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培训材料.doc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培训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培训材料.doc(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培训讲义 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1课——骨骼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 答: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问题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 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问题3:骨骼有哪些作用? 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 问题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问题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 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与关节、肌肉两课一样都从指导学生活动身体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时时刻刻存在于自己体内的运动器官,使学生从不自觉地运用到自觉地认识、了解。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各种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是一个暗盒结构。为此教学时可设计这样几个探究行为: 环节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图)建筑工人为何搭建钢筋框架? (2)楼建好了,钢筋怎么不见了? (3)人体内部有一个框架,你知道是什么吗?(揭题) (4)关于骨骼,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探究人体骨骼的构成 (1)交流探究骨骼的方法。 (2)摸:让学生摸一摸骨头的数量,当他们摸出不同数量的骨骼时,数字差异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教师这时可顺势出示骨骼模型,让生再查一遍,从而得到准确数字。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体现。 (3)拼:让学生动手组拼各部分骨骼图。学生在摸自己身体的基础上,知道骨骼有206块组成,然后,要求学生分解骨骼图,再还原骨骼图,把骨头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 (4)看:通过观察动物的骨间接了解人骨。人骨的外显特点是:灰白色,坚硬,结实;内在构造:内有骨髓和血管。骨是有生命的。 环节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通过讨论、做动作找出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2)拓展:向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环节四:在活动中体验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可多做一些活动) 环节五:课后拓展,全班同学设置一个体育馆的背景,把骨骼图拼摆成体育动作。或者课下阅读有关骨骼的书籍。 第2课——关节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 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问题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 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 问题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问题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 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与第一课骨骼一样,都是在指导学生在具体运动中来获得认识的。本课中在研究关节的作用,它以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为枢纽,通过找关节、绑关节、找同类型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和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关节有两大作用:运动作用,缓冲作用。二者是并列关系,本课中突出了运动作用。 建议这样教学: 环节一: 交流谈话,揭题 (1)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2)人灵活地运动跟我们身体的什么结构有关呢?(揭题) (3)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运动作用 (1)找关节,认识人体主要的关节部位。要注意能活动的部位不一定属于关节,要考虑这些运动有没有骨头的参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才是关节。 (2)绑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没有体验过关节受到束缚的感觉,所以难以意识到关节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科学,可以先选择把关节固定起来再去有目的地做各种小事,通过与平常动作的对比体验关节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关节的重要。) 环节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 自己做动作,体会关节的连接 (2) 师揭示几种自由活动的关节名称。 (3) 观察猪蹄,了解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4) 做各种动作,如转头、下蹲等,列出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 环节四:总结拓展 (1) 你对关节了解了多少? (2) 关节还有什么作用?踮脚尖落脚根体会头部受到的震动。 第3课——肌肉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 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 问题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问题3: 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 二、教法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触摸身体体验肌肉的运动,并结合阅读和建模懂得骨为什么能运动,从而解释出人体运动的原因。 