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四).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免费答疑预约电话: 西安路39703311 西岗区83682706 中山区62898402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四) 《西地平线上》 教学设想: 本文居于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这个板块有两篇散文《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第四专题共分三个板块,分别是“谛听天籁”“感悟自然”和“湖山沉思”。第一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第二板块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第三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第一板块《江南的冬景》已经学完,本文用指导阅读的方法处理,指导学生阅读,整理表格,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 1、提高欣赏与感悟自然美的能力,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联想、想象在散文中的作用,并把它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阅读中学会信息整理。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问题探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1)多次朗读 (2)按照老师要求整理文章内容(3)思考讨论有关问题(4)写学后总结或心得 二、检查字词积累 听写并注音难读的字: 诳语(kuáng)垭口(yā)安谧(mì)攫取(juú)颤抖(chàn颤栗zhàn)雾霭(ǎi)恍若(huǎng)泥淖(nào)罗布泊(pō停泊bó)混沌(hùndùn)瘴气(zhàng)眼眶(kuàng)惊骇(hài)阴霾(mái)山巅(diān)物什(shí)贪婪(lán)成吉思汗(hán)停滞(zhì) 注意加点字的写法: 雾霭 震撼 三、整体理解 浏览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文章原来题目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到课文时为什么删区了“落日”?(多余) 2、文章写了哪三个地点的不同落日?(定西高原 罗布淖尔荒原 阿勒泰草原) 3、找出文中概括落日感受的一句话和两个短语。 (“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总领全文。 “世间有大美”“雄伟的风景”) 四、课文片段信息整理 和同学合作,填下面的表格: 地点 定西高原 罗布淖尔荒原 罗布淖尔荒原 背景环境 天已经有些暗淡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 开阔 苍茫群山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浑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 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实际上并没有看到落日,落日隐在背后去了 情景 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民间剪纸。它大极了。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攫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它停驻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半个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然若一场梦境。 蓦然看见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 感受 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我们下了车。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消失,一切又重归于死寂 我只看到了火烧云,那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物什,给我留下一个惊骇的印象 火烧云持久地停驻在西天。直到太阳已经落下去很久了,还将最后的一抹光辉像扫帚一样扫向就近的云彩。直到最后,又贪恋了一阵后,西边天空终于恢复了它平庸的色彩 联想 罗曼罗兰看日出。不过,它们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且较之日出,落日景象则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写法 1、想到生活在这里的匈奴从西地平线远去; 2、联想到成吉思汗的西征; 3、联想到自己的卑微和平庸 写情景结合感受 写情景结合感受 用联想对比衬托 写情景结合感受 用联想抒发思想情感 五、 问题讨论 浏览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从本文中的联想运用看,联想在文章中怎么形成?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形成:由相关的人、相关的事、相关的时间、相关的地、相关的形、相关的色、相关的背景、相关的历史等。 落日一是相关的形和色;落日二是相关的事;落日三是相关的地域历史。 作用:(1)这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2)可以揭示或者深化主题思想 我们平时在观察事物时,也要注意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增强文章的内容和文化底蕴。那样,还何愁文章没有东西可写吗? 2、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多么地卑微呀!我多么地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惊世骇俗的一幕给我看” 作者由火烧云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领悟到自己脚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经的惊世骇俗,在“世间有大美”、“雄伟的风景”、厚重的历史面前,顿觉个人的卑微与平庸。 六、结束语 作者曾经说过体验生活就是体验生命。作者对西地平线上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片土地,就像钟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因而他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在他的眼里,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所有景物中,最难忘的还是落日,将这份难忘诉诸笔端,带给我们。我们应该像高建群那样,面对朝夕相处的大自然,不仅是用我们的明眸,更要带上一颗体验的心,让我们从自然汲取生命的养分。 