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pdf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08.2-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马 斌1 张富饶2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个因素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城乡经济增长率差距,并就它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而城乡经济增长率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有效的途径是缩小城乡居民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 一、文献综述 西方经济理论把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归纳为物质资本存量差异、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和二元经济结构等。1953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中文版,1986)出版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在其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方面看,农村物质资本形成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农民收入低意味着他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导致物质资本稀缺和物质资本形成不足,从而导致低的生产效率。从需求方面看,农村物质资本形成同样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农民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物质投资引诱不足。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认为,城乡物质资本存量差异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Todaro,1985)。人力资本是以人为载体的,与物质资本的最大区别是它不能与所有者分离。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获取信息及逐步适应现代化过程的才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可以扩展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机会,使其向更好的工作机会转移。人力资本的市场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使用和合理的价值补偿。个人收益的增加增强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本存量。正是人力资本存量差距不断扩大,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由户籍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是不恰当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导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都不足,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国内研究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文献可以大致被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城乡居民收入 *本文得到广东省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劳动力市场微观机理与宏观绩效研究”(项目批准号:06ZDXM790008)和广州市社科联第九次(2007 年)资助项目资助。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4-差距是由二元经济结构等体制性因素造成的。蔡继明(1998)用城乡比较生产力代表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比较生产力差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其解释力逐年上升。他进一步认为,这部分由比较生产力解释的相对收入差别反映了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应该承认其合理性并加以维护,而超过由比较生产力解释的部分应逐步缩小乃至完全消除,因为它不符合平等的要求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类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由产业发展等经济性因素造成的。向书坚(1998)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 19811990 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重要指标,该指标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呈负相关关系。他认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该指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统计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产量、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发展等,而这些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第三类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由税收政策和福利补贴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李实、赵人伟、张平(1997)认为,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相当大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关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对农民征税的政策和对城市居民给予福利补贴的政策、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非常多,但也存在很多分歧,主要有:在对收入差距分解的研究中,比较各种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少;由于调查数据的差别,特别是使用抽样调查数据,可能会给研究总体收入差距带来误差;对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判断受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所以,对收入差距是否适度存在争论。二、实证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一)建模理论 本文运用新古典分配理论来建立一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模型。新古典分配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与国民收入对应的个人收入相应地包括工资性收入和财富收入。除此之外,还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和其他收入。由于后两项收入所占比例较小,为了简化模型,本文不予考虑。工资性收入差距受个人劳动生产率和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新古典分配理论认为,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劳动的边际产出由个人人力资本量和人均资本占有量所决定。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其实是为了让农民在就业中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而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途径。所以,非农业人口比重越高,表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也越高。本文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同时,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与个人人均物质资本量和人力资本量有关。财富收入等于资本的平均收益率,而资本平均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率越高,资本的平均收益率也越高。因此,本文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财富收入的变化。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即以城乡居民收入比为被解释变量,以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城乡人力资本之比、非农业人口比重、城乡经济增长率之比为解释变量,以观察这四个变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有明显的影响。(二)模型设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5-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农村居民生产性收入的函数形式分别表示如下:111111YAK H=(1)222222YA KH=(2)公式(1)、公式(2)中,Y1和 Y2分别代表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农民人均生产性收入;A1和A2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的技术进步;K1和 K2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人均物质资本存量;H1和H2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人均人力资本存量。1、2、1、2为待估参数,并且1+1=1,2+2=1。