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线虫.doc
《第十二章 线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 线虫.doc(7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线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 Nematoda),种类较多,估计全球有1万余种。大多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水和土壤中,仅一部分营寄生生活,其中寄生于人体的有十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蛲虫、旋毛虫等。 【形态】 1.成虫 一般呈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逐渐变细。雌雄异体,雄虫一般较雌虫为小,且其尾端还具有明显特征。在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故称原体腔(protocoele)。腔内充满液体,内部器官浸浴其中,成为组织器官间交换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的介质。由于原体腔液体处于封闭的体壁之中,具有流体静压的特点。能将肌肉收缩施加的压力向各方传递,这对线虫的运动、摄食、体态和排泄等都起重要作用。 体壁 自外向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组成(图12-1)。 (1)角皮层:由皮下层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类脂等化学成分。质坚具弹性,覆盖于体表、口孔、肛孔、排泄孔、阴道等部位。在虫体前端、后端常具有由角皮形成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唇瓣、乳突、翼、嵴及雄虫的交合伞、交合刺等。这些结构分别与虫体的感觉、运动、附着、交配等生理活动有关,同时也是鉴定虫种的重要依据。 (2)皮下层:由合胞体组成,无细胞界限,含丰富的糖原颗粒、线粒体、内质网及酯酶等。此层在虫体背面、腹面和两侧面的中央均向内增厚、突出,形成四条纵索,分别称为背索、腹索和侧索。背索和腹索较小,其内有纵行的神经干;两条侧索明显粗大,其内有排泄管道通过。两索之间部分称为索间区。 (3)纵肌层:在皮下层之内,由单一纵行排列的肌细胞组成,此层被纵索分成两个亚背区和两个亚腹区。肌细胞由可收缩纤维和不可收缩的细胞体构成,可收缩纤维邻接皮下层、呈垂直排列,含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协同作用使肌肉收缩与松弛;细胞体发达并突入原体腔,含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糖原和脂类,能贮存大量糖原是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肌细胞的大小、数量及排列方式,可分为三种肌型。在每一索间区内只有2~5个大肌细胞者,称为少肌型(meromyarian type),如钩虫;肌细胞多,且细胞体突入原体腔明显者,称为多肌型(polymyarian type)如蛔虫;肌细胞多而小,细胞体不明显者,称为细肌型(holomyarian type),如鞭虫。 图12-1 蛔虫横截面示体壁结构 消化系统(图12-2) 线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腺体。消化管由口孔、口腔、咽管、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是完全的消化道。口孔在头部顶端,其周常被唇瓣围绕。不同虫种的口腔形状不一,有的虫种口腔变大,形成口囊(buccal capsule)。咽管通称食管,圆柱形,下段常有膨大部分,其形状是重要的分类特征。咽管腔的横切面呈三叉状,一向腹面,两向背侧面。咽管与中肠相接处常有三叶活瓣,以控制食物的流向。大多数线虫的咽管壁肌肉内有3个咽管腺,背咽管腺1个,较长,开口于口腔中;亚腹咽管腺2个,开口于咽管腔中。腺体分泌物中含有帮助消化食物及具有抗原性的各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及乙酰胆碱脂酶等。肠管为非肌性结构,肠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缘具微绒毛,外缘为基膜。肠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颗粒、内质网及核蛋白体等,具有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的功能。雄虫的直肠通入泄殖腔,雌虫的肛门通常位于虫体末端的腹面。 生殖系统(图12-2) 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管及交配附器组成,属单管型。睾丸分生发区和生长区两部分,前者是精原细胞分裂发育为精母细胞之处;后者的末端与储精囊相连,通入输精管。射精管开口于泄殖腔。有些虫种在射精管处有一对腺体,能分泌粘性物质,交配后栓塞雌虫阴门。雄虫尾端几乎均具有1个或1对角质交合刺,由引带和神经控制,可以自由伸缩。雌性生殖器官大多为双管型,一般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排卵管、阴道和阴门等部分。多数虫种在输卵管近端有一受精囊,远端与子宫相连。卵母细胞在受精囊内与精子结合受精。两个排卵管汇合通入一个阴道,开口于虫体腹面的阴门。阴门的位置依虫种而异,但均在虫体腹面肛门之前。 