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do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doc(6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1日 课题 1、观潮 课时 2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和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难点 理解描写潮来时的几个句子。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课件、影像资料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观看钱塘江大潮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4、教师总结。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对新课兴趣浓厚。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先组内交流,后班内汇报。 学生自由回答。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指名读句子。 结合上下文体会人们的心情,并尝试用恰当的语言回答问题。 学生自学。 交流讨论。 师生评议。 体会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交流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听写词语。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 布置作业: 1、 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准确书写出词语。 认真观看图片及资料。 学生自由发言。 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学写剩余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认真完成作业。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2日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时 1课时 课型 略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难点 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2、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提纲式) 3、教师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 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对新课内容充满兴趣。 生齐读课题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 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自由交流。 画出有关的句子。 认真读文,同组互讲,说明理由。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3. 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适时板书) 4. 指导朗读:美读4、5自然段。 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四、拓展实践。 请你结合课件中的图片,来当一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吧。 五、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你见过的一处景观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六、作业:继续完成小练笔。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生思考后,认真书写小练笔。 积极交流,互评互议。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3日 课题 3.鸟的天堂 课时 2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并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重点 难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课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 作者简介。 2. 揭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 2. 要求: (1)读正确; (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3.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 齐读课题。 正确朗读,读通顺。 学生自由发言。 正确认识和书写生字。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3.教师总结。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背诵7、8自然段。 自由读文,划、思。 先小组讨论,后班内汇报。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自由提出不懂的问题。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积极背诵。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认真朗读。 自由发言谈看法。 积极尝试。 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言。 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并体会在文中表达的作用。 认真朗读,用心比较。 有感情诵读课文。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积极交流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 升华感情。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4日 课题 4*.火烧云 课时 1课时 课型 略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难点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图片。 教师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明确学习任务。 认真读课文,找到火烧云的特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积极展示背诵。 总结背诵方法,为以后学习储备经验。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 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 狮子 (静态-动态) (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根据课件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地认识。 总结特点,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组内交流。 理清文章脉络。 抓住重点词语概括。 先说后写,展开想象,大胆写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任务。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 积极汇报作业,创作有新意的句子。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板书设计 4*火烧云 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4日 课题 5、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方法 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目、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三、按上述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解读题目的意思 补充:激趣导课 世间尤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成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本课两首诗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思维两首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认真复习,记住方法。 正确流利读诗。 积极汇报作者资料,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理解题目,激发学生的发现与探究的兴趣。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3、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1)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4、品悟意境 (1)启发谈话悟意境: 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经过思考,作者发现其中的奥秘: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2)品读诗名,读书读意 1、反复练习古诗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3、学生齐读 4、熟读成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合作理解诗意,相互提示、补充。 班内积极汇报,认真倾听、纠正、补充。 通过诗意及教师的引导悟出其中蕴藏的道理。 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首诗《游山西村》)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一)、学习"豚" 。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 山重水复疑无路——抑 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正确背诵、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诗意。 通过查字典掌握"豚"的字义。 初步掌握写法。 正确流利读诗。 能用自己的方法大致理解诗意,在组内积极交流讨论诗意。 通过练习、询问等方式,对诗意有进一步了解。 积极谈感受。 多种方法,理解诗句蕴含的道理。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六)、作业布置。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用自己的语文准确表述。 积极练习背诵古诗。 正确流利背诵全诗、正确书写生字。 积极认真完成作业 。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北宋苏轼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莫笑农家腊酒浑,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 (绝处逢生)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5日 课题 6.爬 山 虎 的 脚 课时 2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 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课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叠、逐)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爬山虎感到好奇。 齐读课题。 自由认真质疑。 积极汇报课前收集的关于爬山虎的资料。 明确学习目标。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新词。 读文、标画。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4、教师指导、总结。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作业:继续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尝试根据课文内容,分段。 组内汇报、互相纠错。 根据中心名或缩句的方法进行概括。 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总结。 根据图片及资料说说爬山虎叶子的样子。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表述自己的想法。 知道写文章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和条理性。 有感情朗读,并尝试背诵。 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分析提高习作时用词的能力。 提出不懂的问题,下节课交流。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生字词语。 二、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由说、指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正确书写。 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认真读文,画出相关句子。 再次明确爬山虎脚的样子。 根据课文的描绘,画出爬山虎的脚。 学生评议看谁画得最形象。 根据自己的画以及课文中的语文进行讲述。 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概括。 体会并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好品质。 认真读。 根据文字展开想象。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找出相关动词,理解。 利用动词准确表述。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课外作业: 1、读一篇观察日记。 2、背诵全文。 抓住重点词语概括。 认真朗读课文 。 说一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再次体会并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好品质。 学生梳理文章顺序。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6、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6日 课题 7.蟋蟀的住宅 课时 2课时 课型 精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学习 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课件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了。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说说有关“住宅”的话题。(板书:住宅)谁来向大家夸一夸自己的住宅?(指名学生) 说得真棒,看来你平时一定是一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孩子。现在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比住宅。是谁呢?(板书:蟋蟀)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学生质疑,师整理归纳。 二、整体感知,解决问题 1.生自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要求:读课文的同时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记号。 2.随机检查自学情况。 3.解决问题。 ①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讲述自己的住宅。 齐读课题,自由质疑。 自由读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组内交流讨论。 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并回答问题。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4.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 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①选择住址方面: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板书:选址) ② 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词语。(提示采用拟人的手法) ③ 住宅的特点有哪些,找出有关段落和词语。(板书:特点) 师小结,生齐读5、6两个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蟋蟀的住宅有这么多的特点,现在就请大家用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注意我们刚才找的一些词语,如:倾斜的隧道、有多深、多宽、出口、平台等等,看谁画得最漂亮。画完以后,把自己当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 体会作者应用拟人手法的好处。 根据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 组内交流,互助寻找、归纳答案。 班内汇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归纳。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蟋蟀的住宅。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听写生字新词。 2.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画出不理解的生词,讨论词义。 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讲哪个词,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①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②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2.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①作者分几个层次来写蟋蟀建房的过程?说说每个层次的意思。 ②找出描写蟋蟀建房的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③作者能够把蟋蟀建房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具体,说明了什么? (说明:蟋蟀──认真工作、坚持不懈、辛勤劳动;作者──仔细观察、注意研究。) 3.找出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蟋蟀比作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把本来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引起阅读的兴趣。) 4.齐读课文,整体梳理课文内容。 三、归纳总结,掌握方法 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明确问题,认真寻找答案。 组内互助理解词语,并交流讨论。 理解“随遇而安”的本意。 根据课文内容及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明确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找到相关句子,画出动词。 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可贵品质。 找到相关句子,体会拟人句在表达方面产生的不同效果。 对全文内容有总体梳理。 学习作者利用拟人句将课文写得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 学 流 程 预设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以《我的住宅》为题,用第一人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 认真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建新学校备课导学预案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备课人:董晓娟 备课时间2017年7月7日 课题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课时 1课时 课型 略读课文 学习 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教案 表格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