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选择题1.doc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选择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选择题1.doc(8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2-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中考选择题1 一、初中文言文2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 , 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 , 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 , 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 , 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心乐之________ ②日光下澈________ ③不里许________ ④或投饼于左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3)【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 (1)以……为乐;穿透;表示约数;有的人 (2)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曳相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②那些长约一尺的鱼,潜在水底,看见食物也不去争抢,安闲宁静。 (3)【甲】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获得的短暂欢乐,抒发被贬官后的凄苦孤寂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游玩时的欢悦之情。 【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澈”:穿透。“或”:有的人。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蒙络”:覆盖缠绕。“披拂”:随风飘拂。“许”:约。“赴”,去,去争抢。 (3)【甲】文,作者寄情于山水之中被表达了贬永州之后孤寂落寞的心境。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等处的描写,很好地说明了这一情感。【乙】文,通过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见所闻,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欢愉心情。所以两文所抒之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故答案为:⑴以……为乐;穿透;表示约数;有的人; ⑵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曳相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②那些长约一尺的鱼,潜在水底,看见食物也不去争抢,安闲宁静; ⑶【甲】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获得的短暂欢乐,抒发被贬官后的凄苦孤寂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游玩时的欢悦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⑶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在文中表达的感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结合所给的句子,来分析其在描写人物情感。 【附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从香山寺沿着石磴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一池的鱼红得耀人眼目。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之声。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 故外户而不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C. 是谓大同/予谓菊 D. 是故谋闭而不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4)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两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答案:D 解析: (1)D (2)D (3)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4)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康有为《大同书》的构思构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ABC正确,D:大同指理想社会。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A:是,动词/给,介词;B:关闭,动词/杜绝,动词;C:所谓/认为。D:否定词“不”。所以选D。 (3)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翻译,做该题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理解。重点词语有:是故:因此、所以;闭:杜绝;作:兴起。 (4)本题考查形式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课外知识的积累。联系文章的主题:大同社会,可以想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康有为《大同书》的构思构想。 故答案为:⑴D;⑵D; ⑶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⑷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康有为《大同书》的构思构想。 【点评】⑴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⑵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考生要理解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注意平时的积累。 【参考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的选文,完成小题 (甲)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帡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才通人 才:只,仅仅 B. 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 C. 选贤与能 与:同“举”,推举 D. 女有归 归:回来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无论怎样说都不知道有魏、晋两朝。 C. 故人不独亲其亲。 译文: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D. 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以朴实无华的叙述写桃花源的发现、景象和居民的生活,故事性强;乙文用严密的议论阐述“大同”社会的纲领、基本特征及和平安定的局面,逻辑性强。 B. 文章主旨基本相同。甲文作者借渔人在桃花源所见所闻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没有战争,没有苛政;乙文作者通过论述“大同”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社会——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C. 甲文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乙文的“大同”是根据“世外桃源”的理想总结出来的。 D. 甲乙两文语言各具特色。甲文言简意丰,如“皆叹惋”三个字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乙文多运用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等,简洁凝练。 答案:D 解析: (1)D (2)B (3)C 【解析】【分析】(1)D. 女有归:女子有归宿。归: 归,指女子出嫁。故D错误,选D。 (2)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注意重点字词:乃,竟然。