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说课.doc
《初中化学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说课.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 ,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 基本能力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实验2-2 ] 至 [ 实验2-5 ]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 —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纳出氧气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3、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首先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开场。[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氧气)。设问: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气?”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见生活中现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个人5-7分钟不呼吸会怎么样?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家里的液化气是怎样被点燃,为什么能燃烧?等,这些现象都与氧气有关,这样不但能自然导入课题,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带着探索未知的心理进入新的教学。 (二)层层深入、讲述新课 因为氧气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我调整了课本顺序,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积累说说氧气有那些用途?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一、氧气的用途 如果学生说不全我将采用以下两种补救方式: 1、阅读课文,及18页图示。 2、课后在网上、课外书籍上查资料或与父母交谈 这样有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参透“知识的获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观念。让学生多关注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设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物理性质通常从那几个方面出发?然后我通过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点击鼠标)(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2)[教师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3)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为什么?(水中有氧气)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氧气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学生进行思考,再通过观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动画(点击鼠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学生能归纳出:(点击鼠标) 物理性质 1、 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略大 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气 –183c 液态氧 -218c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淡蓝色雪花状) 《空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五、学法指导 1、收集有关材料,对有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总的来说,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并以仿照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让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和图片,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节课,下面主要讲述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2、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讨论与思考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 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5、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6、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7、作业:完成课本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5的地方。 (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3)小结: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CO2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混合物与纯净物(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讨论与思考下列问题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 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5、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6、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这样的物质叫做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7、作业:完成课本有关练习。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获得。本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认识网络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山区农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水的污染程度也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学生爱好电脑也喜欢上网,但只会在网上游戏而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要在网络教室里进行。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分成小组,对学校、家乡的水资源现状、使用以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水景图》,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2)播放一段《走访环保专家》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缺乏以及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3)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图,引导学生先思考,再通过网络搜索,查出“国家节水标志”图的准确含义,让学生初步体验网络在学习中的作用。 2、自主学习: (1)打开课件,点击“学习目标”。 (2)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件,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学所探索的核心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在课件中收集了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录像资料,设置了几个优秀的有关《水资源保护》网站的链接,学生能方便的点击相关链接查看具体内容,通过查看这些内容,能深刻的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好在今年国家给我们配备了远程教育资源卫星接收系统,从此我们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外面优秀的教育资源了,《校园主页》上有《湖北教育网台》和中央电教馆的《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链接,学生点击这些链接也能查看相关内容。我设置的《同步练习》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告诉学生,生产纸需要很多木材和水,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尽量减少纸的使用而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如这次的练习通过电子邮件上交给老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与校园论坛的链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交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成果的空间。 在学习中,学生会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多听几遍,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深入地了解,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学生反而能更主动、更快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3、学生作品制作: 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部分学生是很难实现学习目标的,我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了任务:(一)每一位学生写一份关于家乡、学校水污染和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找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二)分小组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制作一个学生作品:学生网站、演示文稿、化学墙报(选其中的一项)。素材来源于网络搜寻和社会调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既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对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的能力。 4、作品展示: 在校园内张贴化学墙报,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学生的社会调查汇报,观看学生网站和演示文稿的展示,向全校的师生进行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是可以增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观念。 5、总结评价: 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发布在校园网上,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设计理念 设计这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另外,我想把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说课稿《氧气的制法》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 氧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新课,它对以后学习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讲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问题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氧气的制法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量变能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优选一定的教学方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机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工业上就是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空气制取氧气的。那么医院用的氧气是不是利用空气制取的呢?化学实验室里是怎么样把氧气制取出来的呢?又是怎么样收集的呢?设置这些问题是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性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汾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 2、新课讲解: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安排学生阅读课体第17页,氧气的工业制法。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速度,说明制取氧气的速度慢,时间太长。加热二氧化锰又说明受热不产生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制取氧气。而且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说明了二氧化锰的作用。导出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这一重要的概念。让同学们总结回答。