神经系统 咽部神经环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向前发出3对神经干,支配口周的感觉器官,向后发出背、腹及两侧共3~4对神经干,包埋于皮下层或纵索中,分别控制虫体的运动和感觉。线虫的主要感觉器官是位于头部和尾部的乳突、头感器和尾感器,可对机械的或化学的刺激起反应,并能调节腺体分泌。有些虫种缺尾感器。 排泄系统(图12-2) 线虫的排泄系统有管型和腺型两种。有尾感器亚纲的虫种为管型结构,无尾感器亚纲的虫种为腺型。管型的基本结构是一对长排泄管,由一短横管相连,构成H型,U型或倒U型等,因虫种而异。在横管中央腹面有一小管经排泄孔通向体外。有些虫种尚有一对排泄腺与横管相通,其分泌物与虫体的脱鞘有关。腺型则只有一个具有大细胞核的排泄细胞,位于肠管前端,开口在咽部神经环附近的腹面。 图12-2 线虫内部结构模式图 2.虫卵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虫卵无卵盖,一般为卵圆形,卵壳多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无色。在排出体外时有的线虫卵含有一个尚未分裂的卵细胞,如蛔虫卵;有的卵细胞正在分裂中,如钩虫卵;有的已发育成蝌蚪期胚胎,如蛲虫卵;线虫卵的卵壳主要由三层组成。外层来源于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称卵黄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见。中层为壳质(chitin)层或壳质蛋白层,具有一定硬度,能抵抗机械压力。内层为脂层或蛔甙(ascaroside)层,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功能,对虫卵水份的保存,防止过快干燥死亡有一定作用。除三层外,蛔虫卵还外附一层由子宫壁分泌的蛋白质膜,有保持水份防止虫卵干燥的作用。 【生活史】 1.线虫的发育阶段 线虫的基本发育分为虫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早期卵的发育在自生生活及寄生生活线虫中基本一致,但不同虫种胚胎发育的时间、场所及所需条件不同。线虫对人的感染期,有的是虫卵,有的是幼虫。一般线虫幼虫,共蜕皮4次。第二次蜕皮后有的成为感染期幼虫,第四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期。 2.生活史类型 (1)土源性线虫 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称为直接发育型。肠道线虫虽多属此型,但各种线虫之间仍有差别。如蛲虫卵产出后不久即具有感染力;而蛔虫、鞭虫卵需在外界发育一段时期,才成为感染期虫卵;钩虫、东方毛圆线虫卵则在外界孵出幼虫并发育至感染期幼虫。 外界环境因素对线虫卵和幼虫发育的影响,以温度、湿度、氧等更为明显。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代谢速度与生长发育加快,活动增强。但温度过高,则加速虫体贮存物质的消耗,生存时间因之缩短。温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代谢降低,活动减少,但可生存较长的时间。此外,湿度条件也很重要,土壤中的水份过多或湿度过小,都对幼虫不利。对氧的需要及耗氧量,因虫种、发育阶段以及它们的生活状况(如活动、饥饿等)不同而异。因此线虫卵及幼虫适于在潮湿和荫蔽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2)生物源性线虫 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称为间接发育型,组织内寄生线虫多属此型。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再经皮肤或经口感染人体,寄生在组织内,如丝虫。外界环境因素对这一类线虫的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丝虫的微丝蚴在蚊体发育为感染期蚴,以及后者入侵人体都需要较高的温度(20~30℃)和湿度(75~90%)。 【生理】 1.虫卵孵化与幼虫蜕皮 在适宜的条件(温度20~30℃、湿度适当、氧气充分)下,有些虫种的虫卵能在外界环境中发育成熟并孵化。孵化时,由于幼虫的运动及其所分泌的酶的作用,破坏了卵壳的脂层,使卵壳失去了防水能力,导致水份渗入卵内,使卵壳破裂,幼虫逸出。有些虫种的虫卵则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然后在宿主肠道环境条件的刺激下孵化。 幼虫发育的特征是蜕皮。蜕皮时,首先在旧角皮下逐渐形成一层新角皮,旧角皮在幼虫分泌的含酶蜕皮液的浸蚀下,逐层溶解,破裂而被蜕去。线虫幼虫一般蜕皮四次。有的线虫第二次蜕皮后成为感染期幼虫。它们不太活动,和感染期虫卵一样,是线虫生活史中由自生生活转变为寄生生活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在此时期,幼虫只能利用体内贮存的物质,以脂类代谢为主,维持最低的能量代谢。有实验证明一些线虫的幼虫在移行过程蜕皮时,可释放出大量的保护性抗原,能刺激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 2.成虫期 (1)取食来源:蛔虫在肠腔中,以肠内容物为食;钩虫以钩齿或板齿咬破肠粘膜,以血液及组织液为食;旋毛虫、丝虫以组织液和体液为食。各种线虫成虫的寄生部位、营养来源虽有不同,但获取能量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糖类代谢。 (2)蛋白质代谢:在线虫生长、产卵等过程中,氨基酸代谢较重要。