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7篇.pdf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7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7篇.pdf(3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 7 篇 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目标的定位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比例尺这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依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及年龄特点等来重新审视比例尺一课,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能进行转化,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值得关注的是:就数值比例尺而言,教材没有就方法比例尺专门的讲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要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上,其次才是计算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计算自然水到渠成。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比例尺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于理解,而且我觉得书中的练习和情境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学生不一定会十分感兴趣,可能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因此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人教版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创设了贴近我所教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考虑线段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因些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还把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拓展进来,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上课,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老师开车从濮阳到郑州用 3 个小时,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 5 分钟就从濮阳爬到郑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濮阳和郑州。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自学:1、什么叫比例尺?2、怎样求比例尺?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最后提问:学习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并引出用比例尺解决问题。这样,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学中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孩子们的热情似乎也挺高,反应也不错。像比例尺的概念挺好理解,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也进行了板书,以及必要的练习。自以为这节课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较大的难度,学生应该都能够接受。可反映到作业本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求比例尺,应该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有变成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比例尺互化的格式有几个是创新的,可似乎这几种创新写法不是那么正确。为什么?把孩子叫到身边,我问他们:“我在板书的时候,你们仔细看了吗?”都齐刷刷地回答我看了。“看了怎么连写法都乱七八糟的。”孩子们个个无语,一个个冤枉的样子。后来我冷静地想了想,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对比例尺的接触较少,缩小的比例尺可能看到过,如地图等,放大的比例尺就比较少见。因此,会有一个错误想法,较小的数是图上距离,继而就出现了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情况,其次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在课堂上会比较注意口头交流,认为懂了可以不写,但实际上说跟写还真的是两回事,会说不一定会写。如果我们把图上距离 1 厘米等于实际距离 20 千米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会说 20 千米等于 2000000 厘米,因此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2000000。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会觉得怎么写好呢?尽管有板书,但那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看来以后在课堂上必要的写还真不能省。第二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能在方格纸上准确建立一个点和一个数对得对应。理解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2、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动,体会图形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的放缩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感受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欣赏图形的美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照片:集体照 师:谢老师想把咱们班的集体照放进想框里,怎样把它放进去呢?(复制粘贴)师:看着这张照片,有什么感觉?师: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缩小和放大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投影出示课题:图形的放缩)!二、笑脸图大变身 1、初步感受图形的放缩 师:(出示 1 张贺卡图片)这是一张贺卡,(边说,边操作,得到的三张贺卡)与原来的贺卡相比,怎么样?生:一样(不一样)。师:看完之后,你想说点儿什么?你认为哪一张跟原图最像?为什么?(记住和原图比:都是长方形的,是长变了还是宽变了?)学生小组讨论,发言。2、深入探究图形的放缩 师:为什么同样的贺卡,在进行了变化之后,有的与原图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其中的奥秘。(教师出示将方格图照贺卡图片。)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并结合相关数据思考并分析:谁画得像?为什么?请代表把你们刚才交流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代表发言,集体指正。师:看来只有长和宽都按照相同的比来画,才能画得和原图相像。(说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的板书写出比。)【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研究所画图的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悟图形放缩的规律和奥秘。三、画一画 师:有了图形放缩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要画一画。拿出自己的作业纸,自由设计图案,并将图形进行一次放大或缩小,画完后,在四人小组里面把你自己画的情况、画的方法向组内同学介绍一下,同时告诉大家你所画的这个图长和宽与原图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开始吧。(作业纸上分别有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展示、反馈。