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120分钟)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金钗(chāi) 三缄其口(jiān) 颔联(hàn) 纨绔子弟(kù) B.给养(gěi) 危如累卵(lěi) 分娩(miǎn) 妩媚多姿(wǔ) C.俟机(sì) 沆瀣一气(kàng) 奶酪(lào) 不容置喙(huì) D.奇葩(pā) 不谙水性(ān) 城垣(huán) 风流倜傥(t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卑怯 噩梦 恰商 草菅人命 B.藐视 白晰 描摹 恻隐之心 C.梦魇 诀别 殴打 独辟蹊径 D.燥热 遨翔 皈依 插科打浑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期待一挥而就、一劳永逸。 B.神经干细胞的发现,给解答“世界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即神经干细胞有潜能修复受伤的神经细胞,而这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釜底抽薪的办法。 C.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D.中国传统文化洋洋洒洒,各类著述典藉汗牛充栋,但总括梳理起来、无非还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经史子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份调查显示,“春节恐归”的理由除了传统的经济、事业、婚恋等压力外,还有假期短和组建家庭后回农村过年不适应等因素使一些人春节不愿回家。 B.福利院真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被弃儿童,然而,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大批人员的涌入,会对这些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C. 今年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提高了扶贫标准,这意味着将有更多低收入的人被纳入国家扶持与救助的范围,城乡分割的社会救助制度从此将趋向一体化。 D. 美国民众在纽约发起了“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权钱交易和贫富差距日增等问题,如今已成为席卷全美的社会运动。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 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结果是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伴随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电影所呈现的场景奇观:在色彩上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交替铺陈画面来营造视觉交响,黄叶漫天、红衣舞动、湖面如镜,武者交流;粗犷的敦煌沙漠、壮阔的内蒙古胡杨林,秀美的九寨沟风景。在《英雄》中,一切都是视觉的震撼以及对于高科技媒介的顶礼膜拜。 奇观虽然带来了审美的震撼,满足了观众追求视觉刺激的猎奇心理,但它往往忽视了这种奇观表面下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审美需求,忽视了一部作品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力量。“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因为以图像来传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忽视了人脑的“可思”,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将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形成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这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暴力美学”是一种在纯粹暴力趣味的追求中发展起来的美学,在电影艺术中,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血腥暴力场面的形式感。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在影片中规避直接的道德评价,因此它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由于图像时代的全面来临,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它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美育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暴力美学通过对暴力内容的美学化的处理,降低了作品的社会功能,宣扬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所以,尽管暴力影片在形式上眩目诱人,但它严重干扰了人的道德评价。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美育在内容、特征和方法上发生着诸多变化。图像渗透至社会生活,以其感官性(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性(图像使人身临其境)、普泛性(图像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图像面前人人平等)等特点为人所接受,在带给人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实现了现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在图像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人的整个感性生命投入其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图像中“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这昭示着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这样审美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在视觉文化时代恢复人性完整,唤醒人的感性,建构全面和谐人格,按照美的内在尺度塑造人类文化的创造主体,促使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5.下列不属于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 A.作为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奇观化”重场景而轻叙事,给人以视觉审美的震撼,契合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 B.“奇观化”带来了对美育的消解,使审美停留在视听享乐中,导致大众的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 C.“暴力美学”竭力弱化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宣扬了人们内心潜藏的暴力倾向,放大了人们对血腥的本能嗜好。 D.“暴力美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了人们的道德评价。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已经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B.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电影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 C.“奇观化”这种电影表现手法在给观众带来审美的震撼的同时必定会忽视作品所蕴涵的层次的文化力量,导致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 D.“暴力美学”是在追求纯粹暴力趣味中发展起来的美学,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中,美育的内容、特征和方法上也会发生诸多变化。 B.传统美育在现代性进程中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 C.作为现代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图像美育注重人的感性特征,而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正是追求人的视觉刺激,因而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 D.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改善“奇观化”的表现手法,反对“暴力美学”,有利于恢复人性的完整,促进整个人类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6分,每小题2分)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C. 深乖昔旨 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9.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 )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 (1)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3分) (2)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3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2-13题(6分) 灞上秋居 马戴①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马戴,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 12.前两联诗人所见哪些意象?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3分) 13.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试作赏析。