无论,更不必说。故B错误,选B。 (3)C. 甲文的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而乙文选自《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西汉王朝时间上早于东晋王朝,故C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⑴ D;⑵ B;⑶ C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参考译文】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大道之行》译文: 太平盛世的时代,天下是人们所共有。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父母双亲当作父母,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年幼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牟取私利。这样一来,阴谋诡计被抑制而不会发生,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4.文言文阅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阙①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②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注释】①夭阙(què)遇阻、阻拦。②舂(chōng)把东西放放在石臼里捣去皮壳。 (1)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曾不若孀妻弱子 B. 去以六月息者也/策之不以其道 C. 三餐而反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 (2)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3处)。 适 百 里 者 宿 舂 粮 适 千 里 者 三 月 聚 粮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加下划线词所包含的情感。 ①蜩与学鸠笑之曰 ②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C 解析: (1)C (2)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3)背负着青天,没有谁能够阻止它了,然后就这样飞到南方去。 (4)①表现了对大鹏鸟需要借助六月的大风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能飞行的不自由的嘲笑,表现了蜩与学鸠对自己能自由起飞的自得之情。 ②对蜩与学鸠自以为逍遥自由的否定与讽刺。 【解析】【分析】(1)A.前者“像”,后者“比得上”。B.前者“凭借”,后者“按照”。C.都通“返”,返回。D.前者动词“去,到”,后者代词“它”。故选C。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译为: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此题要注意标志性的虚词“者”。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夭阏”:阻止。“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为“这样,然后才……”。“图南”:计划向南飞。 (4)①要理解好“蜩与学鸠笑之曰”中“笑”的含义,就要读懂下文“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一句。②要理解好“之二虫又何知”的“又”的含义,就要理解好上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一句,这个道理是对蜩与学鸠自以为逍遥自由的讽刺与否定。 故答案为:⑴C; ⑵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⑶ 背负着青天,没有谁能够阻止它了,然后就这样飞到南方去。 ⑷ ①表现了对大鹏鸟需要借助六月的大风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能飞行的不自由的嘲笑,表现了蜩与学鸠对自己能自由起飞的自得之情。 ②对蜩与学鸠自以为逍遥自由的否定与讽刺。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断句。 ⑶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和概括。 【参考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① , 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②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⑤面而髻鬟⑥之始掠⑦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⑧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⑨者,罍⑩而歌者,红装而蹇⑪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汁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⑫ ,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⑬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末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注】①东直:北京东直门。②土膏:肥沃的土地。③鹄:天鹅。④匣,指镜匣。⑤靧(huì):洗脸。⑥髻(jī)鬟(huán):古代妇女的环形发。⑦掠,梳掠。⑧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⑨茗:茶。⑩罍(léi):酒杯。⑪红装而蹇(jiǎn)者:穿着艳装骑驴的。⑫曝沙之鸟,呷(xiā)浪之:在沙上晒太旧的鸟,浮到水面戏水的鱼。③毛羽鳞鬣(liè):泛指一切动物 (1)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廿二日天稍和 和:暖和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晶晶然:光亮的样子。 C.麦田浅髖寸许 许:左右 D.风力虽尚劲 尚:没有 (2)本段写景多用比喻,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________时节满井一带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 答案:D 解析: (1)D (2)早春(初春);喜悦 【解析】【分析】⑴ABC都正确。D、尚:还,依然 ⑵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冰皮始解、晴雪、柳条将舒未舒、麦田浅鬣寸许”可推测季节为:初春。“作者以若脱笼之鹄”自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故答案为:⑴D ⑵早春(初春);喜悦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6.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遗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②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③之五百金,现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 , 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 【注】①涓(juān)人:近传之臣。②反:酒“返”,返回。③买:花费,④期(qī)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③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________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3)【甲】文韩愈借“千里马”的遭遇寄寓怎样的情感? (4)【乙】文“涓人”千金买马首给你怎样的启示? 解析: (1)食,通“饲”,饲养,喂养;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购买;买 (2)①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②死马都用五百金买下了,何况活马呢? (3)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4)办任何事情要讲究方法策略,像是君主想要获得人才,必须珍惜人才善用贤臣,关心、善待人才,才是关键。 【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食,通“饲”,饲养,喂养。