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教案.doc
《《不等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等式》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二章 《不等式》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了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这些知识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生活和职业的各个领域,是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共编排了4小节,教学时间约需18课时: 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约3课时 1.2 区间 约2课时 1.3 一元二次不等式 约4课时 1.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约3课时 小结与复习、测试与讲评 约6课时 (一)本章内容 本章内容从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入手,复习初中学习过的不等式性质,并介绍了传递性.结合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结合不等式的数轴表示,介绍了区间的概念及其用法.接着介绍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及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从而使学生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能熟练地用区间来表示集合,提高计算能力. 本章教材共分4节: 第1节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不等式性质的介绍与回顾,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并应用它们研究不等关系. 第2节 区间 结合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介绍区间的概念.通过对几种不等式解集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开区间、、、;闭区间;左半开区间、和右半开区间、. 第3节 一元二次不等式 复习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学习并研究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第4节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通过复习绝对值的数轴表示,使学生了解不等式和及其解集(其中).通过应用“变量替换”方法,使学生了解不等式和的解法. (二)本章教学重、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 1. 区间的概念及其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方法;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本章的教学难点 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2. 用区间表示数集; 3.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三)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本章的教学要求是: 1. 知识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概念;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 技能与能力要求 (1)通过不等关系的学习与探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通过区间学习,通过观察能力与逻辑判断水平; (3)通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提高计算技能和观察能力; (4)通过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学习,学会运用变量替换的方法,从而提升计算技能. 3. 情感要求 (1)经历比较实数大小及证明不等关系的过程,关注逻辑判断与推理; (2)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模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3)体验“区间”带来的便利,感受数学的美; (4)经历利用“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探究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探究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5)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要求的把握要适时、适度; 2. 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3. 抓住解不等式的知识载体,复习与新知识学习相结合; 4. 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讨论、交流、总结,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认知水平; 6. 加强解题实践,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题:2.1.1 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目的: 1.理解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及不等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掌握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抓住不等式的知识载体,复习与新知识学习相结合;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 2006年7月12日,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比赛中,我国百米跨栏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尘封13年的世界记录12秒91,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如何体现两个记录的差距? 解决 通常利用观察两个数的差的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因为12.88−12.91= −0.03<0,所以得到结论:刘翔的成绩比世界记录快了0.03秒. 归纳 可以通过作差,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概念 对于两个任意的实数和,有: ; ; . 因此,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需要考察它们的差即可.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比较与的大小. 解 , 因此 . 例2 当时,比较 与的大小. 解 因为 ,所以 ,, 故 , 因此 . 得出结论 例1,例2是用作差比较法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其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这样把两个数的大小问题转化为判断它们差的符号问题,至于差本身是多少,在此无关紧要.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1. 比较下列各对实数的大小: ; ; ; . 2. 比较与的大小. 五、课堂小结: 理解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学会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 1. 比较下列各对实数的大小: (1)与; (2)与. 2. 设、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判断与的大小. 3. 已知,比较和的大小.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课 题:2.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逻辑推理方法;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基本性质的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抓住不等式的知识载体,复习与新知识学习相结合;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实例 测量三个人的身高,发现小李比小王高,小王比小张高,那么肯定能够得到“小李比小张”的结论. 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性质1 如果,且,那么. 证明 ∵ ,, ∴ , ∴ . 说明:性质1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 性质2 如果,那么. 说明:(1)性质2叫做不等式的加法性质,它表明,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下图所示,在天平两边的托盘里同时加上质量为的砝码,天平的倾斜方向不变. (2)利用性质2,可以由得到,这表明对不等式可以移项. 性质3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说明:性质3叫做不等式的乘法性质,它表明,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用符号“”或“”填空,并说出应用了不等式的哪条性质. (1)设, ; (2)设, ; (3)设, ; (4)设, . 解 (1),应用不等式性质2; (2),应用不等式性质3; (3),应用不等式性质3; (4),应用不等式性质2与性质3. 例2 已知,,求证. 证明 因为,由不等式的性质3知,, 同理由于,故. 因此,由不等式的性质1知. 例3 服装市场按每套90元的价格购进40套童装,应缴纳的税费为销售额的10%,如果要获得不低于900元的纯利润,每套童装的售价至少是多少? 解 设每套童装的售价至少是元,则 , 解得 . 答:每套童装的售价至少是125元.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教材练习2.1.2) 1. 选用适当的数填空: (1)设,则 ; (2)设,则 . 2. 已知,,求证. 五、课堂小结: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如果,且,那么;2. 如果,那么;3. 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六、课后作业: 1. 