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第四章.doc
《八年级物理光第四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光第四章.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四章 光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来源:Zxxk.Com] (4)了解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光年 2、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 2、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激光笔、喷雾器、课件、实物投影仪。 2、学生分组实验:激光笔、烧杯、带有磨砂面的玻璃砖、少量牛奶。 ●教学过程 (一)预学 过渡语:地上的影子怎么来的,为什么关掉了电灯我们的游戏就做不了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我们的新课之旅。首先,请同学们 1、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列问题: 叫做光源。常见的光源 。[来源:学*科*网Z*X*X*K] 2、阅读教材第35页“光是如何传播的”,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表示 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 和 。这样的直线叫 中沿直线传播。 3、阅读教材第36-38页“光的传播速度”、“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问题: (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 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 表示。在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 。 (2)光年是指 ,是一个非常大的 的单位。 (二)探究与精导 过渡语:古时候,人们不知道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端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月光,土著人见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现象。 教学点1 光源[来源:学科网ZXXK] 观察课本34页的图片,并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各种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烛焰;④发光的电灯;⑤水母;⑥萤火虫;⑦正在播放的电视机;⑧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为一类,是 光源; 为一类,是 光源。 【学点训练】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电影画面和电视画面 B、人眼和月亮 C、蜡烛的火焰和镜子 D、蜡烛的火焰和灯笼鱼 教学点2 光是如何传播的 1、探究小实验 (1)观察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沿着激光照射的方向喷射空气清新剂或用喷雾器喷出水雾,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光在液体中传播的路径:把胶水装在透明的平底玻璃瓶中,让激光从侧面射入。 (3)观察光在固体中传播的路径: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着白屏射入玻璃(玻璃后面紧贴白屏)。 现象:光在空气、液体、气体中 。 2、关于光线(1)在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2)光的传播路径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的,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将问题简单化,便于研究,这种物理方法叫做 。 3、动手做课本35页的“想想做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1)小孔成像是 形成的,因此物体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半透明膜的 部,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射到光屏的 部,所以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与烛焰 的 的像,这种现象就叫小孔成像。 (2)小孔成像有如下特点:①这个像是由实际光线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的,所以是 像。②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③像与物体是 (填“相似”或“不相似”)的,与小孔的形状 (填“有”或“无”)关。④像的大小与物体 有关。 4、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光在 传播的过程中遇到 的物体时,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跟物体轮廊相似的黑暗区域,即不透光物体的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①日食: 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且 在中间时,由于 , 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阴影,地球阴影中的人就能看到日食。②月食:当 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且 在中间时, 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月球上形成阴影,则地球上靠月亮一边的人就能看到月食。 【学点训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 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线 C、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D、影子的形成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教学点3 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玻璃中的速度 (填“大于”或“小于”)光在水中的速度。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回想有关声的现象,想想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1)光的传播 介质,声的传播 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 (2)光、声在介质中的速度规律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而光在透明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透明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学点训练】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C=3×108m/s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三)提升 1、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电灯 2、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 A、时间 B、质量 C、长度 D、速度 3、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m/s B、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108m/s C、光年是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4、“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 形成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光学原理与前者是 的。 5、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立竿见影 B、瞄准射击时要“三点一线”C、体育课上课时看齐同一排的同学 D、打雷时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6、如图所示是日食的形成。它是因为光的 传播形成的。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骊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和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见。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激光笔、刻度尺、可折叠的白纸板、平面镜、课件、实物投影仪。 2、学生分组实验:激光笔、平面镜、量角器各一个,可白叠的白纸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预学 过渡语: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原本不发光的物体呢?带着问题开始我们的新课之旅。首先,请同学们 1、阅读教材第38-40页“光的反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1)光射到物体的表面,有一部分光会被 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2)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光线OE被称为 ,光线OF被称为 ,ON叫做 。 ②i叫做 角,r叫做 角,二者之间的关系 。 (3)使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 的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 是可逆的。 2、阅读教材第41页“漫反射”,完成下列问题: 光在不同的表面会发生 和 。 (二)探究与精导 过渡语:把激光器打开,让光斜射到镜面上,观察光的传播方向,试着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点1 光的反射 仔细体会:太阳发光,我们能看见;桌凳不发光,我们也能看见,为什么? 【学点训练】1、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 A、物体一定是光源 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 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 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教学点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仔细阅读教材第39-40页“探究”,设计实验,实验进行时注意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数据填入下面表格并总结结论: 实验 次数 入射光线位置 入射角[来源:Z§xx§k.Com] 反射角 反射光线的 位 置 1 在法线右侧30°处 30° 30° 在法线左侧30°处[来源:Z.xx.k.Com] 2 在法线右侧45°处[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45° 45° 在法线左侧45°处 3 在法线右侧60°处 60° 60° 在法线左侧60°处 分析与总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1) 、 和 在 平面内。 (2) 、 分居在 的两侧; (3)反射角 入射角。这就叫光的反射定律。 2、先用激光灯让光线与镜面成70°角入射到O点,确定好反射光线的位置,再用激光灯让光线顺着反射光线射向O点,观察现在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位置有什么关系? 分析与总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定律巩固理解: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交于一点,这是什么点? 2、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什么线? 3、法线与反射面是什么关系? 【学点训练】2、一束光线与镜子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3、甲、乙两人在灯光下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 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方眼睛 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教学点4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光路图 1、知道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 2、知道反射光线画入射光线。 _X_K] 作图步骤:1、作出法线垂直于反射面。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作图步骤:1、作出法线平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2、作出反射面垂直于法线。 【教学训练】4、如图1所示,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如图2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教学点5 漫反射 分 类 不 同 点 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 现象举例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光滑面 反射光仍 ,只在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水面倒影镜中花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 凹凸不平面 反射光向各个 ,能在各个方面看到反射光 看到粉笔字 看屏幕上的电影 5、光的反射有 和 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 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现象。 (三)提升 1、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则入射角是 ,反射角是 。如果使入射光线逐渐靠拢法线,反射光线将 。 2、一束光线以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 3、下列哪种材料适合做放电影的银幕( ) A、光滑的白布 B、粗糙的白布 C、平面镜 D、玻璃板 4、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 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 5、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如图所示。要使其反射光沿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的放置方法是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了解它们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的应用。 3、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4、球面镜的应用。 ●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平面镜、手电筒、课件。[来源:学科网] 2、学生分组实验: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只、火柴、两个铁架台、8开白纸一张、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预学 过渡语:为什么水中的蜡烛能燃烧,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带着问题开始我们的新课之旅。首先,请同学们 1、阅读教材第42-44页“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 。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2、阅读教材第44-45页“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问题: 球在镜分为 和 ,凸面镜使平行光 ,凹面镜使平行光 。 (二)探究与精导 教学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动手设计课本43页“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来源:学科网ZXXK]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模型两只,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2)实验步骤:自学课本41页,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实验,收集数据: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分析与论证: (1)物体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 (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4)物点和像点的连线与平面镜 。 (5)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 的 像。 【学点训练】1、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米,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米,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教学点2 平面镜成像作图 1、选物点:以能反映物体主要轮廓特征的点作为物点。一般常用箭头代表物体,只需选箭头和 两点作为物点。 2、作镜面的垂线:过被选物点作镜面的 (用虚线表示),延长至 ,标垂足。 3、找像点:用刻度尺直接在垂线上量得像点到镜面的距离 物点到镜面的距离,标相等符号。 4、画像:按物体外形用虚线连接各个像点就可得到要作的像,虚像用 线。[来源:学科网] 【学点训练】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教学点3 虚像 注意观察课本图2.3-2,完成下列问题: 1、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有 条射在平面镜上; 2、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3、再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也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4、这两条反射光线 (填“能”或“不能”)相交; 它们的反向延长线 (填“能”或“不能”)相交,交点在平面镜的 ,这个并不存在的交点就是发光点S的 像,像 (填“能”或“不能”)成在光屏上。 【学点训练】 1、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 C、在山区道路的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 D、以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时,使用的小镜子是凹面镜。 (三)提升 1、晓丽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找到 的位置,这是换元代替法;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水中花,镜中月”是光的 现象。 3、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平行玻璃板 4、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 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大 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小 C、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大 D、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小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略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4.6m[来源:学科网] 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6、请在下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来源:学科网]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激光笔、水槽、白塑料光屏。 2、学生分组实验:碗、筷子、硬币、适量水、茶杯。 ●教学过程 (一)预学过渡语:硬币为什么又会出现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我们的新课之旅。首先,请同学们 1、阅读教材第47页“光的折射”完成下列问题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AO是 光线,OB是 光线,ON是 。入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折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2、阅读教材第48页“折射使池水‘变浅’,完成下列问题: 从上面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物体,会感觉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这是 形成的。 (二)探究与精导 过渡语: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场变呢?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定律,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空气进入水或玻璃中时,光是如何传播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光的折射。 