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市:买。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执:拿。策:马鞭。临:面对。况:何况。 (3)《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因此,这里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招聘人才,不仅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诚心,要拿出实际行动。涓人以高价买马首,生马更不用说,以高价吸引千里马的到来。启发:办任何事情要讲究方法策略。 故答案为:⑴食,通“饲”,饲养,喂养;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购买;买 ⑵ ①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②死马都用五百金买下了,何况活马呢? ⑶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⑷ 办任何事情要讲究方法策略,像是君主想要获得人才,必须珍惜人才善用贤臣,关心、善待人才,才是关键。 【点评】⑴文言实词是必考题。本小题考查了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单音节实词大多是多义词,接触时一要清楚它的几种常规的解释;二是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词类活用属于词语功能的改变,和该实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很大,大致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通假字。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在平时阅读、做题做题中遇到的通假字都应积累起来多加理解记忆。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为必考内容,翻译时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除,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保证不丢分。平时训练注意自己抓住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要结合文中对千里马的给予描写的部分进行分析,作答时不可脱离文本内容作阐释。 ⑷启示类问题既考查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也考查考生的个人思考和感悟能力。所以作答时除了要准确点到作者的思想观点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点出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附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有一个国君愿意出一千两黄金来购买一匹千里马,可几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买到。这时,有个侍臣向国君请求出去寻求千里马。侍臣找了几个月,终于找到了线索,可到地方一看,马已经死了。侍臣拿出了500两黄金买回了那匹千里马的头骨,返回交给了国君。国君非常生气:“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把死马弄了回来,而且还用了五百两黄金呢?”侍臣回答说:“您连死马都要花五百金买下来,何况活马呢?消息传出去,大家肯定认为您是真心买马,很快就会有人把马牵来的。”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手中。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频洲五亭记(节选) 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① , 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②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③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后又数十载,萎芜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三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④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寄书赍⑤图,请予为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⑥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⑦ , 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霅(zhà)溪:溪名。②柳恽:人名。③鞠:皆,尽 ④岫(xiù):山峰。⑤赍(jī):送。⑥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⑦牧舒:在舒州时做州牧(官职名)。 (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 ①洲一名白蘋________ ②花繁鸟啼之旦 ________ ③盖是境也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大 凡 地 有 胜 境 得 人 而 后 发 人 有 心 匠 得 物 而 后 开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开水香之夕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 守柳恽于此赋诗云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乃疏四渠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策之不以其道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意思。 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白居易在洛阳为官时,应好友杨君的盛情邀约而写的一篇“记”。 B. “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一句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表现五亭景色之美。 C. 作者将柳恽、颜真卿二人与杨君进行对比,意在对杨君进行褒扬。 D. 文章记叙白频洲的由来,描写胜景,探求有此胜景的原因,叙议结合。 (6)“记”这种古代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表达情感或见解。本文体现了白居易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B 解析: (1)命名为,叫作;早晨;这 (2)大 凡 地 有 胜 境/得 人 而 后 发/人 有 心 匠/得 物 而 后 开 (3)B (4)游玩者彼此相视,道:此地不知是世外之地?还是人间? (5)C (6)本文通过白居易对白频洲的生动描写,表达了白居易对绝美的江南风光的热爱之情,同时借景抒情,表现了白居易对杨君能够拥有政绩又能坐拥美景的敬佩之情,也从侧面表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名”,命名;“旦”,早晨。 (2)句子翻译为:通常胜境之地,得到人然后才能发生;人有独特的构思设计,得到美景然而后才能展开。故可断句为: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3)A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代词;B项的“于”解释为:在;C项的“乃”解释为:于是/竟然;D项的“以”解释为:用来/按照。故选B。 (4)本题重点字词:“相”,互相,彼此;“咸”,都;“方外”,世外之地。 (5)C项不恰当。不仅仅是对杨君进行褒扬。还表现了白居易对杨君能够拥有政绩又能坐拥美景的敬佩之情。 (6)结合文本概括“记”的主要内容。如“记叙白蘋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了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突出杨汉公在职期间的实干功绩。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故答案为:⑴命名为,叫作;早晨;这 ⑵大 凡 地 有 胜 境/得 人 而 后 发/人 有 心 匠/得 物 而 后 开 ⑶B; ⑷游玩者彼此相视,道:此地不知是世外之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年中 文言文 专项 中考 选择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