本课是按照从认识到建模的结构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在认识与建模之间,认识是建模的基础,建模反过来又巩固了认识。我们的肌肉可以分三大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本课重点认识骨骼肌。 环节一: 交流谈话,揭题 大家有没有手脚麻木的经历?(生谈感受)仅靠骨骼是不能运动起来的,它需要肌肉的参与。 环节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问:我们身上哪里有肌肉? (2)哪里的肌肉多?哪里的肌肉少?这一点上要让学生分清多、大、少、小的概念。初步了解肌肉在人体上的分布情况:即广泛又不平均,为揭示肌肉与骨骼运动的关系做好准备。 (3)总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环节三: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 做体操,听口令停止动作,然后摸一下运动部位的正反面肌肉,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组交流。 (3) 小结:我们做的各种动作都是肌肉收缩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4) 活动体验: ★ 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 曲臂和伸臂时,摸一下上臂的肌肉,有什么变化? (5) 教师出示手臂模型,讲解肌肉的工作原理。 (6) 利用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环节四:总结拓展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做一个手臂模型或膝关节模型。 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 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问题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 问题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 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 (5)使用软垫 二、教法分析 本课重在从营养和保护的角度介绍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教会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怎样保障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生长,避免意外受伤。 本课中的骨骼包括骨骼、关节两方面,关节隶属骨骼。从结构上看,本课围绕骨骼和肌肉的核心作用,从身体运动的角度展开,分别介绍和引导学生了解运动的意义,骨骼、肌肉对营养的要求,如何避免运动受伤三个方面。 环节一: 设置情景,揭示课题 (1)播放《健康歌》,随音乐跳动。 (2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骨骼肌肉的配合让我们可以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护他们很重要。(揭题) (4)怎样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环节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2)生交流介绍。 (3)小结 (4)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阅读11页资料) (5)思考、比较、讨论 ★ 要想提高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 要想增强柔韧性,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 要想提高体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6)做体操,分析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7) 交流总结 环节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环节四:一旦在运动中受伤,应如何处理? (1) 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2) 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3) 防护知识介绍。 环节五: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环节六:拓展 (1) 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2) 延伸: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几种方法,然后与家人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二单元《养蚕》 1、我们来养蚕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 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注:答案不确定,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准,只要合理,教师即予认可。)(感悟:没有经过,没有体验,就欠缺正确的把握,教师必须融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问题2: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 答:例如:(1)蚕只吃桑叶吗?(2)蚕需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3)蚕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4)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5)蚕长大要花多长时间?蚕喜欢不喜欢阳光?(注:生活才是问题的真正来源。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提出诸如:“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里来?”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问题3:它只吃桑叶吗? 答:不是的,开始喂桑叶的,就一直不吃别的食物,如果开始一直喂饲料(或柘、楮、榆、蒲公英等叶子)而不接触桑叶的,它就能一直吃饲料(或前述叶子)。(注:根据教参第68页第1—2行可知:“蚕不吃别的东西而专吃桑叶,这是由其下颚中的瘤状体感觉出来的。如果去掉瘤状体,它就没有选择能力了。”