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目 录 目 录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2 第一节 “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成就 2 第二节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形势 3 第三节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4 第二章 总体要求 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4 第二节 基本原则 4 第三节 发展目标 4 第四节 战略布局 5 第三章 重点任务 7 第一节 发展全域旅游 7 第二节 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8 第三节 丰富旅游供给 9 第四节 延伸产业链条 12 第五节 实施精准营销 13 第六节 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14 第七节 推进智慧旅游 14 第八节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4 第九节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15 第十节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16 第十一节 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16 第十二节 建设旅游生态文明 16 第四章 保障措施 17 第一节 推进改革创新 17 第二节 加强政策扶持 17 第三节 强化人才支撑 18 第四节 推进创业创新 18 附件1 全省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图 19 附件2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单位分布图 20 附件3 全省旅游度假区创建重点单位分布图 21 附件4 全省5A级景区创建重点单位分布图 22 附件5 跨区域旅游风景道规划图 23 为科学指导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16〕22号),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持续加大投入,完善功能设施,注重市场营销,改善服务品质,旅游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综合带动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全省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规模日益壮大。2015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5.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35亿元,年均增长14%和15.8%。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9.9%上升到2015年的13.3%。旅游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招商引资总额达7200亿元。 发展合力日益凝聚。建立了河南省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豫政〔2014〕4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14〕152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土地、财政、税费、金融等方面对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景区提质增效步伐不断加快,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53家。云台山等5家景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尧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栾川县重渡沟村、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红色旅游品牌建设稳步推进,新增6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旅游形象日益靓丽。“老家河南”国内旅游形象和“河南·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国际旅游形象得到普遍认可,品牌传播效应明显。通过开展回老家过大年、重走客家路、探访中原古都、老家河南·寻城记等旅游营销推广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客源市场;开展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省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带动功能日益凸显。旅游产业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15年,全省旅游从业人数达200万人。“十二五”期间,全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1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脱贫人数的15%。旅游产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第二节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大众旅游消费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带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实,假日制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得到快速释放,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产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产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产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地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更多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旅游,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为跨区域、跨国界政策融合、设施互通、旅游合作带来难得机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中原城市群等“三区一群”战略实施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仍将处于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面临不少挑战:旅游开发整合提升不够,融合发展不够,有效供给不足,要素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培育、功能集合构建不够;旅游资源挖掘营销不够,国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不强,旅游品牌、龙头企业较少,入境游占比较低;旅游功能配套不够,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交通与公共交通衔接不够充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期间认真加以解决。 第三节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消费大众化。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竞争国际化。各地普遍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纷出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旅游市场全球化、旅游竞争国际化,竞争领域从争夺客源市场扩大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发展全域化。以抓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速转变,旅游产业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 产业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创意、经营管理和高端人才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大。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的应用更加广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为方向,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强化旅游品牌塑造,实施旅游精准扶贫,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促进全省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打造全面小康型旅游大省。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旅游市场内在规律,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体制机制,释放旅游产业发展活力,形成宏观调控有力、微观放宽搞活的发展局面。