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氧化操作规程.doc
《环己烷氧化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己烷氧化操作规程.doc(6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石化巴陵分公司己内酰胺事业部 环己烷氧化高压装置岗位操作法 编制:张晓辉 一审: 二审: 三审: 审核: 批准: - 53 - 目 录 第一章 产品及原材料简介 1 第二章 主要生产原理简介 3 第三章 装置流程简介及岗位划分 6 第四章 设备位号、管线编号及说明 8 第五章 安全技术规定 31 第六章 各岗位操作法 33 6.1、岗位任务 第八章 紧急停车按钮开关 44 第九章 事故处理方法 45 第十章 异常现象与处理 47 第十一章 联锁 49 第一章 产品及原材料简介 1.1 产品简介 1.1.1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及生产能力 产品为液体环己酮,质量优于国标GB10669-2001,环己酮纯度(%)≥99.90,15000H装置生产能力为80kt/a。 1.1.2 产品性质 1.1.2.1 产品物理性质 1.1.2.1.1 外观: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丙酮气味。 1.1.2.1.2. 相对密度:d40 0.9644; d415 0.951; d420 0.9478 d425 0.9421; 与空气比较的相对蒸汽密度: 3.4 1.1.2.1.3 沸点:155.65±0.5℃ 1.1.2.1.4 熔点:-26 ℃ 1.1.2.1.5 折光率:nD20 1.4507 1.1.2.1.6 粘度:η15 2.45×10-3Pa·S η30 1.803×10-3Pa·S η659 1.01×10-3Pa·S 1.1.2.1.7 比热:液体(15-18℃时) 1.803J/g℃ 1.1.2.1.8 蒸发潜热:4.18×(114-0.141t)KJ/Kg 1.1.2.1.9 闪点:43℃ 1.1.2.1.10自然点:430℃ 1.1.2.1.11爆炸极限:1.1~9.4vol% 1.1.2.1.12溶解度: 水在酮中(wt%): 10℃ 5.6% 20℃ 5.7% 50℃ 6.5% 酮在水中(wt%): 10℃ 10.5% 20℃ 9.0% 50℃ 6.15% 1.1.2.1.13蒸汽压: 温度℃ 14 26.4 38.7 52.5 67.8 压力Pa 1.333×102 6.665×102 1.333×103 2.666×103 5.332×103 温度℃ 77.5 90.4 110.3 132.5 155.6 压力Pa 7.998×103 1.333×104 2.666×104 5.332×104 1.013×105 1.1.2.2 产品化学性质 1.1.2.2.1分子式:C6H10O 1.1.2.2.2结构式: =O 1.1.2.2.3分子量:98.15 1.1.2.2.4化学特性:环己酮的结构式中,具有羰基(C=O),羰基中的碳氧双健由氧的2P轨道和碳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一个σ健,两原子的2P轨道右侧面重叠成一个π健一起组成双健。C=O健能为176~179千卡/摩,比两个C—O健的健能(2×86千卡/摩)还大,而酮分子的羰基,由于氧原子的电负荷性比碳原子大,故其有相当大的极性,对酮的某些化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其易与氢、氢氰酸、亚硫酸氢钠、格式试剂、羟胺、苯胺等物质起加成反应,能发生醇、醛缩合反应。 1.1.3 产品质量标准 环己酮国家质量指标见表1-6: 序号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色度/Hazen(铂-钴色号) ≤15 25 / 2 密度 g/cm3 (20℃) 0.946~0.947 0.944~0.948 3 在0℃101.3kPa下馏程范围 153~157 152~157 4 馏出95ml时的温度间隔(℃)≤ 1.5 3.0 5.0 5 环己酮纯度(%)≥ 99.8 99.5 99.0 6 水份(%)≤ 0.08 0.15 0.20 7 酸度(以乙酸计)(%)≤ 0.01 / 8 折光率n2OD 由供需双方商定 1.1.4 产品用途 作为己内酰胺的生产原料。 