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8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羊秋上册照学教学孙刻一、学生情况分析:1、班级总体情况:三(2)、(3)班共有有学生59人,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数学学习较为关注。从学习习惯上来看,整体情况较好,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与老师相处非常融洽,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尤其喜欢一 些属于拓展型的、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没有很好养成;个 别学生的注意维持时间短,上课经常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从知识能力方面来看大部分同学数的认识 掌握较好,对位置、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同时能够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 题。但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够理想,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知识掌握不 够理想,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2)班学生的作业书写普遍不够整洁,要引起重视;2、个别学生情况分析:比较聪明,但是很调皮,学习习惯不够理想差。但是该生家长对他管得比较严,因为 家长、老师的约束与辅导,该生在数学考试中能保持不错的成绩。:学习习惯也不够理想,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而且作业的书写习惯不够好。:上课发言比较积极,也比较乐于动脑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尚可。但是比较粗心,比如完成作业的速度非常快,经常是最快的几个人之一,但是作业的正确率很低,而且书写很差。:学习比较刻苦,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但是该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灵活运用 知识方面明显不及其他同学。:最大的弱点是作业习惯不够理想,经常会拖欠作业。:班里学习最为困难的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数量关系也无法理解。:学习习惯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要进一步培养、提高其数学能力。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 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 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有余数 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 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 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 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 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 发展。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 1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 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 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 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 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 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 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 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 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四、本学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单元结束时期末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有余数 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学生达 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平均错误率达 到每分钟做10题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2、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时分秒的认识五、课时安排:(一)测量(7课时)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边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可能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六、教学措施: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重视合作 学习的习惯、能力的培养,使合作学习体现质的效应。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由于三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 直观教学,因此应制作和收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 板、钟面、转盘。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的实验或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活动化教学,让学 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主动建构。5、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及时反馈,对学生在计算时经常发生的典型错例,组织辨 析练习,提高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引导学生用法则指导计算,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练习,及时分析学生3的掌握程度,防止过多的重复训练。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倡导算法多样化,充分展现个性化、创造性的思 维。6、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要坚持启发式,以发 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时,多编排一些以前学过的知识或变式题,以提高学生的对比、辨析能力。7、认真深入研究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习题,特别要注重练习的开放性、拓展性与 整合性。重视学生的数学表达与交流,采用积极、鼓励的评价策略。8、立足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尝试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评价。第一单元测量学生在二年级时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主要有“厘米”和“米”、“克”和“千克”。4在本单元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质量单位“吨二上述单位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对学生来说,长度单位“毫米”、“分米”与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千米”和“吨”对他们而言是比较大的、相对抽象的单位,所以在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建立上成了 难点。止匕外,估测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对学生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是这一单元的一 个重难点。针对这些学习特点,拟以下教学措施:教学设计中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中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给学生留有创 新的空间。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经历测量的过程中感受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操作中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3.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学生每人直尺一把、两分硬币一个(后者由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一、感受毫米产生的过程1.用手比划:1米 1厘米 10厘米2.小组比赛,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记录估计值一反馈估计值一“怎样验证?”)3.分组测量,验证估计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测量值一全班交流)4.评议学生记录方法,引出“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表示。”课题:毫米二、认识“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毫米”是个多大的长度单位,你能把它介绍给大家吗?