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内外联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产业从资源驱动和低水平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创新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贯穿到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旅游产业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立足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推动产业融合,通过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注重营销、品牌塑造,完善设施、改善环境,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展示我省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将我省建设成华夏历史文明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旅游发展示范区、旅游精准扶贫样板区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量达到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量达到3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8800亿元;旅游投资总额达到1060亿元,形成一批吸引力大、竞争力强、影响面广的旅游产品。 第四节 战略布局 以建设郑汴洛旅游产业发展核心区,沿黄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南太行旅游区、伏牛山旅游区、桐柏—大别山旅游区、豫东平原旅游区为重点,积极构建“一核两带四区”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一、一核 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整合郑州、开封、洛阳三市旅游资源,打造国际知名华夏文明旅游目的地、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依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时尚购物、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业态。推进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建设,引入国际知名的休闲娱乐、免税购物、商务会展、动漫游戏等品牌,发展现代时尚旅游。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休闲度假、现代娱乐等旅游产品,加快建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嵩山少林景区为依托,延伸功夫产业链,开发嵩山主题度假、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以黄帝故里景区为引领,整合黄帝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根亲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建设郑州古商都历史文化休闲区为抓手,创新大遗址保护开发模式,打造全景展现郑州历史、满足都市休闲娱乐需求的休闲街区。整合沿黄旅游资源和城郊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推进环城游憩带建设,将郑州打造成国际商都城市、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我国中部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依托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演艺、医疗旅游及旅游商品制造等,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促进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开封宋文化,塑造大宋皇城、北方水城、汴京菊花、铁面包公、味道古都等五大旅游品牌,实施文化旅游创新、重点景区提升、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融合、生态环境改善、旅游综合体建设六大工程。策划宋文化体验游、民俗风情游、遗迹奇观游、名街名巷游、黄河生态游、乡村休闲游、研学体验游等七大主题旅游线路。打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童世界文化旅游园区、银基文化产业园区、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尉氏休闲生态园区五大旅游增长极,将开封建设成全城一景、宋韵彰显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持续强化洛阳“华夏之源、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品牌打造和形象推广,加快建设洛阳都市文化旅游中心区和黄河文化旅游带、洛河文化旅游带、伊河生态休闲旅游带。在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商品研发设计、旅游装备制造等项目,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强龙门石窟世界遗产文化园区、白马寺佛教文化园区、关圣文化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玄奘文化景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推出丝绸之路游、国学研修游、河洛寻根游、黄河文化游、生态山水游、温泉养生游、博物馆游、工矿体验游、特色乡村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将洛阳建设成具有古都特色、中原风格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二、两带 沿黄旅游带。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机遇,深入挖掘和展现沿黄古都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根亲文化、佛教文化,突出峡谷奇观、黄河湿地、地上悬河等自然景观,加强黄河两岸生态建设,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开发黄河游轮、摩托艇、皮划艇、气垫船等水上观光、休闲娱乐产品,加快建设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码头。将我省沿黄旅游带打造成荟萃华夏文明、彰显中原丝路文化特色、凸显生态黄河风光的国际旅游精品带。 南水北调中线旅游带。整合南水北调中线沿线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等水利工程特色景观打造。加快沿线城市近郊游憩、休闲农业、康体养生产品开发和干渠两侧生态廊道建设,打造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带。 三、四区 南太行旅游区。深入挖掘殷商文化、神农文化、周易文化、道教文化、红色文化,积极开发山岳观光、山地休闲、避暑度假、健康养生、猎奇探险、户外运动、低空旅游、研学旅游等产品,建设一批时尚康体运动旅游基地。将南太行旅游区打造成以山岳观光为基础、运动养生为特色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区。 伏牛山旅游区。突出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构造独特性,在巩固山水观光、山地休闲等知名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温泉养生、康体健身、休闲度假、漂流滑雪、野营探险等特色旅游产品。将伏牛山旅游区打造成以山水休闲、养生度假为特色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旅游区。 桐柏—大别山旅游区。突出豫风楚韵、淮河文化、民俗文化、根亲文化、红色文化特色,积极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红色教育、姓氏寻根等旅游产品。加强与安徽、湖北两省合作,面向闽台地区开拓客源市场,共同打造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区。将桐柏—大别山旅游区打造成以红色教育、生态休闲为主的国内知名旅游区。 豫东平原旅游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创新展示手段和形式,展现史前文化、姓氏文化、龙文化、道家文化、古城文化、汉梁文化、农耕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豫东平原旅游区打造成以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姓氏文化为精髓的特色旅游区。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发展全域旅游 以优化旅游空间为抓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旅游产品,加快产业融合,扩展服务要素,推动我省旅游产业由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实现产业发展模式七种转变,即从重点景点景区建设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点景区内部“民团式”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旅转变,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管主抓向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动转变。 以自贸试验区为载体,通过创新旅游体制机制,推动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建设。