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易错题集锦.doc
《物理易错题集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易错题集锦.doc(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在真空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B.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C.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同一介质,声速与温度有关;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同一介质,声速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故C正确; D、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波、次声波都听不到;故D错误. 1.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振动,所以能够体现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选项是正确的. 解答:解:A、真空铃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故A不符题意; B、空气柱体积越小,振动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这是探究吸管的音调和长度关系的实验,故B不符题意; C、通过观察水花四溅可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C符合题意; D、固体能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点评: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振动,声音的传播条件是需要介质. 2.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振动,所以能够体现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选项是正确的. 解答:解:A、真空铃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故A不符题意; B、空气柱体积越小,振动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这是探究吸管的音调和长度关系的实验,故B不符题意; C、通过观察水花四溅可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C符合题意; D、固体能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点评: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振动,声音的传播条件是需要介质. 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记住几个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解题方法点拨】 (1)归纳法:发声的声带在振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经过归纳总结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对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看不到振动,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水花四溅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法的思想,乒乓球或水花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3)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3. (2004•北碚区)请举一例说明物体振动能发出声音: 考点:声音的产生. 专题:简答题;转换法.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答: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1.一根长约10cm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 )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 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回声. 专题:应用题. 分析:①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②如果铁管太短,可能只听到一次,声音在空气中、铁中、水中传播的时间间隔很短,人耳分辨不出;如果铁管较长,可能听到三次,先后经过铁管、水和空气传来. 解答:解: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也就不同,铁管、水、空气共有三种介质,因为铁管太短,声音在空气中、铁中、水中传播的时间间隔很短,人耳分辨不出,只能听到一次,; 故答案为:A. 点评:问题情境中听到三次声的前提是铁管足够长,如果太短,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是分辨不出两声的,就可能只听到一次声音. 13.人类靠 声带 振动发声的.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鼓 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地面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空气 传播而被鱼听到.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不同的物体所靠发声体的部位是不同的,人发出声音是靠声带的,听到声音时,是通过鼓膜的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而听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其介质为气体、固体、液体. 解答: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不同的物体所靠发声体的部位是不同的,人发出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 人耳能听到的鼓声,其鼓声是通过鼓面的振动发声的;当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时,声音先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再通过水传播,从而将鱼吓跑. 故答案为:声带;鼓面;空气;水. 点评:此题是一道声现象的基础题,掌握好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不同发声体所靠的发声部位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这些介质. 14.(2009•西城区)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 m/s. 3×108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专题:简答题. 分析: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解答. 解答:解: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传播速度相同,是3×108m/s; 故答案为:3×108. 点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5、 (2008•温州)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减小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分析表格中的光源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 (2)分别计算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变形量; (3)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木条的长度和光源的高度,改变木条的位置. 解答:解:(1)光源的高度从20cm增加到60cm时,影子的长度从30cm变成了6cm,故要验证的假设是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 (2)光源每增加10cm后的影子的变形量分别为15cm;5cm;2.5cm;1.5cm,所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减小; (3)根据控制变量法知,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故本题答案为:(1)影子的长度与点光源的高度的关系;(2)减小;(3)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 点评:本题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子的长度与光源的高度、木条与光源的距离的关系. 16.(2006•肇庆)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A.ae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B.a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C.bc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D.bd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图析法. 分析:根据题意,两人要想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来自对方头和脚的光线都必须经过窗户到达另一方的眼睛,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则我们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两条从乙到达甲眼睛的光线和两条从甲到达乙眼睛的光线,由此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 解答:解:过乙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甲的眼睛,过甲头顶和脚底分别作两条直线到乙的眼睛(这两条直线就可以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由这四条直线与墙的交点即可确定出所需最小窗的位置应为bd. 故选 D. 16.我省华县的“皮影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皮影戏演出时,人们从影幕上看到的“影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A.光的直线传播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B.光的反射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C.光的折射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D.平面镜成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皮影戏”,“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故事表演,它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演时,要用灯光把剪影照在银幕上,灯光下,做不同的手势可以形成不同的手影,但是不能用阳光,“皮影戏”利用的是中心投影的性质,阳光是平行投影 17.交巡警平台是重庆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找出一个与图中情景相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交通警查正在与外勤人员进行联系; 物理知识:他们之间的通迅是利用电磁波进行的. 物理现象: 交警能够说话 平台上方有一个很大的伞 ; 物理知识: 声带振动发声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给平台遮阳光 .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1)认真观察图象,从中捕捉到与物理现象有关的物理情景; (2)可以从平台上方的伞、红绿灯等方面分析回答问题. 解答:解:由图象可以看到: 物理现象:平台上方有一个很大的伞; 物理知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给平台遮阳光. 点评: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也学习物理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这种能力. 18.(2009•莆田)紫金山天文台2009年6月13日通报:2009年7月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 直线 直线 传播理论.如图所示,位于地球上A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 全 全 食,位于B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 环 偏 食.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如图,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 解答: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以,解释日食现象要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 如图,在地球上A区域,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全部被月球挡住,人们看到的是日全食. (2010•常州)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 B. C. D.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解答:解: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偏食经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对侧,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此题属于物理基础知识的应用. 