(学生介绍)2.1厘米=10毫米:在直尺上数给同桌瞧瞧(可选0到刻度1,也可选其它相邻的两个刻度)板书刻度 关系式。3.还可以这样介绍:2厘米=()毫米 50毫米=()厘米()厘米=()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用手比划出1毫米,与直尺上的1毫米对照;再与同桌比比,看谁比划得准。2.找找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或宽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预设:1分硬币、电话卡的厚度等)3.从课本中数出几张,捏紧后的厚度约为1毫米?(先估计,再验证)4.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预设:杭州某天降雨量、某款2毫米厚的概念手机、自动铅笔的笔芯等)5.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100毫米的长度。四、小结1.你学到了什么?2.再次测量,准确读出我们数学书的厚度,以及长度和宽度。53.课外延伸:毫米的英文写法mm在河南郑州被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书,长约25毫米,宽约19毫米,厚9毫米。(请用手 比划,可以借数学书的一角进行比较)五、练习巩固:书 P3:“做一做”。书 P5:1、2o六、作业:1、作业本P12、回家作业:找找生活中更多的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记录下来。调查今年八月份杭州地区的降水量是()毫米。教学内容: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计量的过程中感受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分米=10厘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操作中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学生每人直尺一把教学过程:一、感受分米产生的过程1.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 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2.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4.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5.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 由;从而引出“分米”。(课题:分米)二、认识“分米”:与“厘米”、“米”的关系1.独立思考:分米与厘米有什么关系?分米与米有什么关系?2.组内交流结论,并说明理由。3.全班交流,说明推理过程。(板书: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1.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2.同互桌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63.找找生活中什么物体用“分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它大约是几分米?(估计值后可以动手验证)4.再次测量,准确读出我们课桌的长度和宽度(书P4:“做一做四、小结1.你学到了什么?2.课件出示: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米尺的长是10();一把米尺的长是100()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1()3.课外延伸:分米的英文写法dm五、练习巩固:1、填空,并说说为什么?5厘米=()毫米 3 0厘米=()分米8米=()分米 9 0毫米=()厘米2、书 P5:3、4、5、6o六、作业:1.作业本P22.回家作业:什么物品的长或宽或高度很接近1分米?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1)教学目标:1.在认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 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实际表象,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2.通过感受1千米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实际表象,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米。(1千米较长,但时间有限;用什么记录1千米,步子?步行时间?)教学准备:课件,卷尺(或跑道上先量出100米);学生每组一张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说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用于计算比较长的路程的单位。73.你们还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推理、想象,感知“1千米”:“1千米到底有多长?”学生表达观点可能是不准确的例子,暂不作负面评定一板书:1千米=1000米;以本校操 场的跑道为例,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一也就是说,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 千米。2.实践、想象,认识“1千米”:想利用操场跑道,亲身体验一下1千米吗?(1)讨论方案:“怎么体验好呢?”(学生自由发表体验方案,在讨论中修整方案)预设:走(跑)5圈;走1圈,想象5倍的路程;走100米,想象10倍的路程(2)制定方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活动内容是: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 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 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提醒: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 千米大约有多远。100米(以平时速度步行)1千米(估计)步数时间(3)到操场上实践、记录。(4)各小组汇报实践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3.推理、估计,建立1千米的表象: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说说你是怎样猜测的?三、生活运用,拓展提高1、根据今天的活动,能估计你1小时步行的路程吗?(说推理过程)2、估计骑自行车、汽车、飞机的时速。3、书P9:1、2O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反馈。四、作业:1、作业本P3o2、(回家作业):*不用尺测量,验证: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2)8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2.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1米呢?1千米?(呵呵)1千米是1米的几倍?1米是1分米的几倍?(板书进率)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3.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8米=()分米-5 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一100厘米=()米一1千米=()米一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3千米=()米 5000米=()千米 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X3=3000(米),所以 3 千米=(3000)米。想5000米=()千米,方法同上。(3)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4)归纳总结、概括算法: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x进率。进率高-A低 低-高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书P8:做一做。独立完成.2.书P9:3o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000米+8000米=()千米15000米=15千米;7千米+8千米=15千米3.书 PIO:5 o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可以有不同的路线。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学校到邮局不到250米,差 不多有200米,所以从学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园)也是1千米。4.书 PIO:4o认真看图,读懂什么?一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有多种答案。(比如,去植物园可以步行,也可以 坐车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反馈(肯定学生有据的判断,引导学生参与9到讨论中)5.书 P10:*6。式题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f 80 x4 或 308-4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课题)七、作业:作业本P78。选做题:表示两条铁路的长度。史MS7T-*310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 新成员一一吨(t)。(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 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师出示重10千克的物品。学生汇报时,教 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老师带了重10千克的物品(可让学生感受一下),这样的几份是1吨?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 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 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5)举例重约1吨的物品?