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引起的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程及其对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研究.pdf
《降雨引起的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程及其对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雨引起的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程及其对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研究.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高 校地质学报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23 年 8月,第 29 卷,第 4 期,580-589页August 2023,Vol.29,No.4,pp.580-589降雨引起的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程及其对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研究党 磊1,谢月清1*,汪 钏1,常 勇2,曾献奎1,吴吉春11.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23;2.河海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1100摘要:大量基于河流水化学与同位素的研究表明,降雨引起的河流流量增量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流域内储存的“旧水”,这一现象被称为“旧水悖论”,降雨引起的非饱和
2、带压力波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本研究构建了四种不同土壤类型(砂土、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壤土)的土柱数值实验,重点探讨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程及其推动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可能性,分析“旧水悖论”发生的原因。模拟结果显示,所有土壤中均能观测到压力波现象,第一次强降雨发生后,四种土柱中压力波传播时间分别为1.86、2.84、5.24和7.46天。压力波现象本质上是水力信号的快速传递,并不表示本次降雨的快速流动,实验中当土柱底部对降雨产生响应时,水化学特征还没有同时发生改变,而是分别滞后到6.12、10.33、18.05和30.00天,引起不同土柱压力波波速和土壤水流速的差分别为74.71、51.0
3、5、27.08和20.13 cm/d。研究表明,压力波波速和土壤水流速与土壤特征曲线和饱和渗透系数紧密相关,在所有土壤中砂土中形成的压力波更容易快速传递到地下水。由于流域中非饱和带厚度一般与河流垂直距离成正比,河滨带压力波能够快速传递到地下水,并能够推动土壤水向地下水和河流排泄,这种现象在渗透性较好的土壤中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更准确地认识流域水文过程和更好地揭示“旧水悖论”机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关键词:旧水悖论;地下水排泄;非饱和带;压力波;溶质迁移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93(2023)04-580-10Precipitation-induced Pre
4、ssure Wave Propagation in Unsaturated Zone and Its Effect on Rapid Groundwater DischargeDANG Lei1,XIE Yueqing1*,WANG Chuan1,CHANG Yang2,ZENG Xiankui1,WU Jichun11.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2.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
5、jing,21100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using water chemistry and stable isotopes to conduct hydrograph separation,indicate that majority of stream water during rainfall is derived from old water that is stored in the catchment before the rainfall.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old water paradox.P
6、ressure wave in unsaturated zone driven by precipitation is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underlying mechanism.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four numerical soil column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soil types(sand,loamy sand,sandy loam and loam).We attempted to explore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and the possib
7、ility of rapid groundwater discharge driven by the pressure wave with demonstrative experiments.Our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first intensive rainfall,收稿日期:2021-09-10;修回日期:2022-05-1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19YFC18048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185)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党磊,硕士研究生,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E-mail: *通讯作者:谢月清,教授,主要从事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方