1.2 原材料说明 1.2.1 主要原材料名称、性质及质量标准 1.2.1.1 环己烷 单位 数量 试验方法 比重(20℃/4℃) 0.778~0.779 ASTMD891 色度 Pt-Co级 最大10 ASTMD1209 馏程 ℃ 80.0-81.0 ASTMD850 凝固点 ℃ 最小6 ASTMD1493 芳香烃 wt% 最大0.1 IFP153971 非挥发物 mg/kg 最大10 IFP153971 总硫 mg/kg 最大2 ASTMD846 环烷烃 mg/kg 最大1000 IFP153971 甲基环己烷 mg/kg 最大300 IFP153971 C7+ 烷烃 mg/kg 最大50 IFP153971 界区温度 ℃ 45 界区压力 MPaG 0.3 1.3 辅助原材料名称、性质及质量标准 1.3.1 烧碱 单 位 数 量 氢氧化钠 wt % 42 氯化钠 wt % ≤0.04 碳酸钠 wt % ≤0.03 三氧化二铁 wt % ≤0.003 界区温度 ℃ 40 状态 液态 密度 kg/m3 1508 粘度 mPa.s 26.351 蒸汽压 kPa 0.775 结晶点 ℃ 12 1.3.2 液氨 单位 数量 水 wt % <0.1 油和有机物 mg/kg <100 Fe mg/kg <10 Cu mg/kg <5 Ni mg/kg <5 Mo mg/kg <5 Cr mg/kg <5 界区温度 ℃ -20 界区压力 MPaA 1.0 1.3.3 分解催化剂 醋酸钴(Co(CH3COO)2·4H20) wt% ≥99.5 第二章 主要生产原理简述 2.1 反应机理 以环己烷制备环己酮的生产由两部分组成,即反应部分和精制部分。反应按其化学变化可分为两个步骤: ①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基过氧化氢: C6 H 12+O2→C6H11OOH ②环己基过氧化氢在碱性和钴催化剂条件下,分解成环己酮和环己醇: 在氧化和分解反应进行的同时,也产生了酸、酯、醛以及其他高沸点及低沸点的有机物杂质。如: C6H10O+O2→HOOC(CH2)4COOH(己二酸) COOC 6H11 2C6H11OH+O2+ HOOC(CH2)4COOH→(CH2)4 (己二酸酯)+ 2H2 O COOC6H11 ③酸的中和: COONa HOOC(CH2)4COOH +2NaOH →(CH2)4 + 2H2O COONa ④酯的皂化: COOC6H11 COONa (CH2)4 + 2NaOH → (CH2)4 + 2H2O COOC6H11 COONa 2.2 加工原理 本工艺采用的是环己烷空气氧化生产工艺,工艺过程包括环己烷氧化、低温分解、环己烷精馏等单元。主要反应步骤有: ①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酮、环己醇、环己基过氧化氢 ②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环己酮、环己醇 以上二个反应分别代表环己烷氧化和过氧化物(CHHP)分解过程,均为放热反应。过氧化物的分解是在碱性条件下催化低温定向分解,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低温可显著提高分解收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分解所得的粗醇酮产物中的酯和醛类等杂质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皂化将酯类分解成相应的醇和酸,再使醇醛缩合成大分子,便于精馏过程除去杂质。经过以上几步所得的粗醇酮产物,在多个不同用途的精馏塔中,利用组份间不同的挥发度,除去轻重杂质,得到产品环己酮和中间产品环己醇。 2.3 影响因素 2.3.1 环己烷氧化 环己烷氧化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反应过程,影响这个反应的因素有温度、压力、转化率、原料纯度等。 ①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氧化反应温度与压力是互相有关,不可分割的。因为不同的压力下环己烷有不同的沸点,而反应温度不可能高于该压力的沸点,因此可以说反应温度决定了反应压力。 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选择通常是:首先反应温度应该保证氧化反应的速度,保证反应器中的耗氧率。在这个前提下,再选择操作压力。 本装置氧化采用无催化空气氧化,因此温度是反应的一个重要条件。提高反应温度会大大加快反应速度,但同时副产物也会增加。 