【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过程,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在思考中去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四、生活中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研究了图形的放缩,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应用到图形放缩的知识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可以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五、神奇的小猫 师:看来同学们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数学,现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游戏中去体会图形的放缩。(出示探究活动)师:这是一只名叫乐乐的小猫。根据我们学过的数对的知识,你能将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正确的填写出来么?(可尝试标出相应的坐标图,便于找出具体的位置)教师指名补充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师:小猫家族中还有三只小猫:天天、晶晶和欢欢,(表格中呈现名称)请你根据具体的要求讲表示它们轮廓的点填写在表格中,并观察数对的规律,猜一猜:哪只小猫最像乐乐?之后通过在方格纸上描点、连线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活动、探索。汇报展示(说一说你的猜测、依据以及验证结果)。【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神奇的小猫”的探究活动,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小猫图,以及讨论哪只小猫长得更像乐乐,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比例尺的广泛应用。六、小结 今天我们在活动和游戏中体验了图形的放缩,下课后就请同学们到生活中继续去体验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第三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 36 页例 7、“练一练”,第 39 页练习六第 1621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找乘积是 1 的两个数”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2使学生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能说说教室里哪些同学是你的朋友吗?指名回答。谈话:在将近六年级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朋友”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 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二、学习新知。1、理解倒数的意义。(1)出示例 7,学生独立完成。(2)引出概念。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和互为倒数。可以说是的倒数,是的倒数。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 1.指出:像这样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 1 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归纳方法(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和的倒数吗?提问: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各组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引导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追问:0 有倒数吗?为什么?1 呢?指出:因为 0 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 1,所以 0 没有倒数。1 的倒数是 1。除 0 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六第 17 题。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2、做练习六第 18 题 学生独立宛成,再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3、做练习六第 19 题 练习之前明确要求:观察每组的 3 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察。全班交流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提问:你发现每组数和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 1 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之一。4、做思考题。启发: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 1,板书:()()()1必段符合什么条件?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 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和第三个分数互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 3 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学生先尝试练习,再集体交流。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五、作业 补充习题。板书计划: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第四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说教材:麋鹿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该文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层次清晰地介绍了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委婉的含蓄的笔触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命运,朴素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也渗透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对动物的爱好,对万物的好奇,正是当今孩子的天性。按照课时计划,两堂新授课下来,我发现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学生在浓浓的情趣中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在鲜明骇人的史实中激起了学生对麋鹿坎坷经历的深深惋惜和强烈愤慨。莫忘国耻,振兴中华,一种民族精神也油然而生。可以说整个过程收到了预期效果。然而在课后,我发现,在留言薄上学生留下了许多问题,细细斟酌,每个问题都充满了学生浓浓的情趣,透露出对动物的钟情与眷恋,包孕着对新知的渴求。(打开留言薄)A 麋鹿在 3000 年前在长江中下游就有,为何在汉朝销声匿迹,在 1885 年又在北京发现。时隔这么多年,还有奇迹的出现。而我们大家都喜欢的恐龙为何却没有奇迹般的出现呢?它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研究恐龙的灭绝)B 姜子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封神榜写了个怎样的故事?(研究姜子牙,封神演义)面对着这些问题,我很是欣喜,这不是学生自己对世界的开拓吗,这不是伟大的探索精神的体现吗?这不是学生在自我开发教材吗?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已经完成,但我却意识到了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成功,这才是我们教学工作的真正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的真正起点。可能有老师会提出,这些和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是不是脱离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我们新课程不是提出吗?语文教学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不是有专家提出来了吗?要跳出语文教语文。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绝不能仅仅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种种活动与兴趣,这不是我们此时所要做的吗?因此,我就思考,何不将这些来源于学生的问题作为我们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语文阅读研究的主题呢?我想,这对培养学生众多能力是有裨益而无害的。为此,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决定展开课文的深入拓展研究。也就是想再利用一堂课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研究。