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题库-—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精华版.doc
《试题题库-—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精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题库-—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精华版.doc(28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工程水文学 题库及题解 1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按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分为概念题和计算题 两大题型,概念题又划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类题型,题目中有易、中、难三个难度档 次,分别考核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题库中有的题目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 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有的则是了解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程度, 所有的题目都给出了解题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学习和理解。为了便于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参考,本书还选 编了xx大学以及原xx水利电力大学近年来的考研试题及题解。 本书涵盖了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土木工程类和环境工程类各专业本 科生的辅助教材,尤其适用于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使用,也可供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 络学院的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2 前 言 为使考试规范化,保证教师按教学大纲教学、学生按教学大纲学习,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 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4 年 11 月,由原xx水 利电力大学水文试题库编写组编印了《工程水文学试题库》,并在我校工程水文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 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前期题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一 定的基础。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对原有的资料进行了编辑与加工,重新修改并补充了大量 题目,对所有题目给出了解题过程,以便于读者学习。本书题量大、内容新颖,并配有全部题解及近年 考研试题。书中难、中、易题型有机结合,有益于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提高分析与解 决有关工程水文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书的出版对高校教师出题组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覆盖了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信息采 集与处理、水文统计、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 洪水、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预报等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内容。为便于学生考研参考,书中还选编了xx 大学以及原xx水利电力大学近年考研试题,并给出了题解。 本书由宋星原、雒文生、赵英林、魏文秋教授和张利平讲师组成的题库编写小组编著。其中第一、 二章由雒文生编著,第三章由张利平编著,第四、五章由魏文秋编著,第六、八章由赵英林编著,第 七、九章由宋星原编著。 值此本书出版之际,非常感谢曾和作者一道工作的原xx水利电力大学水文试题库编写组的王祥三 教授、肖琳教授、毛荣生教授、王真荣副教授,以及给予了作者帮助的李兰教授、谢平教授等教师。 本书得到xx大学教改基金的资助,作者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5年10月 于xx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3 目 录 前 言 第一篇 工程水文学试题库 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三章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四章 水文统计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五章 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八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九章水文预报 一、概念题 二、计算题 第二篇 工程水文学试题解 第一章 绪论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三章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4 第四章 水文统计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五章 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六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七章 流域产汇流计算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八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九章 水文预报 一、 概念题 二、 计算题 第三篇 研究生入学试题及题解 Ⅰ、 Ⅱ、 研究生入学试题 研究生入学试题题解 参考文献 5 第一篇 工程水文学试题库 第一章 绪论 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主要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工程水文学?它主要包括哪些内 容?在国民经济建设,尤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希望能结合某一工程实例进行学习。本章 内容主要有: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水资源,水文变化基本规律与计算方法。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作用,水文变化基本规律及 基本研究方法。 一、概 念 题 (一) 填空题 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 的变化规 律, 预测、预报 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 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描述。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 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 。 和 和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 和 。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 (二) 选择题 1.水文现象的发生[ ]。 a.完全是偶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d.某一时刻 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d.某一时刻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4.水资源是一种[ ]。 6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c.非再生资源 b.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 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 ]。 a.湖北宜昌的三斗坪 b.湖北宜昌的茅坪 d.重庆市的万县 c. 湖北宜昌的南津关 6.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 a.185.0m、 180.0m c.175.0m、180.0m b.180.4m、175.0m d.155.0m、145.0m 3 7.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 [ ] m / s。 a.124300、98800 c.110000、98800 b.124300、110000 d.110000、80000 8.长江三峡工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 ]。 a. 2000万kW、1000亿kW.h c. 1820万kW、847亿kW.h b. 1820万kW、1000亿kW.h d. 2000万kW、506亿kW.h 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c.具有成因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 (三) 判断题 1.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水文学。[ ]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 ] 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 报。[ ] 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 文预报。[ ] 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 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 ]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 7 期和日变化周期。[ ] 7.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 化周期等。[ ]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 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四) 问答题 1.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2.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有何作用? 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4.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 5.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成因规律的例子。 6. 试举出水文学中两个以上关于统计规律的例子。 7.长江三峡工程主要由哪些建筑物组成?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将涉及哪些方面的水文问 题? 二、计 算 题 1.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119000km c 3 、多年平均蒸发量 E=72000km、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 3 c 流量R为多少?、 2. 将全球的海洋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设洋面上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458000km 、多年平均蒸 3 o 发量E=505000km、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 3 o 的径流量R为多少? 3.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505000km o 3 、陆地的多年平 均蒸发量E=72000km c 3 ,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 8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流域、河流、降雨、蒸发、下 渗、径流;再是最基本的水文学原理,如水文循环、区域与流域水量平衡、流域径流的形成过程;三是 掌握水文要素的定量计算方法,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坡降、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雨量、蒸发 量、径流量、径流深等,为后面学习水文分析计算及水文预报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本章内容,对今后的 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章习题的内容:自然界水文循环及水资源;河流与流域及其对水文变化的影响;降水成因、分类 与计算;蒸发分类与计算;下渗过程与计算; 径流及其形成的基本概念与定量描述方法;流域水量平衡原理与计算。 