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
《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0附答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00附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①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注释】①:何相公,即魏博节度使何进滔。《旧唐书》说他“居魏十五年,民安之”。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两句叙事,既点明围猎的时间是清晨,又写出围猎地点禁城东的壮阔场面,为全诗铺写出晨猎的背景。 B. 领联中“红”、“白”二字色彩鲜明耀目,“向日”、“迎风”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 C. 尾联中的“寒”字,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表现高飞鸿雁虽凌绝苍穹,何相公却一箭命中的神奇。 D. 整首诗在选材方面,干净利索地只写一个人物,取材之精确,描写线条之明快,凸显了何相公的惊人绝技。 (2)这首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相似,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主人公形象的不同之处。 答案:D 解析: (1)D (2)何相公:身手矫健,射箭技艺高超。“背手抽”写出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猎手臂力强劲,身手灵敏。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高超。太守:威武豪迈,渴望得到重用,有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左牵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人物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分析】(1)D项,“干净利索地只写一个人物”错误,“万人齐指处”,即霎时间,围观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人群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除了何相公还有众人。故选D。 (2)《观魏博何相公猎》中的何相公,“白马骤迎风”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上去。“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十分健美。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太守“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故答案为:⑴D; ⑵ 何相公:身手矫健,射箭技艺高超。“背手抽”写出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猎手臂力强劲,身手灵敏。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高超。太守:威武豪迈,渴望得到重用,有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左牵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人物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点评】⑴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该题型做题前要整体感知读懂诗歌,根据诗歌的注解,所选意象以及诗歌的情感语句即可把握诗歌主旨情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把选项带入诗歌语境即可判断。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⑵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是高考的考点。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的途径有四条:了解作者的生平,关注背景、注释;聚焦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身份的词语;关注环境的烘托作用;注意"物"的象征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释】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由此产生深沉激烈的情感。 B.颔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侧面描绘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 C.颈联中“壮日自期”和“残年但欲”相对,感慨极深,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暗含诗人的心理变化。 D.尾联笔锋陡转,以豪放洒脱之词,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超脱豁达之情。 (2)与陆游的另一首诗《书愤》后四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相比,两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D 解析: (1)D (2)相同之处:两诗的颈联都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两句与本诗中“壮日自期”两句都以典故明志,表达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之情。不同之处:《书愤》尾联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而《枕上作》尾联则借景抒情,诗人表明想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无奈与愤慨。 【解析】 【分析】(1)D项,“尾联笔锋陡转,以豪放洒脱之词,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超脱豁达之情”说法错误,本诗尾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超脱,实则是激愤之词,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痛。故选D。 (2)仔细阅读本诗和《书愤》后四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发现本诗颈联(结合注释)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都是运用典故,表达年华老去,壮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本诗颈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说自己早年像孟博一样“有澄清天下之志”,希望能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羡慕黄初平“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抒发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而“塞上长城空自许”是运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抒发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两首诗虽然都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但也有不同之处,本诗,由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是就在尾联“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借景抒情,表达了要想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归隐之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激愤和无奈。而《书愤》的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运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诗人这是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故答案为:⑴D; ⑵相同之处:两诗的颈联都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书愤》的颈联“塞上长城”两句与本诗中“壮日自期”两句都以典故明志,表达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之情。不同之处:《书愤》尾联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而《枕上作》尾联则借景抒情,诗人表明想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无奈与愤慨。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宾 至 杜 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①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②。 [注]①漫劳:劳驾您。②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延客之状,“老病人扶”写诗人要被搀扶着才能拜见客人,显出他的年迈多病。 B. 颈联写款待之事,上一句易“宾”为“客”,暗含了对客人整天留在家中的强烈不满。 C. 本诗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宾主对举,实际更突出的是诗人自己。 D. 全诗前两联写宾至,后两联写宾留,语意明快俊爽,温醇得体,尽显作者的豪迈之情。 (2)面对来访的宾客,诗人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①殷勤好客之情。首联诗人闻报有贵客来临,即使“老病”也要人扶着行礼;尾联邀请客人如果不嫌自家条件太差,以后还可以常来家中小坐。②对客人的歉疚之情。颔联诗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好文章,却劳驾客人来访,自己很惭愧。③对客人来访的无奈之情。“老病人扶再拜难”,自己体力不支,对客人的来访有一丝无奈。 【解析】【分析】(1)B.没有“对客人整天留在家中的强烈不满”。 (2)从“老病人扶再拜难”可见,诗人即使身体欠佳,被人扶着也要再拜,体现诗人对客人到来的喜悦与欢迎之情,热情好客,同时也有对自己处境无奈之感;“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诗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客人车马停驻的,表达惭愧迁就之情;“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对自己家中条件不好而对客人有所歉疚之情,又表达了欢迎客人再次前来的意思。 故答案为:(1)B。 (2)①殷勤好客之情。首联诗人闻报有贵客来临,即使“老病”也要人扶着行礼;尾联邀请客人如果不嫌自家条件太差,以后还可以常来家中小坐。 ②对客人的歉疚之情。颔联诗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好文章,却劳驾客人来访,自己很惭愧。 ③对客人来访的无奈之情。“老病人扶再拜难”,自己体力不支,对客人的来访有一丝无奈。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4.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江州满塘驿①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②树花应满,复见吴州③草新绿。 吴州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吾肠。 【注释】①满塘驿:江州的一个小驿站,是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时停驻的地方。②巩,即巩县,在洛水西岸,是洛阳的东大门,世称“东都锁钥”。③江州古属吴地,故诗中称江州为吴州。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巳节为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按古风要去水边祓除修禊,驱除鬼魅。寒食节为清明节前一日,在这一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 B. 首联中,“去年”“今年”,对比鲜明。一年之隔,诗人处境大不相同,诗中虽只字未提遭贬之事,但通过“洛桥边”与“庐山曲”的对照,失意之态清晰可见。 C. 颔联中,作者极力描绘盎然春意。京洛之地此时已然满树繁花,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心生怜爱。吴州也是春草吐绿,“新”字写足了春回大地的那份清新与生机。 D. 颈联先重复“吴州春草”以承上启下,吴州此时兰花和杜若正吐露芬芳,春光无限,作者身在吴州,却“感悟思归”,“怀故乡”,直抒胸臆,感情深沉痛楚。 (2)这首诗的尾联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及郦道元《三峡》结尾一段,都写到猿声,但所起的作用不同,请分别简要分析。 答案:C 解析: (1)C (2)① 本诗中的“猿声”,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思归怀乡以及遭贬南行的哀伤之情。②由于作者身在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两岸“猿声”似乎在叫个不停,表现了李白遇赦后的喜悦心情。③郦道元《三峡》中所写的“猿声”,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谷中久久回荡,使作者联想到三峡渔者所歌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衬托了三峡秋天悲凉的气氛。 【解析】【分析】(1)C项,“作者不禁触景生情,心生怜爱”错误。“遥怜”二字,写诗人身为逐臣,不忍离京却无奈被逐出京,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遥遥寄情于花树了。