教学目标:要说这堂课我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四个字:学有所得。就是说,让学生在我们教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中展开研究而有所得,无论是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只要他们提高了,发展了,我就认为我的预设目标就达到了。当然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差异是难免的,但我认为只要他们在各自的基点上有发展就说明我追求的目标就已经达成。学生在研究中只要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就是有所得,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这就是所得。教与学的策略:基于以上目标的制定,我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决定研究的方式、研究成果的表达与展示形式,我将由教坛的表演者退居为后台的导演者,承担着准备、设计、参与等的支援者,通过为学生创设和营造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宽泛的、有弹性的、余暇的充满人文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中,选定自己喜欢的研究主题,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在这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中发展,在研究中进步,我想,学生必有所得。网络环境设计:研究性学习为师生的发展开阔了无限的空间。教师除了要开发好课程外,更要开发好供学生学习的资源与环境。我始终这么认为专题网页是一种资源,但更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学生探索研究的平台。创设良好的具有人文色彩的网络环境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大家会发现,该网站是以研究麋鹿为对象的,但是我看到留言薄上的几个问题,我则根据学生需要对此又作了调整与完善,补充了相关资源,其实,我认为,这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我觉得我们教师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提供的专题学习网站更是要为学生发展服务。不妨我们再来看一下该网站。我们设计了以下几大板块:(一)“学习(目标)任务区”学生自主学习的灯塔 在主页上,我设计了学习任务栏,将学生的提出几个问题归纳后放到该区,作为本课堂的研究主题,为学生指明航标。(二)“网络资源区”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 资源区尽可能集各种麋鹿的相关图文声像资源信息与一体,提供基本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某一相关主题的资源,供学生主动研究。大家都会认为网络的资源信息应该是海量的,我们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我们的专题学习网站该怎么建设?“减肥”这个词语大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恐怕早就听说过,我也曾想,我们能不能在专题学习网站设计时也考虑这个问题,除了我们将有针对性的信息呈现外,我们能不能首页上设计了一个高效的检索功能,只要在此输入关键字,学生便能在众多信息前能方便快捷地检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度。下面撇开麋鹿信息,就支持两个研究主题研究的信息资源谈略谈一二。点击恐龙馆,学生便能找到许多关于恐龙的图文声像信息,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之中,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勾起研究欲望。点击封神榜,我们会看到姜子牙神奇的坐骑,看到许多关于姜子牙的神奇故事,看到众多关于封神榜的故事。曲折动人的传奇故事,个性鲜明的传奇人物,无不让学生动情,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驱使他们启动向这部神奇巨著研究的步伐。另外,考虑到学生可能还会生成新的问题,网络资源区还超链了许多搜索网站,供学生按深入研究的方向继续学习,来拓展研究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大家会发现,该网站综合性强,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率。(三)“主题讨论区”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主题讨论区”是专为学生主题学习而开辟的论坛等,并提供 NetMeeting 等网络工具,为学生创设会话、交流的平台和协同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提出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回复看到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走出座位,寻找伙伴,共同展开研究与商讨。(四)“成果展示区”学生展示才华的园地 让学生将自己的电子创作,PPT 文稿,绘画作品,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在展示区中展示,极大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成就学生。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设计“学习支持网”与语文教学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原则,学生能够完成确定研究主题、实施研究、成果评价等研究型学习的基本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本课的研究性学习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1、生成问题,确定研究主题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当学生完成麋鹿两课时学习后,我发现学生在留言薄上提出了一些颇有研究价值的创造性的问题。为此,我就通过网络,师生共同讨论,挑选出两个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研究恐龙的灭绝;研究姜子牙和封神演义),向学生推荐研究,也就是确定了本堂课的研究性主题。2、网上学习,自主研究实践体验阶段 这个自主,我是定位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围绕一个主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中心内容,“同学们,请大家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这些问题可以是这上面的,也可以不是这上面的,但只要是自己想解决的都可以去研究。”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和谁一起研究,研究的步骤,研究结果怎样反映)也可提供研究记录表。问题的扼杀,实际是对学生发展的扼杀。这样设计,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又使学生各取所需,一切在浓浓的兴趣中完成,去发展,去追求各自所得。如在研究二时,有学生对姜子牙的坐骑很是喜欢,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很快找到“四不像”坐骑的图片以及关于它介绍的文字信息(演示),“哟赛”“好神奇哟”一种神奇感在此顿生;“姜子牙是个怎样的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学生在许多曲折的故事中展开研究,剖析人物鲜明个性,学生定会感悟出这是个机智、有谋的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封神演义是一部世人皆喜的巨著,扣人心弦的视频,曲折感人的故事,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元,浓郁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将促使学生去研究该作品的传奇以及该文学的深远的艺术价值,这样由姜子牙的坐骑、姜子牙的为人引入到封神演义的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唤起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对古老文化的热爱。这不是我们编者的良苦用心吗?当然,也有可能,学生在该研究中,会形成新的问题,我觉得这却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因为大家都会知道,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矛盾中增长,从而形成研究不止,发展不止的好势头。在研究的方式上我想让学生或个人、或小组协作,也可以突破时空隧道,与校外专家、研究者建立有效、快速的联系,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网络环境下得以实现。