划 1. 在宁德市区建设2-3座汇接局,在下属县(市)建设1-2座汇接局。 2. 建设宁德市域一级环状电信主干光缆、下属各县(市)域二级环状主干光缆和市区(县城区)三级环状电信光缆。 3. 建设市域有线电视环状光缆主干网和下属各县(市)有线电视环状光缆网,有线电视光缆网走向可参见电信光缆网络。 4. 在宁德市火车站建设区域邮政通信枢纽。 第二十六条 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为强化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对宁德市域按优先发展区、鼓励发展区和保护控制区三类空间实施管治。 1. 优先发展区:规划的环三都澳城镇群、港口群和沿海城镇发展轴。 2. 鼓励发展区:主要指城镇建设用地之外,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林、牧、副、渔等的广大农村区域。 3. 保护控制区:主要指全市范围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人文景观保护区、城市边缘区环境脆弱带,以及其他需特列保护的各类地域。 4. 对三都澳的港口开发和重型临港工业发展进行管制,设定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引导开发区,并对重大工程项目的取水区和排污区进行合理规划。三都澳地区的禁止开发区包括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和湿地水禽红树林保护区等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各类浅海养殖区和滩涂养殖区;引导开发区包括各项符合福建省宁德市海洋功能区划的围垦建设用地和围垦养殖区。 第二十七条 旅游发展规划 1. 发展目标 l 到2010年,将宁德建设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山海特色突出的港湾旅游度假胜地;到规划期末,将宁德建成面向国际的、全国著名的山海特色显著的港湾旅游目的地城市。 l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宁德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l 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和5A级旅游区。 2. 旅游产品开发 l 以山海旅游和生态旅游为特色,以文化和度假休闲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海上鱼排、健身体育、科考、畲乡风情等旅游产品。 l 建设三都澳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和海上运动区,使其成为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综合性旅游区。 l 积极申报屏南白水洋鸳鸯溪世界自然遗产和闽东廊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太姥山和白琳玄武岩国家地质公园。 l 建设下浒黄金海岸休闲度假区。 3. 旅游区规划 l 以“山海奇观、欢乐港湾”为旅游形象,形成“一轴、两带、三区、六线”的旅游开发总格局。 l 开发、建设、保护现有的各级风景名胜区,同时继续申报新的各级风景名胜区。 五、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第二十八条 宁德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东扩面海、北展南移”。城市东部及北部的东侨新区、漳湾、六都西陂塘等地是城市近远期的主要拓展空间。铁基湾等地的滩涂区经围垦和工程改造后亦可以作为城市远期发展用地或远景发展备用地。漳湾滩涂区经围垦和工程改造后主要作为城市重化工业(钢铁、石化)发展备用地。 第二十九条 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1. 适宜建设的Ⅰ类用地主要分布于G104国道以东,飞鸾、六都、七都和漳湾。其中,东侨新区和漳湾、西陂塘将是近期、中期重点集中建设地段。不适宜建设用地主要为山地。 2. 城市规划区内Ⅰ类用地约20.57 km2,Ⅱ类用地约18.32 km2,已建设用地15.34 km2。 第三十条 指导思想 1. 有利于城市各项功能的有机组织。 2.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的培育和保护。 4. 有利于城市人居环境的营造。 5. 有利于城市用地科学合理的空间-时序配置。 第三十一条 布局要点 1. 统筹城市空间要素,构筑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紧凑组团式城市。 2. 伸展城市空间框架,积极发展东兰城市核心区,建设全市政务、文体和商务、商业活动中心区。 3. 拓展城市工业用地,满足城市工业发展需要,并为其他重大项目的进驻提供弹性发展空间。 4. 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快港口建设。 5. 利用高速公路互通口和铁路站场,布置物流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 6. 利用自然山体和河湖水系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人居环境。 第三十二条 总体布局结构 以山海为边界,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范围内,以交通干线和自然山体、水体相分隔,形成有主有次、重点突出、功能明确、分阶段发展的大城市多核心组团城市。集聚发展城市中心区,南北辐射建设港口区,依托港口发展大型临港工业,进而带动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造就既是产业快速发展,又是滨海生态优良的新型城市。具体概括为: “一心一核,三轴两港七片区”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1. “一心”。保留城市中部大型生态山体,构成城市绿心,形成城市的生态基质。 2. “一核”。指位于东兰片区的全市政务、商务、文化核心区。 3. “三轴”。指城市三条功能发展轴线,分别为南北向的城市发展轴,贯穿蕉城老城区、东兰片区、漳湾片区的城市生活轴,以及上起漳湾片区下至铁基湾片区的沿海的滨海景观轴。 4. “两港”。指城澳港、漳湾港。 5. “七片区”。指蕉城老城区、东兰片区、金塔片区、金涵片区、井上片区、漳湾片区、铁基湾片区。 第三十三条 各区布局结构 1. 蕉城老城区。按“一心、两轴、六区”进行组织。 l “一心”。老城片区传统商业中心。利用市政府及其周边市级机关搬迁后的用地建设区级行政中心;在八一五路和蕉城路交汇地段周边地区形成传统特色商业中心。 l “两轴”。指沿蕉城路和闽东路形成的商业服务轴,分别从南北向和东西向穿过老城区,联系老城居住区的各项生活服务设施。 l “六区”。