8、向研究;E-mail:DOI:10.16108/j.issn1006-7493.2021104引用格式:党磊,谢月清,汪钏,常勇,曾献奎,吴吉春.2023.降雨引起的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程及其对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研究 J.高校地质学报,29(4):580-589党磊581党磊等:高盐废水深部地质封存反应运移数值模拟4 期pressure wave were generated in the four columns and were observed at the bottom after 1.86,2.84,5.24 and 7.46 days.In comparison,the rele
9、vant soil water arrived at the bottom after 6.12,10.33,18.05 and 30.00 day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elerities and velocities are 74.71,51.05,27.08 and 20.13 cm/d.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celerities and velocities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soil hydraulic conductivities and soil retention curves,and p
10、ressure waves in sand can be propagated more easily than those in other soil types.As the thickness of unsaturated zone is usually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distance from river bank,pressure wave generated during precipitation can propagate into groundwater and drive rapid groundwater discharge.T
11、his process would be easier in more permeable soils.Overall,this study adv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catchment hydrology and helps discover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a theoretical manner.Key words:old water paradox;groundwater discharge;unsaturated zone;pressure wave;solute transportCorresponding aut
12、hor:XIE Yueqing,Professor;E-mail:1 引言准确认识降雨径流过程是开展水文预报的基础。降雨发生后,河流水位会上涨、流量会增加,一般认为当次降雨是当期河流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河流观测数据显示,流量强烈变化期间河流水化学和同位素变幅较小,基于水化学与同位素的径流分割结果表明,河流流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流域内前期存储的地下水即“旧水”,部分流域该比例甚至超过 85%(Klaus et al.,2013)。然而地下水流速遵循达西定律,流动缓慢,降雨是如何导致流域内储存的地下水迅速排泄,其机理仍然不是很清晰。这种地下水大量快速释放的现象被称为“旧水悖论”(Kirch
13、ner,2003;Botter et al.,2010;Cartwright et al.,2018)。目前存在多种理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控制过程,包括活塞过程、洪水波、地下水压力波、大孔隙优先流(Abdul et al.,1989;芮孝芳,1996;Torres et al.,1998;Williams et al.,2002;郭会荣,2008;Fiori,2012;Waswa et al.,2013;Xie et al.,2016;吕海深等,2020)。其中地下水压力波理论认为,降雨会引起地下水压力变化,流域内水压力传递会导致前期存在河滨带附近的地下水快速排泄,而本次降雨对
14、河流流量的贡献滞后较长时间。压力波过程在水文系统中广泛存在,McDonnell 总结了理想条件下的河水、承压含水层、非承压含水层波速和流速的计算方法,并指出压力波波速的传播要远快于地下水实际流速。降雨过程中非饱和带内的水文过程是引起河流流量变化的关键环节。降雨到达地面后,将引起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压力水头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湿润土壤中压力水头会向下传递,在土壤水中形成微弱的压力波,引起深部土壤水和潜水面的变化。然而,雨水转化的土壤水运移速度一般较慢,远滞后于压力波的传递,并不会和压力波同时到达非饱和带深部并流入河流(McDonnell et al.,2014)。虽然已有工作观测到了非饱和带的压力波现
15、象,但是主要围绕特定土壤开展,还未见针对压力波的系统分析与总结(Rasmussen et al.,2000;Torres et al.,2002)。鉴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数值实验,定量分析降雨引起的压力波在非饱和带内的传播过程,阐明不同土壤对压力波传播的影响,对比包气带中压力波波速与土壤水流速的差异性,剖析压力波对溶质迁移和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为旧水悖论提供理论解释。2 研究方法2.1 模型结构本研究采用数值实验方法,开展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壤中水分入渗与溶质迁移过程模拟。Rasmussen 利用室内实验观察到了压力波现象,但是仅针对了一种土壤且没有区分新水与旧水的排出过程(Rasmussen
16、et al.,2000)。本研究构建了 2 m高土柱,设置了不同的土壤条件,研究不同土壤对压力波的传播过程及新水旧水排泄的影响。本文采用图 1 所示的一维土柱概念模型,模拟垂直方向上不同土壤中的降雨入渗过程。土柱上边界为自然边界,用于模拟不同时间段的降雨过程,下边界为渗漏边界,模拟土壤中水分自然排出过程。为有效识别下边界水分来源,在其中 3 次降雨中用不同溶质进行标记。溶质运移模拟时,土柱上边界设置为定浓度边界,和降雨过程同时发生,下边界高校地质学报2 9 卷 4 期582为自由通量边界。整个土柱高 200 cm,垂直方向上共划分为 100 个单元(101 个节点),每个单元长度为 2 cm,
