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第二次作业.doc
《理论力学第二次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第二次作业.doc(4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 1. 平面任意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1 (B) 2 (C) 3 (D) 4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平面平行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1 (B) 2 (C) 3 (D) 4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 图示结构是( )。 (A) 静定 (B) 一次超静定 (C) 二次超静定 (D) 三次超静定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图示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作用在齿轮A上的切向力 平移到齿轮B的中心。 (A) 不可以 (B) 可以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5. 图示桁架中杆件内力等于零,即所谓“零杆”为 。 (A) BC, AC (B) BC, AC, AD (C) BC (D) AC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沿正立方体的前侧面作用一力,则该力 。 (A) 对轴x、y、z之矩均相等 (B) 对轴x、y、z之矩均不相等 (C) 对轴x、y、之矩相等 (D) 对轴y、z之矩相等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7. 空间力对点之矩是 。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8. 力对轴之矩是 。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9. 空间力偶矩矢是 。 (A) 代数量 (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 (D) 自由矢量 你选择的答案: D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10. 空间任意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 (B) 4 (C) 5 (D) 6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11. 空间汇交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 (B) 4 (C) 5 (D) 6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12. 空间力偶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 (B) 4 (C) 5 (D) 6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13. 空间平行力系有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 (B) 4 (C) 5 (D) 6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14. 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今用力F1=0.5kN推动物块,P=1kN。则物块将 。 (A) 平衡 (B) 滑动 (C) 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D) 滑动与否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15. 物体重P,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fs。今欲使物体滑动,分别用(a)图与(b)图所示的两种施力方式,则省力的方式 。 (a) (b) (A) (a)图示 (B) (b)图示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8道小题) 16. 力对任一点之矩在通过该点的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力对该轴之矩。(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7. 当力与轴共面时,力对该轴之矩等于零。(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8. 若一平面力系向点A简化得到一个合力,而向点B简化可以得到一合力偶。(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9. 首尾相接构成一自行封闭力多边形的平面力系是平衡力系。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20.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都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21. 当力系简化为合力偶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22. 桁架中的零杆可以从结构中去掉。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23. 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是代数量。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24. 力偶与一个力不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25. 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与其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有关。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26. 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用力矩度量。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27.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影不等于零。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28. 力偶只能改变物体的转动状态。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29.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则此两力偶等效。(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30. 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力偶。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31. 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用力偶矩度量。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3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33.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 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三、主观题(共21道小题) 34. 参考答案: 35. 参考答案: 36. 参考答案: 37. 参考答案: 38. 参考答案: 39. 参考答案: 40. 参考答案: 41. 参考答案: 42. 参考答案: 43. 参考答案: 44. 参考答案: 45. 参考答案: 46. 参考答案: 47. 参考答案: 48. 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 = 400 mm,O1B = 600 mm,作用在OA上的力偶的力偶矩之大小∣Me1∣= 1 N · m。试求力偶矩Me2的大小和杆AB所受的力。各杆的重量及各处摩擦均不计。 参考答案:Me2 = 3 N·m,FAB = 5 N (拉) 49. 在图示平板上作用有四个力和一个力偶,其大小分别为:F1 = 80 N,F2 = 50 N,F3 = 60 N,F4 = 40 N,Me = 140 N · m,方向如图。试求其合成结果。 参考答案: 50. 在图示结构中,A、B、C处均为光滑铰接。已知F = 400 N,杆重不计,尺寸如图所示。试求C点处的约束力。 参考答案:FCx = 880 N(→),FCy = 480 N(↓) 51. 左端A固定而右端B自由的悬臂梁AB,自重不计,承受集度为q(N/m)的满布均匀荷载,并在自由端受集中荷载 作用。梁的长度为l。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参考答案: 52. 试分别求图中两根外伸梁其支座处的约束力。梁重及摩擦均不计。 参考答案: 53. 试分别求图示两个构架上A、B处所受到的约束力。不计构件自重及各处的摩擦。图b中C处为铰链。 参考答案: 54. 水平梁由AB与BC两部分组成,A端为固定端约束,C处为活动铰支座,B处用铰链连接。试求A、C处的约束力。不计梁重与摩擦。 参考答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力学 第二次 作业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