是指老城区的六个居住区,分别为八一五西居住区、八一五东居住区、天湖西居住区、天湖东居住区、鹤鸣居住区、白马居住区。 2. 东兰片区。由政务、商务、文化中心构成的市级中心区和高校科教区组成;市级中心区按“三区两带”的结构进行组织。 l “三区”。指兰田行政商务区、七星滨水居住区和火车站商贸综合区。 l “两带”。指滨湖文化休闲带和沿大寨溪生态绿化带。 3. 金塔片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居住生活相配套的科技园区。万安路以北将结合东湖南岸绿化带布置居住区;万安路以南,在福宁路两侧布置居住用地,在支提路以西结合高速公路互通口布置仓储物流用地,在金马路以西布置工业用地。 4. 金涵片区。以畲族文化为特色的民族聚居区。规划形成居住与公共设施独立配套的居住片区和畲乡风情旅游区。 5. 井上片区。结合城市盛行风向沿G104国道延伸,在疏港公路以南形成的以工业为主的片区。在高速公路漳湾互通口周围配置物流中心和汽车站。 6. 漳湾片区。结合井上片区、临海重化工业区配套的居住区,按“一心两区”进行组织。 l “一心”。指位于片区中心的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娱乐和行政中心。 l “两区”。指由区内两条主干道分隔形成的两片居住区,分别为漳湾北部居住区和漳湾南部居住区。 7. 铁基湾片区。通过围垦而形成的融高品味居住区和工业区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区。高品味居住区结合滞洪区形成的南湖以及金蛇山、贵岐山进行布置。工业区布置在片区东南部、铁路以西、G104国道以东的交通便捷地段。同时,为城澳港的发展留有用地。 六、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一)工业用地规划 第三十四条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期末宁德市区工业用地661.7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70%,人均12.03平方米。依托南北两港口,集中布置两大工业区,在金塔片区布局东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城市北部,布局位于井上片区的闽东工业园区及其延伸区;在南部,布局铁基湾工业区;在金塔片区布局高科技产业园区。同时,择机发展临海重化工园区。 第三十五条 闽东工业园区 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接纳老城区外迁的工业企业和市域范围内向宁德市区集聚的民营企业。用地面积为320.44公顷(不包括延伸区用地和临海重化工园区用地)。 第三十六条 铁基湾工业区 利用毗邻沈海高速公路飞鸾互通口和与城澳作业区联系便捷的优势,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区。规划为一类和二类工业用地,用地面积为200.84公顷。其中一类工业用地130.99公顷,二类工业用地69.85公顷。 第三十七条 东侨高科技产业园 规划为清洁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用地面积为59.29公顷。 (二)居住用地规划 第三十八条 规划原则 1. 根据人口发展规模和人口分布原则合理安排居住用地,总体上采用集中布置与组团分散配置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2. 旧城区采取疏散和整合措施,降低居住密度,提高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增加游园绿地,改善人居质量。 3. 新城区采取有机增长的模式,以居住区为基本单位进行规划布局,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第三十九条 规划目标 1. 规划期末,宁德市区居住用地为1316.0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9.24%,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3.93平方米。 2. 老城居住改造以加强居住的配套设施和绿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改善居住环境。 3. 新城以配套完善的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实现有机增长的开发模式。 第四十条 居住片区规划布局 按城市总体布局结构规划蕉城、金涵、东兰、金塔、铁基湾、漳湾六大居住片区。 第四十一条 蕉城居住片区 蕉城居住片区位于沈海高速公路以西的蕉城老城区,用地规模487.4公顷,容纳居住人口23.2万人左右。蕉城片区居住用地分为六个居住区。 l 八一五西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88.13公顷,居住人口3.4万人。 l 八一五东居住区。沿山体为以高档住宅为主的一类居住,用地规模为114.62公顷,其余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56.79公顷,居住人口6.7万人。 l 天湖西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53.03公顷,居住人口2万人。 l 天湖东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80.91公顷,居住人口3.4万人。 l 鹤鸣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96公顷,容纳居住人口4万人。 l 白马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20.36公顷,居住人口1万人。 第四十二条 金涵居住片区 金涵居住片区位于G104国道以西,蕉城老城区以北,为金涵乡畲族居民聚居地和井上片区配套居住,用地规模146.23公顷,容纳居住人口7.6万人。金涵片区居住片区分为两个居住区。 l 金涵北部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71.97公顷,居住人口4.4万人。 l 金涵南部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74.26公顷,居住人口3.2万人。 第四十三条 东兰居住片区 东兰片区为城市行政中心、文教区配套居住区。用地规模为137.58公顷,居住人口6.8万人。以大寨溪为界,分为两个居住区。 l 东兰东部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52.21公顷。居住人口2.8万人。 l 东兰西部居住区。临湖、临海为一类居住,用地规模为58.58公顷;其余规划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26.8公顷。居住人口4万人。 