雌蛔虫每天产卵20万个以上,需要大量蛋白质,但蛋白质沉积在卵母细胞内,成为卵壳的结构成分,不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氨基酸及蛋白质代谢的主要产物是氨,它能改变细胞的pH,影响细胞的通透性等,对虫体是有害的。氨的排除主要通过体表的扩散和肠道排出,不是通过排泄系统。 (3)糖类的有氧代谢:线虫一般具有较完善的三羧酸循环来进行糖类的有氧代谢。可通过体壁渗透从寄生环境中获得氧,有的线虫可从宿主血液中吸取氧。当环境中缺氧时,代谢受到抑制,中间产物排出困难,能量供应不足,虫体活动与发育受阻,甚至死亡。一般线虫虽能通过厌氧途径来维持低水平的代谢,但往往不能补偿缺氧所造成的损害。蛔虫由于长期适应于宿主肠腔低氧的环境,具有较完善的糖酵解及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的代谢途径,从中获取能量。某些驱虫药物的作用,就是阻断线虫糖类代谢,切断能源,导致虫体死亡。另外,许多线虫体内具有与氧有很高亲和力的血红蛋白,可用来贮氧,以供缺氧时使用。 (4)脂代谢:脂代谢与线虫寄生环境中氧分压有关。氧充分时,脂肪酸可氧化释放出能量;在缺氧环境中,脂代谢变缓或停止,游离的脂肪酸可形成甘油三脂。 【致病】 线虫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寄生虫的种类、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虫体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幼虫所致损害,是指线虫幼虫进入宿主体内并在宿主体内移行过程中所致的损害。如钩蚴侵入皮肤可致皮炎;蛔虫或钩虫的幼虫在移经肺部时,可引起肺部损害,甚至引起蛔虫性或钩虫性哮喘;旋毛虫幼虫偶而寄生于肌肉内可导致肌炎等。而一些寄生于犬、猫等食肉哺乳动物的线虫幼虫寄生在人体内脏组织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线虫幼虫移行过程中可异位寄生于脑、眼、脊髓、骨骼肌、心肌、肾等器管而成为人体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眼幼虫移行症的重要病原。患者可以只出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同时伴有发热、肝大、咳嗽哮喘;若侵入脑部,患者可出现惊厥、抽风、行为障碍等精神症状;若进入眼内可发生肉芽肿性眼炎、视网膜炎、视神经乳突炎。有被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从而摘除眼球的报道。 成虫所致损害 是指线虫成虫在寄生部位因成虫机械性损害和化学性刺激以及免疫反应等作用导致组织出现损伤、出血、炎症等病变。如肠道线虫可损伤局部粘膜,引起出血及炎性反应;丝虫可致淋巴系统的损害。组织内寄生线虫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较肠道线虫严重。如旋毛虫幼虫侵犯具有重要功能的心肌导致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如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神经系统造成脑脊髓损害。 【分类】 我国常见的寄生人体的线虫,属线虫纲,根据尾感器的有无划分为两个亚纲,其分类见表(表12-1)。 表12-1 我国重要医学线虫的分类 亚纲 目 科 属 种 尾感器亚纲 Phasmidea 小杆目 Rhabditata 类圆科 Strongyloididae 类圆线虫属 Strongyloides 粪类圆线虫 S.stercoralis 小杆科 Rhabditidae 同小杆线虫属 Rhabditella 艾氏小杆线虫 R.axei 圆线目 Strongylata 钩口科 Ancylostomatidae 钩口线虫属 Ancylostoma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duodenale 犬钩口线虫 A.caninum 锡兰钩口线虫 A.ceylanicum 巴西钩口线虫 A.brasiliense 板口线虫属 Necator 美洲板口线虫 N.americanus 毛圆科 Trichostrongylidae 毛圆线虫属 Trichostrongylus 东方毛圆线虫 T.orientalis 管圆科 Angiostrongylidae 管圆线虫属 Angiostrongylus 广州管圆线虫 A.cantonensis 蛔目 Ascaridata 蛔科 Ascaridae 蛔线虫属 Ascaris 似蚓蛔线虫 A.lumbricoides 弓首科 Toxocaridae 弓首线虫属 Toxocara 犬弓首线虫 T.canis 猫弓首线虫 T.cati 尖尾目 Oxyurata 尖尾科 Oxyuridae 住肠线虫属 Enterobius 蠕形住肠线虫 E.vermicularis 旋尾目 Spirurata 颚口科 Gnathostomatidae 颚口线虫属 Gnathostoma 棘颚口线虫 G.spinigerum 筒线科 Gongylonematidae 筒线虫属 Gongylonema 美丽筒线虫 G.pulchrum 吸吮科 Thelaziidae 吸吮线虫属 Thelazia 结膜吸吮线虫 T.callipaeda 丝虫目 Filariata 盖头虫科 Dipetalonematidae 吴策线虫属 Wuchereria 班氏吴策线虫 W.bancrofti 布鲁线虫属 Brugia 马来布鲁线虫 B.malayi 罗阿线虫属 Loa 罗阿线虫 L.loa 盘尾线虫属 Onchocerca 盘尾线虫 O.volvulus 驼行目 Camallanata 龙线科 Dracunculidae 龙线属 Dracunculus 麦地那龙线虫 D.medinensis 比翼目 