根据教参第61页第19-23行可知:如果开始时喂桑叶,后来又改喂饲料,蚕宝宝是不吃的,所以决定喂饲料的蚕自始至终不能接触桑叶,从第24-30行可知:除了桑叶之外,蚕还吃柘、楮、榆、蒲公英、莴苣等叶子,但蚕吃了都长得不好。感悟:甄别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实践获取真知)。(注:饲料配方为:干桑叶粉25-30%,豆粕粉30-35%,玉米粉20-25%,蔗糖4-5%,卡拉胶6-7%,无机盐1.5-2.5%,维生素B混合粉0.5-0.75%,维生素C0.5-1%,防腐剂0.25-0.5%.) 问题4: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 答:蚕需要呼吸空气,是通过气门或气孔进行呼吸的。(注:气门指蚕的幼虫两侧的9对孔,气孔指蚕卵表面所布满的无数的通气道)。 问题5:它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 答:它会生病。生了病后,要及时为蚕室、蚕具冲刷消毒,通风透气,发现病死蚕,应将其放入盛有漂白粉或石灰的缸中,集中深埋或烧毁,并请兽医现场诊治。(注:消毒时可用漂白粉、鲜石粉)。 问题6: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 答案一:在纸盒里养最好,因为纸盒可以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注: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二:把蚕养在蚕房里最好。(注:蚕房一般修建在保温干燥的地势,能做到“六面光、天花板、对流窗、地火道、防蝇窗、消毒池、蒸气灶”等,蚕房四周要栽植树木,以便夏秋遮荫防热,通风透气,调节蚕室温湿度,促进蚕生长发育。26度上下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温度)。 问题7: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答: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灰紫色,快孵出蚕的卵会变大,变白,卵壳接近透明,已能看清蚕宝宝蜷曲在里面的样子。(注:长约1.3毫米左右,宽约1毫米,厚度仅为0.5毫米,很像细细的芝麻)。(教参第50页) 问题8: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答: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它蚁蚕,一般只有3-4毫米长,身上有一根不长的细丝,作用是将它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教参第50页) 二、教法分析 本课即是本单元的总起课又是本单元整个学生活动的准备课。它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蚕的一生变化,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一些养蚕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饲养的兴趣,从而迁引出养蚕的活动,同时又暗含了必须有蚕可养,要从蚕卵开始进行观察的研究导向。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分析学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养蚕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国有“丝绸之国”之称,知道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里来?”等等的问题更是一无所知,再者,部分地方蚕卵及实物材料的不易获得也为本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但是学生对动物那天生的研究兴趣,又为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教材是按照“讨论怎样养蚕——观察蚕卵——观察蚁蚕”的思路编写的。根据以上分析,我建议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 课前调查,建构经验——交流导课,提出问题——观察蚕卵和蚁蚕——小组合作,深度探究——布置观察任务 环节一:本环节是针对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而设计的课前调查活动,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将课前活动准备作为科学探究活动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师可布置学生采用现场观察、上网查询、社会调查、查阅书刊等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式,围绕“怎样养蚕”深入调查,搜集证据,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丰富扩展他们宝贵的学习经历(注:没有充分准备的探究是肤浅的、茫然的、杂乱的、仓促的,必然导致教学思路的不顺畅,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与青岛版教材相比,青岛版活动准备明确而显性化,而苏教版则模糊化。)为便于学生整理信息,可让学生写信息资料卡。 环节二:本环节可以从交流养蚕经验入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围绕养蚕提出多种问题。一方面与课前准备环环相扣,又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交流方式宜多样化,可交流文字、图片、实物。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的可由其他同学现场解答,复杂的则适当拆分,为理顺研究方向,教师可适当提炼,并板书学生的问题,例如“样子?”“饲养?”“习性?”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在此环节,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不要怕说“我不知道”,因为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权威,老师也不能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去学习,一起去研究。(注:习性包括进食、呼吸、健康、住处等方面)。 在导入环节,我们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出示一大片蚕卵,让学生猜是什么东西,引出学生对各种卵的基本认识,为观察蚕卵特征及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帮助。导入还可以创设情境:师出示一个蚁蚕图片和蚕蛾图片,引导学生猜二者是什么关系?(学生可能想到吃与被吃等关系,教师揭示它们是父子关系,学生很可能提出“蚕宝宝和蛾长得一点也不像,它是怎么变的呢?”的问题。昆虫的变态是一个很有趣的自然现象,将此作为教育的生长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蚕一生的变化。) 