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现代文阅读.doc
《课内现代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现代文阅读.doc(2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课内现代文阅读 敬业与乐业 阅读实践 一.阅读下面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实践。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6.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7.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附:练习答案 一.1.乐业 2.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3.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4.引出话题 5.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6抓住“乐业”进行想象,根据实况评改 7.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 故乡 一、选择题 1.这篇小说的情节是() A.“我”和闰土二十年来前后关系变化的对比。B.“我”的故乡二十年来前后情景变化的对比。C.“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我”离故乡。D.“我”的悲凉——“我”的愤恨——“我”的希望。 2.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B.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C.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D.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3.景物描写中感觉角度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B.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C.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D.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4.不能表现农村萧条败落的一项是( ) A.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B.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C.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精细的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D.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5、与下面文字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A、但父亲终于带他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D、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A、“希望”是自己手制的偶像,它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B、“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C、因为“希望”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无所谓无。D、闰土和“我”的友谊已不存在,“我”也没有什么“希望”可言了。 7、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那手也不是我们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B、她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C、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8、他站住了,脸上露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对文段意思概括正确但是一项是() A、表现了闰土见到“我”时既欢喜又凄凉的复杂心情。B、表现了“我”见到闰土时既震惊又悲凉的复杂心情。C、表现了“我”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厚障壁的无奈心情。D、表现了闰土对“我”与他之间友谊变化而难堪悲凉的心情。 9、选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昨天,我准备好了考试必备的笔、橡皮、尺和文具。B、距离申办2008年奥运会表决还有不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C、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D、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大。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啊,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地说。 “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0.选出对文段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寒噤:因惊讶而感到心寒。B.厚障壁:深深的隔阂。C.迟疑:有一点点怀疑。D.折了本:亏损,赔了本钱。 11.选出对“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欢喜”的是见到了少年时代亲密的朋友。B.“凄凉”的是自己的好友马上就要离去,恐怕今后无缘再见。C.“欢喜”和“凄凉”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寓意深刻。D.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闰土那高兴而悲伤的矛盾心理,是传神之笔。 12.选出对本文段中中年闰土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他称“我”母亲为“老太太”,表现了他有意讨好“我”母亲。B.他称自己少年时的好友为“老爷”,说明了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C.从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景况非常不好,他是当时下层人民形象的缩影。D.“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他精神上的麻木。 13.选出在本文段中没有用到的描写方法( ) A.对话描写B.肖像描写C.环境描写D.动作描写 (二)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a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b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4、在文中a、b两个空白处应填上的词语是: a、b、 15、选文中有三个“辛苦”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而辛苦,闰土为而辛苦,别人为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 16、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17、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希望不能说没有)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如果把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8、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 “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19、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20、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 参考答案 1.C2.D3.C4.C5、C6、B7、C8、C9、D、10.C11.B12.A13.C14、隔绝,隔膜。15、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杨二嫂。16、C。17、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希望无所谓有。18、√,√,√19、这个充满哲理的结尾告诉我们: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希望便无,有了希望并不断地实践、奋斗,希望便有,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才能创造新生活。20、惘然、气闷、悲哀、希望。 我的叔叔于勒练习题 一、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 1、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福音书: 2、 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计较: 3、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文雅: 4、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郑重其事: 二、选择题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 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⑵ 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 ,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⑶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 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⑷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有点___,就问:“哪个于勒?” A、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迟疑不决 B、一干二净 为期不远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C、一干二净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捉摸不透 D、分文不值 指日可待 大快人心 烦躁不安 2、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B、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三、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 ① (A、怀疑 B、犹豫 C、诧异 D、激动)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 ② (A、升 B、跳 C、现 D、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中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① __ ② __ 2、文中加粗的两个“狼狈”意思一样吗?怎么解释? 3、作者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4、从描写角度看,选段写于勒,运用了 描写。选段描写环境的句子是 ,作用是 。 5、“我”(即若瑟夫)在文中起何作用? 6、画曲线的句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作者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参考答案】 一、 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 1、这里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 2、计算,比较。 3、文雅:这里指姿势优美。 4、这里指严肃认真。 二、选择题 1、B 2、D 三、阅读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1、① C ② D 2、不一样。第一个“狼狈”指“受窘的样子”。第二个“狼狈”指穷困到了极点。 3、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4、侧面描写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对照前面的一段景物描写一并讲解。“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5、① “我”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组织材料,结构全文。 ② “我”又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我”是菲利普夫妇丑恶灵魂的见证人,同时“我”的行为的“纯真”又衬托出了菲利普夫妇行为的“丑陋”。 ③ “我”起寄托作者感情和希望的作用。 6、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一样。