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拉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pdf
《混凝土抗拉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抗拉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第47卷第4期 2 0 0 7年7月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Dalian Un 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 . 47, No. 4 Jul .2 0 0 7 文章编号: 100028608(2007)0420563204 收稿日期: 2005212205;修回日期: 2007205228. 作者简介:孟宪宏(19782 ), 男,博士生;宋玉普3(19442
2、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混凝土抗拉疲劳剩余强度损伤模型 孟 宪 宏1, 2,宋 玉 普3 1 ( 1. 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116024; 2.沈阳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110168 ) 摘要:基于连续体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各向异性混凝土抗拉疲劳剩余强度衰减模型.模型 中采用了基于应变能量释放率空间的边界面模型,通过极限断裂面的不断移动模拟疲劳过程 中损伤阈值的不断变化.提出了在高周疲劳过程中损伤模量表达式中的D为一与剩余强度 有关的变量的观点,并给出了函数表达式.结合已完成的混凝土疲劳抗拉剩余强度试验,确 定了模型的参数,并验证了模型的有
3、效性. 关键词:混凝土;疲劳;剩余强度;损伤;边界面 中图分类号: TU 375文献标识码: A 0 引 言 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的拓展,许多结构或构 件经常处于重复性的较高应力水平下,结构的疲 劳破坏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结构的疲劳破坏主 要是因为混凝土内部损伤而导致其强度下降,所 以了解疲劳过程中混凝土剩余强度的衰减规律显 得尤为重要. 边界面模型最早由Dafalias等1提出,并用 于金属材料的循环加载.该模型认为应力空间中 存在着一个无形的与损伤水平相一致的包络面, 所有可能的应力点都包含在此包络面内,这一包 络面被称为边界面. Dafalias2又进一步在他的 模型中定义了极限断裂面、
4、加载面和边界面的概 念.只有加载面超过极限断裂面时才有损伤发 生.损伤的增长率是加载面上一点与其在边界面 上的投影点间距离的函数.Suaris等3利用连续 体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预测单调和循环荷载混凝 土损伤发展的模型,模型中将弹性势能表示成主 应力和损伤柔度张量的函数.模型中的极限损伤 断裂面、 加载面和边界面都用应变能量释放率向 量Ri表示. A l2Gadhib等4在Suaris模型的基础 上,建立了各向异性弹性损伤模型,用于预测混凝 土承受单调荷载与疲劳荷载时的应变变化与疲劳 寿命.该模型在建立本构关系时利用了损伤因子 张量M. Baluch等5利用损伤力学概念建立了混 凝土抗压疲劳剩余
5、强度预测模型,并作了少量试 验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但由于其试验内容中试件 较少、 最大应力水平较高、 疲劳寿命较短等,模型 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 鉴于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疲劳剩余强度模型 研究较少,试验数据缺乏等原因,本文利用连续体 损伤力学的概念,建立混凝土抗拉本构模型,利用 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绘出不同最大应力水平下 混凝土疲劳剩余抗拉强度的衰减曲线.为了验证 模型的精度,进行99个变截面棱柱体试件的疲劳 抗拉剩余强度试验,并利用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 相对比,分析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及不足. 1 建立模型 1. 1 损伤因子张量及有效柔度矩阵 由复合材料损伤力学6可知,对于各向异性 损伤的情
6、况,有效应力 可以表示为 =M()(1) 式中:为表观应力;为张量双点积;M()为损 伤因子张量,它是一个四阶张量.研究者们建议 了很多M()的表达形式,并将其应用到金属的 损伤分析中.Khan等7最初将损伤因子张量的 概念用于分析混凝土的损伤, Khan模型同时考虑 了混凝土拉压两种损伤,本文在Khan模型的基 础上进行简化,去掉了与抗压有关的参数得到了 用于抗拉疲劳的损伤因子张量,形式为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M( ) = 1 1 -