环节三:根据研究蚕的样子的问题,切入本环节。教师可为每位学生提供蚕卵和蚁蚕进行现场观察,教师可采取变化环境温度的方法,让一部分蚕卵先孵出来,可让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再尝试用语言描述,注意轻拿轻放,小心呵护。观察蚁蚕时,如果条件具备可播放正孵化的视频,观察点包括出壳、找食、挑食等,并在组织学生讨论“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有哪些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为中长期探究起好头,(注:不要用手捏,可用洗净的干毛笔、羽毛轻轻帮它动)。(感悟: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础。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科学指导学生的观察,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到什么程度、如何分析观察所得、怎样记录观察结论,这样学生的观察能力才会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提高)。 环节四:重点研究除蚕的样子外的其它问题: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如:蚕的进食、呼吸、健康、住处、饲养方法等),可以现场查阅书刊、交流经验、制作信息卡等,进一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交流互动中建构养蚕的经验,为亲自养蚕做好准备,教师可设计“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格供学生填写。(注:例如住处——蚕宝宝的家最好用纸盒,为保持干净,按时清理粪便,进食——蚕最喜欢吃桑叶,若叶片比较脏,要用水清洗并擦干,然后再喂食,否则会拉肚子,疾病预防与处理、安全)在此环节,教师要辅以鼓励性评价,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如果时间充足,还可让学生进一步提出关于养蚕的感兴趣的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注:此环节避免与环节2重复,要求提出新的发现。)(注:孵化:20摄氏度,白纸、纸盒、5-6天或用电水壶保温。) 环节五:布置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将老师下发的蚕带回家去,亲自饲养、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并试着记日记,获得养蚕的乐趣,同时教育学生坚持养到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责任心,可举行领养仪式,由学生致领养词:“我愿意领养蚕宝宝,一定负责把蚕宝宝养大,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定要细心呵护,精心喂养,做好观察记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一、问题解答: 问题1:比一比,看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 答:吃桑叶的蚕长得更好些。(注:科学家经过化验后发现,桑叶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每100克干桑叶含有24克蛋白质,4克脂肪,52.9克食物纤维,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问题2:用莴苣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吗? 答:能吐丝,但结的茧比较小,不太白。 问题3:蚕宝宝是怎样蜕皮的? 答:蚁蚕在蜕皮前,吐出丝来把自己的脚固定在匾上或纸盒上,头部和胸部都高高地抬起,不再动弹,它正在做蜕皮的准备,等到细皮蜕去,新皮长出以后,蚕宝宝就进入下一个龄期。人们把蚁蚕作为一龄蚕,蜕了第一次皮的蚕宝宝称为二龄蚕。在我国,蚕农饲养的蚕宝宝绝大多数要经历五龄。(注:到了第五龄后末期,它们的体重已经是刚孵化的蚁蚕的1万多倍,体积则增加了500多倍,体内的丝腺重量也已经增加了16万倍。) 问题4:蚕为什么要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答:因为蚕宝宝要经过四次眠后蜕皮的过程,才能逐步长大。这是由于幼虫子表皮的容量有限,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必须蜕其旧皮,换上新皮,才能适应继续生长的需要,蜕皮后,一直要到半天以后,才吃桑叶,它的“牙”还很嫩,体积有了增加。 问题5:蚕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 答:蚕宝宝长到五龄末期,身体会变得白而亮,不吃桑叶了,寻找可以结茧的地方吐丝。 问题6: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 答:里面的蚕变成了蛹,身体呈纺缍形,头部很小,腹面长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体色发黄,还可以看到蛹长出了一对翅膀和3对足。 问题7: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活吗? 答:仍能正常发育。 问题8: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 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 性别 特征 雄蚕蛾 雌蚕蛾 触角 较大 较小 腹部 较小,直筒状,8个环节 较大,圆筒状,7个环节 翅膀振动情况 两翅不断振动 两翅振动少而慢 其它 身体颜色较深 身体颜色白,尾部具有香水囊 问题9:蚕蛾交配时你有什么发现? 答:我们可以发现,蚕蛾虽然长着一对翅膀,但翅膀太小,身体又太笨重,只能振动着翅膀在地上爬行。当雌雄蛾在一起时,雌蛾尾部发出香味,雄蛾根据香味,找到雌蛾交配。(注:一只蛾子一般产卵500多粒)。 二、教法分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头戏,将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在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不仅要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而且要详细观察和记录它们的进食、眠起、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本课还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注:如“怎样识别蛾的雌雄?”“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等)。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1)、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并描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2)、学会喂养蚕,并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认真观察、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通过养育蚕宝宝,体会饲养的乐趣,体味生命的存在,懂得珍爱生命。 