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毕业设计.doc
《某办公楼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办公楼毕业设计.doc(8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1章 设计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拟建一栋框架结构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4082.4平方米。设计年限为50年。结构类型: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5层,底层高为3.95m,二至五层层高3m,室内外高差0.45m(共设3个台阶各0.15米)。基础选用独立基础。该办公楼主要用于商务办公。楼内设有两个楼梯,楼梯布置均已符合消防、抗震要求。 1.2 设计条件 1、基本风荷载(由指导老师规定):0.55KN/m2 2、基本雪荷载(由指导老师规定):0.2KN/m2 3、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 (1)土质属二类场地土,地面粗糙度属B类。 (2)海拔高度2.8m。 (3)常年东南风。 4、地震设计烈度(由指导老师规定):按7度抗震防设,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表1.1 建筑底层一览表 序号 岩土 名称 土层 深度 厚度 范围 地基土 承载力(kpa) 压缩 模量(mpa) 1 杂填土 0.0-1.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5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 4.8-15.0 10.2 350 21.0 ⑤材料: 填充墙为240mm厚空心砌块,中间隔墙为120mm厚轻质空心隔墙。 柱、梁、板均为C30;钢筋:HRB335 fy=300 N/mm³。 83 1.3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任务:根据施工概况进行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将建筑物的各层平、立,剖,以及详图绘成电子图纸。 2、要求:准确的描述设计的建筑物的功能,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计算。 1.4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任务:在完成建筑物的建筑设计之后,进行结构的承载力计算,进行建筑物各承重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等计算。 2、要求:根据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构件的计算,并且使建筑物可以满足所需要的功能,使用年限,经济指标,抗震要求等。 第2章 建筑设计总说明 2.1平面设计 2.1.1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根据所需要建设的批发楼所处的位置,将对所要建设的商业批发楼进行施工平面布置,详图见建施总平面布置图。 2、建筑结构方案:对于建筑物的土质和所在地区的抗震等要求,选择框架结构,和桩基础,具体见结构施工图。 3、平面组合:对于办公楼来说,要保证其用途,并且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在平面布置上符合抗震和消防的要求。在消防方面,楼梯的布置和走廊的长度、宽度均已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交通组织及防火疏散设计:在垂直的交通方面,在适合的位置都已设置了楼梯,并加设了消防通道。 5、采光通风:对于该建筑物的性质,所以将窗台安排到适当的高度,以保证有足够的采光,通风畅通。 2.1.2柱网布置 纵向选择6.6m的柱距,横向选择6.3m的柱距,走廊选择3m的柱距。 2.2剖面设计 2.2.1房间各部分高度 1、层高:底层至四层层高3m,顶层层高3m。 2、室内外高差:0.45m。 3、窗面及窗高: 窗面为5.5m,窗高为2.4m。 2.2.2屋面构造说明 现浇40厚细石混凝土 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 找坡层:100-400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保温层:50厚水泥混凝土石制品 结构层:13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纸筋石灰面 2.2.3楼面构造说明 面层:小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纸筋石灰面 2.3墙体构造设计 1、外墙面 (1)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 (2)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 (3)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2、内墙面 (1)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 (2)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2.4屋顶排水及楼梯剖面设计 本建筑设计中屋面利用材料找坡2%,采用有组织排水(女儿墙外排水),为了满足各个落水管的排水面积不大于200m2,共设4个落水管。 