压力越高,尾气中环己烷分压越小,损失的环己烷也会越少,但设备的投资及维修费用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压力过低,反应温度就要接近沸点温度,蒸发带出的热量大于反应放出的热量,如要维持反应正常进行,必须外加热量,这对经济运行是不利的。 ②反应转化率 环己烷氧化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低转化率,大循环量。反应开始后,最初产生的分子态产物是过氧化物,然后才是醇、酮及酸和酯类。随着转化率的不断升高,醇、酮上升幅度较大,过氧化物含量几乎不变,而酸酯类上升较慢。当达到一定的转化率时,酸和酯类含量迅速上升,此时有用组分的收率就开始下降。 因此,从提高收率的角度看,应该采用低转化率的方法,因为这时有用物在总产物中的比例高。但是转化率低未反应的物料循环量加大,设备容量就要加大,为输送这些物料所需能量及加热、冷却的能量均要增加。 ③环己烷纯度对反应的影响 环己烷中存在的杂质,将影响反应的正常进行。这些杂质包括苯、醇酮、水及庚烷等。正常的苯加氢反应,苯完全转化为环己烷,如因特殊情况,造成大量的苯进入氧化过程,将导致苯氧化生成焦油,特别在有酮等物质的存在下,会加速苯的氧化。其原因是酮的氧化诱导了苯的氧化。此外,苯还有抑制环己烷氧化的作用。因此,严格控制苯加氢产物环己烷中苯的含量是极为重要的。要求烷凝固点≥6.0℃。 反应介质中醇酮进一步氧化,则转变为酸,并且醇酮比环己烷更容易氧化,因此要按规定严格控制烷蒸馏工序馏出液中的醇酮含量。 醇和酮也是环己烷氧化的引发剂,少量醇、酮存在,可以缩短反应的诱导期。这是因为它们被氧化成酸之前也会形成游离基,加快了环己烷氧化反应,故此,本装置氧化初开车时,为缩短反应的诱导期,可采取加醇酮作引发剂。 环己烷中的正庚烷等要严格控制,因为正庚烷能与环己酮形成共沸物而带到己内酰胺产品中,会影响到己内酰胺的挥发性碱。 环己烷中的水份对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在氧化系统中控制水蒸气的分压对减少结渣,延长运转周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环己烷应预先分出其中所夹带的水份,由尾气带出的环己烷也应分出水后再返回氧化系统。 ④气泡运动对反应的影响 气泡在液体中的运动速度是影响氧化反应的因素之一。一般认为,当气泡过小时,气泡在液体中运动的速度慢,气泡外膜的更新速度也就慢,处于界面上的液体醇、酮的浓度就高,再接触发生深度氧化的可能性增加,酸的产率上升。 如果气泡能迅速在液体中运动,则表面能不断更新,反应生成物迅速转入液相,使气泡的界面上醇酮浓度不致于高出整个液体的浓度。 2.3.2分解反应 ①温度的影响 温度越高,分解反应速度越快,分解越完全,但同时,环己酮在碱性条件下的缩合也相应增加。温度低,分解反应慢,反应不完全,适宜的分解温度要视工艺要求与特点进行选择。实际操作中,要求其温度控制在85~95℃之间。 ②碱度的影响 分解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碱度要使环己基过氧化氢充分分解,得到环己酮和环己醇,碱度过低,分解反应不完全,碱度过高,会使环己酮和环己醇缩合产生黑褐色胶状产物,影响收率。 ③相比的影响 反应在有机相和无机相间进行,适当的相比,可以获得足够的接触面积,无机相的量太多,就要引入过量的水到过程中,增加了水的循环和消耗,同时也增加了后续过程的负荷,无机相量太少,相间的分散面积不够,碱度增加,同时还影响反应速度。 ④搅拌的影响 搅拌的目的是保证有机相和无机相之间充分接触面积,使无机相完全分散,以利反应的进行。 第三章 装置流程概述及岗位划分 3.1 工艺流程叙述 3.1.1氧化 环己烷经反应系统加料泵(P15405A/B)送到反应器进料加热器(E15402),环己烷从137℃加热到160℃,进入氧化反应器,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环己酮、环己醇、环已基过氧化物等。反应器操作条件为:温度160~165℃,压力1.1MPaG。反应器R15411~R15415中环己烷饱和气体混合物通过氧化反应器的尾气总管进入热交换塔(C15402)底部,环己烷氧化液通过溢流从R15411依此进入氧化反应器R15412、R15413、R15414、R15415。 氧化液在进入分解反应器之前,先经过E15406、E15407A/B和E15408冷却到60℃。 