颔联中,“应”字有推测之意,诗人身为逐臣,此时身在江州,回望京洛,想象京洛之地花开繁茂,“触景生情”表述错误。故选C。 (2) “猿声今夜断吾肠”,结合注释①分析,营造了凄凉的氛围,感情痛切哀婉,身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骑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闻清猿悲啼,更添肠断之痛。“两岸猿声啼不住”,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猿鸣三声泪沾裳”,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衬托了三峡秋天悲凉的气氛。 故答案为:⑴C; ⑵① 本诗中的“猿声”,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思归怀乡以及遭贬南行的哀伤之情。②由于作者身在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两岸“猿声”似乎在叫个不停,表现了李白遇赦后的喜悦心情。③郦道元《三峡》中所写的“猿声”,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谷中久久回荡,使作者联想到三峡渔者所歌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衬托了三峡秋天悲凉的气氛。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形象的分析。要注意“猿”叫声的特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猴”的叫声一般比较凄凉,但是本诗中的“轻舟”,轻快的小舟,反应的是轻松愉快的心情,所以此诗中“猿声啼不住”,没有凄凉之感,叫得比较欢闹,体现了人物的喜悦之情。“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三峡渔者借猿啼表达伤感情绪,而文末引用它的目的是衬托三峡秋天的悲凉。前文的“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当然是表现三峡秋天的悲凉气氛。本诗中“猿声今夜断吾肠”,“断肠”二字,情感尽现。结合注释①宋之问被贬钦州过江州,可知,这里的“猿猴”的叫声代表凄凉,表达伤感情怀。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日晨兴寄乐天 刘禹锡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 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 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 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冬日”交待了本诗创作的时间,“寄”表明本诗属唱和之作。 B. 首联以动写静,用“晓禽动”“残点声”衬托出了冬日早晨的宁静。 C. 颔联写挑落“红烬”,暗示天已亮了,照应了题目中的“晨兴”。 D. 尾联运用反问,表达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2)诗的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D 解析: (1)D (2)①颈联是写头发稀少了,责怪梳子过于尖利;年老容颜衰老了,银镜子太亮,照得太清楚了。②此两句是诗人的衰老之叹,但视角独特,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衰老的原因,而是借责怪梳子太尖太利,恼恨镜子太明太亮,照得太逼真来体现衰老。③用非常幽默的话语,写出了诗人虽已衰老,却又不愿正视这一现实的心理状态。 【解析】【分析】(1)D项,“尾联运用反问”错,“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我独自吟诵谁能与我应和?需要寄到洛阳城给白居易。这是“设问”,不是“反问”。故选D。 (2)首先分析颈联的意思,“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意思是头发稀少了,责怪梳子过于尖利;年老容颜衰老了,银镜子太亮,照得太清楚了。再分析用到的手法,此句用到了反语,不说头发稀少,反责怪梳子太尖太利;不说容颜衰老,反恼恨镜子太明太亮,照得太逼真;视角独特,表达幽默。最后分析情感,这表明风趣的背后,其实是作者的衰老之叹,写出了诗人虽已衰老,却又不愿正视这一现实的心理状态。 故答案为:⑴D; ⑵ ①颈联是写头发稀少了,责怪梳子过于尖利;年老容颜衰老了,银镜子太亮,照得太清楚了。②此两句是诗人的衰老之叹,但视角独特,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衰老的原因,而是借责怪梳子太尖太利,恼恨镜子太明太亮,照得太逼真来体现衰老。③用非常幽默的话语,写出了诗人虽已衰老,却又不愿正视这一现实的心理状态。 【点评】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人感情的能力。仔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把握。 首先来理解颈联“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的含义。大意是说自己头发稀少还嫌梳子太尖利了,自己容颜衰老,年华已逝,怨恨镜子太亮了,把自己衰颓的容颜照得清清楚楚。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容颜憔悴,衰老的感伤之情。但是较为委婉,这里他没有说明自己衰老的原因,而是将这一切归咎于梳子与镜子。用语较为幽默,展现了诗人不愿意正视自己容颜已衰的事实。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① (清)陆嵩 崔巍稚堞②尚前朝,形胜东南第一标。 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③。 秦淮花柳添憔悴,玄武④旌旗空寂寥。 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江潮。 【注释】①本诗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三年后,作者路过南京时有感而作。②稚堞:城墙。③崇朝:从天亮到早饭间。④玄武:历史上的玄武湖为南朝训练水师之地。 (1) 颔联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最为形象地体现了时局变化之快和作者的错愕之情。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解析: (1)惊;忽 (2)①借景抒情。借秦淮花柳、玄武旌旗之“憔悴”“寂寥”的景象来展现今日南京城凄凉、落寞的氛围,表达作者的忧愤之情。 ②设问。尾联自问自答,传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愤切之情。 ③拟人。用“憔悴”“落寞”“呜咽”等赋予“花柳”“旌旗”“江潮”以人的情感和神态,形象生动地抒发对国家现实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④对比或虚实结合。将秦淮的往昔之繁盛和整肃与今日之萧条和寂寥进行对比,抒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或“昔日秦淮花柳之盛和玄武练兵之壮为虚写,今日憔悴与寂寥为实写,虚实结合,写出时事之变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落寞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采用填空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从颔联中找出两个最为形象体现时局变化之快和作者的错愕之情的词语。