一、 概 念 题 (一)填空题 1. 地球上的水以____态,____态,___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___ 、_____ 和_____ 中。 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______, 以及使空气湿度 _____________状态。 3. 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______________运动引起的 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__ 冷却。 。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____________。 7.水循环的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 。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__。 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 __________流域 ;否则,称 、 、 、 、 五段。 流域。 9 14. 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________________。 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6.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______________。 17. 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 、 、 、 。 18.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__________。 19.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20. 露点的含义是 、 、 、 、 等。 。 21.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_____雨, ____雨, ______雨, _____雨。 22.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______。 23.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______ 。 24. 对流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5. 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 、 、 和 等。 26.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_________式,_________式和_________式。 27. 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 年际变化___________。 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9.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_____________,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31. 观测水面蒸发,我国水文和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水面蒸发器类型有 。 __________、 、 和 。 32. 自然条件下,某一地点的水面日蒸发量不仅与 、 ______________ 有关,还与水分子的 、空气的 和 有关。 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蒸发和_____________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______变化,称为____________曲线。 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类型。 37. 毛管悬着水是依靠____________支持的水分,悬吊于孔隙之中,并不与地下潜水水面接触。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________过程。 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10 41.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 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 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45.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径流 b、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 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 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 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 ]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 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5.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 a、0.25 b、2.5 c、2.5% d、2.5‰ 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 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 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 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1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 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10.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 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11. 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 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12. 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 者的[ ]。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13.日降水量50~100mm 的降水称为[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14.大气中某一高程上的气压,等于该处单位水平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该气柱的高度为 [ ]。 a、从该高程到海拔1000m c、从该高程到大气顶界 b、从海平面到大气顶界 d、从海平面到海拔1000m 15. 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各地 [ ] 。 a、温度不同 b、气压不同 d、云量不同 c、湿度不同 16. 露点表示空气的[ ]。 a.温度 b.密度 c.湿度 d.透明度 17.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 12 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 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18. 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 过程为[ ]。 a、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d、假绝热过程 c、凝结过程 19. 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仍留在气块中与其一起运动,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 为[ ]。 a、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d、假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20.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作为降水随时脱离气块降到地面,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 化为[ ]。 a、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d、假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21. 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 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22. 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 ]。 a、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b、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c、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 d、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23. 暖锋雨的形成是由于[ ]。 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冷气团上方 b、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c、暖气团比较弱,冷气团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 d、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 24. 冷锋雨的形成是由于[ ]。 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 13 b、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 c、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d、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 25. 暖锋雨一般较冷锋雨[ ]。 a、雨强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b、雨强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长 c、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d、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26.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 ]。 a、平原湖区中 b、盆地中 c、背风面的山坡上 d、迎风面的山坡上 27. 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 ]。 a、温度、水汽压、露点、湿度 b、气压、露点、绝对湿度、温度 c、气温、气压、湿度、风 d、气压、气温、露点、比湿 28. 在北半球形成的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向低压中心辐合,并呈[ ]。 a、顺时针方向流动 b、反时针方向流动 c、垂直于等压线流动 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 29. 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背离高压中心向外侧辐散,并呈[ ]。 a、顺时针方向流动 b、反时针方向流动 c、垂直等压线流动 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 30. 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 ]。 a、海拔愈高,气压愈高 c、海拔愈高,气压愈低 b、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31. 一般情况下,某一地点的露点温度将比当地当时的气温[ ]。 a、高 b、低 c、相等 d、高或相等 32. 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与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关系是[ ]。 a、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低 b、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高 c、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无关 d、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关系不大 14 33. 即将降雨时,该处近地面的[ ]。 a、气压高、湿度大 c、气温低、湿度大 b、气压低、湿度大 d、气温高、湿度小 34.