楼梯踏步面层要求耐磨、美观、防滑,便于清扫,踏步面层应设有防滑条,本设计采用在踏步边缘40mm处设10mm宽的1:1水泥钢砂防滑条。 2.5立面设计 ①墙体 外墙为240mm厚空心砌块墙。墙底150高墙地砖踢脚。 ②台阶 室外台阶踏步高150mm,宽300mm,设3个踏步,满足室内外高差450mm。 ③散水 (1)100mm厚1:2:3细实混凝土撒1:1水泥沙子压实抹光 (2)150mm厚3:7灰土 (3)素土夯实向外坡度5% 第3章 结构设计 3.1 结构柱网布置 图2.1 结构柱网布置图 3.2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初估 3.2.1 板的截面尺寸 A~B、C~D 短向跨度6300m 取板厚130mm 则h/L=130/6300=0.0206 满足要求 故可选h=130mm B~C 短向跨度3m 取板厚100mm 则h/L=100/3000=1/30 满足要求 故可选h=100mm 1、框架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横向框架梁,考虑抗震,L=6600,选h=(l/8-1/12),取h=650mm, b=(1/2-1/30), 取b=300mm 纵向框架梁, 考虑抗震,L=6300, 选h=(l/8-1/12),取h=600mm b=(1/2-1/3), 取b=300mm 走道梁,L=3000,选h=l/10L=300mm, 取h=500mm,b=250mm,此时h/b=2.0 梁截面尺寸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表3.1 层次 混凝土强度等级 横梁(b*h) 纵梁(b*h) AB,CD跨 BC跨 2-5 C30 300*600 250*400 300*600 1 C30 300*600 250*400 300*600 3.2.2 梁的截面尺寸 横向框架梁 L1:h=(1/8~1/12)L=825~550mm 取600mm b=(1/2~1/3)h=300mm~200mm 取300mm L3:h=(1/8~1/12)L=300~200mm 取400mm b取250mm 纵向框架梁 L2:h=(1/8~1/12)L=600~375mm 取500mm b=(1/2~1/3)h=250mm~150mm 取250mm L4:h=(1/8~1/12)L=490~325mm 取500mm b取250mm 3.2.3 柱的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估算: , 式中: N------柱组合的轴压设计值; F------简支状态计算的每层柱的负载面积,由本柱与相邻柱之间距离的一半来计算负荷面积; g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根据实际荷载计算,也可近似取12~14KN/m2此处取14 KN/m; 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取1.3; n------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AC -----为柱截面面积;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对一级、二级和三级抗震等级,分别取0.7,0.8和0.9。 b*h=500mm*500mm,N=10.6*6*6.6*5=2098.8KN,扩大1.1倍,有N=2308.7KN N≤Aλfc=500*500*0.8*14.3=2860KN > 2308.7KN 所以,符合要求。 柱截面为正方形,取柱截面为b×h=500mm500mm,均满足上式要求。 3.3计算单元的选取 取轴线④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3.2 图3.2 计算单元简图 3.4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及计算简图 3.4.1 线刚度计算 ①柱线刚度计算 H1=3+0.5+0.45=3.95m;H2~H5=3m 表3.2 柱线刚度 层次 截 (mm) 柱高H (mm) E (N/mm2) (mm4) (N·mm) 底层 500×500 3950 3.0×104 5.2×109 1.32×106E 2~5层 500×500 3000 3.0×104 5.2×109 1.73×106E ②梁线刚度计算 表3.2 梁线刚度 跨度L (mm) 截面 (mm2) E (N/mm2) (mm4) 边框架梁 (N·mm) 中框架梁 (N·mm) 6600 300×600 3.0×104 5.4×109 1.23×106E 1.64×106E 3000 250×400 3.0×104 1.33×109 6.67×105E 8.89×105E 3.4.2 计算简图 令i底层柱=1,则其余各构件的相对线刚度为: i2~5层柱=(1.73×106E)/(1.32×106E)=1.31 i梁L1=(1.64×106E)/(1.32×106E)=1. 