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表达和交流阶段 学生将各类信息加工形成记录研究过程的小型报告、小论文,以及指导学生制作各种 PPT 作品、电子作文,将研究结果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形式可以是小组合作汇报,展开答辩会等,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如在研究一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 PPT 的展示,研究小论文、电子作文来展示成果,诸类“恐龙的灭绝的原因”“恐龙的生存环境”问题将都奶奶感解决,通过与麋鹿比较,学生得出一个共性: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动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更涉及到了好多关于远古时期的知识。当然在研究时,不能排除学生对其他问题的研究,如“贝福特是怎样饲养这些动物的?他为什么会把这些动物养得这么好?”,对于这些新生成的问题,我们将给予肯定,并给予大力鼓励,让不同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有不同的收获。因为,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组学习中,个体成员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享信息与资源,共同承担学习责任,荣辱与共,呈现出白花竟艳的势头。这样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而丰富的空间。4、评价总结,再次展开深入研究,持续发展。学生在在研究过程中定会产生许多新问题“我国有哪些文学巨著?研究价值怎样?”“我想去参观恐龙园”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展开持续研究,让我们的研究再次深入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学生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特色:通过思考,我觉得我的设计体现了以下特色:1、我们很多教师可能在开头时会觉得本课研究主题散而乱,聪明的老师,相信此时也已经意识到我这堂课“形虽散但神却很聚”的特点了吧!我们不妨把这几个问题拎起来,不都是麋鹿课文的拓展深化吗?感悟麋鹿之神奇,动物保护之急切,生态平衡之重要。再说研究二,不是遵循着“麋鹿神奇姜子牙神奇封神演义神奇我们中国人智慧神奇”我想这也是我们语文拓展阅读的起点与归宿吧。2、遵循了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较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拓展了语文教学的领域,尝试探索了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思路,学语文不是仅语文,跳出语文学语文,真正体现出大语文的教学观的教学思想。3、创设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有足够研究性学习支持的专题学习网站。在网站建设上首先考虑了减肥的思想,架设了可供学生自主发展,自由展技的舞台,构建了一个平等会话,协作交流的平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为学生享受成功喜悦而服务。4、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学生,贴近学生生活,迎合学生个性,遵循了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到学生中去的思想。第五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3.286.337.555.64 0.3280.6330.7550.564 提问:商的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提问:(1)除数扩大了 10 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了 100 倍呢?(2)把 13.8、4.67、0.725 的小数点去掉,和原来的数相比,各扩大了多少倍?(3)把 5.344 扩大 10 倍,小数点应该向哪边移几位?要扩大1000 倍呢?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而且也知道,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 倍、100倍、1000 倍.今天就要应用这两方面的知识来继续学习小数除法。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 4。学生读题。提问:求平均每小时织多少米要怎样算?(板书算式)提问:这道除法计算题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计算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课题)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能不能依据过去的知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让学生先作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冀教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冀教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现在再来说一说:怎样才能使除数变成整数?(把除数扩大 10 倍,要使商不变,也就是要得出原来的商,被除数应该怎样?(被除数也应该扩大 10 倍)教师在竖式中作出示范。结合说明:要把除数 7.5 扩大 10 倍,就是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简便,只要把除数 7.5 的小数点划去。除数扩大了 10 倍,要使商变,被除数 47.85 也要扩大 10 倍,只要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向右移一位重新点上小数点,使被除数变成 478.5。追问:怎样把刚才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评析:这里的例题教学先引出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问题,启发学生依据旧知萌生相除方法的动机,再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怎样转化,弄清转化的依据,这就不仅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使学生明确算理,增强应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提问:这题转化后,现在变成多少除以多少了?这样的题在会计算了吗?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后,教师检查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转化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怎样的除法再计算?是怎样转化的?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只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在前面板书后接着板书:吟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如果被除数不是 47.85,而是 4.785,除数仍是 7.5(板书:7.5)4.785)怎样把它们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是 47.85,除数是 0.75 呢?(板书:0.75)47.85 一)提问:你认为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什么?(小数点的处理)怎样移动小数点后再计算?2.进行转化的专项训练。(1)做练一练中的第 1 题。(2)小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是:第一步,把除数中的小数点划去,使它变成整数;第二步,看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就把被除数也扩大同样的倍数,只要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若干位。这样,就可以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了。三、巩固练习 1.试做练一练中的第 2 题。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学生在转化时被除数和除数是否扩大相同的倍数,竖式中没有用的 o 是否划去。评讲时,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2.让学生将练习十的第 2 题、第 4 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怎样算?这样算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是什么?五、家庭作业 练习十第 3 题。第六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3、举例。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 1:(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2)抽象图形。