第四十四条 金塔居住片区 金塔居住片区位于蕉城老城区东侧,万安路以北,宁川南路路以西,临近东侨高科技产业园和城市行政中心,为东侨高科技产业园配套居住,规划居住区北部临海为一类居住,用地规模为48.22公顷,其余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82.79公顷。居住人口5.5万人左右。 第四十五条 铁基湾居住片区 铁基湾居住片区位于温福铁路以西,沈海高速公路以北,临近铁基湾工业区,为铁基湾工业区配套居住。用地规模为171.35公顷,容纳居住人口7万人。铁基湾居住片区分为两个居住区。 l 铁基湾南部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79.44公顷,居住人口4.5万人。 l 铁基湾北部居住区。以一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91.92公顷,居住人口2.5万人。 第四十六条 漳湾居住片区 漳湾居住片区临近井上片区,为井上片区配套居住,用地规模为173.40公顷,居住人口6.9万人。漳湾居住片区分为两个居住区。 l 漳湾南部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106.07公顷,居住人口为4.3万人。 l 漳湾北部居住区。以二类居住为主,用地规模为67.33公顷,居住人口为2.6万人。 (三)公共设施规划 第四十七条 规划原则 系统完善原则;中心强化原则;布局有序原则。 第四十八条 规划目标 1. 形成市区范围内分布合理、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公共设施网络;建成市区、片区和居住区三级城市公共设施中心;强化城市城市行政中心和商业贸易中心;配套建设好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各项公共设施。 2. 规划期末宁德市区公共设施用地为598.1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3.29%,人均10.88平方米。 第四十九条 行政办公设施 1. 规划期末,宁德市区行政办公用地67.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9%,人均1.22平方米。 2. 市级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布置在东兰片区,形成全市的政务中心。 3. 在蕉城老城区规划次级政务中心。 4. 工业区、居住区内按需求适当配置行政办公用地。 第五十条 商业金融设施 1. 规划期末宁德市区商业金融用地201.7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48%,人均3.67平方米。 2. 按照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进行组织,形成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分工明确的商业金融服务体系。 3. 在东兰片区政务中心东侧布局市级商业金融中心,与政务中心一起构成城市政务商务中心。 4. 在蕉城区蕉城路和八一五路交汇地段的原传统商业街区布置次级商业金融中心。 5. 在东兰片区,依托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建设区域性的商贸流通中心。 6. 在交通条件好,人流量大的地段布置各类大型专业交易市场。 7. 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集中布置商业服务网点。 (四)仓储用地规划 第五十一条 仓储用地规划 1. 规划期末,宁德市区仓储用地73.8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64%,人均1.34平方米。 2. 基本保留原有的仓储用地,并对用地布局不合理的仓储用地进行功能置换。 3. 在宁德火车站西侧、沈海高速公路金塔互通口附近以及沈海高速公路漳湾互通口附近规划建设三处物流中心。分别为东侨物流中心、金塔物流中心和井上物流中心。 4. 在闽东工业园区以西,G104国道外围建设一个危险品仓库。 (五)绿地系统规划 第五十二条 规划原则 1. 将城市绿地规划置于构建生态城市的总体框架之中,综合考虑各类绿地的合理分布和规划设计,以充分发挥绿地的环境效益。 2. 将绿化建设和景观营造相结合,构筑完整的绿化系统。 3. 绿地建设以生态型、福利型、经营型等多种模式相结合,服务于全体市民。 4. 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做到绿地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 第五十三条 规划目标 规划期末,城市绿地面积799.9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7.77%,人均绿地面积14.54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560.4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9平方米。 第五十四条 绿地规划布局 规划的城市绿化生态系统由自然山体、生态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四部分构成。在总体布局上形成“一个城市绿心、七条自然生态廊道、三条人工生态廊道”。 第五十五条 公共绿地 1. 公园绿地:设置市级公园、区级公园、居住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规划建设东湖公园、贵歧山-金蛇山公园、大学城滨海公园和漳湾滨海公园。 2. 街头绿地:沿道路、河道、旧城改建等空地开辟街头绿地,开辟若干可供市民休憩、游览的小游园;在滨海景观路内侧布置50米宽的绿化带,在其它城市道路两侧,根据道路等级及其在城市中的位置,设置宽度10-30米的绿化带;在主要水系两侧或单侧,布置宽度不等的绿化带,形成景观变化丰富的绿化系统。 3. 居住区绿地:城市居住区内按国家标准规定配置居住区级公园、小区中心绿地和小区游园。 4. 专用绿地:包括行政、事业、工矿企业及其它市政、公建设施内的绿地;各单位绿地的绿化覆盖面积要求不少于总面积的30%;位于准生态绿带上的单位和住宅,绿化覆盖率必须大于40%。 第五十六条 生产防护绿地 1. 温福铁路和沈海高速公路两侧各设置50米宽的防护绿地,G104国道两侧各30米宽的防护绿地。 2. 在工业区与居住区相接处的道路两侧设置不小于30米宽的绿化带。 3. 各类基础设施按其防护要求相应设置隔离绿地。 表5 宁德市区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2005年3月)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 (公顷) 占总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 (平方米/人) 1 R 居住用地 692.2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德市 城市 总体规划 文本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