将(1)式除以(2)式后两边取对数可得:121211221122nnnnnnnnL YL YLALALKLKLHLH=+(3)当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的时候,1=2,1=2;但是,考虑到中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资本在两部门之间的流动,所以,12,12。公式(3)可以变形为:()()()()1212121122121122LnYLnYLnALnALnKLnKLnKLnKLnHLnHLnHLnH=+(4)()()()()1111112222221122YAKHLnLnLnLnLnKLnKYAKHLnHLnH=+(5)正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城镇与农村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边际收益不同。这里用()()1122LnKLnK()()1122LnHLnH+来表示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的不同,同时,在模型中加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量D1。二元经济结构是指由政治和文化因素造成的城乡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地区二元结构等。其中,城乡分割的户籍体制是造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作为衡量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量。此外,财富收入造成的差距用城乡经济增长率的差距来解释,在模型中以D2来表示。由此可以得到下面函数形式:*1111*2222jjjYAKHLnLnLnLnLnDYAKH=+(6)(6)式中,*1Y和*2Y分别表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本文用于回归的方程如下:11223344(0)YCCXCXCXCX=+(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6-公式(7)中,Y 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X1为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X2为城乡人力资本之比;X3为非农业人口比重;X4为城乡经济增长率之比。本文采用OLS 方法对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观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各个变量的数据整理如表1 所示。表1 各变量定义 影响因素 代表变量 定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之比(Y)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 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 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X1)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城乡人力资本差距 城乡人力资本之比(X2)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 非农业人口比重(X3)非农人口数/总人口数 城乡经济增长率差距 城乡经济增长率之比(X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和乡镇企业产值增长率(三)数据来源 1.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并未对数据做任何处理。2.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考虑城乡物质资本差距时应该考虑人均物质资本存量的差距,即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形成总额的差距。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只列出了城乡加总的固定资产形成额(即固定资产存量),而缺乏城乡分开的固定资产形成额数据,但是,有城乡分开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考虑到统计局在编制固定资产形成总额的数据时就是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基础,通过一定的调整计算而得,所以,大部分年份这两列数据的值相差不大。龚六堂、谢丹阳(2004)在估计江西和广东改革前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价值时,就假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固定资产形成额的比例一定,并以此值乘以19521977 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额估计值,得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估计值。本文选取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作为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的表示变量,即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3.城乡人力资本之比。本文用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之比来表示城乡人力资本之比,根据公式“平均受教育年限1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比例+6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10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16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来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按历年统计年鉴中对文化程度的统计口径,本文将初中、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汇总人数作为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数,将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文化程度的汇总人数作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数,并用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除以总人口数计算出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的比例。(1)本文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相关年份),在历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只有 1982 年、1990 年、19951997 年、19992004 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其中,1982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的数据为人口普查数据,其余年份的数据为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本文采用6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人力资本存量,计算出城乡6 岁以上人口中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7-各类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历年城乡人力资本存量。由于 1982 年的数据中没有城市、镇和县分开的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统计数据,本文选择了农业、牧业、林业、渔业人口文化程度作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的代表,选择了制造业人口文化程度作为城市人口文化程度的代表。由于1982 年刚刚改革开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非常明显,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还比较少,并且农村劳动力的80%以上分布在农业、牧业、林业、渔业等,城镇劳动力的70%以上都分布在制造业,因此,这个假设是有合理性的。(3)除1982 年以外的统计数据中都有城市、镇和县分开的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统计数据,本文将“城市”和“镇”的数据汇总作为城镇人口文化程度的代表,将“县”的数据作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代表。(4)本文需要19782004 年的数据,但是,从现有资料中只能得到部分年份的原始数据,因此,对于其他年份的数据采用数据平滑的方法计算,例如,1997 年和 1999 年的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分别为a 和b,则可以按(a+b)/2 推算出1998 年的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其他数据依此类推。为了保证每年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之和为 100%,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用“100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比例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的方法得到。4.非农业人口比重。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5.城乡经济增长率之比。本文用第一产业和乡镇企业产值的增长率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率的代表,用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作为城镇经济增长率的代表。具体方法是:将第一产业产值和乡镇企业产值相加得到农村经济产值,然后计算其增长率;将扣除乡镇企业相应产值的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相加得到城镇经济产值,然后计算其增长率。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以上数据汇总于表2。