24 i梁L3=(8.89×105E)/(1.32×106E)=0.67 图3.3框架结构梁,柱尺寸及相对线刚度 第4章 荷载统计 4.1 竖向恒载统计 屋面 现浇40厚细石混凝土 0.04m×22KN/m2=0.88KN/m2 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0.4KN/m2 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 0.02m×20KN/m2=0.4KN/m2 找坡层:100-140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0.1+0.14)/2×7=0.84KN/m2 保温层:50厚水泥混凝土石制品 0.05m×6KN/m2=0.3KN/m2 结构层:13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3m×25KN/m2=3.25KN/m2 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纸筋石灰面 0.01m×18KN/m2=0.36KN/m2 合计6.43KN/m2 标准层楼面 面层:小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0.6KN/m2 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m×25KN/m2=2.5KN/m2 抹灰层:20厚混合砂浆 0.02m×18KN/m2=0.36KN/m2 合计3.46 KN/m2 4.2 竖向活载统计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不上人屋面:0.5KN/m2 ;楼面 2.0KN/m2 (办公楼) 雪荷载:0.2KN/m2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取大值。 4.3 梁,柱,墙,门窗重力荷载统计 (1)梁自重:(横向框架梁) 办公室:(300mm*600mm) 0.3×0.6×25=4.5 KN/m 10mm厚水泥砂浆 0.01×17×((0.6-0.1)×2+0.3)=0.221KN/m 合计 4.721KN/m 走廊:(250mm*400mm) 0.25×0.4×25=2.5 KN/m 10m厚水泥砂浆 0.01×17×((0.4-0.1)×2+0.25)=0.1445KN/m 合计 2.64KN/m 纵向框架梁(300mm*600mm) 0.3×0.6×25=4.5 KN/m 10mm厚水泥砂浆 0.01×17×((0.6-0.1)×2+0.3)=0.221KN/m 合计 4.721KN/m (2)柱自重: (500mm*500mm) 0.5×0.5×25=6.25 KN/m 10mm厚水泥砂浆 0.01×17×0.5×4=0.34KN/m 合计 6.59KN/m 外墙 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 0.24×18+0.5=4.82 KN/m 保温层:80mm厚矿渣水泥 0.08×14.5=1.16 KN/m 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0.01×17×2=0.34 KN/m 合计 6.32KN/m 内墙 240mm厚烧结空心砖及贴砖 0.24×18+0.5=4.82 KN/m 两面1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0.01×17×2=0.34 KN/m 合计 4.66KN/m 门窗自重 铝合金门窗0.3 KN/m2 木门0.2 KN/m2 大门0.45 KN/m2 第5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5.1 均布荷载 A~B,C~D轴间框架梁(梁自重:4.721KN/m) 屋面:恒荷:6.43×3×[1-2×(3/6.6)2+(3/6.6)3]×2=26.26KN/m 活荷:0.5×3×[1-2×(3/6.6)2+(3/6.6)3]×2=2.04 KN/m 楼面:恒荷:3.46×3×[1-2×(3/6.6)2+(3/6.6)3]×2=14.131 KN/m 活荷:2.0×3×[1-2×(3/6.6)2+(3/6.6)3]×2=8.168 KN/m B~C轴间框架梁(梁自重:2.64KN/m) 屋面:恒荷:5/8×6.43×3×2=24.11 KN/m 活荷:5/8×0.5×3×2=1.875 KN/m 楼面:恒荷:5/8×3.46×3×2=12.975 KN/m 活荷:5/8×2×3×2=7.5 KN/m A~B,C~D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恒载=26.26+4.721=30.98 KN/m 活载=2.04 KN/m 楼面:恒载=14.131+4.721+4.66=23.512KN/m 活载=8.168 KN/m B~C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屋面:恒载=24.11+2.64=26.75KN/m 活载=1.875 KN/m 楼面:恒载=12.975+2.64=15.615 KN/m 活载=7.5 KN/m 5.2 集中荷载 5.2.1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③,⑤轴上AB,CD跨梁线荷载 5层: 梁自重:4.721 KN/m 屋面板传给梁 6.43×3×[1-2×(3/6.6)2+(3/6.6)3]×2=26.26KN/m 26.26+4.721 = 30.98 KN/m 1~4层: 23.512 KN/m ③,⑤轴AB,CD跨梁端剪力 5层:0.5×30.98×6.6=102.23 KN;1~4层:0.5×23.512×6.6=77.59 KN ③,⑤轴上BC跨梁线荷载 5层:26.75 KN;1~4层:15.615 KN ③,⑤轴上BC跨梁端剪力 5层:0.5×26.75×3=40.125KN;1~4层:0.5×15.615×3=23.42 