Syngamida 比翼线虫科 Syngamidae 兽比翼线虫属 Mammomono-gamus 喉兽比翼线虫 M.laryngeus 无尾感器亚纲 Aphasmidea 鞭尾目 Trichurata 毛形虫科 Trichinellidae 旋毛形线虫属 Trichinella 旋毛形线虫 T.spiralis 鞭虫科 Trichuridae 鞭虫属 Trichuris 毛首鞭鞭形线虫 T.trichiura 毛细虫科 Capillariidae 毛细线虫属 Capillaria 肝毛细线虫 C.hepatica 膨结目 Dictyophymata 膨结科 Dictyophymatidae 膨结线虫属 Dictyophyme 肾膨结线虫 D.renale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 1758)简称人蛔虫或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感染率最高可达71%以上。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ascariasis)。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nis,简称犬蛔虫)和猫弓首线虫(Toxocara cati,简称猫蛔虫)是犬、猫类常见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和眼幼虫移行症(ocular larva migrans)。 【形态】 成虫 似蚓蛔线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雌虫长20~35cm,有的可达49 cm,最宽处直径约为3~6 mm;雄虫长15~31 cm,最宽处直径约为2~4 mm。形似蚯蚓,活时略带粉红色。虫体呈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体表可见有细横纹和明显的侧索。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周围有三唇瓣,排列呈“品”字形,内缘具细齿,此外尚具感觉乳突和头感器。直肠短,雌虫消化道未端开口于肛门,雄虫则通入泄殖腔。雌虫尾端钝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盘绕在虫体后2/3部分的原体腔内,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之前。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在肛门前、后有许多对乳突,生殖器官为单管型,有一对象牙状的交合刺。 虫卵 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之分。受精蛔虫卵呈宽椭圆形,大小约为45~75×35~50μm,卵壳自外向内分为三层:受精膜、壳质层和蛔甙层。壳质层较厚,另两层极薄,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分清。卵壳内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卵壳外有一层由虫体子宫分泌物形成的蛋白质膜,表面凹凸不平,在肠道内被胆汁染成棕黄色。未受精蛔虫卵多呈长椭圆形,大小约为88~94×39~44μm,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无蛔甙层,卵壳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图12-3)。若蛔虫卵的蛋白质膜脱落,卵壳则呈无色透明,但因为其卵壳有一定厚度,并且透明,仍可与其他线虫卵区别。 图12-3 蛔虫卵 【生活史】 蛔虫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包括虫卵在外界 土壤中的发育、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发育以及成虫在小肠内寄生三个阶段(图12-4)。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潮湿、荫蔽、氧气充分的泥土中,在适宜温度(21~30℃)下,约经2周,受精卵内的卵细胞即可发育为幼虫。再经1周卵内幼虫经第一次蜕皮成为感染期虫卵。 被人误食的感染期卵在小肠内孵化,卵内幼虫释放孵化液(含脂酶、壳质酶及蛋白酶)消化卵壳后,破壳逸出。孵出的幼虫侵入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经肝、右心,到达肺部,穿破肺泡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二和第三次蜕皮。然后,幼虫沿支气管、气管逆行至咽部,被吞咽下,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经第四次蜕皮,成为童虫,再经数周,发育为成虫。在移行过程中,幼虫也可随血流到达其它器官,一般不能发育成为成虫,但可造成器官的损害。自人体感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60~75天。蛔虫在人体内的生存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 图12-4 蛔虫生活史 【致病】 蛔虫致病主要由幼虫在体内移行和成虫对宿主的损害所致,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以及导致宿主肠道功能障碍。 1.幼虫致病 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造成组织机械性损伤。