表2 城乡收入比及其影响因素数据 年份 城乡居民 收入之比 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 城市居民 平均受教育年限 农村居民 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乡人力资本之比 非农业人口比重 城乡经济增长率之比 1980 2.50 24.28 8.2233 5.0494 1.6286 19.39 1.82 1981 2.24 11.29 8.2326 5.1185 1.6084 20.16 0.21 1982 1.98 10.18 8.1723 5.2900 1.5449 21.13 0.40 1983 1.82 8.84 8.1609 5.3296 1.5312 21.62 0.976 1984 1.84 7.73 8.1480 5.3963 1.5099 23.01 1.70 1985 1.86 8.85 8.1353 5.4622 1.4894 23.71 28.54 1986 2.13 8.63 8.1230 5.5330 1.4681 24.52 85.03 1987 2.17 7.59 8.1107 5.6039 1.4473 25.32 6.03 1988 2.17 7.46 8.0988 5.6747 1.4272 25.81 30.01 1989 2.28 6.91 8.0855 5.7465 1.4070 26.21 1.25 1990 2.20 7.34 8.0732 5.8273 1.3854 26.41 0.32 1991 2.40 7.16 8.1358 5.9461 1.3683 26.94 3.32 1992 2.58 8.04 8.1984 6.0649 1.3518 27.46 2.95 1993 2.80 9.59 8.2609 6.1834 1.3360 27.99 2.17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8-(续表2)1994 2.86 9.68 8.3235 6.3022 1.3207 28.51 0.97 1995 2.71 8.74 8.3855 6.4216 1.3058 29.04 1.02 1996 2.51 7.50 8.4559 6.4666 1.3076 30.48 1.15 1997 2.47 7.12 8.6661 6.6091 1.3112 31.91 4.05 1998 2.51 7.60 8.7251 6.6883 1.3045 33.35 1.56 1999 2.65 7.27 8.7836 6.7665 1.2981 34.78-9.13 2000 2.79 6.90 9.0486 7.1243 1.2701 36.22 9.99 2001 2.90 6.89 9.1781 7.1347 1.2864 37.66 1.58 2002 3.11 6.90 9.1911 7.1782 1.2804 39.09 1.90 2003 3.23 6.89 9.3070 7.2550 1.2828 40.53 3.11 2004 3.21 7.19 9.3987 7.3950 1.2710 41.76 0.80 三、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5.0 对表2 数据做 OLS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表3 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系数 标准差 t 值 p 值 C 3.048283 1.252327 2.434094 0.0244 X1 0.062157 0.012398 5.013610 0.0001 X2-1.716471 0.721711-2.378337 0.0275 X3 0.044076 0.011148 3.953721 0.0008 X4 0.000466 0.010458 0.044555 0.9649 R2 0.868218 调整后的R2 0.841862 D-W 统计量 1.126365 F 值 32.94147 F 值相伴概率 0.000000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1、X2、X3对Y 影响显著;而X4对Y 影响不显著。决定系数R2为0.868218,说明四个解释变量很好地解释了Y 的变化。F 值为 32.94147,说明回归拟合效果很好。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从回归结果看出,X1、X2、X3的系数分别为0.062157、-1.716471、0.044076,因此,X1的实证结果与经济理论一致,而 X2、X3的实证结果与经济理论相悖,X4的实证结果不显著。四、结论(一)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城乡人均产出与个人人均物质资本量正相关,因此,个人收入与个人人均物质资本量正向相关。本文实证结果与经济理论一致。(二)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9-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但本文的实证结果与此相反。这可能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城乡人力资本的收益率不同。城市人口的人力资本在完善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收益率较高,而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并未获得应得的收益率。所以,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缩小并未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受教育年限的变动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变化比例不同。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更多地是依靠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和中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的增加,而城市人力资本的提高更多地是依靠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的提高。(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来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否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要看以下条件:只有反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性变化的迁移才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迁移,通常以接收地的拉力为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归根结底是靠城乡总产出分配格局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所拥有的产值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从不均等趋于均等,从而为人均收入分配的城乡均等化创造条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靠的是不受制度约束的劳动力自由流动行为及其长期结果(蔡昉,2005)。而本文计量分析的结果与传统经济理论相反,这可能是由迁移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口的结构特点造成的。迁移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口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农村普通的青壮年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主要进入城市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受严重歧视。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主要是以城市的发展为主导的,他们的贡献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市人口收入的快速提高,但是,这种迁移并未导致农村人口收入快速提高,这样,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明显慢于城市人口收入的提高,从而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二种为农村中人力资本较高的部分劳动力,例如从农村中走出的大学生等高学历和高技术的人员。这部分人是农村人口中人力资本较高的人群,他们的迁移会导致城乡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人力资本差距的扩大,增加城乡经济增长的差距,从而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经济增长率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很小。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受随机因素例如外部冲击等因素影响较大,从而经济增长率的年际波动较大,以至城乡经济增长率之差的年际波动也较大,所以,对财富收入的解释能力有限。参考文献 1.Todaro,M.P.: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Loneman,1985。2.蔡昉: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距,载于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年。3.罗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商务印书馆,1986 年。4.向书坚: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 年第1 期。5.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管理世界1998 年第1 期。6.蔡继明:中国城乡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经济研究1998 年第1 期。7.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移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04 年第1 期。(作者单位:1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安徽省交通厅)(责任编辑:小 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居民 收入 差距 影响 因素 实证 分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