解下列各不等式并指出应用了哪些不等式的性质: (1); (2). 2. 当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与代数式的值之差不小于2. 3. 橘子的进价是1元,销售中估计有5%的损耗,商家至少要把价格定为多少,才能避免亏本?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课 题:2.2.1 有限区间 教学目的: 1.理解有限区间的概念;掌握集合表示方法与区间表示数集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间端点的取舍.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数形结合,提升认识; (3)通过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通过列表总结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实例 资料显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旅客列车称为新时速旅客列车.在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之间运行的,设计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列车呈现出超越世界的“中国速度”,使得新时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界定在200公里/小时与350 公里/小时之间. 如何表示列车的运行速度的范围? 观察 集合可以用数轴上位于2与4之间的一段不包括端点的线段表示(如下图). 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由数轴上两点间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叫做区间.其中,这两个点叫做区间端点. 不含端点的区间叫做开区间.如集合表示的区间是开区间,用记号表示.其中2叫做区间的左端点,4叫做区间的右端点. 集合 开区间 (2,4) 集合 闭区间 [2,4] 含有两个端点的区间叫做闭区间.如集合表示的区间是闭区间,用记号表示. 集合 右半开区间 [2,4) 只含左端点的区间叫做右半开区间,如集合表示的区间是右半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集合 左半开区间 (2,4] 只含右端点的区间叫做左半开区间,如集合表示的区间是左半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集合,求,. 解 两个集合的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 , .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教材练习2.2.1) 1. 已知集合,集合,求,. 2. 已知集合,集合,求,. 3. 已知集合,集合,求,. 五、课堂小结: 定 义 名 称 符 号 数 轴 表 示 闭区间 开区间 左闭右开区间 左开右闭区间 六、课后作业: 教材.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课 题:2.2.2 无限区间 教学目的: 1.理解无限区间的概念;掌握集合表示方法与区间表示数集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间端点的取舍.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2)数形结合,提升认识; (3)通过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通过列表总结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 集合可以用数轴上位于2右边的一段不包括端点的射线表示,如何用区间表示? 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新知识 集合表示的区间的左端点为2,不存在右端点,为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其中符号“”(读作“正无穷大”),表示右端点可以任意大,但是写不出具体的数. 集合 开区间 (2,+∞) 集合 开区间 (−∞,2) 类似地,集合表示的区间为开区间,用符号表示“”(读作“负无穷大”). 集合表示的区间为右半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集合 右半开区间 [2 ,+∞) 集合表示的区间为左半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集合 左半开区间 (−∞, 2] 实数集R可以表示为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实数集R 开区间 (−∞,+ ∞) 注意 “”与“”都是符号,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集合,求,. 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的数轴表示,得 (1); (2). 例2 设全集为R,集合,集合,(1)求,;(2)求. 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的数轴表示,得 (1),; (2).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教材练习2.2.2) 1. 已知集合,集合,求,. 2. 设全集为R,集合,集合,求,,. 五、课堂小结: 区间 集合 区间 集合 区间 集合 R 六、课后作业: 1. 已知集合,集合,求,. 2. 已知集合,集合,求,. 3. 设全集为R,集合,,求,,.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课 题:2.3 一元二次不等式(1) 教学目的: 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2. 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1.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区间的概念;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 (2)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总结,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回顾思考、复习导入: 问题 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 解决 观察函数的图像: 方程的解恰好是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 标;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恰好 是不等式的解集;在x轴下方的函数图像所对 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恰好是不等式的解集. 归纳 一般地,如果方程的解是,那么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并且 (1)不等式的解集是函数的图像在x轴上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 (2)不等式的解集是函数在x轴下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 总结 由此看到,通过对函数的图像的研究,可以求出不等式与的解集. 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般形式 ()或 (). 思考 二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 问题 已知二次函数,问: 1. 怎样画这个二次函数的草图? 2.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能求出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吗?其交点将轴分 成几段? 3. 观察抛物线找出纵坐标,,的点. 4. 观察图像上纵坐标,,的那些点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决 解方程得,.观察图像可以看到,方程的解,恰好分别为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在x轴上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内的值,使得;在x轴下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内的值,使得. 归纳 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可以解不等式或 . (1)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和,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有两个交点, (如图(1)所示).此时,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集是 ; (1) (2) (3) (2)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如图(2)所示).此时,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集是. (3)当时,方程无实数解,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没有交点(如图(3)所示).此时,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集是. 三、理论升华、整体建构:(表中,,) 方程或不等式 解集 四、课后作业:理解、熟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见表). 五、板书设计:(略) 六、课后记: 课 题:2.3 一元二次不等式(2) 教学目的: 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2. 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1.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区间的概念;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授课类型:例讲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2)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总结,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回顾思考、复习导入: 方程或不等式 解集 注意:1. 表中,,; 2. 对于二次项系数是负数,即当时,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转化为 的情况,再求解. 二、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3); (4). 