3.1.2热回收 冷烷由冷烷泵P15705A/B从烷三塔回流槽V15702抽出,泵出口分两股,第一股通过洗涤塔冷却器(E15401)冷却到40℃送往洗涤塔(C15401)的顶部,用来控制洗涤塔顶的温度,第二股直接送入C15401一、二段填料之间。热烷由热烷泵P15701A/B从V15701抽出,送入热交换塔(C15402)顶部。洗涤塔塔釜料送至烷水分离器(S15401),水和环己烷在S15401中分离,底部含有氧化反应副产有机酸的水排往低压废水汽提塔(C5603),用蒸汽汽提的方法回收溶解的环己烷、环己醇和环己酮;有机相由洗涤塔釜泵P15404A/B送往C15402顶部。C15402塔釜的环己烷经反应系统加料泵(P15405A/B)送回反应系统。 3.1.3吸收 环己酮和环己醇物流从醇脱氢泵槽(V5905)中抽取,由吸收塔送料泵(P5905A/B)送往E15504中冷却到10℃后进到吸收塔C15501顶部。来自洗涤塔(C15401)顶的氧化尾气和来自环己烷蒸馏系统的含烷惰性气体送往吸收塔的底部。吸收塔釜泵把塔釜液送至吸收塔循环冷却器E15505冷到10℃,送往塔中部。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合物下降经过填料床,吸收上升气体中的环己烷蒸汽。尾气经过塔顶的破沫器后排往火炬总管高点放空,塔釜料由压力送至皂化单元。塔C15501内部压力保持1.05MPaG左右,塔顶温度控制在12℃。 3.1.4分解 氧化反应器中生成的氧化液冷却后依次流经分解反应器(R15420、 R15421),分解所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由盐萃取塔釜泵(P56032A/B)送往分解反应器,配置的钴盐催化剂由(P15406A/B)送往分解反应器,环己基过氧化物在分解反应器内分解成环己酮和环己醇。 3.1.5废碱液分离 来自分解釜的分解液由压力送至第一废碱分离器(S15601),分成油相与水相,部分水相循环回分解反应器,余下水相送至废碱蒸发系统。油相则排入第二废碱分离器(S15602),进一步分离成有机相和无机相,有机相经洗涤器水洗后送至废碱最终分离器(S15608),无机相(水相)排至废碱闪蒸塔。在S15608油水进一步分层,油相依次经旋流器、聚集器后经废碱分离器送料泵(P15608A/B)分别经过第二、一氧化液换热器(E15406/7)加热至150℃后送至烷塔闪蒸罐(S15701);无机相则送至废碱蒸发器。整个过程要保证分解产物有足够的停留时间静止分层。 3.1.6环己烷蒸馏 环己烷精馏采用三塔二效塔精馏,以节省加热蒸汽、冷却用水。来自S15608的有机液经换热至150℃后进入闪蒸罐,闪蒸产生的气相进入烷三塔上部,液相则进入烷一塔。烷一塔再沸器的热量由中高压蒸汽供给;烷一塔塔顶气相则作为烷二塔再沸器的热源,冷凝后自流入烷一塔冷凝槽(V15703),再由自身压力排至烷二塔冷凝槽(V15701)。烷一塔塔釜物料压入烷二塔,烷一塔回流液由烷一、二塔回流泵(P15708A/B)提供。烷二塔塔顶气相作为烷三塔中间再沸器的热源,冷凝后自流入V15701。热烷泵(P15701A/B)将V-15701中环己烷送至氧化单元的热交换塔。烷二塔的回流液同样由P-15708A/B从V-15701中抽取,送至烷二塔顶部。烷二塔塔釜物料进入烷三塔,在再沸器中蒸发,烷三塔顶出来的气体在烷塔冷凝器中冷凝,冷凝液流入烷三回流槽(V15702)。未冷凝的气体分别进入烷塔气体冷却器(E15706),经冷却水冷却后,不凝气经尾气压缩机(K15701A/B)升压至1.3MPa后送至吸收塔,以回收尾气中的烷。自中间罐区来的补充环己烷加入到V15702中,然后将V15702中的环己烷一部分由烷三塔回流泵(P15709A/B)送到烷三塔塔顶回流,其余则由冷烷泵(P15705A/B)送至氧化单元的洗涤塔洗涤吸收。烷三塔釜液则由泵送往皂化槽。V15702中的水相用泵排往废水汽提塔。 3.2岗位划分 15000H装置划分为现场和主控岗位,现场岗位按工艺流程划分为氧化岗位和烷塔岗位。 第四章 设备位号、管线编号及说明 4.1设备明细表 4.1.1 设备总台帐 序号 设备类别 单 位 新增设备数量 1 塔类 台 7 2 反应器类 台 7 3 容器类 台 14 4 换热器类 台 17 5 泵类 台 36 6 压缩机类 台 3 7 机械类 套 10 8 其它类 台 9 9 合计 台 103 4.1.2 动设备 序号 位号 名称及型号 类型 操作条件 驱动 材质 温度(℃) 入口压力(MPa.G) 扬程(m) 流量(m3/h) 型号 功率 1 P15003A/B 密封水泵,DS40-180/5B 离心泵 40 0.002 180 12 YB180M-2W 22 S30408 2 P15201 残液回收真空泵,SK-6 液环真空泵 80 -0.02 300 YB2-160M-2W 11 S30408 3 P15202 残液泵,CZ32-200A 离心泵 60 0.002 50 5 YB2-132S1-2W 5.5 S31603 4 P15404A/B 洗涤塔釜泵,PC200-3250-50(0) 离心泵 130 1.225 43 380 YBXn250M-2W 55 S31603 5 P15405A/B 反应系统进料泵,PC250-4400-50(0) 离心泵 137 1.24 40 600 YB280S-4W 75 S31603 6 P15406A/B 分解催化剂泵,HJZ-500/1.5 计量泵 64 0.1 出口1.5MPa 0.5 YB2-90L-4 1.5 S30408 7 P15417A/B 分解反应器进料泵,PC200-3250-50(0) 离心泵 85 0.6 49 450 YB280M-2W 90 S31603 8 P15501A/B 吸收塔釜泵,HZE80-50-160 离心泵 34 1.05 35 37 YB2-132S2-2W 7.5 S31603 9 P15608A/B 废碱分离出料泵,PC200-4315-50(0) 离心泵 96 0.9 35 410 YB315M-2W 132 S31603 10 P15701A/B 热烷泵,PC200-4400-50(0) 离心泵 116 0.28 209 160 YB315M-2W 132 叶轮:S31603 11 P15702A/B 烷三塔塔釜泵,HZE80-40-200 离心泵 143 0.17 45 15 YB2-132S2-2W 7.5 CS 12 P15704A/B 烷三塔回流槽废水泵,CZ32-200A 离心泵 67 0.1 50 4 YB2-132S1-2W 5.5 S30408 13 P15705A/B 冷烷泵,PC150-4400-50(0) 离心泵 67 0.1 209 264 YB2-3553-2 220 叶轮:S31603 14 P15708A/B 烷一、二塔回流泵,HZE150-100-250 离心泵 116 0.28 89 130 YB2-225M-2W 45 叶轮:S30408 15 P15709A/B 烷三塔回流泵 离心泵 67 0.1 50 65 YB2-160M2-2W 15 叶轮:S31603 16 K15701A/B 尾气压缩机 活塞式 45/45 0.001/1.4 550/1100 YB2-400S-14W 160 CS 4.1.3 静设备(容器类) 序号 位号 名称及类型 操作条件 外形尺寸(mm) 容积(m3) 内件 材质 温度(℃) 压力(Mpa) 直径X长(高)度 1 C15401 洗涤塔(立式) 42.6/200 1.08 1600X5850/2600X17000 109.6 ZUPAC3.0型金属规整填料4米8.1立方米/4米21.2/5米26.5 S31603 2 C15402 热交换塔 136/200 1.1 3200X13100 114.6 ZUPAC3.0型金属规整填料5米40.2 S31603 3 C15501 吸收塔 10/100 1.06 1400X16300 25.9 ZUPAC3.0型金属规整填料5米7.7/4米6.2 S30408 4 C15701 烷一塔 143/175 0.4 3200X20100 170.9 26块组合导向浮阀塔板 Q345R 5 C15702 烷二塔 123/175 0.21 3200X22600 170.9 26块组合导向浮阀塔板 Q345R 6 C15703 烷三塔 83/170 0.01 4800X23900/1800X7850 482.5 29/6块组合导向浮阀塔板 Q345R 7 R15411 第一氧化反应器 165/200 1.1 4000X5000 80.6 搅拌器,机械密封,空气分布管 S32168 8 R15412 第二氧化反应器 165/200 1.1 4000X5000 80.6 搅拌器,机械密封,空气分布管 S32168 9 R15413 第三氧化反应器 165/200 1.1 4000X5000 80.6 搅拌器,机械密封,空气分布管 S32168 10 R15414 第四氧化反应器 165/200 1.1 4000X5000 80.6 搅拌器,机械密封,空气分布管 S32168 11 R15415 第五氧化反应器 165/200 1.1 4000X5000 80.6 搅拌器,机械密封,空气分布管 S32168 12 R15420 第一分解反应器 85/200 0.5 3800X6000 83.3 搅拌器,机械密封 S31603 13 R15421 第二分解反应器 95/200 0.8 3800X6000 83.3 搅拌器,机械密封 S30408 