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将纸板B向前(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将纸板B向前(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 (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 (3)为什么要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答 不合理 .理由是: 实验次数太少 .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实验评估题. 分析:(1)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A的像与蜡烛C不能重合. (3)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4)寻找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要求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只做两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需要再多做几次,使发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 (1)确定像的位置; (2)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 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 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 答案;C 更多试题 》 试题 (2007•湘潭)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图析法. 分析:画图说明: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祭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AB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光线,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图为筷子竖直插入盛水玻璃杯内的俯视图,A处为筷子,ABP表示由筷子发出的穿过玻璃杯壁B射向观察者P处的一条光线.ON为过B点沿半径方向的直线,即在B处和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上述光线则相当于在B处由水中射入空气中,图中的角i和角r分别为此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应有r>i.所以观察者在P处看到的筷子A的像A′的位置不是在A的实际位置,而是由其实际位置偏离杯中心的方向向杯壁靠拢一些,据此可知.以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时,其侧视图应该是图中的A或D图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同时,玻璃杯此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筷子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因此,观察到的筷子比实际粗些. 故选D. 点评:此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利用折射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此现象让学生回家亲自做一做,效果会更好,此题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 答题:wdnyx2011老师 (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 解答:解: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如图所示: 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 故选B. 点评: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时,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池底变浅等等. 8.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 √ )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这里是指“斜射”,而在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解答:解:光只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才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但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不变的,因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非常简单,却也非常易错,有没有“斜射”这两个字,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此特别提醒大家重视. 更多试题 》 试题 小宇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滴入几滴红墨水 .实验中, 能 (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 (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 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到一定值时, 折射光线消失 .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实验探究题. 分析:(1)由于光是看不见的,水是无色的,故可加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成红色,就能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从图中可看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到一定值时只存在了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消失,这种现象叫全反射. 解答:解:(1)由于光线在无色的水中是看不到的,故可滴入几滴红墨水,即可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从图中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和反射角都在增大,且当入射角大到一定的值时,折射光线消失. 故本题答案为:(1)滴入几滴红墨水;能;(2)大于;增大;折射光线消失. 点评:本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实验,采用了观察法,然后归纳出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5.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低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 ) A.圆形亮斑 B.圆型暗斑 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考点:透镜及其分类;透镜的光路图. 专题:应用题. 分析:玻璃是光密媒质,气泡属光疏媒质,根据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的反射特点来考虑此种情形下的光路情况. 解答:解:垂直向下的光线经过气泡时,实际是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此时会发生全发射,即无光线射入底部而发暗,但经过中间一点时,中间气泡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不能会聚,所以中间较暗. 故选D. 点评:解决此题用到了光密媒质和光疏媒质之间光路的反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难度 1.如图所示,夏天,人站在风扇旁边吹风感到凉爽;若将一支温度计也放在风扇旁边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会(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加快液态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以降低温度,若没有液态则不能改变温度. 解答:解:人站在风扇旁吹风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降低了人体的温度,所以人感到凉爽; 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风扇旁吹风,由于温度计玻璃泡上外面没有水分,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不变的.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没有液体就不会产生蒸发现象,温度也是不会变化的. 4.在30℃的教室中,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示数会( ) A.先下降后上升 B.不变 C.先上升后下降 D.立即上升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是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时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解答:解:在26℃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附有少量酒精,在空气中蒸发,从玻璃泡上吸收热量,所以是温度下降.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玻璃泡又慢慢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温度升高至26℃. 故选A. 点评:蒸发完后,玻璃泡温度低,空气温度高,二者发生热传递,最后二者达到温度相同. 6.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 升华 熔化 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 蒸发 汽化 现象;以上两种物态变化时都 吸 吸 热.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沸点 熔点 ,而使油污 汽化 熔化 的缘故.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吸热. 解答:解: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汽化现象; 以上两种物态变化时都吸热; 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而使油污熔化的缘故; 故答案为:熔化,汽化,吸,熔点,熔化.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物态变化名称和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或放热. 7.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 低 低 一些,这是因为 敞口使酒精蒸发制冷 酒精蒸发吸热 .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 相同 相同 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单凭人的感觉是不准确的 冰熔化成水时吸热 . 考点:温度;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从周围物质吸收热量; (2)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1)敞口的酒精容器,由于酒精的蒸发吸热,导致酒精的温度比室温要低; (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的水和0℃冰温度都是0℃,它们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冰摸起来冷,是因为冰熔化成水要从人的手上吸热造成的. 故答案为:低、酒精蒸发吸热、相同、冰熔化成水时吸热. 8.“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词中含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回答: (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 蒸发 蒸发(或汽化) . (2)海丽倒映的白塔是光的 反射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 虚 虚 像.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结合题意可以看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2)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一种反射现象. 解:(1)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2)白塔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里,人才能看到白塔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1)蒸发(或汽化);(2)反射;虚. 9.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是因为冰棒 液化 熔化 时要 放热 吸热 ;后者是因为酒精 蒸发 蒸发 时要 吸热 吸热 .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熔化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冰棒吃到嘴里会熔化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人会感到凉快;皮肤上擦酒精,酒精蒸发需要吸收人身体的热量,所以人会感到凉快. 故答案为:熔化,吸热,蒸发,吸热. 10.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一般是利用制冷物质 蒸发 蒸发吸热 来制冷的.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 分析:冰箱和空调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不断发生物态变化进行吸热放热来降低冰箱内的温度的. 解答:解:制冷剂在蒸发器汽化,即蒸发来吸收冰箱或房间内的热量,达到致冷的目的. 故答案为:蒸发吸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易错题 集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