在肺部停留发育时,使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肺部出血产生蛔虫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蛔虫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哮喘,严重者有咯血、荨麻疹及畏寒、高热等症,可因集体生食被感染性蛔虫卵所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爆发。据报道与蛔虫感染有关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占儿童突发性哮喘病例的4.5%(41/906),其中3例在痰中查见蛔虫幼虫。蛔虫性肺炎可出现畏寒、咳嗽、胸痛、胸闷、气急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痰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周围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达11~50%,X线检查肺部有类似病毒性肺炎的散在游走性阴影。严重感染时,幼虫还可侵入脑、肝、脾、肾和甲状腺等器官,引起异位寄生。犬弓首线虫和猫弓首线虫由于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在粪便内不能查见虫卵,其致病主要是由于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致,容易误诊,危害更大。 2.成虫致病 蛔虫寄生在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食物为食。成虫在肠道有时呈螺旋状运动或钻入在肠壁开口的管道内,如胆管、胰腺管等。 (1)掠夺营养和破坏肠粘膜影响吸收 蛔虫在小肠内不但掠夺宿主营养,而且由于损害肠粘膜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而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B2和C的吸收。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多见于营养差或感染重的儿童。严重感染可出现发育障碍。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间隙性腹痛部位常位于脐周围,有时出现疝痛和腹泻,这与肠道粘膜受损和肠壁炎症影响肠道蠕动有关。 (2)引起变态反应 蛔虫病患者也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视神经炎、结膜炎以及蛔虫中毒性脑病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所致。 (3)并发症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若在宿主机体不适(发热、胃肠病变等)、或大量食入辛辣食物和服用驱虫药物剂量不当等因素刺激下,蛔虫可钻入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不仅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而且上窜阻塞气管、支气管造成窒息死亡。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占严重合并症的64%,包括:胆道大出血、肝脓肿、胆结石、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甚至穿透肠壁引起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是因大量虫体扭结成团,堵塞肠管,或者蛔虫寄生部位肠段的正常蠕动发生障碍所致。阻塞可发生在小肠各部位,尤以回肠多见。蛔虫性肠梗阻不仅是蛔虫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急性肠梗阻主要病因之一。根据1978年对全国19个省(区、市)和部队共76个医疗单位报告,在16944例急性肠梗阻病例中,蛔虫性肠梗阻为2997例,占17%,在急性肠梗阻的各种病因中占第2位。蛔虫性肠梗阻进一步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和肠坏死。蛔虫也可穿过肠壁而引起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从而导致患者死亡,病死率可达15%(65/410)。如广西一患者,男,17岁,诊断为蛔虫性肠梗阻,手术取出蛔虫200余条。台湾一11岁男孩,手术取出蛔虫1806条,虫重4kg。 蛔虫病并发症还有:蛔虫性阑尾炎,胰腺蛔虫病、肝蛔虫病、气管和支气管蛔虫病,尿道和生殖器官蛔虫病和蛔虫卵肉芽肿。 【实验诊断】 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对直接涂片阴性者,可采用沉淀法和漂浮浓聚法,检出效果更好。饱和盐水浮聚法对受精蛔虫卵较好,对未受精卵效果较差。定量透明法(改良加藤氏法)既可定性,又可定量,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采用。 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形态进行鉴别。 疑为蛔虫性肺炎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检查痰中蛔虫幼虫确诊。 