七、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检测自己的 学习情况; 2、阅读读本有关文章; 3、预习新课。 《赤壁赋》 教学设想: 本文居于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板块“感悟自然。这个板块有两篇散文《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四专题共分三个板块,分别是“谛听天籁”“感悟自然”和“湖山沉思”。第一板块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已经教完。第二板块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本文的教学主要在积累文言字词,强调读诵,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背诵。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学会阅读赏析,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文中情、景、理三者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诵读,默写名句。 课时设置:3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完成第一段研习。 过程: 一、 带领学生背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导入 1、集体背诵 2、明确学习要求 (1)朗读背诵,默写 (2)积累字词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写作背景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本文是前赤壁赋。 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三、了解文学常识——赋 (学生并不需要全部了解,择其要点简介) 赋,一种文体。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汉、魏、六朝盛行。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四、插入长江、赤壁的图片 (让学生感知长江的浩淼,赤壁的雄伟,理解文章的意境。) 五、朗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请纠正以下错误的读音,没有声调的请添加上 举酒属客——属,同“嘱” 冯虚御风——冯,同“凭” 相缪——缪,同“缭 倚(yi) 瞬(shun) 桂棹(zhao) 泥淖(nao) 嫠妇(li) 愀然(qiao)沟壑(he) 舳舻(zhuolu) 酾酒临江(shi) 横槊赋诗(shuo)一叶扁舟(pian) 挟持(xie) 麋鹿(milu) 匏尊(pao) 斟酌(zhuo)狼藉(ji) 2、听读后散读 六、整体理解 本文属于游记,通过记叙一次与朋友游历赤壁的经过,写景抒情,发表感想,展示豪放达观的情怀。 七、 研习第1段 1、指名朗读 2、重点字词积累:(这个程序:老师列出——学生看课文并理解讨论——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以下均同) 既望——(农历十六) (望——农历十五,晦——农历月末,溯——农历初一)少焉——(表时间不多一会儿) 3、看翻译(因为需要意译,翻译困难,所以不要学生翻译了,让他们看明白就行)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朗颂吟唱“明月”的诗歌和“窈窕”的篇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何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 4、提问答疑(学生先看课文,互相交流,再发现问题,提问题;解答时也先让他们自我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辅导) 5、分析层次,辅助背诵 第一层:时间、人物、事件 第二层:景色 第三层:人物活动 第四层:景物描写(上——下) 第五层:感受 7、背诵(先散背,再齐背或指名背) 8、作业 第二课时 要点:诵读、积累字词,完成2、3段研习,初步体会情、景、理交融的写法。 过程: 一、齐背第1段,抽查听写句子 二、研习第2段 1、朗读 2、重要词语提示 兮——舞——泣——客有吹洞箫者——呜呜然 (语气词“啊” 使动词 定语后置 然,的样子) 3、看翻译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迎着江面浮动的月光。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盼望着‘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线延绵不断。使得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起来。 4、提问答疑(学生先看课文,互相交流,再发现问题,提问题;解答时也先让他们自我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辅导) 5、分析层次,辅助背诵 第一层:歌声 第二层:萧声 情感:乐——悲 6、背诵(先散背,再齐背或指名背) 三、研习第3段 1、朗读 2、重要词语提示 愀然——正襟危坐——何为——郁——困于……—— 忧愁凄怆 恭敬端正地坐着 为什么 树木茂密 被……围困 者乎——方其——下—— 虚词连用“地方”“吗” 当他 攻下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翻译)——而今安在哉(翻译) 面对大江,洒酒而祭,横执长矛,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可是今天又在哪儿呢 渔樵——侣鱼虾而友麋鹿(翻译)——相属 打渔,砍柴 以鱼虾为伙伴,以麋鹿为朋友(侣、友,意动) 互相劝酒(“属”,同“嘱”) 渺——哀——羡——长终——骤得 渺小 感慨 羡慕 长久存在 很快得到(轻易得到) 3、看翻译 我顿时脸色改变,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 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就象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拉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寄托在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提问答疑(学生先看课文,互相交流,再发现问题,提问题;解答时也先让他们自我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辅导) 第三课时 要点:结束,小结 过程: 一、结束第3段 1、分析层次,辅助背诵 主客一问一答,答的层次: 曹诗——地域——联想曹操和赤壁之战——自我感慨(渔樵——侣、友——驾——举——寄——渺)——哀叹人生(哀——羡——挟——抱——知——托) 2、背诵 二、研习第4段 1、朗读 2、重点字词积累 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消——长——卒——盖——自——曾——一瞬—— 流水与月亮 流逝的就像这样 月圆月缺 减少增加 终于 句首发语词(如果)从 曾经 一瞬不变 