但是从排列顺序分析,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并在“叔叔”前加一“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22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根深蒂固( ) 孜孜( )不倦 汲( )取 锲而不舍( ) 驾驭( ) 持之以恒( ) 2、给下列词语组词(4分) 暮( ) 径( ) 汲( ) 榨( ) 慕( ) 泾( ) 吸( ) 窄( ) 3、填空(2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 ,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曾发表过 等著作。 4、选出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作者,有多种选法,请说明理由。(2分) A、高尔基 B、何其芳 C、冰心 D、韩愈 ①选A,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B,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C,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选D,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 ①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 ②长久地坚持下去。 ( ) ③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 ④连一件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 ) ⑤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 ) ⑥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①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 这一点。 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②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___________,逐渐充实。 ③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_______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7、下面诗句与课文题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籁于创造性的思维。 B.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C.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D.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 9、探究下列问题。(2分) 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的"不止"能不能换成"不只"?为什么? 答: ②"'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这里的"根深蒂固"可不可以换用"根深柢固"为什么?"蒂"和"柢"各是什么意思? 答: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读下列文字,完成10----16题(19分)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学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0、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2分) 答: 11、文段中加横线的"这一点"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3分) 答: 13、选文主要论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4、你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为什么?(2分) 答: 15、第3段说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2分) 答: 16、第4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3分) 参考答案: 1、dì、zī、jí、qiè、yù2、略3、罗迦费·因格、《踢醒沉睡的心》4、 ①高尔基是外国作家 ②何其芳是诗人③冰心是女作家 ④韩愈是古代作家5、①不言而喻②持之以恒③孜孜不倦④一事无成⑤根深蒂⑥锲而不舍6、①坚信 关键 ②推敲 ③汲取7、B8、C9、①不能。因为"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而"不只"表示不但,不仅。②可以。因为两词意义相同。蒂,瓜果等枝、茎的相连部分。柢,树根。10、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1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12、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学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13、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4、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发展,每个人都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15、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的人进行自我压制。认为自己具备创造力的人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 同步自测一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诓骗(kuāng) 渺茫(miǎo) B.玄虚(xuán) 脂粉(zǐ) C.宰相(zhǎi) 麻醉(zhuì) D.省悟(xǐng) 脊梁(jí)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史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 C.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 D.“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3~10题。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3.阅读①、②段,分析作者摆出了论敌什么样的论据和论点。 (2)论敌得出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③~⑤段,作者层层剥茧,直接批驳论敌的论点和论据,并分析推导论敌的论证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即:失掉的是( ),发展着的是( )。 这两句话,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格,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5.第⑥段作者提出了怎样一个针锋相对的论点? 6.阅读⑦~⑧段,分析作者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1)用大量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为( ) (2)用来间接反驳论敌的观点,是为( ) 7.阅读第⑨段,分析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文中画线的“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分别指的是什么?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文中加黑的字是文章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检察机关删去的,试着说说被删去的原因和重新发表又加以恢复的作用。 9.本文的语言即有辛辣嘲讽,又有热烈的赞颂,能否找出文章中一两个例子加以剖析。 10.理清文章思路,填写下面提纲。 参考答案 同步自测一 一、1.A 2.C(不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是二十四个朝代皇帝的家谱) 二、3.(1)①自夸“地大物博” ②希望“国联” ③一味求神拜佛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4.“他信力”“自欺力”仿词的修辞格,一字之差,将论敌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嘴脸刻化得入木三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5.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6.例证法(或举例论证);反证法。 7.(1)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借喻有骨气、有自信力的中坚力量,就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借代,指反动御用文人 8.对神佛不敬,所以被删;恢复,揭露当时政府之虚弱。 9.例如①段中“一味”求神拜佛,“一味”揭露了国民党官僚、社会名流愚陋成习、顽固不化;再如⑦段“往往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第⑧段“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等等,都热情地讴歌了从古到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中国的革命力量。 10.(见课文) 一、佳篇回放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章①②段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其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填写下边的表格。 5.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方错误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是:①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②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③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语句是:“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 2.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后文就根据这些事实揭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自欺力。进而指出这些事实是部分事实,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斥责了对方论点。 3.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在于论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抹煞、无视另一方面的事实,依据部分事实就一概而论。因此,本文以反驳论证为突破口。 4.5.原因有三点:一是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二是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三是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坚,才能代表我们民族。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趱行( ) 嗔怒( ) 面面厮觑( ) 这陋( ) 朴刀( ) 凭地( ) 省得( ) 兀的( ) 聒噪( )怄( ) 2 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酷热 端的 干系 寻思 逞辨 勾当 吹嘘 怨怅 劈头劈恼 1)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2)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 辨析近义词,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___________( 走 行 跑 挨)。 (2)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_______(走行赶 跑)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3)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_________(直下 通)流,都叹气吹嘘…… (4)却才见你们________(看 探 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 4 试品评下列人物的语言。 (1)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2)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5 仔细观察下图,发挥想象,把图中的景色描绘出来。(50字左右) 二<思考领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 阅读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