14 S15401 烷水分离器 130/200 1.1 3200X7000 65.5 S31603 15 S15502 油分离器 —29/170 0.35 500X1000 0.24 Q345R 16 S15601 第一废碱分离器 96/180 0.9 3600X8000 94.46 S31603 17 S15602 第二废碱分离器 96/180 0.9 3600X8000 94.46 S31603 18 S15608 废碱最终分离器 96 0.9 3000X7385 79.5 S30408 19 S15701 烷塔闪蒸槽 140/160 0.5 3200X6000 57.5 Q345R 20 S15703 尾压机分离器 45/100 0.01 1200X1500 2.2 Q245R 21 V15201 残液回收槽 64/150 —0.08/0.5 1200X1600 2.3 S30408 22 V15003 密封水槽 40 常 1400X1800 2.8 S30408 23 V15405 催化剂槽 64 常 1400X2200 4.2 搅拌器,机械密封,外盘管4.3平米 S30408 24 V15501 水封槽 常 常 700X1600 0.62 Q235B 25 V15701 烷二塔冷凝槽 123/160 0.2 3000X3500 32.4 Q245R 26 V15702 烷三塔冷凝槽 58/100 常 4500/1000X6000 144.3 Q345R/S30408 27 V15703 烷二塔冷凝槽 134/160 0.4 2800X3500 27.8 Q245R 28 V15704 环己烷缓冲罐 45/100 0.01 1800X2000 6.7 Q245R 4.1.4 静设备(换热器类) 序号 位号 名称及类型 操作条件 外形尺寸(mm) 换热面积 材质 壳程 管程 温度(℃) 压力(MPa) 温度(℃) 压力(MPa) 直径X长(高)度 (㎡) 壳程 管程 1 E15002 密封水冷却器 58/40 0.5 32/40 0.45 300X3000 16.03 S30408 S30408/Q245R 2 E15401 洗涤塔冷却器 68/40 1.28 32/40 0.45 800X6000 216.6 Q345R 20# 3 E15402 反应器进料加热器 180 1.1 134/160 1.28 1000X6000 335.5 Q245R S31603 4 E15406 第一氧化物回收换热器 165/150 1 135/150 1.2 1100X6000 366.6 S30403 S30403 5 E15407A/B 第二氧化物回收换热器 150/113 0.9 96/135 1.25 1200X6000 2X620 S30403 S30403 6 E15408 分解进料冷却器 113/60 0.85 32/40 0.45 1100X6000 418.9 S30403 S30403 7 E15420 废碱冷却器 96/75 1.37 32/40 0.45 800X3000 100.8 S30408 Q245R/S30408 8 E15504 吸收塔进料深冷器 0/1.31 0.35 52.3/10 1.42 600/900X3500 65.1 Q345R(正火) Q245R 9 E15505 吸收塔进料深冷器 0/1.31 0.35 24/10 1.25 800/1200X3500 105.8 Q345R(正火) S30408 10 E15701 烷一塔再沸器 176 0.8 148 0.42 1600X4500 712.4 Q345R 20#/Q345R 11 E15702 烷二塔再沸器 142/134 0.39 121/126 0.185 1800X6000 1186 S30408 S30408/Q345R 12 E15703 烷三塔中间再沸器 122/111 0.2 95/96 0.03 2000X6000 1486 Q345R 20#/Q345R 13 E15704 烷三塔再沸器 176 0.82 150/157 0.025 1000X3000 178 Q345R 20#/Q345R 14 E15705 烷塔冷凝器(空冷器) 87/67 0.11 4180X4180 S30408 15 E15706 烷塔气体冷却器 67/40 0.006 32/40 0.45 1400X6000 528.7 Q245R 20#/Q245R 16 E15707 烷塔冷却器 76/65 0.003 32/40 0.45 800X3000 97.3 Q245R Q245R/20# 17 E15411~6 尾气取样冷却器 165/80 1.1 32/40 0.45 150X1500 1.51 S31603 