【流行】 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据1988~1992年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结果:全国共调查658934人,蛔虫平均感染率为44.91%,最高可达71.12%,而在一些环境卫生极差的农村地区感染率更高。 粪便内含受精蛔虫卵的人是蛔虫感染的传染源,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而且蛔虫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一般可活数月至一年;食用醋、酱油或腌菜、 泡菜的盐水,也不能将虫卵杀死。蛔虫卵对一些化学药物具有抵抗力,主要是由于卵壳蛔甙层的保护作用,如10%的硫酸、福尔马林、盐酸、硝酸或磷酸溶液均不能影响蛔虫卵内幼虫的发育;而对于能溶解或透过蛔甙层的有机溶剂或气体,如氯仿、乙醚、乙醇和苯等有机溶剂,以及氰化氢、氨、溴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则很敏感,卵细胞或幼虫皆可被杀死。 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儿童随地解便是造成蛔虫卵污染土壤、蔬菜或地面的主要方式。鸡、犬、蝇类的机械性携带,也对蛔虫卵的播散起一定作用。人因接触被虫卵污染的泥土、蔬菜,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卵;或者食用被虫卵污染的生菜、泡菜和瓜果等而受到感染。国内曾有人群因生食带有感染期卵的甘薯、胡萝卜及腌菜后,引起暴发性蛔虫性哮喘的报道;也曾有因食用在干粪坑埋藏过又未经清洗的甘蔗而引起数十例过敏性肺炎的报告。人群感染蛔虫的季节与当地气候、生产活动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主要在春、夏季节。 由此可见蛔虫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①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②蛔虫产卵量大,雌蛔虫一昼夜排出的虫卵约234000~245000个;③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④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使蛔虫卵污染土壤;⑤疫区人群不良的卫生行为。此外还与当地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卫生习惯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防治】 蛔虫病的防治应采用综合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及带虫者、管理粪便和预防感染。 1.驱虫治疗 对患者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驱虫药为呵苯哒唑,又名丙硫咪唑或肠虫清(成人,400mg/d,顿服,1~2d,和甲苯哒唑(成人,100mg/d,顿服,3~4d)。国产新药伊维菌素治疗蛔虫病治愈率100%,剂量为6mg/d,顿服,与呵苯哒唑效果相同,且排虫较阿苯哒唑快。驱虫时间宜选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性,感染程度高的地区最好每隔3~6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2.管理粪便 使粪便无害化,既可防病,又可保肥。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通过厌氧发酵和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可杀灭虫卵和各种病原菌,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又可解决农户照明。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干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3.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蛔虫病的危害性及防治知识。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随地大便,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甘薯、胡萝卜、甘蔗和生菜,不饮生水,以及灭蝇等以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1771), Stiles,1901]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trichuriasis)。地理分布广泛,发病率高,值得重视。 【形态】 成虫前细后粗,外形似马鞭。细部约占总长3/5,有口腔及咽管。鞭虫口腔极小,具有2个半月形唇瓣。在两唇瓣间有一尖刀状口矛,活动时可自口腔伸出。咽管细长,前段为肌性,后段为腺性。咽管外由呈串珠状排列的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包绕,杆细胞的分泌物可能具有消化宿主细胞的酶,且有抗原性。虫体后部较粗,内有肠管及生殖器官等。雌虫长35~50mm,尾端钝圆,阴门位于虫体粗大部前方的腹面。雄虫长30~45mm,尾端向腹面呈环状卷曲,有交合刺1根,可自鞘内伸出,鞘表面有小刺。两性成虫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图12-5)。 