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教案.doc
《四上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语文教案.doc(14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课 时 计 划 备课时间:( )周 星期( ) 教出时间:( )周 星期( ) 总第( )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便会油然而生。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按照整组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综合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课文学习、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一次融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于一体、语文学习与热爱大自然教育融为一体的系列化综合活动过程。以此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学习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罩、屹”等27个生字,会写“潮、称”等27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7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描写自然景观的四副趣联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抓住关键词句等方法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自然景观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在阅读、实践探究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与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5.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6.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五、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六、教学课时: 1.《观潮》 两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两课时 3.《鸟的天堂》 两课时 4.《火烧云》 一课时 5.《语文园地一》 三课时 1、观 潮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2.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熟读成诵的学习,体验边读边想的朗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 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从读课文入手,教学生观察画面说话,进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及其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引导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四、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四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交流讨论。 五、课堂小结: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补充介绍钱塘江大潮。 三、学习课文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1.《观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种观察方法体现了大潮本身发展变化的特点。 2.大潮到来的时候有哪两个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主要抓住潮水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从声音和形状两个方面体现的。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课堂练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练习背诵第三段。 六、布置作业:熟练地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声 形 潮来前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11观潮 潮来时 越来越响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墙 潮过后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 水涨船高 课后反思: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学习收集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究,多层次阅读交流过程,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以及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大拐弯(神奇) 雅鲁藏布大峡谷 长、深、窄(数字) (世界之最) 自然博物馆(举例) 秘境(处女地) 课后反思: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理解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大意。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从文字阅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榕树 鸟 大 茂盛 多 欢快 课后反思: 4* 火 烧 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仔细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 2.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阅读、背诵、体会意境、交流收获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火烧云及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有关火烧云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按连接语的要求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颜色:五光十色 火烧云 变化多端 形状:千姿百态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4.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口语交际、习作、对联积累、交流收获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学习,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教学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背积累、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一、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第二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简说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9.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10.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2.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3.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重难点: 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3.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6.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7.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五、教学措施: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时安排: 5.《古诗两首》 2课时 6.《爬山虎的脚》 2课时 7.《蟋蟀的住宅》 2课时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知诗人 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 悟诗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领略诗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录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播放庐山风景。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什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五、感悟写法 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 二、学习古诗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 (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这样预设: 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 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感悟写法 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五、巩固练习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六、作业 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叙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议论) 课后反思: 6、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理。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制作演示课件。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读、合作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语句,从而体会爬山虎脚的特点以及它之所以能向上爬的原因。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