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八下知识提纲.doc
《岳麓版历史八下知识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八下知识提纲.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第一届政协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2、内容: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③大会决定:首都为北京;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3、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筹建新中国)。 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成立) 1、大典盛况 (P3图片) ①时间:1949年10月1日 (每年10月1日为国庆节) ②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标志着大陆统一。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背景原因: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 3、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4、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 (1)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收复高地的任务。 (2)邱少云:在上甘岭“391”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直至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3)黄继光、邱少云他们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结束:1953年7月,朝、中、美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6、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一、土地改革运动: 1、土改原因: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地区:新解放区。 4、法律文件: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实行改革。 5、《土地改革法》提出了土改的基本目的: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总目标。 6、土改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7、土改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农民。 8、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9、意义:土地改革标志着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10、土改顺利进行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是政权保障;《土地改革法》是法律保障;土改得到人民拥护等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和长期战乱。 2、政策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等。 3、结果表现: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1953---1957年; 4、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5、成就:1957年提前完成:A.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B.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C.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制定宪法: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2、内容: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方式和途径: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 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4、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背景:三大改造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2、中共八大出现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3、大跃进:以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口号:“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结果: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4、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平均主义和“共产风”。结果: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结果:造成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困难原因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外,还有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的行为。 二、左倾错误的纠正: 1、实行全面调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结果: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1957—1966年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等)。 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 第7课 全国大动乱(1966年——1976年)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错误判断,认为共产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决定发动一场群众性的“文化大革命”。②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企图乱中夺权。 2、过程: ①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②全面发动:开始标志: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中央文革小组。 二、经过: 1、全国大动乱和二月抗争: ①全面夺权阶段:1967年1月,上海夺权,“一月革命”夺取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 ② “二月抗争”: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群众强烈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叶剑英等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③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文革”中,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形同虚设。自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整整10年没有召开一次全国人大会议。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经济形势的恶化和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 1967——1968年,国民经济形势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规章制度被废弃,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难以保证;市场供应紧张,日用消费品短缺; 2、林彪集团的覆灭:1971年九一三事件 。 3、周恩来调整经济: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使各方面有了转机。到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 4、邓小平全面整顿: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再度回升,但随“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国民经济又遭破坏。 5、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①损失:“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000亿元。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距离进一步拉大。 ②取得成就的原因: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的努力,及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表现:工农业总产值保持一定速度增长,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国防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红旗轿车、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南京长江大桥等) ③“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4月5日清明节时出现“四五运动”,性质是追悼周总理,痛斥和声讨四人帮,这一运动虽遭到四人帮的镇压,但为后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9月9日,毛泽东逝世;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6、“文化大革命”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教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讨论: 1、两个凡是(背景):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举,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继续坚持“左”的错误。 2、邓小平复出后,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3、这次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978年底,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底,北京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①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4、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1、农村和城市改革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商品经济。 2、农村和农业的首先改革: ①开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省凤阳县等地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逐步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各地办起了大批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4、城市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 ①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以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内容: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加强企业责任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意义:这些改革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5、民营企业的勃兴: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而且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突破。1980年建有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尤为典型,已崛起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最早)。 ②1988年海南省建立,海南岛成经济特区(最大)。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①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②1985年,开辟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 ③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开放。 ④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①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会议批准加入。 ②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2、新时期的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改革成果,切实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3、1982年新宪法规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使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的有关重大决策有了法律保障。 4、1986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 原则:地位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5、1979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作较大修订。明确规定罚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当三个基本原则。新《刑法》对经济领域中的犯罪、黑社会和恐怖活动的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密切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2、1982年党中央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新时期制定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爱国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4、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重点是改变现行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在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同时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中共“十三大”(1987年)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中共“十三大”作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前两步已经基本实现。 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在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目标。 二、中共“十四大”(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中共“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主题是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四、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 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1、农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农村面貌,。 2、工业: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化体系。如: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上海宝钢、京九铁路。 3、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综合国力大为提高。 第15课 民族团结的加强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①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②民族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③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这个《纲要》的主要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1984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2、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先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实行因地制宜、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方针,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③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内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后得到全国人大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二、港澳回归: 1、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英中两国关于香港政权的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图。 3、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葡中两国关于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在澳门举行图。 4、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后,分别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现行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变。 5、港澳回归意义: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6、注意识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香港紫荆花、澳门白莲花)。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国两制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推动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992年,达成共识,以口头表述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八项建议和主张。 第18课 国防建设 1、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 ①建立原因目的:巩固国家政权,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保护人民的和平生活,加强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建设。 ②建立时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先后建立,人民解放军由单纯的陆军向多军种、多兵种发展,以适应现代战争。 2、科技强军: ①1956年,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尖端武器取得突出成就。 ②6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③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二炮即战略导弹部队)创建。1966年10月,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④80年代以来,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成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3、民兵和预备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兵役为主体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每个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意与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在建国的第一年里,新中国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内容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建议根据这五项原则的精神来指导这次谈判并处理中印两国的两边关系。印度代表团对五项原则表示完全赞同。 ②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并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亮相,并对会议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万隆会议: ① 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亚非主权国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②中国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亚非会议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 ③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20课 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极力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中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建交 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同毛泽东会见,与周恩来会谈。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 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活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我国现在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国的外交不仅在国际斗争中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努力;(钱学森、邓稼先图片) ② 1960年11月成功发射自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1号”; ③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⑤1975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⑥1984年第一颗通信卫星被成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2、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能增产20%至30%,已推广到欧美,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①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②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983年,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能力达到每秒一亿次。90年代研制出银河Ⅱ型和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其中银河Ⅲ型运算能力达到每秒百亿次。2002年,联想推出每秒运算能力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③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从科学计算扩展到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经济管理、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等方面。 ④“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4、“863”计划的制定: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组织专家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论证。同年底制定《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为纪念科学家们的建议,这个纲要命名为“863”计划。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科教兴国”国策。 ③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就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2、文学艺术的繁荣: ①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艺术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②文学:优秀小说:《青春之歌》、《红岩》、《芙蓉镇》、《平凡的世界》。 ③戏剧艺术:昆剧《十五贯》、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话剧《茶馆》。 ④绘画、音乐、舞蹈: 绘画《开国大典》、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⑤电影、电视:电影有《南征北战》、《红高梁》, 电视剧《四世同堂》、《西游记》。 3、中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①1955年,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已名列世界前茅的体育强项有:乒乓球、排球、羽毛球、游泳、跳水、体操、举重、射击等。 ②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28枚金牌,金牌总数第三名。 ③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1、日常生活变化大:服装、饮食结构、住房、交通工具(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的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充实。 2、就业制度的变化: 企业打破“铁饭碗”,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逐步实现,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双向选择,用人方式多样化。大学生统分制度已经取消,建立了人才市场,采用上岗资格制度。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 ①20世纪80年代末,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始改革。 ②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城镇建立统账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③我国还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兴办了各种社会福利院。-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历史 知识 提纲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