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 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 a、58.0mm b、66.0mm c、62.0mm 35.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 d、54.0mm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36. E 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 601 a. 前者小于后者 c. 二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d.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37. 土壤含水量处于土壤断裂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之间时,那时的土壤蒸发量与同时的土壤蒸发能 力相比,其情况是[ ]。 a.二者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38.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 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 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 39.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 a、毛管水 b、重力水 c、薄膜水 d、吸着水 40.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15 41.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 f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c a、降雨强度 c、降雨历时 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 d、土壤特性 42.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 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 44.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45.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46.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 47.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 ]。 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48.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 ]。 a、河网汇流过程中 c、坡地汇流过程中 b、坡面漫流过程中 d、河槽集流过程中 16 49.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 a、前者较小 c、二者相等 b、前者较大 d、无法肯定 50. 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 的相比,要[ ]。 a、前者较大 b、二者相等 c、前者较小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51.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52. 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d、二者相等 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53.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 54. 某流域面积为500km,多年平均流量为7.5m/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2 3 a、887.7mm b、500mm c、473mm 55. 某流域面积为1000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 径流系数为[ ]。 d、805mm 2 3 /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 a、0.55 b、0.45 c、0.65 d、0.68 5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 L/(s·km),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2 2 [ ]。 a、315.4mm b、587.5mm c、463.8mm d、408.5mm 57. 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3小时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4.0mm/h,下层土壤入 渗能力为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 ]。 a、2.0mm b、6.0mm c、4.5mm d、7.5mm 5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 2 均流量为[ ]。 a、150m 3 /s b、15 m/s c、74m 3 3 /s d、18m/s 3 17 59. 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 a、0.47 b、0.50 c、0.65 d、0.35 60. 水量平衡方程式 P − R − E = Δv(其中P、R、E、Δv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 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61.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 62. 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 a、增大 c、不变 b、减少 d、减少或不 变 63. 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 64.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分布基本均匀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d、自西向东递减 65.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66. 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 d.难以肯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67.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 a.土壤的表层 d.难以肯定 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68. 下渗率总是[ ]。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69. .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 ]。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 70. 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 18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71.在高压区,高空气流运动的方向是[ ]。 a. 指向高压一侧; b.指向低压一侧; c.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反时针旋转; d与等压线平行,围绕高压中心呈顺时针 (三)判断题 1.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 2.计算区域的大小,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没有影响。[ ] 3.水资源是再生资源,因此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4.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 ] 5.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应当小于1。[ ] 6.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常常比较发育,流域常常为非闭合流域。[ ] 7.非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必须小于1。[ ] 8. 雨量筒可观测到一场降水的瞬时强度变化过程。[ ] 9.自记雨量计只能观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降雨量。[ ] 10.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纪录的是降雨累计过程。[ ] 11. 土壤中的吸湿水(或称吸着水)不能被植物利用。[ ] 12. 用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大的大流域。[ ] 13. 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 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 14. 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 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 ] 15. 一个地区天气的好坏与这里的天气系统情况有密切关系。[ ] 16. 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17. 水汽的含量一般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 18. 水汽压越高,说明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小。[ ] 19.φ 型、E 型蒸发器是直接观测水面蒸发的仪器,其观测值就是当时当地水库、湖泊的水面蒸发 20 601 19 值。[ ] 20.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 21.采用流域水量平衡法推求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常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 22.降雨过程中,土壤实际下渗过程始终是按下渗能力进行的。[ ] 23.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下渗能力进行;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 按降多少下渗多少进行。[ ] 24.人类活动措施目前主要是通过直接改变气候条件而引起水文要素的变化。[ ] 25.天然状况下,一般流域的地面径流消退比地下径流消退慢。[ ] 26.对于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地面径流消退过程都不一致。[ ] 27. 退耕还林,是把以前山区在陡坡上毁林开荒得到的耕地,现在再变为树林,是一项水土保持、防 洪减沙的重要措施。[ ] 28 .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土壤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量大。[ ] 29 .流域土壤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 30.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降雨历时大于净雨历时,净雨历时又大于洪水历时。[ ] 31.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洪水历时大于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又大于净雨历时。[ ] 32. 一次暴雨洪水的净雨深与径流深相等,因此净雨就是径流,径流就是净雨,二者完全是一回事。 [ ] 33. 田间持水量是土层能够保持的水量,它可以逐渐下渗到潜水层,形成地下径流。[ ] 34. 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将以土壤蒸发能力进行,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土壤蒸发 将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 35. 流域蒸发由流域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散发组成,因此,通常都采用分别实测这些数值 来推求。[ ] 36. 一场降雨洪水的径流深,为这场洪水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流域平均水深,常由实测的洪水资料来 推求。[ ] (四)问答题 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 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 3. 从前曾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正确,为什么?为了使水资源能 够长期可持续利用,你认为应当如何保护-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题 题库 工程 水文学 题解 精华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