KN A,D轴③~④之间荷载 梁自重:2.64 KN/m;5层:6.43×5/8×3=12.06 KN/m; 合计:2.64+12.06=14.7 KN/m ③轴传来的跨中集中荷载 102.23 KN 1~4层(楼板传给梁):5/8×3.46×3=6.49 KN/m +梁自重+墙荷载+门窗 6.46+2.64+6.32+0.3×2.7 = 16.26 KN/m ③轴传来的跨中集中荷载 77.59 KN A,D轴④~⑤之间荷载 梁自重:2.64 KN/m;5层:6.43×5/8×3=12.06KN/m; 合计:2.64 + 12.06 =14.7 KN/m ⑤轴传来的跨中集中荷载 102.23 KN 1~4层(楼板传给梁):5/8×3.46×3=6.49 KN/m +梁自重+墙荷载+门窗 6.49 + 2.64 + 6.32 +0.3×2.7 = 16.26 KN/m ⑤轴传来的跨中集中荷载 77.59 KN B,C轴③~④之间荷载 5层:梁自重:2.64 KN/m 屋面板传给梁 6.43×3×[1-2×(3/3)2+(3/3)3]+12.06=12.06 KN/m 合计:2.64+12.06=14.7KN/m ③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 40.125 KN 1~4层(楼板传给梁) 梁自重:2.64 KN/m 3.46×3×[1-2×(3/3)2+(3/3)3]+6.49+2.64+4.66+0.2×1=13.99 KN/m ③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 23.42 KN B,C轴④~⑤之间 5层:14.7 KN/m ⑤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 40.125 KN 1~4层:13.99 KN/m ⑤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 23.42 KN ④轴,A轴集中荷载 5层:P=(0.5×16.26×3 + 0.5×102.23)×2 = 151.01 KN 1~5层:P=(0.5×16.26×3 + 0.5×77.59)×2 + 6.59 = 132.96 KN ④轴,B轴集中荷载 5层:P=(0.5×14.7×3 + 0.5×40.125)×2 =84.23 KN 1~4层:P=(0.5×14.7×3 + 0.5×23.42)×2 + 6.59 = 74.11 KN ④轴,C轴集中荷载 5层:P=(0.5×14.7×3 + 0.5×40.125)×2 =84.23 KN 1~4层:P=(0.5×14.7×3 + 0.5×23.42)×2 + 6.59 = 74.11 KN ④轴,D轴集中荷载 5层:P=(0.5×16.26×3 + 0.5×102.23)×2 = 151.01 KN 1~5层:P=(0.5×16.26×3 + 0.5×77.59)×2 + 6.59 = 132.96 KN 图5.1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受力图(恒) 5.2.2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③,⑤轴AB,CD跨梁线荷载 5层:2.04KN/m ; 1~4层:8.168 KN/m ③,⑤轴AB,CD跨梁端剪力 5层: 0.5×2.04×6.6 = 6.732KN;1~4层:0.5×8.168×6.6 = 26.95KN ③,⑤轴BC跨梁端剪力 5层: 0.5×1.875×3 =2.81 KN;1~4层:0.5×7.5×3 = 11.25KN D轴③~④之间荷载 5层:5/8×3×0.5 =0.94 KN/m ③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6.732 KN 1~4层:5/8×2×3 = 3.75 KN/m ③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26.95 KN A,D轴④~⑤之间荷载 5层:0.94 KN/m;⑤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6.732KN 1~5层:3.75 KN/m;⑤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26.95 KN B,C轴③~④之间荷载 5层:屋面板传给梁 0.5×3×[1 - 2×(3/3)2 + (3/3)3] + 0.94 = 0.94 KN/m ③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2.81 KN 1~5层:楼面板传给梁 2×3×[1 - 2×(3/3)2 + (3/3)3] + 3.75 = 3.75 KN/m ③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11.25 KN C轴④~⑤之间荷载 5层:0.94 KN/m;⑤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2.81 KN 1~4层:3.75 KN/m;⑤轴传来跨中集中荷载11.25 KN ④轴,A轴集中荷载 5层:P=(0.5×0.94×3 + 0.5×6.732)×2 = 9.55 KN 1~4层:P=(0.5×3.75×3 + 0.5×26.95)×2 = 38.2 KN ④轴,B轴集中荷载 5层:P=(0.5×0.94×3 + 0.5×2.81)×2 = 5.63 KN 1~4层:P=(0.5×3.75×3 + 0.5×11.25)×2 = 22.5 KN ④轴,C轴集中荷载 5层:P= 5.63 