教学点1 折射现象 1、动手做课本47页“演示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 (1)将激光灯沿盒子的边缘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观察光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处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折。 (2)将激光灯沿盒子的边缘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观察光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处 (填“发生”或“不发生”)偏折。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来源:Z+xx+k.Com] (1)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 (3)光从空气 射入玻璃中,折射光线将 法线(填“靠近”或“远离”),也就是折射角 入射角(填“>”、“=”、“<”)。 (4)(一种特殊折射)当光 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 ,此时折射角等于 ,入射角等于 。 (5)如果让光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玻璃中,光会不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传播?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也就是折射光线 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也就是折射光线 法线);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 (4)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 的。 【学点训练】 1、完成下列折射光路图 2、关于折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教学点2 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1、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弯折? 2、原来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线,由 斜射入 时,在水面发生 ,折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筷子的 像(填“实”或“虚”),像在筷子的 方(填“上”或“下”),所以水中的筷子会向 发生弯折。 2、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了吗? 【学点训练】 3、渔民叉鱼时应向看见鱼的 方叉,因为人看到的鱼是光从 斜射入 发生折射形成的 像。 (三)提升 1、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一束光由 斜射入 ,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不变 3、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A、水中塔 B、镜中花 C、水面“折”枝 D、手影 4、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月明”说的是光的 现象。 5、由图可以看出 是界面,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 [来源:学科网ZXXK] 6、一束光射向一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三棱镜和离开三棱镜的光路图。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了解不同颜料混合后得到另一种颜色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揭开光的颜色之迷。 (2)探究色光的温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通过演示实验,体验透明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光的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4、光的色散实验演示。 5、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实验演示。 6、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的演示实验。 7、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教师演示实验:水槽、平面镜、三棱镜、铁架台、光屏、红色玻璃、蓝色玻璃、红纸、绿纸。[来源:学。科。网] 2、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彩色电视机,一盒颜料,红色,绿色,蓝色的透明胶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 过渡语:沿着水雾的方向我们会看到一条美丽的人造彩虹,绚烂的色彩是如何出现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我们的新课之旅。首先,请同学们 1、阅读教材第51页“色散”,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这种现象叫光的 。 (2)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 而产生的。 2、阅读教材第52页“色光的混合”,完成下列问题: 色光的三原色为 、 、 。 3、阅读教材第52-53页“物体的颜色”,完成下列问题: (1)颜料的三原色 、 、 。 (2)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二)探究与精导 过渡语:不管是美丽的人造彩虹还是雨后的彩虹,这些美丽的色彩都是太阳光的颜色,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五光十色,这些美丽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教学点1 色散 动手做课本51页“演示色散”,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把另一个相同的棱镜按相反的方向放在前一个棱镜旁边(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些),屏上又能看到什么?完成下列问题: (1)白光通过棱镜后, (填“改变”或“不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 。 (2)当彩色光带通过另一棱镜我们可以看到彩色光带将会聚成 。 结论: (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 ,形成 。 (2)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光的色散原理: 。 【教学训练】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教学点2 色光的混合 1、彩色电视机里,把红色的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的是 颜色的光;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呢?通过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电视机屏幕上显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 三色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的。这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2、把红、绿、蓝三种不同颜色的透明塑料片两两叠在一起,观察透过的太阳光的颜色: 色光[来源:学|科|网Z|X|X|K] 红绿 红蓝 绿蓝 红绿蓝 色光的混合 黄色 品红色 青色 白色 分析与总结: (1) 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教学训练】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在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 教学点3 物体的颜色 体验课本52页“想想做做”,课本53页“探究”,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并进行分析。 1、把红色的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的是 颜色的光;把蓝色的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的是 颜色的光;把绿色的透明塑料片放在阳光下透过的是 颜色的光。 2、透过各种颜色的塑料片观察课本的彩色画面。 分析与总结: (1)透明体只能透过 。 (2)不透明的物体只能 。 (3) 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学点训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光是最单纯的颜色 B、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有相同的规律 C、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是色散 (三)提升 1、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 色光。[来源:学科网]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一束光以50°入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3、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由发生 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念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来源:学#科#网] 4、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乙所示),则光屏上就出现 。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5、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6、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7、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形象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 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9、2009年入夏以来,太湖由于水位持续偏低、气温高少雨、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因素,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湖水呈蓝绿色油漆状并发出腥臭味。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 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 ●教学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第四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