创新规划理念,将全域旅游发展贯彻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在旅游引领“多规合一”方面取得新突破;补齐短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供给,形成综合新动能,在推进“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实施旅游扶贫,推进旅游增收富民,在旅游精准扶贫方面取得新突破;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在文明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在健全旅游产业统计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保护城乡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在优化城乡旅游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推动郑州、开封、洛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满足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新需求和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先行先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30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二节 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适应大众旅游发展,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进中国功夫、古都文化、根亲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山地休闲、养生度假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坚持景观延续性、文化完整性、产业集聚性原则,依托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连接重要旅游城市和品牌景区,打造九大精品旅游线。 二、开发休闲度假产品 大力开发山地、温泉、森林、滨水、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发展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项目,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旅游度假区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的国民度假地。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近郊休闲旅游产品开发,鼓励发展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等慢行系统,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努力打造黄河小浪底滨水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南太行山地运动度假旅游产业集群、伏牛山山水养生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和大别山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全省争取创建2—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30—40个国民度假地,培育2—3个国家旅游休闲区。 三、建设精品景区 坚持A级景区创建与品质提升并举,完善A级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实现高等级景区退出常态化。在全省资源特色突出、市场开发成熟、发展潜力大的旅游景区中遴选一批精品景区,进行重点打造,力争“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5个5A级旅游景区。 四、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旅游产业园区。推进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培育产品业态丰富、产业要素集聚、产业功能配套、管理体制科学、综合效益突出、带动作用显著的旅游产业园区。“十三五”期间,全省基本建成10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旅游综合体。以郑州、洛阳、开封等市为重点,加快推进融合观光、游乐、休闲、运动、商务、会展、度假、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建成5个功能复合、业态丰富、要素完善的旅游综合体。 第三节 丰富旅游供给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拉动、融合、促进作用,实施“旅游+”战略,通过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 一、创新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挖掘古都文化、功夫文化、根亲文化、农耕文化、戏曲文化等,开发文化体验、根亲拜祖旅游产品。创新特色旅游体验方式,在景区、服务点、商业街区等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鼓励民俗技艺传承人在景区、旅游展销会和节庆活动中展示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完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的旅游服务功能。 推出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绿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平台,研发推出一批中原文化特色衍生品。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务会展为重点,在全省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创意街区、创意旅游区、动漫研发中心等。 创建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支持洛阳、开封、安阳、商丘、登封等市进一步挖掘人文旅游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强城市商业休闲空间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 二、突出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等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培育创意农业、定制农业和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建立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开展乡村旅游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旅游点延伸。创新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方式,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以乡情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加强以巩义市海上桥村、鹿邑县曲仁里村、汝阳县杜康村、孟津县卫坡村、宝丰县马街村、郏县临沣寨村、卫辉市小店河村、修武县一斗水村、博爱县寨卜昌村、三门峡市陕州区庙上村、渑池县赵沟村、内乡县吴垭村、罗山县何家冲村为代表的古村落保护开发,打造“老家河南”乡土文化的载体。推广栾川县重渡沟村、嵩县天桥沟村、修武县岸上村、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商城县七里冲村、新县许家洼村等旅游特色村发展经验,将一批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产品特点突出、旅游开发基础较好的村庄打造成可憩可游的旅游特色村和乡村度假地。 到2020年,全省建成4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推出200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打造3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7亿人次,形成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持续发展红色旅游 整合我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基地。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加强统筹规划,注重与脱贫攻坚、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相衔接,促进融合发展。加强与周边省红色旅游区域协作,打造大别山红色圣地游、长征精神游、中原抗日故地游、中原解放战争战地游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整合红色旅游景区周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等旅游资源,打造推出一批复合型旅游产品。以“三山一滩”区域为重点,拓展红色旅游扶贫富民功能,支持当地群众参与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因地制宜发展适合革命老区的种养殖业和特色手工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4—6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加快发展健康养生旅游 促进旅游与健康医疗融合发展,鼓励汝州、辉县、修武、温县、禹州、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峡等地加快推进医药康疗、运动康体、道家养生等康养旅游业态与观光、度假、研修等旅游业态的产业联动,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加快温泉与中医药结合的温泉养生产品研发,完善以温泉为载体的度假、养生、娱乐、观光等复合型温泉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旅游产品创新、医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的国际交流合作。“十三五”期间,争取创建1—2个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8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6—8家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15—20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 五、鼓励发展研学旅游 推进研学旅游与国民教育结合,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形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安阳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红旗渠景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济源市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建设。