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 3 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 3 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 3 个面在哪里?2、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及时在图中作出标注。(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三个部分,加深印象。3、长方体的特征。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讨论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特点。(1)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迅速的数出长方体的 6 个面?比较哪一种方法好?长方体的 6 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不同看法吗?这两个面的位置是怎样的?(可结合拍手理解“相对”)(还可以出示预先准备好的纸盒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一般来说,长方体的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可以用这四个字(出示:完全相同)来代替。(电脑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个特点)(2)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12 条棱的方法?如果有学生是分组来数的,可以结合长方体铁丝框架数一数。想一想:每组有几条棱?每组 4 条棱的位置是怎样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电脑显示棱的特点)(3)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迅速数出来的?(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小结: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 12条棱,8 个顶点。一个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 3 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 3 组,每组 4 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4、学习长、宽、高(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 3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师边讲边标注)(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2)学生交流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3)全班交流。6、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1)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明确: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由于正方体的 12 条棱长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长度不分长、宽、高了,就叫做棱长。(2)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7、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 1011 页的内容。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 1 题。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结合第 3 个图形再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2、练习一第 2 题。让学生说一说。3、练习一第 3 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各问题,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 4 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4、练习一第 4 题。先让学生判断摆出的这几个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让学生互相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5、练习一第 5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这儿有一个关于长方体特征的顺口溜。大家可以轻声读读。出示:长方体立体形,8 顶 6 面十二棱;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6 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五、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第七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2、使学生巩固五年级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一、课堂教学常规的说明:1、上课的各项要求说明等。2、练习的各项要求说明等。3、其他说明。二、复习旧知:(一)填空:1、分数单位是 1/8 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的带分数是()。2、1 米的 3/7 是()米,3 米的 1/7 是()米。3、一座挂钟的分针长 10 厘米,时针长 7 厘米,一昼夜,分针尖端走了()厘米,时针扫过了()平方厘米。(二)解决问题: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 3.14 米,圆的半径是多少米?2、把一些桃平均分给 12 只猴子,正好还剩 1 个;如果平均分给 8 只猴子,正好也剩 1 个。这些桃至少有多少个?3、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在超过中点 10千米的地方与乙车相遇,已知相遇时甲车行了 140 千米,乙车行了多少千米?4、一根钢管长 3 米,重 4 千克,这样的钢管每米重多少千克?1 千克这样的钢管长多少米?5、甲 6 分钟做 13 个零件,乙 8 分钟做 17 个零件,丙 12分钟做 25 个零件,比一比,他们谁做得最快?6、如果用两根长 62.8 厘米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些?大多少平方厘米?7、将一个直径是 12 厘米的圆分成 64 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8、一满瓶油连瓶重 650 克,用去一半后连瓶重 400 克,瓶重多少千克?油重多少克?9、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 15.7 米,在花坛周围铺一条宽0.5 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0、一捆电线长 178 米,装了 8 盏电灯,还剩下 4 米,平均每盏灯用电线多少米?(只列方程)(三)拓展练习:1、某汽车站有甲、乙、丙开往三地的汽车通过,甲车每隔15 分钟开过此站,乙车每隔 10 分钟开过此站,丙车每隔 12 分钟开过此站。现三辆汽车在同一时刻从此站开过后,再过多少时间又同时从此站开过?2、(1)工人们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公路全长的一半还多 2 千米,第二天修了剩下的一半还少 1 千米,还剩 20 千米没有修完。公路的全长是多少千米?(2)有一桶油,每次抽出桶里油的一半,连续这样抽了 5次后,桶里还有油 10 千克,求这个桶里原有油多少千克?3、周燕有一盒巧克力糖,7 粒一数还余 4 粒,5 粒一数还余 2 粒,3 粒一数正好,这盒巧克力糖至少有多少粒?4、甲、乙两人原来一共有 46 元。甲买一本故事书用去 12元,乙买一本科技书用去 18 元,这时两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5、公路上一排电线杆,共 25 根,每相邻两根间的距离原来都是 45 米,现在要改成 60 米,可以有几根不需移动?6、一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上 4,这个分数约分后是 2/3,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集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紫***】。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紫***】,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紫***】。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紫***】,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