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几点反思.doc
《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几点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几点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的几点反思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广大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刺激性激励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课堂又呈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这种“热闹”引发我们对激励性评价的正确使用作深层思考。 案例1: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课始到课尾“听取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行”!“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与耳。老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可能是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听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 反思一:廉价的表扬真的有效吗? 说实话,诸如此类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还真是为数不少。或许是处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再或者是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的老师都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相信即使是平庸的孩子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头了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事实上,对孩子而言,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和应付的学习态度。 案例2:曾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老师的激励性评价语可谓热情洋溢。这位老师上的是《四季》一课,当学生结结巴巴读完第一段时,教师随即表扬:“你读得真好!”试问:他读得好吗?到底好在哪里?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可能认为“结巴读书”就是好呢! 读完四个季节后,老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老师听了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可能会游泳就是聪明吧。 反思二:“高帽子”可以随意戴吗? 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段看出,教师的这些评价语缺乏针对性、准确性,就像个大帽子,扣在谁头上都行。像第一个学生,他结巴很长时间才读完“春”这一段,教师还表扬他读得好,这样的评价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孩子克服困难,认真读书的过程才是真正值得表扬的。再看第二个学生,教师的评价语是“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其实小男孩的聪明之处在他不仅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道出了喜欢的理由,教师应及时指出:“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但说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告诉了你喜欢的理由,让我们听了更明白了。”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才是真正着眼于孩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点拨其余孩子都来学习这种说话方式。可上述案例中,由于老师没有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学生也就错失了一次次“样长避短”的机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例行公事般地把事先制成的“高帽子”随意地抛给孩子,这是极不负责的。 案例3:一位老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我最爱吃的水果》。教师问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一个孩子脱口而出:“我喜欢爱吃苹果。”奇怪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语病充耳不闻,微笑着鼓励:“你说的真好!” 又如,在教学《一束鲜花》时,教师请学生说说这是一束怎么样的鲜花。孩子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还有的孩子说“五花八门”。教师不加分析,大声鼓励:“小朋友们的词汇可真丰富,说的棒极了!” 反思三:老师,您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了吗? 也许上述案例有点极端,但是你不能否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确实有个别失听的老师。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个环节,而所谓的听,更多的只是“作秀”,更可悲的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作秀”。其实,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正误、深浅之分的,语言的积累有多少之分,语感有优劣之分,语文能力有高低之分。试问,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盲目鼓励,看似是对学生发言的尊重,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没有倾听,哪有交流?没有交流,孩子怎会进步? 教育评价的基本功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和提高,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不仅不能给学生有效的激励,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改进学习,往深处说,是对学生一中错误思维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老师们就让我们每节课后问问自己吧,今天我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发言了吗 案例4 :这是一年级的课堂。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正在上《秋天的果园》。课已接近尾声了,看得出,老师很有积累意识,正在指导小朋友背诵。课文只有两句话,孩子们轻而易举就能背出,有的甚至已经背得滚瓜乱熟了。可能老师为了检验教学效果,也有可能为了掀起一个教学高潮,捧出了一大把水果。你背出了就奖励你吃一串葡萄;他背出了,则奖励一个梨。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背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反思四:激励性评价一定要带功利性吗? 激励性评价是课堂的一种手段,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小红花、智慧星星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期间吃一个水果,开展一些“争红花”“夺红旗”之类的活动,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学生会把学习这一目标,置于脑后不顾,而只在乎当前的奖励,甚至于把奖励当成学习的目的,转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功利心理:回答对了问题就能得到奖励。因此,课始还能看到一些孩子积极参与学习,而当他们得到奖励之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那么积极参与了。更糟糕的是,许多学生对智慧星星和小红花等东西熟视无睹,失去兴趣,时时盼望着有更新鲜的东西来刺激他们。我想,这一结果显然与教师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激励性评价打动学生,成为推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助推器,那就要求语文教师注意使用的策略: 策略一:评价要有及时性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雨”要下得及时,既不可久旱后降甘露,也不要水漫金山悲戚戚。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学生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如:在教学“拔河”时,学生把“bā hé”读成“pá hé”等。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评价,就很容易使学生不知对错,或者视错为对。反之,如果学生在读对的情况下,教师如能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如:你回答的真棒,如果能把下面的几个词语都读一读,相信你会更棒。这样学生对学习有了更高的积极性,但教师一定要善于聆听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导向作用。 策略二:评价要能指导学习 激励性评价中的指导性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言语评价。这种评价既是对能使用良好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同学的肯定;也是向全体同学提示学习方法的一种途径。如在学生默读课文自学时,我发现一位同学边读边圈圈点点,另一位同学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想法,便及时鼓励:“某某同学一边读书一边画出了重点词句,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某某同学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上了自己的想法,真爱动脑筋。”经常采用这样的评价,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策略三:评价要能说明事理 能说明道理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具有很强的效应。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这种明理式的言语评价不应等同于直接的说服性教育,而应该在语文实践中。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最后一段时,我有意识地请一位平时学习不能持之以恒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得不令人满意,通过纠正、指导,直到这位同学读得较好时,发出一句恰当的评价:“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什么事做好的,懂吗?”这样评价亲切、自然,几乎不留痕迹,把明理的过程渗透到了有效的朗读实践中去。 策略四:评价要有互动性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又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说:“你认为他的回答如何?你有更好的看法吗?”让学生来评价,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通过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生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策略五:评价要有独创性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激励性评价。物化为如送一个小书签,奖励一条名言、握握手等。口头的可不断变换表达方式,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激励爱河中。 就让我们随着课改的步伐,树立发展的教育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真正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自由自主的、个性化的语文课堂空间!-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堂 激励 评价 反思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