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付印稿).doc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付印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付印稿).doc(2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P TB10601 —20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rvey engineering of high speed railway ( 报 批 稿 ) 2009—××—××发布 200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rvey engineering of high speed railway TB10601—2009 主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09年×月×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北京 前 言 本规范根据“关于印发《2008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7]1374号)的要求,在《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的基础上,吸纳京津、武广、郑西、哈大、合宁、合武、石太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经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编制中,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特点和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化重大科研、试验对规范关键技术的理论支撑与验证,体现“三网合一”的测量要求,涵盖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测量全过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标准。 本规范分为11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线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涵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轨道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和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另有7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 总则:对规范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以及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设计要求等进行了规定。适用范围为250km/h~350km/h,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一致。 2. 术语和符号:规定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20个专用术语。 3. 平面控制测量:规定了高速铁路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网原则、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主要内容包括CP0、CPI、CPII、CPIII建网时机、控制网布设、测设精度、数据处理及标石埋设等技术要求。 4. 高程控制测量:规定了高速铁路高程控制测量的测量精度、测设方法、数据处理及水准点埋设等技术要求。 5. 线路测量:根据高速铁路轨道铺设高平顺性的要求,规定了初测、定测阶段的地形测量、中线测量、横断面测量和施工阶段的复测交桩、施工控制网加密、竣工后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等技术要求。 6. 隧道测量:明确了隧道初测、定测、洞外控制测量、洞内控制测量、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的技术标准;规定了隧道独立控制网必须与CPI控制网联测,隧道贯通后应进行CPII贯通测量。 7. 桥涵测量:明确了桥涵初测、定测、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施工放样及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规定了复杂特大桥应建立独立的施工控制网。 8. 构筑物变形测量:明确了变形测量的等级和精度、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和技术要求,对路基、桥涵、隧道变形测量和区域地表沉降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9. 轨道施工测量:明确了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及支承层施工、轨道基标测量、轨道安装测量、道岔安装测量、轨道精调测量的技术要求,规定了利用CPIII控制网进行自由设站的作业要求和精度指标。 10. 竣工测量:对控制网、轨道、线下工程及线路设备等的竣工测量以及竣工地形图、铁路用地界的测量做出了规定。 11. 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规定了运营期间CP0、CPI、CPII、CPIII控制网和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的维护测量、构筑物变形监测以及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及需要补充、修改的意见反馈给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编610031),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朱 颖、卢建康、程 昂、颜 华、刘成龙、王国祥、杨维裕、王长进、郭良浩、吴迪军、梅 熙、陈 亮、魏永幸、刘名君、李学仕、曹成度、石德斌、陈光金、王国民、高 山、张同刚、武瑞宏 目 录 1 总 则 1 2 术语和符号 3 2.1 术 语 3 2.2 符 号 4 3 平面控制测量 6 3.1 一般规定 6 3.2 框架控制网(CP0)测量 10 3.3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测量 14 3.4 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测量 15 3.5 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 17 3.6 成果资料整理 19 4 高程控制测量 