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古村落、博物馆、科技馆、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建设一批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六、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鼓励工业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旅游,促进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工业企业、产业园区依托工业生产过程、企业文化,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工业体验旅游和商务考察旅游。利用废弃矿山开发矿山公园,废旧厂房及工业设施建设文化创意基地,废弃铁路机车、线路等打造铁路主题旅游产品。鼓励发展游艇、游船、旅游房车、旅游小型飞机、旅游小火车、景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品牌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等户外用品制造业。 七、加快发展特色城镇旅游 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推动许昌、南阳、商丘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加快以浚县、卫辉、内乡、鹿邑等为代表的古城建设。以特色商业区、商务中心区建设为载体,加强集休闲游憩、文化体验、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休闲街区建设,提升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加快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近郊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休闲场地。重视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社旗县赊店镇等名镇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整体风貌保护,推动由食宿、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度假旅游转变,打造古镇旅游升级版。加快巩义市康店镇、汝州市温泉镇、永城市芒山镇、林州市石板岩镇、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等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通过聚集创新创业要素、扩展旅游服务功能,在中心城市周边打造一批现代化特色旅游小镇。 八、支持发展体育旅游 加强旅游与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的融合发展,鼓励特色体育场馆、设施和基地向旅游者开放。依托登封嵩皇体育小镇、中牟黄河湿地赛车公园、栾川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林州国际滑翔基地、辉县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焦作太极体育中心、睢县水上运动赛事基地等,大力发展运动体验、赛事观赏、户外运动、体育节庆等。依托郑开国际马拉松、强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太极拳交流赛、功夫擂台赛等打造体育旅游品牌。规范发展漂流、滑雪、滑草、攀岩、滑翔、登山、自行车、航空运动、水上运动等体育旅游项目。到2020年,全省打造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1—2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九、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 发挥郑州、开封、洛阳、焦作等旅游城市的商旅会展功能,积极发展商贸会议、行业会展、区域年会、文化艺术交流会、产品发布会等商务旅游产品,支持郑州建设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争取更多有影响力的大型会议、赛事、博览会、交易会等在我省举办,促进旅游产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 第四节 延伸产业链条 通过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优化传统旅游要素结构,实现旅游市场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 一、创新发展旅游购物业 依托老字号品牌,突出我省文化元素,推出“老家礼物”系列旅游商品。将少林功夫、开封菊花、汴绣、木版年画、洛阳牡丹、唐三彩、太极文化、钧瓷、汝瓷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设计,开发实用、美观、便携的旅游商品。建设一批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创客基地。在中心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休闲购物街区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场,在机场、高铁站、旅游服务中心、重点旅游景区等地设置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区。“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20—30家大型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建设3—5个大型旅游商品交易中心和旅游商品创意园区。 二、构建新型旅游住宿业 注重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住宿品牌,推进住宿企业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连锁酒店,加强度假酒店建设,加快传统酒店提升改造,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主题酒店,积极发展特色乡村酒店、汽车旅馆、青年旅舍、主题风情客栈和文化民宿,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酒店、露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 三、丰富完善旅游娱乐业 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景区娱乐模式,进一步优化《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功夫诗·九卷》等演艺项目,鼓励4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发有本地特色的表演项目。结合古城、古镇、古村开发,加快发展以文艺表演、夜游等为主要内容的夜休闲活动。利用豫剧、曲剧、越调等地方戏曲及曲艺、杂技等特色资源,丰富旅游娱乐业内容。 四、优化提升旅游餐饮业 挖掘我省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弘扬豫菜文化,推出“老家味道”系列美食产品。支持我省餐饮知名企业规模化发展,打造特色餐饮品牌。支持在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焦作、南阳、信阳等重点旅游城市打造一批特色美食街区。鼓励依托特色景区、古镇古村、旅游风情小镇建设美食小镇、美食乡村、美食农庄。 第五节 实施精准营销 建立立体化旅游宣传营销体系,实施旅游精准营销,充分释放旅游需求,拉动旅游新消费。 一、宣传旅游形象 在国内市场讲好“老家故事”,持续宣传“豫见中国·老家河南”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讲好“河南故事”,强化“河南·中国历史开始的地方”整体旅游形象。积极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全方位推介我省旅游形象。发挥品牌引领功能,推出“老家美景”“老家印象”“老家味道”“老家礼物”“老家小镇”“老家乡村”“老家客栈”等系列“老家”品牌,形成支撑“老家河南”形象的旅游品牌体系。创新营销方式,强化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网络与实体服务对接。综合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全方位宣传推介我省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 二、开拓旅游市场 大力提振入境旅游。优化入境旅游政策,推进入境旅游签证、通关便利化。提升入境旅游公共服务和商业接待水平,提高入境旅游服务品质。积极发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河南省观测站的平台作用和国际民间交流团体、国际性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建设河南旅游海外营销推广中心。加强与境外知名旅行商合作,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方面先行先试的作用。 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京津冀、泛珠三角等客源市场开发,实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互游计划。发挥高铁旅游联盟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针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活动。鼓励5A级景区在主要客源市场城市设立营销推广机构,实现市场营销常态化。 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强化出境游业务旅行社资质的审核和监管,加强对出境旅游产品的引导和监控,倡导文明出游和文明消费,建立完善出境旅游目的地安全预警制度,不断提升出境旅游的服务质量,维护出境游客的合法权益。 三、打造节会品牌 积极打造以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华源”国际文化旅游推广周等为代表的节会活动品牌。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策划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旅游活动,提升我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六节 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引导旅游企业做优做强,推进大型旅游企业多元化扩张、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发展、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拓展。