科学知识: 知道蚕一生的四个变态过程,了解蚕在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2、分析学生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基础上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从不同的渠道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但他们的了解并非全是亲身经历,刻骨铭心的,因此只有全程参与养蚕,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以养蚕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去研究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历程。(感悟:“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思想,“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 三、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课是按照蚕的发育过程编写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对教学时间和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本课的教学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一方面可与其它单元的教学穿插进行,又可以创新使用教材,将第4课《养蚕经验交流会》合并到本课教学,变本课的1课时为3课时,分幼虫期、蛹期之前、产卵之前三块切分课时,并将关于第4课中涉及总结描绘蚕一生的变化及比较蚕蛾与蝴蝶异同的内容放在本课第3课时进行。(注:以上设计,既避免了第2、4课内容的重复,又可以全程跟踪、指导、交流学生的养蚕过程,提供了过程性交流的机会)。 根据以上设想,我们在教学目标中应添加上: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手抄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目标:系统地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组成,知道蚕蛾和蝶的不同。 第一课时(于幼虫期) 教学思路:指导撰写蚕宝宝日记——明确观察要点,确定探究任务——介绍饲养方法——课下观察实践 环节一:学生在课前已经在养蚁蚕,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养殖经验。教师可提出问题:蚁蚕最近几天有什么变化?再组织学生交流“比比谁的观察日记记得最多、最详细。鼓励采用画图、拍图、录像、文字、记录等多样的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利用评价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注:观察后的记录信息为重要环节,形成的观察记录既是学科学的记录,也是成长的真实记录。“蚕宝宝日记”作为科学探究的脚印、要力求个性化、情感化和多元化,最好包含心情文字、图像、研究问题等内容,以便让观察记录充分展现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过程)。 环节二:观察活动应是有目的地、有侧重地观察,为使观察活动有效开展,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在养蚕过程中,我们重点应观察什么?可设计问题卡如蚕的外形变化、吃食情况、眠起、蜕皮的过程,学生也可根据课本第16页的的问题,有些问题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解决,有些问题则由学生在课外养蚕实践中解决。但课上须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如:“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的生长情况”可以学生个人做一半的蚕用桑叶,一半的蚕用饲料来养,也可以小组合作,四人一组,两人用桑叶养,两人用饲料养,要提醒学生注意,最初喂的是什么,就一直要坚持喂到最后,中途不要改,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定期测量蚕宝宝的体长及保留蚕蜕下的皮。 环节三:教师介绍蚕宝宝幼虫的饲养方法(包括一龄蚕要求的温度、湿度、如何喂食、如何给蚕宝宝的家打扫卫生等)为了增加感性效果,教师可借助实物,现场示范,可以制作图文茂的POWERPIONT课件向学生介绍。 环节四:课下观察实践中,可充分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围绕“养蚕”开展一系列科学教育活动,如张贴出色日记、布置特色墙报、撰定养蚕心情文章,设计养蚕科学知识小报、组织蚕宝宝知识竞猜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于蛹期之前) 教学思路为:师生交流活动——教师讲解——明确观察要点,确定探究任务。 环节一:师生围绕前段时间养蚕情况自由交流蚕的新变化,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览日记,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注:表达方式宜多样化,如“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坚持每日一记。”) 环节二:教师突出讲解蚕四次蜕皮后身体的诸多变化,及上蔟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更多的问题(如有的蚕现在已经逐渐停止进食了,它们的身体逐渐由青白色转为蜡黄色,变得半透明了,这时的蚕叫“熟蚕”。它们马上就要吐丝结茧了)。 环节三:本环节的观察要点主要包括蚕如何吐丝结茧,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结的茧大小是否一样,称量茧的大小,预测并试验剪开的蚕茧里面的蛹是否还能变成茧蛾,先把几只剪开蚕茧后取出的蛹用纸包起来,模拟茧内环境;再把几只剪开蚕茧取出的蛹不包纸,看看他们能否羽化成蛾。每个小组剪开一个。(注:学生在饲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课后要经常了解学生在观察、记录、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其中,随时加以指导,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讨论。) 第三课时(于产卵) 教学思路为:养蚕信息发布——总结蚕的一生——形成“昆虫”概念,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环节一:进行之前,教师可先通知学生要开交流会,让每组整理好本组的交流材料,准备与同学交流。