21 4.1 一般规定 21 4.2 水准测量 22 4.3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24 4.4 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25 4.5 线路水准基点测量 26 4.6 轨道控制网(CPⅢ)水准测量 26 4.7 CPⅢ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 27 4.8 内业计算及成果资料整理 28 5 线路测量 30 5.1 一般规定 30 5.2 勘测控制测量 30 5.3 地形测量 31 5.4 中线测量 34 5.5 路基测量 35 5.6 专项调查测量 36 5.7 控制网交桩及复测 37 5.8 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 39 5.9 线路中线贯通测量 40 6 隧道测量 42 6.1 一般规定 42 6.2 初 测 43 6.3 定 测 43 6.4 洞外控制测量 44 6.5 洞内控制测量 49 6.6 施工测量 51 6.7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52 6.8 竣工测量 53 7 桥涵测量 55 7.1 一般规定 55 7.2 初 测 56 7.3 定 测 57 7.4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 59 7.5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复测 60 7.6 施工放样及竣工测量 61 8 构筑物变形测量 69 8.1 一般规定 69 8.2 变形监测基准网 70 8.3 路基变形测量 71 8.4 桥涵变形测量 73 8.5 隧道变形测量 77 8.6 区域地表沉降监测 78 8.7 变形测量成果整理 79 9 轨道施工测量 80 9.1 一般规定 80 9.2 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及支承层放样 81 9.3 加密基标测量 82 9.4 轨道安装测量 83 9.5 道岔安装测量 85 9.6 轨道精调测量 86 10 竣工测量 88 10.1 一般规定 88 10.2 控制网竣工测量 88 10.3 线路轨道竣工测量 88 10.4 线下工程建筑及线路设备竣工测量 89 10.5 竣工地形图及铁路用地界测量 89 10.6 竣工测量资料整理及交验 89 11 运营及养护维修测量 91 11.1 一般规定 91 11.2 构筑物变形监测 92 11.3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 93 附录A 控制点埋石图及标志注字方法 94 A.1 控制点标志 94 A.2 平面控制点标石的埋设 94 A.3 水准点标石的埋设 98 A.4 无砟轨道CPIII控制点埋设要求 101 A.5 线路定测标志桩尺寸 103 A.6 标 识 104 附录B 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技术要求 106 附录C 水准仪(电子水平仪)、水准尺技术要求 108 C.1 仪器作业要求 108 C.2 仪器的检校 108 C.3 二等水准测量外业高差改正数计算 110 附录D 控制点点之记 112 附录E 变形测量控制点规格 113 附录F 轨道控制网CPIII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结构形式 115 F.1 CPⅢ控制网的平面构网图形 115 F.2 CPⅢ控制点的高程测量的水准路线形式 116 F.3 CPⅢ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建网形式 119 F.4 CPIII平面控制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 120 附录 G 高速铁路工程现场交接桩纪要 121 本规范规定用词说明 124 条文说明 125 1 总 则 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其测量成果质量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250km /h~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1.0.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在对应的线路轨面设计高程面上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10mm/km。 1.0.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个别地段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它高程系统或以独立高程起算。但在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应消除断高,换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困难时亦应换算成全线统一的高程系统。 1.0.5国家控制点满足平面、高程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国家控制点作为平面、高程控制点。 1.0.60.5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基准,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基准。 1.0.6 1.0.7 为满足高速铁路平面GPS控制测量三维约束平差的要求,在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开展前,应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1.0.7 1.0.8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1.0.8 1.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1.0.101.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工作开展前,勘测设计单位应根据线路走向、地形地貌特点、地质特征等,进行坐标系统、基准、网形、精度和建网时机等测量总体设计。各阶段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验收。 1.0.10 1.0.11测量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极限误差(简称限差)规定为中误差的2倍。 1.0.11 1.0.12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书写清楚,签署完整,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各种测量原始记录(包括磁卡、电脑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1.0.12 1.0.1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结合各阶段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 1.0.13 1.0.14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校和检定。 