分析 首先判定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数,再研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最后对照表格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 (1)因为二次项系数为,且方程的解为,,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2)可化为,因为二次项系数为,且方程的解为,,故的解集为. (3)中,二次项系数为,不等式两边同乘,得. 由于方程的解为,,故不等式的解集为,即的解集为. (4)因为二次项系数为,将不等式两边同乘,得.由于判别式,故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即的解集为. 例2 是什么实数时,有意义. 解 根据题意需要解不等式.解方程得,.由于二次项系数为,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即当时,有意义. 三、运用知识、强化练习:(教材练习2.3)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四、课堂小结: (表中,,) 方程或不等式 解集 五、课后作业: 1.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3); (4). 2. 是什么实数时,有意义.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课 题:2.3 一元二次不等式(3) 教学目的: 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2. 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 1.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区间的概念;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授课类型:习题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2)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 (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讨论、交流、总结,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回顾思考、复习导入: 方程或不等式 解集 注意:1. 表中,,; 2. 对于二次项系数是负数,即当时,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转化为 的情况,再求解. 二、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3); (4). 分析 首先判定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数,再研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最后对照表格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解 (1)因为二次项系数为,且方程的解为,,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2)因为二次项系数为,且方程的解为,,故的解集为. (3)中,二次项系数为,不等式两边同乘,得. 由于方程的解为,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 (4)因为二次项系数为,且由于判别式,故方程没有实数解.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例2 是什么实数时,有意义. 解 根据题意需要解不等式,即解不等式.解方程 得,,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即当时,有意义. 三、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3); (4); (5); (6). 四、课堂小结: (表中,,) 方程或不等式 解集 五、课后作业: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3); (4); (5); (6).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课 题:2.4.1 不等式或 教学目的: 1.理解绝对值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或的解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不等式或的解法. 教学难点:不等式或的解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从数形结合的认识绝对值入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观察图形得到不等式或的解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加强解题实践,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思考、复习导入: 问题 任意实数的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解决 对任意实数,有 . 其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拓展 不等式和的解集在数轴上如何表示?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知,方程的解是或,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图(1)所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图(2)所示). (2) (1) 二、动脑思考、明确新知: 一般地,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的解集是 . 试一试:写出不等式与()的解集.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 (2). 分析 将不等式化成或的形式后求解. 解 (1)由不等式,得,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不等式,得,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2); (3); (4). 五、课堂小结: 不等式()的解集是; 不等式()的解集是. 六、课后作业:(教材练习2.4.1)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2); (3); (4).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课 题:2.4.2 不等式或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或的解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学生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解不等式或. 教学难点: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或.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从数形结合的认识绝对值入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运用变量替换,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加强解题实践,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思考、复习导入: 问题 如何通过()求解不等式? 解决 在不等式中,设,则不等式化为,其解为 ,即.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求出解集. 总结 可以通过 “变量替换”的方法求解不等式或(). 二、动脑思考、明确新知: 不等式或()可以通过“变量替换”的方法求解.实际运算中,可以省略变量替换的书写过程. 即 ; 或. 三、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1 解不等式. 解 由原不等式可得 , 于是 , 即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例2 解不等式. 解 由原不等式得或,整理,得 或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四、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2); (3) ; (4); (5); (6). 五、课堂小结: ; 或. 六、课后作业:(教材练习2.4.2)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2); (3); (4).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课 题: 第二章 《不等式》复习小结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小结本章主要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较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重点:突出本章重、难点内容.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各部分知识,并能正确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归纳总结: 1. 对于两个任意的实数和,有: ; ; . 作差比较法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其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 如果,且,那么. 性质2 如果,那么. 性质3 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3. 区间与集合: 区间 集合 区间 集合 区间 集合 R 4. 一元二次不等式:(表中,,) 方程或不等式 解集 5.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不等式()的解集是; 不等式()的解集是. (2); 或. 二、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1.(1)比较与的大小; (2)比较与的大小; (3)已知,比较与的大小. 2. 已知,证明. 3. 已知全集,集合,,求: (1),; (2),; (3),. 4. 解下列各不等式: (1); (2); (3); (4); (5); (6); (7); (8). 5. 解关于的不等式(). 三、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对教材复习题2的部分习题予以分析、提示,学生练习. 四、课后作业: 1. 处理教材复习题2; 2. 复习本章内容. 五、板书设计:(略) 六、课后记: 2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等式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