这样增加了对综合知识的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氧气制法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便能灵活运用这一知识来制取一些气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在科学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向学生简单扼要的介绍氧气的应用,使学生知道一些氧气的化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建设家园的教育。 3、归纳总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4、反馈练习: 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题。而且变化比较灵活,来激发学生的性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5、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使学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系统。 ·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分析】 我县地处偏远地区,学生课外知识有限,而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好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本课题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 【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关系. 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中子数只和原子的质量有关,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1. 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媒体】 实验媒体:投影仪,挂图,多媒体 学案(附后) 【教学设计思路】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挂图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讨论促进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情景教学法 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接受最快,记忆最好.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重要.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分析比较法 让学生分析原子构成的表格,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以达到以下目的 A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B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技能 4,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教师展示水分解的动画 学生回忆前面讲过的分子,原子的概念 用情景教学法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回忆旧知 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 【板书】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学生思考,这里不用给出答案,留个悬念 利用问题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很快引到本课重点 通过科学史实引入问题 老师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过程和卢瑟福做的а-粒子穿过金箔的实验后 提出问题:⑴原子是一个空心,还是一个实心的球体 ⑵原子能不能再分 如能,那么由哪些部分构成 ⑶原子中有带正负电的粒子,那么原子带电吗 学生听介绍后再阅读P68内容,分组讨论 通过两个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设计三个问题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老师板书: ⑴原子是一个空心的球体 ⑵原子能再分,由原子核和电子两部分构成 ⑶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二者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由一小组学习组长陈述结果,其他组给予肯定或补充 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利用挂图使学生较直观的看到原子结构【屏幕展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 教师展示"原子的构成"挂图 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有关原子弹的知识,争取找到原子弹爆炸的原因 学生观看挂图,印证上述结论学生交流后,归纳: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制造出来的 同时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原子已经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引用书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一个大的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就是里面的一只蚂蚁),电子就在这个相对广阔的区域内运动. 教师进一步肯定上面学生的结论 用具体实例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生活化 再次证明原子可分 利用适当的比喻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 提出问题:原子核已经这样小了,它还能再分吗 老师讲解:原子核能再分,它由更小的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但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原子核并不是一剖为二,一半是质子,一半是中子,并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中子本身都一样,区别在于,不同的原子中所含的质子,中子数目不同. 【板书】1.原子的构成 原子 学生思考,讨论 1,引导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 2,初步给学生建立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概念. 3,很多学生会认为原子核是这样的结构,因此这里必须要提醒学生,更正他们错误的观点 引导学生继续讨论 老师提问:原子核为什么带电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原子核带电是由于质子带电引起,并且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 学生只有弄清楚原子核带电的原因,才能知道核电荷数和质子数的关系 通过展示表格让学生看到不同的原子其构成是不同的 鼓励学生多找出表中的异同点 【投影】:P68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学生观察此表,并分组讨论从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通过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巩固练习 教师归纳并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提醒学生注意: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陈述讨论结果1.不同的原子内质子数不同2.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 学生完成学案填空1-3题和填空题 学生对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容易混淆不清,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及时反馈信息,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 转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 教师提问:原子已经很小了,它有质量吗 【投影】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10-27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 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Kg 学生观看投影后,发现原子有质量,只是很小 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 得出公式 讲解:这样小的数字书写,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好象用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米的质量一样,因此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它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2.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学生很难理解相对的意思,可举例说明 让学生阅读P69的内容,得出计算公式 ①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在哪里 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对质量是一个倍数关系,无单位;实际质量是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 由学生自己找出区别,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会更深刻 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老师指定查10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让学生分组比赛查阅P153相对原子质量表,看哪一组差得又快又准.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情景教育 老师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 学生阅读P69的资料,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拓展思维 巩固练习 老师讲解: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因此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让学生通过查表去发现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关系 【板书】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质子数+中子数,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把P153的查阅结果P68的表相比较,去发现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 学生完成学案选择4-5和三题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教师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劳动给予肯定 【小结】本节课你学了什么 所学知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整理,归纳本课内容,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练习】见学案 【板书设计】 课题1.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 讨论结果: ⑴.原子是一个空心的球体 ⑵.原子能再分,由原子核和电子两部分构成 ⑶.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二者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提出问题:原子核已经这样小了,它还能再分吗 原子的构成 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 ①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区别: 相对质量是一个倍数关系,无单位;实际质量是真实质量,单位是千克 ②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质子数+中子数 【学案】 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原子核由( )构成 A 电子和质子 B 质子和中子 C 电子和中子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 A 中子数 B 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粒子是( ) A 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4,已知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6 B56 C82 D86 5,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 填空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 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 ②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 ③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_____ ④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哪一种金属所含的原子最多 哪一种最少 为什么 【课后作业】P70的习题1,2,3,4 “水的组成”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 3.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实施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