1.0.1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测量工作中采用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时,应符合国家及铁道部相关规定并经铁道部主管部门审定。 1.0.14 1.0.1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15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在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基本精度标准和满足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可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技术创新。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在工程建设中实用前,应由铁道部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鉴定,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工程独立坐标系 independent coordinate system of engineering 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和高程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1.2 框架控制网(CP0) frame control network(CP0) 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建立的三维控制网,作为全线(段)的坐标起算基准。 2.1.3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basic plane control network(CPⅠ) 在框架控制网(CP0)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提供起闭的基准。 2.1.4 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route plane control network(CPⅡ) 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基础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测量和轨道控制网测量提供平面起闭的基准。 2.1.5 轨道控制网(CPⅢ)track control network(CPⅢ) 沿线路布设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平面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或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高程起闭于线路水准基点,一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施测,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2.1.6 加密基标 densification fiducial mark for tracklaying 在轨道控制网(CPⅢ)基础上加密的轨道控制点,为轨道铺设所建立的基准点,一般沿线路中线布设。 2.1.7 维护基标 fiducial mark for track maintenance 在轨道控制网(CPⅢ)基础上测设,为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时所需的永久性基准点,应根据运营养护维修方法确定其设置位置。 2.1.8 三角形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 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它是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的统称。 2.1.9 1"(0.5"、2"、6")级仪器 1"(0.5"、2"、6")class instrument 1"(0.5"、2"、6")级仪器是指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标称为1"(0.5"、2"、6")的测角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 2.1.10 精密水准测量 precise levelling 测量精度介于二等、三等水准测量之间的等级水准测量,主要用于CPIII高程测量和轨道施工测量。 2.1.11 线路水准基点 benchmark along route 沿高速铁路线路敷设的首级高程控制点,一般每2km左右布设一个,为高速铁路勘测设计、施工的高程基准。 2.1.12 基岩水准点 benchmark into bedrock 埋设在地壳基岩层上的永久性水准点。 2.1.13 深埋水准点 benchmark of deep buried 沿线路走向根据地面沉降及地质情况,埋设在相对稳定的持力层上的深层水准点。 2.1.14 洞外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outside tunnel 为保证隧道贯通,在洞外进行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2.1.15 洞内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inside tunnel 为保证隧道贯通,在洞内进行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2.1.16 竖井联系测量 shaft connection survey 隧道施工测量中,将洞外控制网的坐标、方向和高程通过竖井传递到洞内的测量。 2.1.17 隧道贯通误差 through error 隧道贯通后,在贯通面处的坐标、方向和高程的误差。 2.1.18 变形测量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在铁路建设和运营阶段,对路基、桥梁、隧道和轨道等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沉降、倾斜等变形量进行定期或持续的测量。 2.1.19 施工加密控制网 densification control network for construction 为了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在CPI、CPII和线路水准基点基础上加密的平面、高程控制网。 