(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7分) 上班的诀窍 [德国]路·席波赖特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 “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帐薄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上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 “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 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4.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哈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5.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6.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 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兴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响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 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到新环境。 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 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 六.背诵默写(7分) 18.(1)玉容寂寞泪阑干, 。(《长恨歌》) (2)心非木石岂无感? 。(《拟行路难》) (3)斜月沉沉藏海雾, 。 不知乘月几人归, 。(《春江花月夜》) (4)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阿旁宫赋》) 七.仿写(4分) 19.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田野、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送别诗是 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要求作文。(40分) 所谓“底线”, 原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球越过了界线,则判为无效。后来被衍生为社会中的各种行为需要把握的最低限度。 请以“守住底线”为题作文。 要求:不少于 8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山西大学附中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纸 客观题:(一、二、三题中选择题总分为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主观题: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句3分) (1)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3分) (2)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3分) 12.前两联诗人所见哪些意象?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3分) 13.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试作赏析。(3分) 14.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哈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5.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6.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18.(7分) (1)玉容寂寞泪阑干, 。(《长恨歌》) (2)心非木石岂无感? 。(《拟行路难》) (3)斜月沉沉藏海雾, 。 不知乘月几人归, 。(《春江花月夜》) (4)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阿旁宫赋》) 19.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4分) 田园诗是乡村牧童手中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田野、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是 送别诗是 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要求作文。(40分) 所谓“底线”, 原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球越过了界线,则判为无效。后来被衍生为社会中的各种行为需要把握的最低限度。 请以“守住底线”为题作文。 要求:不少于 8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年级4月期中考试答案 1.A 解析 B项ɡěi应为jǐ;C kàng应为hàng;D项huán应为yuán。 2.C(A.恰商一洽商;B.白晰一白皙;D.遨翔一翱翔,插科打浑一插科打诨。) 3.B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来很畅快。附庸风雅: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C(A句式杂糅,去掉“使一些人春节不愿回家”; B成分残缺,最后一句没有主语,删掉“由于”; D偷换主语) 5.A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A项说的是电影表现手法“奇观化”的特点,并不是“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6.D (A项“已经深刻地影响……”说法不当,原文是“正在深刻地影响……。”B项 当代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不只“奇观化”和“暴力美学”两种,应在“表现形式”前加上“重要的”这一限制词。C项说法绝对,应把“必定忽视了”改为“往往忽视了。”) 7.C (根据原文“图像中的‘奇观化’和‘暴力美学’,对现代美育构成了冲击,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育遭受的困境之一”可知,“因而‘奇观化’和‘暴力美学’是现代图像美育的具体体现”的说法错误。) 8.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9.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10.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11.(6分)【参考答案】 (1)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持”、“推”、“遗”,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为”、“鞠养”、“服”)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着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 12.答案 12.秋风秋雨、雁群、落叶、寒灯。(1分) 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思乡之情。“落叶他乡树”,又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寄居在孤寺中的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己羁留异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呢?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2分) 13.烘托手法。(1分) “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声”烘托“静”的手法,露滴的声音使人感到寂静,其中的人又是如何彻夜难眠,孤独。“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孤独无依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2分) 14.①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和下文哈姆森的言行形成鲜明对照②刻画了哈姆森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③暗示了诺伊鲍尔的特殊身份,为故事情节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能(或为结尾埋下伏笔)。(3分) 15.①散漫懒惰:敷衍塞责,耍滑头,只是混日子 ②言行不一:表面上诚惶诚恐,热情认真,实际上欺瞒上司,误导同事,败坏工作风气(4分) 16.观点一: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不合适 ①小说描绘的是主人公哈姆森的工作态度,改用“偷懒的诀窍"为题就不能告诉读者故事的指向范围,这是一个有关工作作风的故事;②小说要讲究故事含义的丰富性,改题后故事指向就明确、单一了,削弱了小说含蓄性丰富性的艺术魅力。③原题目有反讽意味,改题后就没有这意味了。(分析理由一点2分,共6分) 观点二:以“偷懒的诀窍”为题合适 ①小说叙述的是主人公哈姆森工作中偷懒耍滑的故事,用“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准确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②“偷懒”是小说主人公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揭露主人公的本质,使主人公形象更鲜明;③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更突出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理由一点2分,共6分) 17.AB(A项是小说的基本概括,B项概括准确而深刻,E项说诺伊鲍尔的感谢是说哈姆森让他“已尝到了各种诀窍”,“诺伊鲍尔满怀感激”不当。C、D理解错误) 19.(4分)【答案示例】边塞诗是大漠沙场里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送别诗是陌头江水边的一株杨柳,温柔而妩媚,古道、轻舟、晓风、残月,愁绪满怀。【解析】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此处仿写要先找到符合边塞诗和送别诗特征的喻体,然后用两个词概括这种诗歌的风格,并且列出这种诗歌常用的意象。 10 用心 爱心 专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附中 2011 2012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