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pptx
《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pptx(5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主要内容n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n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n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n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n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n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2生态系统循环示意图34n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n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n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的对象包括:行政级别意义上的城市;行政管理设置、在市级以上的地区、区域;够不上城市行政设置的镇、乡和村等人居空间环境。5一、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n地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引导和管理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一)城市规划的作用n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n城市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n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的。6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城市规划n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n在修正市场失败的基础上支持土地和房地产市场n保证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使用和开发n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利益7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的城市规划n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n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提供有关发展控制的导引n协调各类开发,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n考虑财产所有者估价规划政策对他们的利益影响n告知公众规划政策8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的城市规划n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n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构架的实现意味着在预设的价值判断下,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等做形态化的体现9(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1、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n从城市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n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n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n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n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102、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工作的任务n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n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n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n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n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11二、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n城市规划法规体系n城市规划编制体系n城市规划行政体系12(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组成n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n国家和地方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n法规体系有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纵向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横向分为基本法和配套法两个方面132、法律法规n国家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本法的包括与之相配套行政法规组成的国家城市规划法规体系。14n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条例或办法为基础,其他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组成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有立法权的城市也可制定相应的规划法规。153、行政法规n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基础的关于城市规划的一系列行政法规4、技术法规n国家或地方制定的专业性标准和规范,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61718192021(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组成n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n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全国、省(自治区)及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则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统一安排22n城市总体规划首先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后,作为指导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n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2、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资格要求n由各级具有相应资格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负责编制23(三)城市规划行政体系n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形制可分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种基本形制大多数国家在这两者之间寻求适合自己国情的规划行政体制n中国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的组成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n中国城市规划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对各自行政辖区的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依法管理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24三、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区域规划n基本概念n工作特性n任务n由来与发展n类型25n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作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和各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型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合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地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是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26n区域规划的工作特性区域规划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综合性规划区域规划工作具有突出的战略性区域规划还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27n区域规划的任务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确定规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拟定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28n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最先始于原苏联1920-1921年制订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和俄罗斯经济区划二战后至19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在一些大城市地区和重要的工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规划工作29n区域规划的类型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的区域规划n城市地区的区域规划n工矿地区的区域规划n农业地区的区域规划n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的区域规划n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区域规划按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的区域规划n省域规划n市域规划n县域规划30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2006)n明确长三角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原则。长三角地区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规划强调,长三角地区应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31n二是将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n三是确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n四是提出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加快沿江、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做大沿海和宁湖(湖州)杭沿线的城镇规模,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32n五是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型产业。n六是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规划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作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湖州)杭6大重点交通通道建设,以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提出了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33n七是提出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n八是确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类是引导性政策措施,如在区域内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34(二)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n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n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35从普遍意义上说,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区域规划可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n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协同进行区域规划要把分布于区域中的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地点,并制定出布点方案,以便在城市规划中具体落实。城市规划具体落实过程中可能需对区域规划的原方案作某些必要的修订和补充。36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n期限一般为5年、10年和10年以上的长远计划,一般分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部分内容。n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发展包括从生产、流通、消费到积累,从发展指标到基本建设投资,从部门发展到地区发展,从资源开发利用到生产力布局等等。社会发展方面包括人口、就业、住宅、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般由部门规划体系和地区的综合规划体系交织而成。37n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面科技进步与效益方面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社会发展方面38苏州“十一五”规划n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和构建“和谐苏州”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产业、体制、人才三大平台,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使苏州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表1苏州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指标标2005年年预预计计2010年年目目标标目目标标属属性性经经济济发发展展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15.312左右预期性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66000比2000年翻两番预期性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2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预期性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0.535以上预期性5城市化水平(%)63.570左右预期性社社会会进进步步6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2预期性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555预期性8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98.399约束性9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7.399约束性10常住人口总规模(万人)8251000左右预期性人人民民生生活活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626724000预期性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830013000预期性13恩格尔系数(%)37.435预期性资资源源环环境境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煤)1.15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约束性15COD、氨氮等水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万吨)11.8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8%以上约束性16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万吨)22.8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以上约束性17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公顷)2121约束性1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0.885约束性19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42预期性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84.590约束性39n主要任务: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立足于快、服从于好、着眼于新、致力于本,增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n1.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动速度质量并举的高效发展,进一步做强经济综合实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n2.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自主核心技术,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构筑人才高地。40n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把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成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n4.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富、民享为方向,努力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创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生活环境,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根本性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n5.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重视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示范区。n6.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把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内开放,继续保持开放型经济的领先优势。41(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n相互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城市规划活动重要依据之一,而城市规划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计划的依据。n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城市规划的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是有关生产力布局、人口、城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发展计划。城市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确定的内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内容等。42n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作空间上的部署城市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尚无法涉及但却会影响城市长期发展的内容,应作出更长远的预测。43五、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基本概念n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的总体战略部署。442、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n国家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潜力及各种用地需求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协调各部门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业用地;逐级分解规划的各类用地控制指标,重点确定城镇用地规划规模控制指标,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农田保护区等重要土地用途区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45n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省域内耕地地区总量动态平衡n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安排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n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上级规划的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的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的各项指标;划分土地用途区,重点规划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农业用地区等,为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提供依据。n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县级规划的要求,将各类用地指标、规模和布局落实到地块,并将农田保护区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整治规划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46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n国家级、省级、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需分析确定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编制规划供需方案拟定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47n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确定全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任务;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分阶段任务;划定土地利用区,并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理的规则;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拟定实施规划措施。n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在分析乡域土地利用总体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用途区的途径和措施。48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n第一条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苏州市市域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在本市域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的范围为苏州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第三条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有关土地利用的各区域规划和行业用地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第四条规划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3.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通知(苏发19978号);4.江苏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通知(苏政发1997121号);5.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通知(1997国土规字第10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实施方案;8.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暨基本现代化总体规划纲要;9.苏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1一2000年);10.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49n第五条编制规划的总体目标。以中央11号文件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暨基本现代化总体规划纲要为指导,以1991一200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两区”规划为基础,坚持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对土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的要求,把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作为重点,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为保障全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n第六条编制本规划应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并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保护基木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50n第七条规划的主要任务。1.结合本地实际,制定1997-2010年的土地利用目标、任务和方针。2.确定1997-2010年耕地总量的目标、布局和实施方案。3.分解落实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指标;制定城、镇、村及其它非农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性要求,并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4.确定土地利用的各用途分区及其相应的管制要求。5.制定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复垦规划。6.制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第八条规划的期限。近期1997一2000年;远期2001一2010年;展望2030年。第九条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和重大修改均须经批准机关审批。515253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n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在比较宏观的层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n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n从本质上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n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n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n二者均应该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制约。54六、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基本概念n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地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2、主要内容n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分为城市环境保护宏观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两个层次。55n城市环境保护宏观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分析;城市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分析;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纳污能力分析;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综合能力分析;确定总体环境目标;确定城市的宏观环境与发展战略。56n城市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包括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些专项规划是在宏观规划初步确定环境目标和策略指导下具体制订的环境综合整治措施。573、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系n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专项规划的范畴。4、城市生态规划n即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任务 体系 与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