2.1.20 CPⅢ棱镜组件 a set of assembled reflector prism for CPⅢ CPIII控制点精确定位观测的强制对中测量标志,一般由预埋件、高程测量适配器、棱镜连接适配件和棱镜组成。 2.2 符 号 a——固定误差 b——比例误差系数 σ——标准差或方差 DS05、DS1、DS3——水准仪的型号 C——照准差 D——测距边边长 mD——测距中误差 mβ——测角中误差 mα——方位角中误差 W——闭合差 f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V——改正数 n——连续自然数的一个数值 L——导线或水准路线长度 MΔ——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 MW——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 N——导线或水准附合线路或闭合环的个数 R——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RC——GPS基线计算的重复性定义 S——边长、斜距 Hm——平均高程 M——隧道贯通中误差或桥梁放样的容许误差 mS ——测距中误差 mx ,my——坐标分量中误差 Δ——较差 3 平面控制测量 3.1 一般规定 3.1.1高速铁路工程平面控制测量应按逐级控制的原则布设,各级平面控制网的设计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各级平面控制网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 测量方法 测量等级 点间距 相邻点的相对 中误差(mm) 备注 CP0 GPS -- 50km 20 CPⅠ GPS 二等 ≤4km 一对点 10 点间距≥800m CPⅡ GPS 三等 600~800m 8 导线 三等 400~800m 8 附合导线网 CPⅢ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 -- 50~70m 一对点 1 注:1、CPⅡ采用GPS测量时,CPⅠ可按4km一个点布设; 2、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平面x、y坐标分量中误差。 3.1.2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CP0、CPⅠ、CPⅡ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表3.1.2-1 CP0、CPⅠ、CPⅡ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控制网 基线边方向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CP0 -- 1/2 000 000 CPⅠ ≤1.3″ 1/180 000 CPⅡ ≤1.7″ 1/100 000 2 CPⅡ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 表3.1.2-2 CPⅡ控制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 附合长度(km) 边长 (m) 测距 中误差(mm) 测角 中误差 (″) 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m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 方位角闭合差限差 (″) 导线等级 CPⅡ ≤5 400~800m 5 1.8 8 1/55 000 ±3.6 三等 当同一测区内,导线环(段)数超过20个时,须按式(3.1.2)计算测角中误差: (3.1.2) 式中 fβ——导线环(段)的角度闭合差(″); n——导线环(段)的测角个数; N——导线环(段)的个数; 3 CPⅢ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2-3的规定: 表3.1.2-3 CPⅢ平面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网名称 测量方法 方向观测中误差 距离观测中误差 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 CPⅢ平面网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 ±1.8″ ±1.0mm ±1.0mm 3.1.3 各级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1 CP0控制网应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作为坐标基准,以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控制点作为约束点,进行控制网整体三维约束平差; 2 CPⅠ控制网应附合到CP0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3 CPⅡ控制网应附合到CPⅠ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4 CPⅢ控制网应附合到CPⅠ或CPⅡ上,并采用固定数据平差。 3.1.4 增设或补设控制点可采用同精度扩展的方法测量。 3.1.5 GPS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等级GPS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1.5-1的规定。 表3.1.5-1 各等级GPS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固定误差a (mm) 比例误差系数b(mm/km) 基线方位角 中误差(″) 约束点间的 边长相对中误差 约束平差后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等 ≤5 ≤1 0.9 1/500000 1/250000 二等 ≤5 ≤1 1.3 1/250000 1/180000 三等 ≤5 ≤1 1.7 1/180000 1/100000 四等 ≤5 ≤2 2.0 1/100000 1/70000 五等 ≤10 ≤2 3.0 1/70000 1/40000 注:当基线长度短于500m时,一、二、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四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五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10mm。 2 各等级控制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应小于按式(3.1.5)计算的标准差。 σ=± (3.1.5) 式中 σ——基线弦长标准差(mm) a—— 固定误差(mm) b ——比例误差系数(mm/km) d ——相邻点间距离(km) 3各等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5-3的规定。 