图12-5 鞭虫 虫卵呈纺缍形,大小为50~54×22~23μm,黄褐色(图12-5)。卵壳较厚,内有脂层,中为壳质层,外为卵黄膜。其壳质层由壳质及蛋白质复合物组成。虫卵两端各具一透明塞状突起,称为盖塞(opercular plug)。盖塞也具有此三层,但盖塞处的壳质层含蛋白质的成分较卵壳为少,呈现透明状。虫卵自人体排出时,其中细胞尚未分裂。 【生活史】 成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内,虫数多时,亦可在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寄生。雌虫每日产卵约1000~7000个(平均2000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泥土中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5周即可发育为感染期卵。这种虫卵随被污染的食物、饮水、蔬菜等经口进入人体。在小肠内,虫卵内幼虫活动加剧,幼虫分泌壳质酶,使盖塞降解及破裂,用其口矛刺破脂层,幼虫自卵壳一端的盖塞处逸出。并多从肠腺隐窝处侵入局部肠粘膜,摄取营养,进行发育。经10天左右,幼虫重新回到肠腔,再移行至盲肠,以其纤细的前端钻入肠壁粘膜至粘膜下层组织,摄取营养并发育为成虫。自误食感染期虫卵至成虫发育成熟并产卵,约需时1~3个月。鞭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5年。 【致病】 成虫细长的前端能侵入宿主粘膜下层乃至肌层,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当寄生虫体数目较多时,由于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的刺激作用,可致肠壁粘膜组织出现充血、水肿或出血等慢性炎症反应。少数患者可有细胞增生,肠壁组织明显增厚,以及在炎症基础上形成肉芽肿等病变(图12-6)。由于鞭虫吸血和损伤肠粘膜渗血,重度感染者可致慢性失血。 一般轻度感染多无明显症状,只是在进行粪检查见虫卵时,才发现有鞭虫感染。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头晕、下腹部阵发性腹痛、慢性腹泻、大便隐血或带鲜血、消瘦及贫血等。儿童重度感染,可导致直肠脱垂,多见于营养不良或并发肠道致病菌感染的病例。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四肢浮肿等全身反应,患者容易并发肠道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图12-6 鞭虫寄生于肠粘膜 【实验诊断】 鞭虫病的诊断以检获虫卵为依据,可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及定量透明法等。因鞭虫卵较小,容易漏检,需仔细检查,以提高检出率。 【流行】 鞭虫广泛分布在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多与蛔虫同时存在,但感染率一般不及蛔虫高。人是唯一传染源。据1988~1992年调查,全国鞭虫感染率为17.38%,估计全国鞭虫感染人数21249万人,鞭虫感染呈全国分布,感染率以海南省(66.70%)为最高,其次为广西(47.71%),内蒙古(0.20%)为最低。儿童的感染率较成人高,这与儿童卫生习惯较差,接触感染期虫卵机会多有关。 鞭虫感染来源主要为虫卵污染的土壤和地面,用人粪施肥或有虫卵污染的生活用水灌溉的蔬菜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家蝇体表可查见鞭虫卵,可做为传播媒介。鞭虫流行广泛与虫卵抵抗力有关,在温暖、潮湿、荫蔽和氧气充足的土壤中,可保持感染能力达数月至数年之久。对干燥、低温的抵抗力不如蛔虫卵强,因此在我国南方地区感染率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人对鞭虫感染无抵抗力,甚至婴儿或6个多月的儿童都可被感染,感染度高峰在4~10岁年龄组,在少年期即开始下降。一般感染度较轻,个别严重感染者虫荷数可达4000条以上。有人报道一重症患者,死后尸检发现鞭虫4604条。 【防治】 鞭虫病预防应加强粪便管理、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并注意保护水源和环境卫生。对病人和带虫者应驱虫治疗,常见的药物有呵苯哒唑(400mg/d,连服3天)和甲苯哒唑(100mg/次,每日2次,连服2天),均对鞭虫病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Linnaeus, 1758) Leach,1853]又称蛲虫。蛲虫感染可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分布遍及全世界,感染率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幼儿园、托儿所及学龄前儿童感染率为高。 【形态】 成虫 细小,乳白色。口孔位于头顶端,周围有三个小唇瓣。虫体角皮具横纹,前端的角皮扩大形成头翼(cephalic alae)。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pharyngeal bulb)。雄虫较雌虫为小,体长2~5mm,宽0.1~0.2mm,后端向腹面卷曲,有尾翼及数对乳突。生殖系统为单管型,包括睾丸、输精管及射精管。射精管与直肠共同开口于泄殖腔,由肛门通向体外,有一交合刺,长约70 μm(图12-7)。雌虫长8~13 mm,宽0.3~0.5mm,虫体中部膨大,略呈长纺锤形。尾端直而尖细,尖细部可达体长的1/3。生殖系统为双管型,前后两子宫汇合通入阴道,阴门位于虫体前、中1/3交界处腹面正中。