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6)出示书P13:第1题的图片,改为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3吨=()千克 8000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引导学生: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 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做一做”中的第2题。独立完成,说出想的过程一反馈。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 率关系式有两个,即:I吨=1000千克,I千克=1000克。*:1吨=1000000克。五、作业:作业本P4o六、板书设计:1吨=1000千克(lt=1000kg)回家作业:调查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什么物品重约1吨?了解你家每月用水量是多少吨?教学内容:吨的认识(2)教学目标:1.加深认识重量单位“吨”,强化“吨”的重量观念,能够运用学过的重量单位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11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结合教学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一、调查反馈,引入:1.调查反馈: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什么物品重约1吨?2.“编字谜”游戏:描述“吨”,但不能用“吨”这个词。(是重量单位,与千克的关系)二、分层练习,展开:1.书P13:2o独立完成,反馈。2.书P13:3o独立思考一小组内交流方案一反馈方案(可有多中方案,如:600+400+1000与 700+800,600+400+800 与 700+1000,600+400+700 与 1000+800,600+1000 与 700+800+400)600+800 与 700+400+1000 可以吗?3.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4.书P13:4o汇报家里月用水量一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三、作业:作业本1011的“综合能力训练”部分。教学内容:单元考查教学目标:1.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生活运用意识和能力。2.通过分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3.在学习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课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四人一组,分头准备书14页上面的四个生活场景,要求讲解清楚、形式不限。了解“曹冲称象”的典故,12名学生准备表演讲典故。(要求融数学味)搜集生活中关于“千米、吨”等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四个生活场景:1.按图形顺序,每组请一位同学讲解生活场景,后面的组补充讲解。师生共评。2.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其它数学场景(千米、吨等)二、典故曹冲称象:请准备好的学生讲典故曹冲称象。其他同学谈谈对这个典故的感受。三、单元测试:(测试题由教师另行拟订)12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 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 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 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 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 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针对本单元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2、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原有知识,大胆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3、在教学中要注意估算的要求,加强估算练习,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4、要注意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方 式。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第15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的调查,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动物,树立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检查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2、让学生在上课时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二、创设情境新授1、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上的动物照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 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A、自己看统计表。B、四人小组根据统计表提出相关数学问题。4、汇报并交流根据统计表提出相关数学问题。5、根据学生提出的“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自己列式,引出例1:98+256、请学生根据列式,进行估算:98+25仁130(种)7、请学生自己独立尝试笔算98+25,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8、请学生汇报计算情况,说说在计算中发现什么?13重点就“十位满十,怎么办?”开展讨论。讨论完后,看书上的竖式是如何做的,得出:十位满十,继续向前一位(也就是向百位)进一。根据讨论结果检查自己的竖式,并进行订正。9、做一做1请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反馈答案进行校对,并说说学生是如何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学生独立完成,并以大组为单位,比一比哪组正确率高。2、连一连:练习四13、出示练习四2的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指定计算总价4、出示练习四3的图,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预设:(1)公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2)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3)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4)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5)母鸡比小鸡少多少只?(6)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提问后要求学生从预设的前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问题进行计算。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新的知识,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第18页例2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全班做,请学生板演)3 6 42 8 7+77+88+49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14二、新课展开(一)估算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 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二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爬行类376两栖类284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列出算式:376+284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 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二)笔算1.教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学生独立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 位进lo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lo强调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 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三、巩固发展1、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 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 5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 什么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2、做一做:课本1 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教学内容:万以内加法练习练习五教学目标:15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方法正确地计算。2、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重点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预设流程:一、听算练习。