表3.1.5-3 各等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 级 项 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静 态 测 量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15 ≥15 ≥15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4 ≥4 ≥4 ≥4 ≥4 有效时段长度(min) ≥120 ≥90 ≥60 ≥45 ≥40 观测时段数 ≥2 ≥2 1~2 1~2 1 数据采样间隔(s) 10~60 10~60 10~60 10~30 10~30 接收机类型 双频 双频 双频 单/双频 单/双频 PDOP或GDOP ≤6 ≤6 ≤8 ≤10 ≤10 快 速 静 态 测 量 卫星截止高度角(°) -- -- -- ≥15 ≥15 有效卫星总数 -- -- -- ≥5 ≥5 观测时间(min) -- -- -- 5~20 5~20 平均重复设站数 -- -- -- ≥1.5 ≥1.5 数据采样间隔(s) -- -- -- 5~20 5~20 PDOP(GDOP) -- -- -- ≤7(8) ≤7(8) 注:平均重复设站数≥1.5是指至少有50%的点设站2次。 4 GPS测量除满足以上规定外,其余各项要求应执行现行《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的相关规定。 3.1.6 导线控制网可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导线网。各等级导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6-1的规定。 表3.1.6-1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 0.5″级仪器 1″级仪器 2″级仪器 6″级仪器 二等 1.0 1/250000 ±2.0 1/100 000 6 9 -- -- 三等 1.8 1/150000 ±3.6 1/55000 4 6 10 -- 四等 2.5 1/80000 ±5 1/40000 3 4 6 -- 一级 4.0 1/40000 ±8 1/20000 -- 2 2 -- 二级 7.5 1/20000 ±15 1/12000 -- -- 1 3 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边长短于500m时,二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5mm,三等边长中误差应小于3.5mm,四等、一级边长中误差应小于5mm,二级边长中误差应小于7.5mm。 2 导线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内,作业前应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校,仪器检校的各项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 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表3.1.6-3的规定。 表3.1.6-3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等级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 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四等 及以上 0.5″级仪器 4 8 4 1″级仪器 6 9 6 2″级仪器 8 13 9 一级 及以下 2″级仪器 12 18 12 6″级仪器 18 -- 24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4 边长测量应符合表3.1.6-4的规定。 表3.1.6-4 边长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使用测距仪精度等级 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限值(mm) 测回间较差限值 (mm) 往返观测平距较差限值 往测 返测 二等 Ⅰ 4 4 2 3 2mD Ⅱ 5 7 三等 Ⅰ 2 2 2 3 2mD Ⅱ 4 4 5 7 四等 Ⅰ 2 2 2 3 2mD Ⅱ 5 7 Ⅲ 4 4 10 15 一级及以下 Ⅰ 2 2 2 3 2mD Ⅱ 5 7 Ⅲ 10 15 Ⅳ 4 4 20 30 注: 1、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次的过程 2、测距仪精度等级划分如下 Ⅰ级 ∣md∣≤2mm Ⅱ级 2 mm<∣md∣≤5mm Ⅲ级 5 mm<∣md∣≤10mm Ⅳ级 10 mm<∣md∣≤20mm md为每千米测距标准偏差。即按测距仪出厂标称精度的绝对值,归算到1km的测距标准偏差。 3、mD=a+b×D 式中: mD----仪器测距中误差(mm),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标称精度中的的比例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 5、测距边的斜距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常数改正。气压、气温读数取位应符合表3.1.6-5的规定。三等及以上等级测量应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四等及以下等级可在测站进行测记。当测边两端气象条件差异较大时,应在测站和反射镜站分别测记,取两端平均值进行气象改正;当测区平坦,气象条件差异不大时,四等及以下等级也可记录上午和下午的平均气压、气温。 表3.1.6-5 气压、气温读数取位要求 测量等级 干湿温度表(℃) 气压表(hPa) 二等 0.2 0.5 三等 0.2 0.5 四等 0.5 1 一级及以下 1 2 3.1.7各等级三角形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表3.1.7 三角形网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 中误差(″)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测边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0.5″级 仪器 1″级 仪器 2″级 仪器 二等 1.0 3.5 1/250000 1/120000 6 9 -- 三等 1.8 7.0 1/150000 1/70000 4 6 9 四等 2.5 9.0 1/100000 1/40000 2 4 6 2 三角形网水平角和边长测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6条规定。 3 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应按式(3.1.7)计算三角形网测角中误差: mβ= (3.1.7) 式中 mβ——测角中误差("); W ——三角形内角和闭合差("); n ——三角形个数。 3.2 框架控制网(CP0)测量 3.2.1 CP0控制网应在初测前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全线一次性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 3.2.2 CP0控制点应沿线路走向每50km左右布设一个点,在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他线路衔接地段,应至少有1个CP0控制点。