S31603 4.1.4 动设备(搅拌类) 序号 位号 名称 数量(台) 类型 规格说明 功率(KW) 1 AGV15405 催化剂槽搅拌器 1 桨式 叶轮直径:550mm,叶轮数:1 2.2 2 AGR15411 第一氧化反应器搅拌器 1 桨式 叶轮直径:1600mm,叶轮数:2 75 3 AGR15412 第二氧化反应器搅拌器 1 桨式 叶轮直径:1600mm,叶轮数:2 75 4 AGR15413 第三氧化反应器搅拌器 1 桨式 叶轮直径:1600mm,叶轮数:2 75 5 AGR15414 第四氧化反应器搅拌器 1 桨式 叶轮直径:1600mm,叶轮数:2 110 6 AGR15415 第五氧化反应器搅拌器 1 桨式 叶轮直径:1600mm,叶轮数:2 110 7 AGR15420 第一分解反应器搅拌器 1 圆盘涡轮式 叶轮直径:1900mm,叶轮数:1 75 8 AGR15421 第二分解反应器搅拌器 1 圆盘涡轮式 叶轮直径:1750mm,叶轮数:2 75 4.1.5 其他 序号 位号 名称及型号 类型 操作条件 驱动 材质 温度(℃) 入口压力(MPa.G) 型号 1 M15401 空气混合器 43/120 1.35/2.0 S30408 2 M15402 混合器 60/160 1.1/1.4 S31603 3 M15603/04 洗涤器 环己烷 96/180 0.9/1.4 425X450 S30408 工艺水 68/140 1.5/1.8 4 S15609B 聚集器 96/140 0.9/1.4 1200X1600 S30408 5 S15609A 聚集器 96/160 0.9/1.4 900X1056 S30408 6 S15610 旋流器 96/160 0.9/1.4 1400X5889 16MnR 4.2管线编号及说明 第五章 安全技术规定 第六章 各岗位操作法 6.1、岗位任务 15000H装置分为主控岗位和现场氧化和烷塔岗位,因现场两岗位任务基本相同,故将两岗位任务写在一起。 6.1.1氧化和烷塔岗位任务 6.1.1.1在车间领导和班长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应对氧化高压装置的工艺、设备的运行负直接责任。 6.1.1.2负责氧化高压装置的开停车、事故处理,根据调度和主控指令做好接收外来物料及公用工程的工作。 6.1.1.3熟悉本装置工艺流程、控制指标、主要设备构造以及本装置各种物料的物性特征,能熟练掌握开、停车程序和事故状态下处理程序。能够及时发现并正确判断各种异常情况,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6.1.1.4携带巡检仪,按规定路线认真进行巡检,每两时一次,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并认真、准确做好原始记录,对临时隐患特护点应增加检查频次,并认真作好隐患状况的交接。 6.1.1.5懂得本装置机泵、压缩机的操作、维护保养,巡检时经常注意检查机泵的密封和泄漏情况,检查机泵油位。冬季要作好机泵、管线、阀门以及仪表管件的防冻防凝工作,防止仪表误指示、误启动。 6.1.1.6熟悉本装置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和起跳压力。巡检中认真检查其它安全附件和可燃气体报警器的使用情况,严禁设备超温超压、不准无故关闭安全阀根部阀,因安全阀泄漏,需关闭其根部阀时,须及时报告。在发现压力容器有异常现象时,操作人员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制止危险发生,再报告有关领导。 6.1.1.7装置开车时配合引进水、电、汽、气等公用工程及配合做好装置开车清洗、吹扫、试压、气密等工作。负责装置停车检修的退料、吹扫及物料回收工作,保障检修顺利进行。配合进行对装置的检修工作。 6.1.1.8认真执行车间领导和主控下达的各项指令,对装置的生产进行调整和优化。 6.1.1.9负责并参加装置抢修或停车检修的动火、进罐作业监护工作,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6.1.1.10配合进行机泵、电气和仪表的检修。 6.1.1.11按规定参加安全活动和技术练兵,不断提高技术素质和反事故能力。 6.1.2、主控岗位任务 6.1.2.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己烷 氧化 操作规程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