32+39=37+54=15+65=54+28=34+56=27+18=18+34=23+69=47+33=49+27=二、设置情境、揭示内容1、创设情境: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把两箱物品加起来)2、估算: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 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 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 你的想法告诉大家?一一引导学生估算3、笔算: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二、课本第1 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1、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2、请学生独立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三、练习五4出示问题: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 0 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 9 6米,你 知道中央电视塔大约有多高吗?1、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2、请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计算中央电视塔的实际高度。四、练习五5先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五、练习五6开锁游戏,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改,对正确率高的同学给予表扬。六、判断,课本2 0页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森林医生”,能又快又准地捉 住“害虫”。七、练习五第8题。小组合作完成。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解题策略。八、练习五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 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七、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思考。请几个同学说解题策略。八、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九、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16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2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下,学习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中各数位上数字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小朋友们好!爸爸妈妈带小朋友们到哪些去旅游过?2、师:我们去过很多地方旅游,老师也了解到有一个去云南的旅游路线,大家看!出示22页上图。3、师: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信息?二、展开:1、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从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是517千米,从大理到丽江有348千米,哎,那 你们能想办法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路程吗?请学生列式,教师板书:5 17-3482、估算:你能估算出这段路程吗?你是怎么估算的呢?3、笔算:(1)师:小朋友们估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那么怎么能知道到底谁的与精确数更接近一点呢?(生列竖式计算)(2)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竖式计算一下。(3)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4)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还是请这位小朋友自己来说吧!(5)启疑:别的小朋友有意见吗?有没有小朋友对退位不太明白?引导学生一起看课件。(6)课件演示竖式计算时不够减时退位后各数位上数字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讲解:我们先看个 位上的数,7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17减8得到9,十位上退1后变成了 0,不够减,然后从百位 退1,10减4得到6。这样结果是169。师:谁听明白了?谁再来说说。三、巩固:1、师:看样子同学们都会做连续退位减法了,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目,你们能先估算一下吗?。出示:5 24129 64315 72、师:我们再来动笔算一下谁的比较接近准确答案。生笔算,然后反馈、矫正。173、出示23页下图:(1)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课件演示学生提出的问题(2)师:每位小朋友选择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题目进行计算,看哪位小朋友算的又对又快!(3)师:请小朋友告诉别人你解决的是哪一个问题?把你的计算过程讲给大家听。四、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如果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退1,如果十位也不够减,那么要继续从百位上退1,要注意连续退位时不要多加也不要少加)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有0)教学目标:1.在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合作、探索等形式学习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连续退位 的减法。2、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被减数中有0的退位减法,明确要从十位上退1,十 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O 教学重点:被减数末尾有0的算法,尝试让学生从被减数末尾有0的算法自主迁移到被减数中间有0的算法。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延续:1、师:小朋友,昨天我们跟随旅游团出发,知道从昆明经过大理到丽江是517千米,旅游团从昆明到 大理已经行了 348千米,那么从大理到丽江有多少路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的过程说一遍计算过程)2、师:看样子同学们对三位数连续退位的减法掌握的不错,那么老师如果把517中间的“1”改成“0”,你还能算吗?二、学习新知:1、师:我们先估计一下是多少(生同桌互相说说估算方法,然后全班交流)。2、师:哎,到底谁算的比较接近准确答案呢?我们一起来算一下吧(学生尝试计算,请一个学生板演)。3、讨论算法:请板演的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退1作10,17减8等于9;十位上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退1作10,本来应该10减3的,但这个10要减去刚才从十位退的1,所以就只有9 了,9减4等于2,结果是159。重点强调:为什么十位上是“9-5”而不是“10-4”?4、师:同学们能解决被减数中间有一个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那么如果减数末尾2个都是0的你 能解决吗?师将 5 07-348 改为 5 00-348185、师:你能能先估算一下吗?一一请生口答。6、请学生尝试笔算,一生板演。讨论:谁能来说说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你们觉得在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强化学生认识:中间有0,因为是连续退位,所以退下来时只有9,而不是10。三、练习巩固:1、刚才大家讲得很对,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蜜蜂送信”的游戏,看哪位同学送得又对又快?(练习 六、第1题)2、练习六2、3两题。四、全课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在做这些题目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中 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因此从百位退下的1往往不能作10,而只作9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练习 练习六第4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过程:一、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15-8=74-16=33-25=48-29=34-18=32-14=61-39=72-5 8=67-15=44-19=5 6-37=35-26=二、练习六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反馈讲评时重点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中间的0退位后减时只作9不作10。三、练习六第5题。找朋友。同桌合作完成。四、练习六第6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画图表示小明、小红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形成 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讲评。七、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计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