无尽——苟——虽——惟——是造物者——藏——共食 没有尽头,永远存在 如果 即使 只有 这是大自然 宝藏 共同享用 3、看翻译 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有时圆有时缺的月亮像那样变化,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啊,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 4、提问答疑(学生先看课文,互相交流,再发现问题,提问题;解答时也先让他们自我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老师辅导) 5、分析层次,辅助背诵 主答 水、月变与不变——天地万物——莫取与可取 讨论:这一段议论说出了几个什么道理? (1)人和自然是永恒的 (2)万物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3)物各有主,占有与不占有,应当顺其自然 6、自由背诵 7、指名背诵 三、研习第5段 1、朗读 2、重点字词积累 更——既——注意现代“籍”“藉”的读音和写法(1、ji 2、jie) 3、学生翻译(翻译前先让他们提问) 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4、背诵 四、讨论总结 1、看看文章哪里是写景,哪里是抒情议论?在哪儿插了联想?再看看景、情、理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1、2段写景叙事,3、苏子发问,客答,联想而感慨,4段苏子由客言继发议论,5段记叙) (美景箫声,和歌而感,情生问答,感慨议论) 2、的议论说出了什么道理?联系作者的遭遇,从他的议论里,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复杂情感? (人和自然是永恒的;万物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物各有主,占有与不占有,应当顺其自然。 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不平的遭遇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超脱尘世,看淡得失。) 五、作业:翻译( 指名上黑板完成),《导学》,背诵全文 1、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 有位吹洞箫的客人,(我们)伴和着歌声。 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3、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本是一代英雄啊,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交朋友。 4、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况且,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啊,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设想: 本文居于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板块“感悟自然。这个板块有两篇散文《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一篇已经教完。第四专题共分三个板块,分别是“谛听天籁”“感悟自然”和“湖山沉思”。第二板块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本文的教学主要在积累文言字词,强调读诵,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背诵。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学会阅读赏析,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3、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4、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教时 第1课时 要点:整体理解;积累字词,继续文言文学法指导;解决第1段 一、导入学习要求 二、解题,整体把握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后京城与韩愈、刘禹锡同事。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罢“宫市”,免杂税,打击贪官,但遭宦官、藩镇等腐朽保守势力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其成员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离京城更远的柳州刺史。在柳州任职时,主持开挖水井,兴办学校,废除奴婢制度,深受当地民众爱戴。病逝于柳州住所,世称柳柳州。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金母潭记》《钴金母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第一篇。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2、解释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朗读 (1)正音 僇人lù 恒惴栗héng zhuì lì 施施而行yíyí 觉而起jiaò 斫榛莽 zhuó zhēn mǎng 焚茅茷fén fá 箕踞而遨jī jù 衽席 rèn 岈然洼然xiā wā 若垤若穴dié 攒蹙累积cuán cù 莫得遁隐dùn 萦青缭白yíng liáo 不与培塿为类pǒu lǒu 颢气 hào 引觞满酌 shāng zhuó 颓然就醉tuí 与万化冥合míng (2)朗读 三、研习第1段 1、自读第1段 2、积累重点字词(学生合作,共同理解) 恒惴栗——隙——施施——漫漫——日——穷—— (常常忧惧不安 空闲时间 慢慢走 漫无目的 每天,名词做状语 穷尽 披——意——极——趣——觉——凡——怪特—— 拨开 心意 到 往 睡觉 大凡 奇怪独特 3、合作理解,准备问疑,准备翻译(学生合作理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互相质疑、解疑,是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率。) 4、问疑,答疑 5、试翻译 6、理解思路,辅助背诵 表现内心愤慨,又引出下文出游 漫无目的游览,心灵孤寂,苦闷 苦中作乐,借酒消愁 引出西山,概括特色(怪特) 问: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做比照映衬铺垫下文的西山之游) 7、当堂背诵 四、研习第2段 1、自学下文,像老师那样先划出重点字词积累,再找出难理解的字词,与同学研讨,或者分工查工具书,协作解决) 2、交流(1)随机抽一组同学交流 (2)教师补充提问: 因——异之——缘染溪——斫——箕踞而遨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四望如一——然后——特立 悠悠乎——洋洋乎——所穷——引 颓然就醉——心凝形释——万化冥合——向——为 (趁着 意动“认为它奇异” 沿着染溪;染溪,地名 砍 伸开两脚,像簸箕那样随意地蹲坐着游赏风光)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 ((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有的地方凸起)像土堆,(有的地方凹下)像地穴 山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 ) 莫得遁隐——四望如一——然后——特立 (没有能逃脱或隐藏到我视力外的 四周望上去浑然一体 这以后 独特耸立) 悠悠乎——洋洋乎——所穷——引 (渺远的样子 浩大的样子 尽头的地方 拿起) 颓然就醉——心凝形释——万化冥合——向——为 (要跌到的样子接近酒醉 心神凝聚形体放松 万物暗合 以前 替) 第二课时 要点:积累第2段字词,并背诵;赏析总结,练习作业 一、 齐背第1段 二、 散读第2段 三、 继续研习第2段 1、相互探讨,质疑问疑 2、交流解答 3、看写景部分的翻译: 大家抓扶着攀登上山顶,伸开两脚,像簸箕那样蹲坐着游赏风光,凡是临近几个州县的土地,都像是在我们的坐席下面。