KN;1~4层:P= 22.5 KN ④轴,D轴集中荷载 5层:P= 9.55 KN;1~4层:P= 38.2 KN 图5.2 框架结构竖向荷载受力图(活) 5.3 竖向荷载作用下弯矩剪力计算 图5.3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剪力计算 梁 ΣMA = 0; MA = 1/2ql2 + QBl + MB QB = [(MA-MB) - 1/2ql2] / l ΣMB = 0; MB = MA + 1/2ql2 - QAl QB = [(MA-MB) - 1/2ql2] / l 柱 ΣMC = 0 QD = -(MC+MD)/ h ΣMD = 0 Qc = -(MD+MC)/ h 5.4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力计算,包括梁传来的荷载及柱自重 柱上端轴力 = 与柱上端相连的梁在与柱连接处的剪力之和 + 作用在该处的集中力之和; 柱下端轴力 = 柱上端轴力 + 上下端之间的柱子自重(活荷载作用下不加柱子自重) 5.5 绘内力图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61 0.39 0.33 0.5 0.17 偏心矩 偏心矩 -112.45 112.45 -20.1 68.59 43.85 -30.47 -46.17 -15.69 15.08 -9.64 21.92 -12.52 3.32 2.12 -3.1 -4.7 -1.59 86.89 -86.89 100.8 -63.39 -37.38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38 0.38 0.221 0.21 0.34 0.34 0.11 -85.35 85.35 -11.7 32.43 32.43 20.48 -15.46 -25.04 -25.04 -8.1 34.29 16.22 -7.73 10.24 -23.08 -12.52 -16.26 -16.26 -10.26 5.33 8.62 8.62 2.78 50.46 32.39 -82.85 85.46 -39.5 -28.94 -17.02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38 0.38 0.24 0.21 0.34 0.34 0.11 -85.35 85.55 -11.7 32.43 32.43 20.48 -15.46 -25.04 -25.04 -8.1 16.22 16.22 -7.73 10.24 -12.52 -12.52 -9.38 -9.38 -5.93 3.1 5.03 5.03 1.63 39.27 39.27 -78.54 83.23 -32.53 -32.53 -18.17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38 0.38 0.24 0.21 0.34 0.34 0.11 -85.35 85.35 -11.7 32.43 32.43 20.48 -15.46 -25.04 -25.04 -8.1 16.22 17.49 -7.73 10.24 -12.52 -13.255 -9.87 9.87 -6.24 3.26 5.28 5.28 1.71 38.78 40.05 -78.84 83.29 -32.28 -33.01 -18.09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47 0.33 0.26 0.22 0.36 0.29 0.13 -85.35 85.35 -11.7 34.99 28.16 22.19 -16.2 -26.51 -15.46 -9.57 16.22 -8.1 11.09 -12.52 -3.32 -2.67 -2.11 -0.31 -0.51 -0.41 -0.18 47.89 25.49 -13.28 79.93 -39.54 -15.87 -21.45 12.75 -7.94 图5.4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 图5.5 恒荷载作用下弯矩图 图5.6恒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图5.7 恒荷载作用下轴力图 4.7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61 0.39 0.33 0.5 0.17 偏心矩 偏心矩 -7.41 7.41 0.71 4.52 2.88 -2.21 -3.44 -1.17 5.63 -1.11 1.44 -4.56 -2.76 -1.76 1.02 1.56 0.53 7.39 -7.39 7.66 -6.44 -1.35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38 0.38 0.24 0.21 0.34 0.34 0.11 -29.65 29.65 -2.81 11.27 11.27 7.12 -5.64 -9.13 -9.13 -2.95 2.28 5.64 -2.88 3.56 -1.72 -4.56 -1.91 -1.91 -1.2 0.57 0.92 0.92 0.29 11.64 15 -26.61 28.74 -9.93 -12.77 -5.47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38 0.38 0.24 0.21 0.34 0.34 0.11 -29.65 29.65 -2.81 11.27 11.27 7.12 -5.64 -9.13 -9.13 -2.95 5.64 5.64 -2.82 3.56 -4.56 -4.56 -3.21 -3.21 -2.03 1.16 1.89 1.89 0.6 13.7 13.7 -27.38 28.73 -11.8 -11.8 -5.16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38 0.38 0.24 0.21 0.34 0.34 0.11 -29.65 29.65 -2.81 11.27 11.27 7.12 -5.64 -9.13 -9.13 -2.95 5.64 6.08 -2.82 3.56 -4.56 -4.83 -3.38 -3.38 -2.14 1.22 1.98 1.98 0.64 13.53 13.97 -21.49 28.79 -11.71 -11.98 -5.12 上柱 下柱 右梁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0.41 0.33 0.26 0.22 0.36 0.29 0.13 -29.65 29.65 -2.81 12.16 9.78 7.71 -5.9 -9.66 -7.78 -3.48 5.64 -2.95 3.86 -4.56 -0.2 -0.09 -1.1 -0.88 -0.69 0.15 0.25 -7.98 -6.38 16.7 8.61 -25.58 27.46 -14.47 4.45 -3.99 图5.8 活荷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 图5.9 活荷载作用下弯矩图 图5.10 活荷载作用下剪力图 图5.11 活荷载作用下轴力图 第6章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6.1 重力荷载代表值 多层及高层房屋集中到楼盖及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i=恒荷载+0.5活荷载。为简化计算,楼面以下本层的柱、墙自重及楼面荷载集中在楼盖处;顶层的柱、墙自重(取一半),屋面荷载、女儿墙全部集中在屋盖处。 顶层总重G4 屋面 6.43×50.4×16.2=5249.97 梁 (6.3×4.721×32)+6.6×4.721×18+3×2.64×9=1583 柱(一半) 0.5×6.59×9×4=118.62 墙(一半) 3×0.5×[(50.4+16.2)×2×6.32+4.66×(50.4+(50.4-2.1×2-5.8)+6.6×18)]=2727.84 活荷载 0.5×0.5×50.4×16.2=204.12 ∑=9884.44 KN 标准层总重G3和G2 楼面 3.46×50.4×16.2=2825.02 墙 3×0.5×[(50.4+16.2)×2×6.32+4.66×(50.4+(50.4-2.1×2-5.8)+6.6×1.8)]×2=5455.68 梁 (6.3×4.721×32)+6.6×4.721×18+3×2.64×9=1583. 柱 6.59×9×4=237.24 活荷载 0.5×2.0×50.4×16.2=816.48 ∑=10918.31 KN 底层总重G1 楼面 3.46×50.4×16.2=2825.02 墙 2×3.95×(50.4+16.2)×2×6.32+4.66×(50.4+(50.4-2.1×2-5.8)+6.6×18)=7627.15 梁 (6.3×4.721×32)+6.6×4.721×18+3×2.64×9=1583.89 柱 6.59×9×4=237.24 活荷载 0.5×2.0×50.4×16.2=816.48 ∑=10264.76KN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ΣGi = 10264.76 + 10918.31×3 + 9884.44 = 52904.13 KN 计算柱的侧移刚度 一般层 底层 ∑计算简图及公式 D值计算: 表6.1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计算 层次 层高 (m) 柱 根 数 N/mm 2-5 3 边柱 2 0.946 0.321 16289 59834 中柱 2 1.458 0.422 13628 1 3.95 边柱 2 1.24 0.537 11993 41531 中柱 2 1.91 0.616 8775 ∑D1/∑D2>0.7,该框架为规则框 6.2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和侧移计算 6.2.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运用顶点位移法来计算,对于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式来计算: 式中——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用的结构顶点假想位移,即假想把集中在各层楼面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水平荷载而算得的结构顶点位移;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考虑非承重砖墙影响的折减系数,取0.7; 故先计算结构顶点的假想侧移,计算过程如下表6.2: 表6.2框架位移计算 层号 ∑ 5 1098.27 1098.27 59834 0.018 0.335 4 1213.15 2311.42 59834 0.038 0.317 3 1213.15 3524-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办公楼 毕业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