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三农问题论文.doc
《财政学-三农问题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三农问题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摘 要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城中最艰巨的任务。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要实现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得结合中国实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关注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建立完善的补贴农民农业支持保护的制度,实现增加农民税收。无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要因地制宜,抓住主次矛盾,符合农民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规律。 关键词:三农 问题 财政 经济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质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太弱,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导致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广,造成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加大,影响农业企业的形成,最终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农村问题,一个主要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农村问题,出现基础设施条件太差,生存质量难以保障,生态和环境压力加大,农村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产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无序开发与无序利用不到有效控制。 农民问题,主要是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而农民负担问题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数量过多,农业与社会就业都不充分,因此农民收入也较少,由于农民收入低,也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内需市场难以启动,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压力就越来越大。 在1998年10月,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就已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产生原因及解决思路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实质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必须一体化地考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始终制约着中国的农业进步和农村发展,中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民拥有的土地,生产功能也在下降,而生存保障功能在上升。从中国历史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存在以及城乡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是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农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农业部门长期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积累资金,缺乏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农业物质技术薄弱,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影响生产 和投入的积极性;农民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容量小,工业发展受到制约等。 04年提出促进农民增收,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持续增收,10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近年虽然关于三农政策出台不少,但这些政策并没有给大多数真正需要帮助的相对弱势的农民带来好处,对农业也没有多大作用,相反,多数政策在加大贫富差距,导致资金和资源不合理分配,加重农民负担,破坏农村社会稳定方面有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其次,农民也缺乏主体地位,三农的主体是农民,而自上而下的农业政策制定和施政的单轨方向使得我们的主体方向并不明确,脱离了农民和农村的实际。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我们可以从宏观经济因素、资源技术因素、经济流程因素解决,但最重要的是结合中国实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进行研究,统筹加以解决,统筹发展;在农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强化基层政权,强化政府作为,要着力于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组织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完善对农民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把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 浅析中国“三农”财政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财政局) 表1 2007-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比例(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财政局) 表2 2007-2010年全国各项财政支出比例(单位:亿元) 由上图可知,2007年教育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3%,科学技术支出占3.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0.9%,医疗卫生支出占4.0%,农林水事务支出占6.8%;08年教育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2.65%,科学技术支出占11.94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2.49%,医疗卫生支出占13.85%,农林水事务支出占13.35%;2009年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75874亿元,比上年增加13281亿元,增长21.2%;2010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根据中央财政决算数据和地方财政决算数据汇总, 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874.16亿元,比2009年增加13574.23亿元,增长17.8%。教育支出125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4.0%,医疗卫生支出480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全国财政支出的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13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0.2%,农林水事务支出81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占全国财政支出的9.0%,科学技术支出325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6%。而在三农方面,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扩大农作物良种补贴覆盖地域和品种范围,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动优势特色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农业林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覆盖面。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动,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政府根据一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通过特定方式将财政资金由政府部门向私人部门进行单方面无偿的支出,它不存在等价交换的问题,而反映的是政府作为中介而使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发生再分配的问题,它对分配有直接影响,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扶贫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等。财政用于三农的购买性支出,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这具有“外部效应”,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是由政府承担,有等价性、有偿性和消耗性。而政府提供转移性支出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公平分配,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实现经济的自动调节,具有无偿性和间接性。 表3 2003-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三农”投入情况 三农问题,长期来看影响社会稳定,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下降,甚至负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负担过重;农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农村发展停滞、教育萎缩、治安恶化等。农村是落后地区,城乡差别继续扩大,农村城镇化率较低,土地生产能力较低。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农业产业化成都较低。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较低,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农民就业压力较大。 三农问题的提出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都影响着中国的整个现代化建设,近年,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使广大农村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呈现出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但即便是现在这样的进程,三农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事关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到2020年可能仍有7亿人口在农村。 浅析中美、中印“三农”财政支出 (数据来源:IMF) 表4 2007-2010年印度农业支出比例(单位:亿元) 独立前的印度农业生产方式是传统落后的。20世纪中期之后,又推行“绿色革命”和乡村发展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现代化进程。“绿色革命”奠定了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并成为印度农村变迁的直接推动力。农村社会保障是印度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印度大力推广科研普及和研究,印度的农业科研系统由中央、地方和高等院校组成。印度也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印度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及其体制改革。 (数据来源:IMF) 表5 2007-2010年美国农业支出比例(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IMF) 表6 2007-2010年中美印三国的三农支出(单位:亿元) 美国的直接补贴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生产灵活性合同补贴,二是土地休耕保护计划,三是农业灾害补贴。从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致力于实现农业高度现代化,到70年代中后期,全国农业生产性投资增加5000多亿美元。现在美国平均每个农场拥有30多万美元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每个农业劳动者占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达18.1万美元,农业的有机构成超过了工业。美国政府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对农村的援助力度日渐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经济和合作发展服务,农村公共设施服务和农村房屋服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是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建设的政府服务支持,美国主要实行的是政府领导、农学院为主体的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体系,以及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浅析中国“三农”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当结合中国实际统筹考虑,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解决我国三农的基本矛盾人地矛盾,二元体制矛盾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农 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面貌,。投入政策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实行三补贴政策。 经过中日印三国的比较,我们可以从国外“三农”财政支出得到一些启示,世界各国的农业财政政策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都不同程度地对“三农”加以保护和支持,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必须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要把农业政策的重心从保护转到支持上;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健全农业补贴政策,把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长期实践表明,政府的直接农业补贴不需要借助产品和流通过程,财政支出全部用于农民,其效果要远远好于间接补贴。发达国家的直接补贴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财政投入,我国国民基本教育尤其是广大农村、中西部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尚未全面普及,农村教育经费匮乏,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为转移农民奠定素质基础,使更多农民能够到二、三产业就业;通过财政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目前应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分地区,分项目,分重点,分阶段进行;加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稳定且完善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从而保证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能应用于农业。 从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从总量上,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结合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情况,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长期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使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这不仅能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弥合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还能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时,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徐全红,《转型期“三农”公共财政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克勇,《公共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4]韩长斌,《中国现代化进城中的“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曹东勃,《滞留在现代化中途“三农”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三农 问题 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