肛门位于中、后1/3交界处腹面。 虫卵 无色透明,大小为50~60×20~30μm。在光学显微镜下常见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在扫描电镜下,较凸的一侧有2条纵行的嵴,立体构型为不完全对称的长椭球型。卵壳分三层,最内为脂层,中间为壳质层,壳质层外有一光滑的蛋白质膜。自虫体排出时,虫卵内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电镜观察见虫卵的一端有一粗糙小区,是幼虫的孵出口,孵化时幼虫由此逸出。 图12-7 蛲虫成虫与虫卵 【生活史】 成虫通常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达胃和食道等处。虫体可游离于肠腔,或借助头翼、唇瓣和食管球的收缩而附着在肠粘膜上,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液和血液为食。雌、雄虫交配后,雄虫多很快死亡而被排出。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常脱离宿主肠壁,在肠腔内向下段移行。在肠内的温度和低氧压的环境中,一般不排卵或仅排少量卵。一条雌虫子宫内含卵约5000~17000个。当宿主熟睡时,肛门括约肌较松驰,部分雌虫可从肛门爬出,因受温度及湿度改变和空气的刺激,便开始大量排卵。雌虫排卵后大多枯干死亡,但有少数雌虫可再进入肛门或阴道、尿道等处,引起异位损害。 虫卵在肛门附近,因温度(34~36℃)、相对湿度(90~100%)适宜,氧充足,卵胚很快发育,约经6小时,卵壳内幼虫发育成熟,并蜕皮1次,即为感染期卵。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皮肤发痒,当患儿用手搔痒时,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而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或玩具、食物上,经吞食或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人受染(图12-8)。 被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幼虫沿小肠下行,途中蜕皮两次,至结肠再蜕皮1次后发育为成虫。自吞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约需2~6周,一般为4周。雌虫寿命约2~4周,一般不超过两个月,最长可达101天。但由于反复感染,可使感染持续多年。 图12-8 蛲虫生活史 【致病】 人体蛲虫感染可因感染程度以及机体状态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蛲虫爬至肛门外产卵时,刺激局部,常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瘙痒,抓破后引起继发感染。儿童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夜惊、失眠、夜间磨牙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尚可引起脱肛。有人报道1例6岁8个月男性患儿,半年来常用手指挠肛门,夜惊和磨牙,用阿苯哒唑200mg顿服,驱出蛲虫2642条后,症状消失。 蛲虫病除上述症状外,因蛲虫异位寄生可形成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造成严重损害。 1.蛲虫性阑尾炎(appendicitis caused by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蛲虫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的下段,有时可达胃、食管等处。因阑尾与盲肠直接相连,蛲虫很容易钻入阑尾引起蛲虫性阑尾炎。据统计北京市儿童医院外科及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住院的急性阑尾炎142例,在切除之阑尾内发现蛲虫者9例,占6.3%,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为4~13岁。对1959~1990年2191例阑尾手术标本作检查,检出蛲虫8例,占0.4%,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35岁。 蛲虫性阑尾炎的症状特点为疼痛部位不定,显示慢性阑尾炎症状者较多。如早期驱虫治疗,可免于阑尾切除。 2.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炎症(damage of urogenital system and pelvic cavity caused by enterobiasis) 女性多见。雌虫经阴道、子宫颈逆行入子宫和输卵管,可引起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脓肿,甚至并发输卵管穿孔等。国内学者采用透明胶纸分别粘拭肛周和尿道口,于晨间对431名女性儿童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蛲虫卵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5.3%。文献中尚有一例16个月的女婴,经常半夜啼哭,曾反复在其处女膜上找到蛲虫,清除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二章 线虫 第十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