当国家既有GPS控制点的精度和位置满足CP0控制网要求时,应将其作为高速铁路CP0控制点。 3.2.3 CP0控制点标石选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点宜设在适合于GPS观测作业的地点,周围200m范围内不得有强电磁干扰源或强电磁反射源,点位距离线路中线不宜大于10km 。 2、控制点标石应设在基础稳定,不受施工和其它人为活动的干扰,且必须能够长期保存的地点。标石规格和埋设标准按附录A的要求执行。 3、标石埋设完成后,应现场填写点位说明,丈量标石至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制点位示意图,按附录D的要求作好点之记。新埋标石应办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一式二份,标石保管单位、个人和测量单位各存一份。 3.2.4 CP0构网联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CP0控制网应与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点进行联测。全线联测的已知站点数不应少于2个,且在网中均匀分布。 2、每个CP0控制点与相邻的CP0连接数不得小于3;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点与其相邻的CP0连接数不得小于2。 3.2.5 CP0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使用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的双频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不应少于4台。 2 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5-2的规定。 表3.2.5-2 CP0观测技术要求 卫星截止高度角 数据采样间隔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有效卫星的最短连续观测时间 观测时段数 有效时段长度 15° 30s ≥4 ≥15min ≥4 ≥300min 3 观测时段分布宜昼夜均匀,夜间观测时段数不应少于1个。每个观测时段不宜跨越北京时间早8点(世界协调时0点)。 4 天线安置应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天线高应在测前(开机之前)和测后(关机之后)各量取一次,每次应在相同的位置从天线三个不同方向(间隔120°)量取,或用接收机天线专用量高器量取。单次天线高重复量取的读数互差不大于±2mm时,取平均值作为单次天线高观测值;测前和测后天线高观测值读数互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作为天线高最终观测值。 5 同一时段的观测过程中不得关闭并重新启动仪器,不得改变仪器的参数设置,不得转动天线位置。 6 观测过程中若遇强雷雨、风暴天气应立刻停止当前观测时段的作业。 3.2.6 CP0数据处理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基线向量解算应使用适合长基线的高精度GPS解算软件; 2 网平差应采用国家或铁道部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软件。 3.2.7 CP0基线向量解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线向量应采用精密星历进行基线解算。 2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 3 应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进行基线解算,计算结果应包括基线向量的各坐标分量及其协方差阵等平差所需的元素。 4 基线向量解算引入的起算点坐标位置基准应为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中的坐标成果,该坐标框架应与采用的精密星历坐标框架保持一致。起算点选用联测的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点,其点位坐标精度应小于0.1m。 3.2.8 基线解算完成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CP0控制网基线处理结果质量检核: 1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的基线向量各分量及边长较差应满足式(3.2.8-1)要求: dΔX≤ dΔY≤ dΔZ≤ (3.2.8-1) dS≤ 式中按下式计算: n—同一基线重复观测的总时段数; i—时段号; Ci—i时段基线的某一坐标分量或边长; Cm—各时段基线的某一坐标分量或边长加权平均值; —相应于i时段基线的某一坐标分量或边长的方差。 2 基线向量的独立(异步)闭合环或附合线路的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 、Wy 、Wz)应满足式(3.2.8-2)要求: Wx≤ Wy≤ (3.2.8-2) Wz≤ 式中: j—闭合环(线)中第j条基线; r—闭合环(线)基线数; —第j条基线C(C=△X, △Y △Z)分量的方差。 环线全长闭合差(W)应满足式(3.2.8-3)要求: W≤ (3.2.8-3) 式中: Dj—闭合环(线)中第j条基线的方差—协方差阵。 3.2.9 CP0网平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式(3.2.9-1)要求: VΔX≤3σ VΔY≤3σ (3.2.9-1) VΔZ≤3σ σ按式(3.1.5)计算,其中a=5mm,b=0.2mm/km,d取各时段基线长度平均值(以km为单位计算)。 2 约束平差前,应进行外部数据处理质量检核。联测站点的已知坐标成果与无约束平差成果间差值的绝对值应小于0.2m,且由此计算的基线长度相对误差应小于0.3×D×10-6。 3 整体约束平差所采用的约束点应为IGS参考站或国家A、B级GPS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 4 整体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同一基线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式(3.2.9-4)要求。 dVΔX≤2σ dVΔY≤2σ (3.2.9-4) dVΔZ≤2σ 5 无约束平差应输出ITRF或IGS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各点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平差值、各基线的坐标分量、改正数及其精度。 6 整体约束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铁路 工程 测量 规范 付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