看它们那高高低低的形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凸起的地方像土堆,凹下的地方像地穴,登高望远,尺寸之间尽览千里美景,许多山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什么可以逃出我的视野的。青山萦回着,白云缭绕着,最外面和天相接在一起,四下望去,好像成为一个整体。这之后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立出众,是不和那些小山丘同类的(为伍的)。 4、本段讨论: (1)从作者的描写看,西山有怎样的特点?(找出原文一句话概括) 答: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西山无路 西山高峻 西山浩渺 (2)本段哪句话和文题呼应?再请你解释一下文题及题眼 答:“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3)作者说西山的“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有何深层含义? 答: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7、理解思路,辅助背诵 发现西山、攀登西山、游览西山、景色描写、宴饮游乐、抒发感受 8、背诵 四、整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分组讨论,集中回答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由本文的记游,你看出作者有怎样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前后之醉有什么不同?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提示: (1)作者于自己的不幸中本想借游山玩水聊以忘忧,虽然畅游酒醉,却多是“觉而起,起而归”,心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忽遇西山的“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高峻的西山让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自然就特别推崇西山了。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 (2)1、一方面作者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愤懑痛苦;2、另一方面想借游览山水寻求精神超脱,或者以酒买醉;3、再一方面始终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和傲世的情怀。 (3)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以至醉不思归。 (4)它山与西山的比照,前醉和后醉的比照,突出游西山的独特感受;写山高又以俯视的感受作衬托,为的是显示西山之异。 五、课堂训练,翻译句子 (1)余自为人,居是州,恒惴栗。 (我自从成了受刑被侮的人,住在这个永州常惊恐不安。)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不想回家。)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凝住了什么都不想了,形体散开不复存在了,与万物暗暗合成一体。)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这之后才知道我自己从前还没有开始游览。) 六、课堂小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教师再小结。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奇山秀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今天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消融在万物之中,领会到作者借西山之景表达的自己的人格与情操。作者在游览之中得到了解脱以至醉而忘归。对于这样的好文章,我们只有多读,多体悟。 七、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注意“始”在本文中的不同用法 2、背诵全文。 3、研究性学习:A、西山之游真的让柳宗元摆脱了精神苦恼了吗?B、比较一下《赤壁赋》和本文有什么同与不同? 4、欣赏品味。请继续朗读,品味文中精美词句,并作简要点评 品味语言参考: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气急促,并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一句的末一字相同,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明此刻沉醉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可见柳宗元写景之传神,文笔之幽丽,用词之精致。 (解说:这个环节,是在前面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品味文章写作的精妙之处,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培养文学素养。) 以下供教师参考: 柳宗元生平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亻丕)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虽然活了不到50岁,但柳宗元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设想: 两文居于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已经教完;第二板“感悟自然”块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也已经教完。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是表达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潜藏着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沉思”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