7、 1 00 0 1 1 - 2 0 00 1 1 - 3 (2) 式中:i(i= 1, 2, 3)为主损伤分量;为由试验确 定的常数. 根据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原理,弹性损伤 本构方程可写成如下形式: e =C (3) 式中: e 为弹性应变;C 为有效柔度矩阵,且有 C =M TC M(4) 式中:M T 为M的转置;C为无损状态时的柔度矩 阵,其表达形式为 C= 1 E0 1- -1- -1 (5) 式中E0为初始状态的弹性模量; 为泊松比. 将式(2)、(5)代入式(4)得 C = C 11C 12C 13 C 21C 22C 23 C 31C 32C 33 (6) C 11=
8、1 E0 (1 - 1) 2 C 22= 1 E0 (1 - 2) 2 C 33= 1 E0 (1 - 3) 2 C 12=C 21= - E0 (1 - 1 ) (1 - 2) C 13=C 31= - E0 (1 - 1 ) (1 - 3) C 23=C 32= - E0 (1 - 2 ) (1 - 3) (7) 1. 2 边界面及损伤演化方程 类似于Dafalias等1在应力空间内建立的边 界面模型, Suaris等3在能量释放率空间建立了 边界面模型,模型具体形式为 f=(RiRi) 1?2 -Rc?b= 0(8) F=(R iR i) 1?2 -Rt= 0(9) f0=(RiRi)
9、1?2 -R0= 0(10) 式中:f是加载面;F是边界面;f0是极限断裂面; Ri为损伤应变能释放率,具体形式为 Ri=5+ 5i (ij,i)(11) 式中:为材料质量密度;+ 为弹性余能;ij为应力 分量;i为损伤变量. R i为加载面上一点Ri在边界面上的投影点, R i=bRi(12) b=Rt?(RiRi) 1?2 (13) Rt为极限能量释放率,由混凝土单轴抗拉试验确 定;R0为极限断裂面的大小,对于疲劳加载R0随 损伤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文献5的推导,由应力控制的损伤在 主轴方向上的增量为 dk= 5f 5Rj 5Rj 5s ds H- 5f 5Rn 5Rn 5m 5f 5Rm
10、 5f 5Rk (14) 其中H为损伤模量,它可以表示成加载面与边界 面间距离的函数, H= D in- (15) 式中: 为克罗内克符号,即符号中小于零的数 取零;为标准化的加载面与边界面间距离, = (R iR i) 1?2 -(RiRi) 1?2 (R iR i) 1?2 = 1 - 1 b (16) 当加载面首次与极限断裂面相交时,=in. D是一个和强度有关的常数,对于单调加载 和低周反复加载的情况,可以认为D为一个常 数.但在高周疲劳情况下,疲劳荷载的最大应力 水平较低,在材料破坏时其剩余强度衰减较多,所 以D应被看做随剩余强度变化的变量.从本文和 文献8的试验数据中可以看出,D和
11、剩余强度 之间存在近似的指数关系,故作者提出了如下形 式的D随剩余强度变化的关系式: D=- t-r t-max (17) 式中:t是初始抗拉强度;r是剩余强度;max是疲 劳最大应力.当 r=t,即没有损伤发生时,D等 于 ,所以 是与初始强度有关的系数,对于本文 试验结果取 = 1. 210- 3;当 r=max,即发生 疲劳破坏时,D等于 -,所以 是与初始强度 和疲劳最大应力都有关的系数,本文的试验为包 括两种最大应力水平的疲劳剩余强度试验,最大 应力水平分别为初始强度的0. 85和0. 75倍,对 应的 值取为0. 2510- 3和0. 3410- 3.参数 、 是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
12、一定的数值试验结果 求出不同强度下混凝土的D值,按照式(17)回归 得出的.由于文献8与本文试验的混凝土强度 及试件尺寸均相同,本文也参考了文献8的试 验结果.式(17)充分考虑了剩余强度衰减对损伤 465大 连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第47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模量的影响,使计算过程中损伤的增加趋于缓和, 很好地模拟了高周疲劳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损伤缓 慢发展的特点. 2 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确定 对于单轴拉伸的情况,应力矢量为 (0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疲劳 剩余 强度 损伤 模型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k****o】。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k****o】,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