“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惊见”展现出昨夜才传来战争的消息,“忽闻”则是今早就已经议和了,“惊”“忽”展现出时局变化之快以及诗人的惊愕之情。 (2)先看颈联,“秦淮花柳添憔悴,玄武旌旗空寂寥”是说秦淮河两岸的花柳增添了憔悴,失去了往日的神采,玄武湖畔的旌旗显得寂寥落寞,没有了雄武的声威,诗人以“憔悴”“寂寥”来形容“花柳”“旌旗”,使用拟人的修辞;颈联说秦淮河曾是达官显贵寻欢作乐之地,依然花红流露,却失去了昔日的光采,玄武湖畔,曾是军队操练的地方,虽然依然旌旗猎猎,却再也显不出雄武的声威,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秦淮花柳、玄武旌旗之“憔悴”“寂寥”的景象来展现今日南京城凄凉、落寞的氛围,这是借景抒情。再看尾联,“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江潮”,前一句“何人更愤切”提出问题,后一句做出回答,这里使用设问的手法,“江潮呜咽”是写景,景中含情,传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愤切之情。 故答案为:⑴惊;忽 ⑵①借景抒情。借秦淮花柳、玄武旌旗之“憔悴”“寂寥”的景象来展现今日南京城凄凉、落寞的氛围,表达作者的忧愤之情。 ②设问。尾联自问自答,传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愤切之情。③拟人。用“憔悴”“落寞”“呜咽”等赋予“花柳”“旌旗”“江潮”以人的情感和神态,形象生动地抒发对国家现实的悲愤和无奈之情。④对比或虚实结合。将秦淮的往昔之繁盛和整肃与今日之萧条和寂寥进行对比,抒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或“昔日秦淮花柳之盛和玄武练兵之壮为虚写,今日憔悴与寂寥为实写,虚实结合,写出时事之变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落寞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船户 高翥 尽将家具载轻舟,来往长江春复秋。 三世儿孙居柁尾,四方知识①会沙头。 老翁晓起占②风信,少妇晨妆照水流。 自笑此生漂泊甚,爱渠生理③付浮悠。 【注释】①知识:相识的人。②占:预测。③生理:生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老翁一家以船为家起笔,通过简练的笔墨,概述船户来往长江的生活状况。 B. 诗人既介绍了船家三代人共居船尾的和睦,也表现了船家人缘好、熟人多的欢洽。 C. 诗中写到了老翁和少妇的动作,晓起看天气,照水梳晓鬓,各具情态,宁静和谐。 D.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老翁的自嘲,表现船家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与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相比,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答案:D 解析: (1)D (2)示例:①柳宗元的《渔翁》,通过在山青水绿之处独往独来、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渔翁”形象的精心塑造,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独立、回归自然、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②高翥的《船户》,则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通过细致的观察、轻快的笔调,表现船家朴实、宁静的水上生活,是一幅真实感极强的剪影,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解析】【分析】(1)D项,“老翁的自嘲”和“表现船家漂泊生活的艰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错误,依据尾联,作者是对自己漂泊生活的自嘲和感慨,并非老翁的自嘲,也不是表现船家生活的艰辛,而是表达诗人对船家自在浮游生活的羡慕。“笑”和“爱”字是理解诗意的关键。D项曲解诗意。故选D。 (2)《渔翁》写一个“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的渔翁独来独往,自食其力而又洒脱飘逸的形象,寄托着作者自己于“山水绿”“岩上无心云相逐”的美丽幽静环境中过自然自由的生活的志向,是浪漫主义的风格。《船户》这些作者看到的“三世儿孙居”“尽将家具载轻舟”“老翁晓起占风信,少妇晨妆照水流”的船户生活,简朴却其乐融融,来往自由,赞美了一种宁静朴实、洒脱自然的生,是写实主义的风格。 故答案为:⑴D; ⑵示例:①柳宗元的《渔翁》,通过在山青水绿之处独往独来、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渔翁”形象的精心塑造,把诗人所向往的那种遗世独立、回归自然、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境界表现出来,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②高翥的《船户》,则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通过细致的观察、轻快的笔调,表现船家朴实、宁静的水上生活,是一幅真实感极强的剪影,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诗歌创作风格的能力。“风格”指文学作品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而鲜明的风貌和格调。它受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民族、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基本特征得以体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种基本风格,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浪漫主义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指对自然或现实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本题中两首诗歌即分别涉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诗歌分析这两种风格的体现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 上 寇 准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 征人临迥碛① , 归雁别沧州。 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②。 【注释】①碛(qì):指沙漠。②定远侯,班超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定远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扣题写春到人间,边塞雪停;“方”字突出边塞下雪持续时间之长。 