17、总模拟周期设置为 100 天,初始时间步长为 0.001 天,最小时间步长为 0.000 01 天,最大时间步长为 1 天。分别在土柱 50 cm、100 cm、150 cm、200 cm 处设置计算点(图 1),监测模拟过程中压力水头、土壤含水量以及溶质浓度对降雨的响应过程,土壤水分状态的变化是研究“旧水”对压力波响应的重要途径。2.2 模拟方法本文采用 HYDRUS-1D 模拟软件,开展一维土柱非饱和带水流与溶质运移过程模拟,非饱和带水流过程采用理查德方程计算:tz=qS(1)qK h=+()1hz(2)式中:h为压力水头(cm);为体积含水量(cm/cm);t为时间(d);z为空间坐标(
18、cm);q为流速(cm/d);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cm/d);S为源汇项(d-1)。该方程的求解必须利用土壤特征曲线方程。本研究采用较为广泛的 van Genuchten-Mualem 土壤特征曲线方程(Van Genuchten.,1980),表达式如下:=+rsr()1+1ahm(3)K h()=Ks11(1+ah1+1ah)m2m2(4)m=11(5)式中:表示土壤含水量(cm/cm);s表示饱和含水量(cm/cm);r表示残余含水量(cm/cm);h表示压力水头(cm);、m为van Genuchten方程的经验参数。采用对流-弥散方程进行土柱中溶质运移过程模拟,公式如下:aCCqC(
19、)()tzzz=D(6)Da qD=+Ld(7)式中:C为溶质浓度(mmol/cm3);aL为纵向弥散度(cm);Da为分子弥散系数(cm2/d)。2.3 数值实验为了对比研究土壤性质对压力波转递的影响,本文选取 4 种典型土壤开展数值实验,分别为砂土、壤质砂土、砂质壤土以及壤土,对应的水力参数来自于 Carsel 等(表 1;Carsel et al.,1988)。模型的初始状态对于模拟观测压力波过程非常重要。对于不同的土壤,模型中土壤的初始水头均设置为-1 cm,趋于饱和状态,在模拟前 50 天,无降水发生,整个土柱中的水流在重力条件下自然图1 一维土柱概念模型Fig.1 One dime
20、nsional soil column conceptual model表1 四种不同土壤的水力参数Table 1 Hydraulic parameters for four different soils饱和渗透系数K/cm/d饱和含水率s残余含水率rVG参数/(cm-1)VG参数VG参数/m纵向弥散度L/cm砂土712.80.430.0450.1452.680.510壤质砂土350.20.410.0570.1242.280.510砂质壤土106.10.410.0650.0751.890.510壤土24.960.430.0780.0361.560.510党磊等:降雨引起的非饱和带压力波传播过
21、程及其对地下水快速排泄的影响研究583党磊等:高盐废水深部地质封存反应运移数值模拟4 期出流,最后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在此稳定状态上开展降雨入渗过程模拟,进行 10天的降雨,降雨强度为 1 cm/d,在第 61、66、71、76、81、86 天设置降雨强度为 5 cm/d,其它时间无降雨。此外,在第 61、66、71 天的三场降雨中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溶质进行标记,用于分析不同场次雨水对底部出流量的贡献。具体的降雨和溶质标记见图 2。模型中均不考虑蒸发,当降雨强度大于入渗强度时,允许产生地表积水,积水最大高度为 1 cm,达到此高度之后产生地表径流。3 模拟结果 3.1 水流与溶
22、质迁移过程图 3 显示不同土壤不同深度压力水头对降雨的响应。以砂土为例(图 3a),经过 50 天的重力排水,砂土土柱压力水头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在随后持续10 天的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为 1 cm/d),50 cm处的计算点压力水头大约在 3 天后开始响应,其它计算点的响应时间与其所在深度成正相关关系。在后续的强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为 5 cm/d),计算点响应时间与深度的正相关关系依然成立。此外,从图 3 中 60 天以后曲线的变化程度可以看出,受到了土壤水力扩散的影响,越深计算点的压力水头的响应程度越弱。不同类型的土壤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和快慢存在很大的差异(图 3)。以 100 cm 深度计
23、算点为例,图 3 中 a1、b1、c1、d1 四个点为第 1 个强降雨后压力水头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降雨停止后的第1.40 天、1.45 天、1.99 天和 2.17 天,说明砂土响应时间最早,壤土响应时间最晚。降雨停止后,压力水头也随之下降,并在下次降雨开始后再次上升,不同土壤的最大和最小压力水头差值分别为 7.24 cm、9.5 cm、10.56 cm、11.16 cm,说明壤土的响应程度最强,砂土响应程度最弱。图 4 为不同土柱深度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由于土壤含水率和压力水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含水量的变化和压力水头的变化较为相似。模拟结果显示每次强降雨过后,计算点溶质浓度变化具有
24、相似性。如图 5a-5d 所示(50 cm 计算点),在第 1 个降雨周期之后(1 天降雨然后 4 天无雨),砂土中溶质浓度可以达到峰值,而其它土壤中的溶质浓度穿透曲线均不能在第 1 个降雨周期中达到峰值,只有在后续降雨的影响下,第 1 次降雨中的溶质浓度穿透曲线才达到最高值。随着深度的增加,四种土壤中溶质浓度穿透曲线峰值均有所下降,并且其达到峰值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增加。如图 5m-5p 所示,砂土 200 cm 计算点均能观测到三次降雨引起的溶质浓度变化,随着土壤性质的变化,相同深度的溶质浓度穿透曲线的开始时间逐渐滞后。尤其是在壤土中,其穿透曲线刚刚发生,表明整个模拟期内第一场降雨的雨水刚到达
25、底部出口。因此从土柱中流出的水中“旧水”所占比重较大,降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选取第 1 个强降雨周期为例(6065 天)进一步分析垂直剖面上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其中第 60天和 61 天分别为强降雨的始末时刻,第 63 天为无雨期中间时刻,第 65 天为无雨期的结束时刻,同时也是第二个强降雨的开始时刻。图 6 显示,第60 天的土壤经过 10 天的小雨入渗影响,砂土土柱已基本湿润,而壤土才一半土柱达到湿润(图 6a、图2 模型上边界降雨和溶质边界条件Fig.2 Flow and solut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model top boundary3210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降雨 引起 饱和带 压力 传播 过程 及其 地下水 快速 排泄 影响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