(注:科学课由于时间比较少,不可能让学生在课上直接整理自己的材料,所以要请他们在课前准备。这样,一方面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另一方面可以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书本、网络、询问家长等进一步完善)教师可以谈话:从上个月初开始算起,蚕宝宝在大家的家里作客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它们在你家怎么样?你是怎样对待你的“小客人”的?你了解它们了吗?今天每个人就来介绍一下你的“小客人”吧。我们要比一比,谁是一个合格的小主人。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蚕宝宝产卵前的新变化、雌雄蚕蛾的辨认、蚕蛾的交配产卵情况,(注:教师可播放蚕蛾交配的录像资料,对雌雄蚕蛾的辨认需要现场辩认,并让学生说出其依据)。二是养蚕过程中,发现蚕经历了哪些变化,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注:体现本单元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信息交流的效果,教师可在交流前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上台介绍的同学有什么要求吗?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借此引导学生明白:要认真倾听,要作出适当的评价。(注:交流与倾听正好是一对相互对应的活动,交流好了自然就有人要听,下面同学听的认真,上面的同学交流得会更好,所以,教师在让学生交流之前,先说一说交流与倾听的要求,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环节二:可围绕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1)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几个阶段? (2)蚕的每个生长阶段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为便于比较,可设计图表,从颜色、足、气孔、眼睛、体长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环节三:从比较蚕蛾与蝴蝶的异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世界里,和蚕蛾、蝴蝶外形相似,成长方式相同的动物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那就是昆虫,昆虫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注:为加深学生认识、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举例。如蜜蜂、蚊子、天牛等。)在形成“昆虫”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就“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的话题展开辩论活动。(注:关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不可以片面强调益与害,而应以生态平衡的角度说明,所有昆虫都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人类可趋利避害,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三、问题解答(第4课,养蚕经验交流会) 问题1:在养蚕的过程中,你发现蚕经过了哪些变化? 答:蚕的一生要经历四次变态:蚕卵—蚕—蚕蛹—蚕蛾。蚕蛾是蚕的幼虫到成虫的变化阶段。简单的说,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注:答案不唯一,也可答教材第23页的4句话) 问题2:还有哪些动物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答:例如蝴蝶一生要经过四次变态,蚂蚁、蝉一生要经过三次变态。 问题3:比较蚕蛾和蝴蝶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把结论记在活动记录上。 蚕蛾 蝴蝶 不 同 点 触角 有各种形状;羽状,丝状,栉齿状 棍棒状 活动时间 以晚上活动为主 以白天活动为主 停栖姿势 翅膀打开平放在两侧 翅膀是折合竖立的 身体外形 粗大,有密毛, 纤细修长、无密毛、 翅膀 灰暗,比较狭小 亮丽且宽大 共 同 点 外形特征: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对翅膀; 生长过程:都要经历卵——卵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四次变态 3、我们来抽丝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吗? 答:我听说过五千年前的螺祖教会人们养蚕抽丝,她被后人尊为蚕神。以前,人不会织布纺花,都是穿树叶、兽皮。打猎很不得劲,都着急,可谁也生不出法子来。嫘祖在雷泽打猎、捕鱼,打来的野兽用火煮熟来吃,比生吃香味可口。有一次从树上落下来的几个蚕正落在煮肉剩下的肉汤里。嫘祖用棍往外捞,捞捞搅搅,白丝缠住了棍头,嫘祖觉着稀奇,这是什么东西,捞出来的白条拉不断?接着她又从树上摘了好多蚕,放到热水锅里,煮着搅着,把蚕条搅成一团,在蚕丝上睡觉又暖又暄,舒服极了。嫘祖管树上的小虫,起初叫天虫,后来叫蚕,结成的小圆团叫茧,为了多抽些丝,她就开始养蚕。别人见她养蚕抽丝,也学着养,越养越多。她把细细的蚕丝拧成细线,织网扑鱼,比手抓快的多。后来,又有了新发展,用蚕丝织成布,代替树、叶、兽皮,穿在身上,又轻巧,又暖和,干活还方便,养蚕的更多了。 问题2:先猜一猜,一个蚕茧的蚕丝有多长? 答:一根丝最长达3000米。 二、教法分析: 本课是从人与蚕及蚕丝的关系中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我国蚕丝业的历史”和“开展抽丝活动”两个活动。 1、目标定位: 科学探究: 初步学会抽丝,并学会测量蚕丝的长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抽丝成功的乐趣。 (2)、感受养蚕抽丝对世界物质与文化交流的作用。 科学知识 (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和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2、分析学生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养蚕活动,知道了蚕的一生变化情况,了解并欣赏到了一些美丽的丝织品,也知道我国的杭州、苏州等地的丝织品非常有名,但是不知道是如何将茧上的丝编成一件件美丽的丝织品的,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自学会如何抽丝,在抽丝活动中享受探究的乐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意识到机械抽丝的优越性,即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发展。 