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计划(全).doc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计划(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学计划(全).doc(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陈化成等民族英雄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而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了解、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时间、经过、结果等概况 过程与方法: (1)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何事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和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认识互“弱国无外交”“落 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体会面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通过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初步感受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初步树立国家发展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因为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中国近代史部分,所以在教学时尽量照顾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本地较偏远,学生的知识量比较少,所以在教学时,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增加他们的知识面。同时采用预习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学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 中英《南京条约》 2.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3.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 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8.21-8.30 第一 单元 第1课-第3课 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抓线索,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进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3)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4)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历史资料,讨论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研读史料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3)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 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4) 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既要认识到洋务运动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落后性),又要清楚的知道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 (2)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3)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4) 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同时采用预习导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学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 洋务运动的概况 2.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3. 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4. 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难点 1.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3.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4.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1、认真备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乐学、好学、学好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讲究教学艺术,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4、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5、搞好单元测验。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8.30-9.13 第二 单元 第4课-第7课 4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 (2)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4)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创设历史场景,让学生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 (2)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3)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喜欢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4)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4)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本课的内容,通过新闻、影视等各种媒体,学生都有所了解,知识的积累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仅知道其一点事件,对这些知识还未系统的掌握,对现象存在的原因也不了解,因此要重新构筑。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 2.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4.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教学难点 1.三民主义内涵及作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4.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9.14-10.11 第三 单元 第8课-第11课 7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新时代的曙光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2)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2)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3)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本课的内容,通过新闻、影视等各种媒体,学生都有所了解,知识的积累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仅知道其一点事件,对这些知识还未系统的掌握,对现象存在的原因也不了解,因此要重新构筑。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 1.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2.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10.12-10.20 第四 单元 第12课-第14课 10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经军历经艰险,胜利完成了长征,找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2)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和结果;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3)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有关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伟大贡献,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3)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本课的内容,通过新闻、影视等各种媒体,学生都有所了解,知识的积累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仅知道其一点事件,对这些知识还未系统的掌握,对现象存在的原因也不了解,因此要重新构筑。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北伐战争。 2、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2、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 遵义会议。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3.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4.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联系法。注意对前后知识的联系,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10.25-10.3 第五 单元 第15课-第17课 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局部侵华战争, 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沉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决放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 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能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 3. 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4. 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 5.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2. 围绕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与当前日本政府不敢正视历史和国内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历史的态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时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4.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5.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 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3.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4. 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5.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本课的内容,通过新闻、影视等各种媒体,学生都有所了解,知识的积累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仅知道其一点事件,对这些知识还未系统的掌握,对现象存在的原因也不了解,因此要重新构筑。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 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2.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 3.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4. 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5.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1.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3.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4. 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5. 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11.6-11.22 第六 单元 第18课-第22课 3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解放战争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通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合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先后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反攻,发起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的目的;知道《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知道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史实。 2. 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感知内战爆发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 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加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和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本课的内容,通过新闻、影视等各种媒体,学生都有所了解,知识的积累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仅知道其一点事件,对这些知识还未系统的掌握,对现象存在的原因也不了解,因此要重新构筑。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2.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教学难点 1、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 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11.23-12.6 第七 单元 第23课-第24课 2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一 任教老师 王春荣 班级人数 人 单元综述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2. 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资料、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张謇、侯德榜等人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也有一定的提高,且本课的内容,通过新闻、影视等各种媒体,学生都有所了解,知识的积累为本课学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仅知道其一点事件,对这些知识还未系统的掌握,对现象存在的原因也不了解,因此要重新构筑。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教学难点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2、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 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12.7-12.13 第八 单元 第25课-第26课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年级 历史 上册 单元 教学计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