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旅游集团投资落户我省,实现与本省企业的融合发展。鼓励省内骨干旅游企业采取资本扩张、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方式进行连锁、联合发展。支持我省大型工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他企业集团跨界进入旅游产业,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企业。支持中小微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中小微旅游企业创新创业公共孵化平台。鼓励在线旅游企业进行全产业链运营,提高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鼓励有实力的旅行社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旅行社服务网络进社区、进农村。加强旅行社行业自律,打造诚信品牌旅行社。“十三五”期间,力争培育3—5家年综合收入超20亿元的旅游企业,打造2—3家全国百强旅行社。 第七节 推进智慧旅游 提升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机场、车站、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重点涉旅区域的无线网络建设,推动游客集中区、环境敏感区、高风险地区物联网设施建设。加快洛阳、郑州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支持更多城市创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加快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乡村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培育一批“互联网+旅游”创新示范基地,支持互联网旅游企业加快发展。至2020年,全省5A级景区及部分4A级景区建成智慧旅游景区,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无线网络、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视频监控等功能全覆盖。建设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旅游与交通运输、公安、工商、气象、国土资源、卫生计生、文化、航空、通信管理等部门、行业的数据共享,实现对旅游产业运行的有效监测。加强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以在线办事、行政审批、人才培训、行业监管、游客流量监测和风险隐患防控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运行管理系统建设。以行业大数据为基础,建立全省一体化旅游营销宣传体系。 第八节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旅游公共信息、交通集散、安全保障、便民惠民等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构建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高清实时视频观景平台、触摸终端、手机应用软件等为媒介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互动体验技术、移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旅游产业中应用。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查询、产品推荐、行程规划、门票酒店预订、景区导游导览、虚拟旅游、旅游地图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加强旅游咨询中心、咨询服务点建设,完善覆盖城市主要旅游中心区、3A级以上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点以及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商业步行街区等游客聚集区域的旅游咨询服务网络,为散客和自驾游客提供人工咨询、信息查询等服务。 二、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对旅游道路特别是桥梁、隧道等的交通安全管理,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旅游设备定期开展安全监测,对旅游用车、用船进行动态监测,开展景区景点最大承载量管控和专项检查。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重点治理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的突出问题,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水平和保障能力,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深化旅游保险合作,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提高保障额度,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理赔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合作的旅游应急处置机制,落实旅游企业安全责任制,推动旅游企业建立应急队伍、完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开展应急培训演练,实现一线从业人员旅游安全培训全覆盖。 三、实施旅游交通通达工程 加快通达旅游景区的道路建设,积极构建航空、铁路、公路、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强化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旅游交通枢纽作用,构建连接全球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空中通道。完善国内航线网络,开通郑州至国内旅游热点城市的“空中快线”,提高郑州至重点客源城市的航线密度。加快支线机场建设,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将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和低空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发展空中观光、空中巴士、驾驶体验、航拍摄影等低空飞行旅游产品。依托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加强我省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山东半岛等客源市场的互联互通。建设沿南太行、伏牛山旅游通道,研究规划沿大别山旅游通道。加强重点景区与高速公路连接通道建设,实现高速公路基本覆盖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加快黄河中下游两岸旅游通道、滨河绿道和自行车慢道系统建设,加强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旅游通道建设。实施县乡道路提质工程,提升乡村旅游的通达性。加强省区协作,建设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大别山旅游风景道、黄河中下游旅游风景道、南水北调中线旅游风景道四条跨区域旅游风景道,实施沿线立体景观营造工程,加强观景游憩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集散体系,加快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强化旅游指挥调度、信息咨询、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引导、协调功能,构建覆盖全省的旅游集散指挥平台。依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中国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加强洛阳、安阳、信阳、商丘、焦作、南阳、三门峡等市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综合旅游服务功能,建设全要素聚集、辐射周边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功能,融入旅游信息咨询、休闲、购物、美食、娱乐等元素,加强景观营造,将服务区打造成自驾游休闲驿站。提高乡村旅游道路等级,加强道路养护,推进乡村旅游公路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推广旅居生活方式,加快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形成一批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线路。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业务,支持汽车租赁企业做大做强。 四、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 鼓励景区增加免费开放空间,推动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免费开放,落实残疾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未成年人、学生等景区门票减免政策。鼓励各地发行旅游一卡通、电子消费券、旅游年卡等,为游客、市民提供旅游便利服务。加强政策引导、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典型示范,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重点抓好乡村旅游厕所改造,着力推进山区和平原缺水地区厕所技术革新,实现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 第九节 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社会监督,创新监管机制,推进依法治旅、-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十三 旅游 产业 发展规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