3、教学思路与流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思路:谈话导入,观赏丝绸——观看音像,情感体验——现场抽丝,汇报交流 环节一:教师手拿蚕茧谈话:同学们,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不畏辛劳,终于收获了一个个雪白的蚕茧,那么,这一个个蚕茧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自然想到:“蚕茧可以抽成丝,织成美丽的丝织品。”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蚕丝制作的旗袍、新娘装、领带等真丝织物来,供学生观察欣赏,展示丝绸之美,为环节二做好铺垫。 环节二:教师可播放介绍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丝绸之路、缫丝过程等内容的录像或课件(均需课前搜集或制作)。观看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围绕“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进行交流,以保证学生边观看边思考。(注: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一方面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养蚕抽丝的悠久历史,国外的养蚕抽丝技术都是以我国传过去的;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培养美感,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环节三: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一是材料准备:每组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纸筒,(注:蚕茧一定不能用穿头茧或破裂茧,时间一般安排在结茧后六七天,这时茧内的蛹体已发育比较成熟,不会流出血液,而且距羽化还有两三天时间。)二是操作要求:先用牙刷的毛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牙 刷后耐心抽出一根完整的蚕丝,再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三是操作分工:大家在室外操作上轮流抽丝,每人每次一分钟,围着操场,每隔一段距离安排一人拿着蚕丝,其他同学帮着记录时间和抽丝的圈数,最后计算出一周丝长和圈数,得出一个茧的丝的长度(注:一周丝长乘以圈数即为丝长)。而后,再由学生交流抽丝方法与结果。为增加学生认识,教室可补充机械抽丝的知识。(注:教师将此活动设计成每人每次抽丝一分钟既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欲,又避免了因疲劳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三、实验与制作 操作名称:抽丝 材料准备:一盆开水、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纸筒,牙刷 操作方法: 先用牙刷的毛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牙刷后耐心抽出一根完整的蚕丝,再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 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一、单元总体分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中“运动与力之一:位置与运动”的内容标准而编写的。主要使学生了解相对运动及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点,并且与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力学知识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收的“运动”这一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运动的现象及组成要素。整个单元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即:1课《一切都在运动中》属于识别运动;2课《运动的快慢》和3课《运动的方式》属于描述运动;而4克《小车的运动》和5课《摆》首次引入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方法,强化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科学训练方法。 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 一、问题解答 ①、下面图片中有那些物体发生了运动?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鸳鸯在水中游,小乌龟在岸上爬,行驶的汽车和自行车等。(注:答案不唯一) ②、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在前进? 答:看到树在后退、房子在后退、站着不动的人在后退、电线杆在后退等(答案有很多,只要能说出静止的事物在后退即可) ③、坐在车上为什么会有附近的树在倒退的感觉呢? 答:是因为车上的人是以车为参照物的,或者说是以车上同行的人或物为参照物的。 ④、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 答:如果我在电梯上,以电梯或电梯上的其他人为参照物,我觉得自己没有动;如果我不在电梯一周围其他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我会觉得电梯上的人动了。 ⑤、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答:拔河比赛时以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上的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 ⑥、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山两岸走”这句话吗? 答:这句话中作者是以竹排为参照物,人随着竹排在江中前进,而两岸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让你感觉在后退。 ⑦、如果你坐在一列告诉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里经过,你会觉得他走的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答:如果你作在一列高速列车的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感到他的速度很正常,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但是对于站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科学 苏教版 下册 教材 培训 材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