B. 颈联写征人临边、归雁北飞,表达了对戍边生活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 C. 诗人通过对春天塞雪、冰河、迥碛等的描写,突出了边地的荒凉、严寒。 D. 全诗结构严谨,描写客观,景象阔远,气势雄浑,语言质朴,情感沉郁。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尾联运用典故,汉代班超出击匈奴,出使西域,建立功勋,被封为定远侯。实际上是说自己想要投笔从戎,希望像当年班超一样建功立业。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国效力的雄心。 【解析】【分析】(1)B项,“表达了对戍边生活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这一表述不当,脱离诗歌内容。故选B。 (2)本题中,尾联“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的意思是:我准备扔掉笔参加军队,期望可以立下大军功。注:投笔,定远侯,化用了东汉班超投笔从戎立下军功被封为定远侯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像当年班超一样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雄心。 故答案为:⑴B; ⑵尾联运用典故,汉代班超出击匈奴,出使西域,建立功勋,被封为定远侯。实际上是说自己想要投笔从戎,希望像当年班超一样建功立业。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国效力的雄心。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汉水伤稼 (唐)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残霞成绮月悬弓”一句将霞比罗绮,月比弯弓,呈现的是一幅美丽的薄暮画面。 B. 三四句写夜间秋风大作,水灾骤至,“浮天水”三字写出了江村顿成泽国的境况。 C. 第五,六两句描述的内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情感也很相近。 D. 全诗从登楼四望落笔,由所见写至所思,情感起伏跌宕,委婉曲折,却脉络清晰。 (2)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析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C 解析: (1)C (2)①颈联两句写灾后绿苗尽毁、粮仓皆空的凄惨境况,表明作者心系农事民生,对农民深切同情,也为水灾重创国计民生深深忧虑。②尾联写自己面对灾情,“才微分薄”,只能徒忧而无力拯救、心生归隐以求解脱的无奈。 【解析】【分析】(1)C项,“与李绅《悯农》展示的境况基本相同”错误,本诗第五、六两句为“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描述的内容是:山上山下千顷庄稼就顷刻间付诸东流,仓里新收与旧存的粮食都被洗劫一空。反映了封建社会水利失修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李绅《悯农》通过写农民种田多么辛苦,来告诉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所以两者展示的境况不同。故选C。 (2)诗中写的是一年八月的一次水灾。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水利失修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爱莫能助的心情。颈联“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写洪水之下的郢州,千顷绿苗淹没殆尽,万仓粮食转眼成空,损失严重。“尽”和“空”再现了百姓劫后余生的凄凉景象。尾联“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写自己面对灾情,“才微分薄”,忧也无益。当时作者任郢州刺史,目睹人民遭此横祸而无能为力,不能兴修水利为百姓造福,于是想归隐田园。作者的打算去官归隐,似有难言之苦衷。此诗是作者“轸念疲羸”而作,表现出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故答案为:⑴C; ⑵①颈联两句写灾后绿苗尽毁、粮仓皆空的凄惨境况,表明作者心系农事民生,对农民深切同情,也为水灾重创国计民生深深忧虑。②尾联写自己面对灾情,“才微分薄”,只能徒忧而无力拯救、心生归隐以求解脱的无奈。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其四)① 白居易 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注释】①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交待诗人仕途失意的处境,表达他在宦海中顺其自然的处世态度。 B. 颔联紧承“功用深”三字,表明诗人修养加深带来了从外到内的改变。 C. 诗人妻儿不过问他,他只管喝酒,勾勒出他在江州时闲适的生活状态。 D. 本诗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即便是运用典故,也浅显易懂不生僻。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C 解析: (1)C (2)①意为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②表达了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以及诗人自己消除忧喜是非之心,乐天知命的旷达。(或者:诗人大笑表面上看是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作者贬谪江州的愤懑,以及如同屈原般的高洁情怀。) 【解析】【分析】(1)C项,“闲适的生活状态”错误。从首句“自从委顺任浮沉”可知作者宦海沉浮,仕途失意;从颈联“不问”“皆慵”可知无聊和孤寂的生活状态。“闲适”理解错误。故选C。 (2)“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表层意思是,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结合注释“元和十二年作于江州”可知这首诗作于作者被贬江州之时;再联系颔联“灭除忧喜色”“消尽是非心”、颈联“唯耽酒”“只抱琴”都是表面上不问世事、故作旷达之语。据此,本句表面上否定屈原行吟泽畔,不知天命,实则流露出自己被贬的苦闷和仕途的失意。 故答案为:⑴C; ⑵①意为诗人大笑屈原不知天命,只在江畔丛草间苦苦悲吟;②表达了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以及诗人自己消除忧喜是非之心,乐天知命的旷达。(或者:诗人大笑表面上看是对屈原被贬后行吟泽畔、抱恨沉江做法的否定,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作者贬谪江州的愤懑,以及如同屈原般的高洁情怀。)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径 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古悲秋诗文非常之多,可本诗却借秋径赞美了秋天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诗歌 鉴赏 专项 训练 100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